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28章:金丝眼镜后的文化战争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28章:金丝眼镜后的文化战争

    顾晚舟那条“薯片吃完了”的消息还挂在聊天框最顶上,陆砚之盯着屏幕看了三秒,手指一动,回了个:“你只要继续睡就行。”

    键盘敲完最后一个字,他顺手把咖啡杯往旁边一推,杯底在桌面上划出半道褐色的印子。眼睛没离开显示器——那边正跑着数据模型,过去三年所有中韩合拍项目的舆情走势、修改剧本比例、演员抗压记录,全被他扒出来重新洗牌。

    他知道金昌浩不会善罢甘休。

    那种人,面子比命重要,现在脸被打肿了,肯定要买热搜翻身。而且越惨烈的败仗,反弹越狠。这不是猜测,是规律。

    果然,凌晨两点十七分,小唐发来一条加密简报:韩国某*大型娱乐论坛出现多篇“中国艺人难管教”主题帖,IP集中指向首尔江南区某写字楼,发布时间高度同步,明显是水军矩阵。

    陆砚之冷笑一声,截图存档,顺手拖进新文档命名为《文化霸权操作手册·初代样本》。

    火已经烧起来了,但现在的热度还只是情绪燃料,炸得响,留不下东西。要是不赶紧把这场仗从“谁更狂”升级到“谁更有理”,等风头一过,资本反手就能洗白成“文化交流误会”。

    他得让这把火,烧出个道理来。

    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陈墨刚传来的资料包。这家伙昨晚通宵整理了一堆学术论文,从韩国文化产业输出战略,到“软实力殖民”的理论争议,再到近十年东亚影视合作中的权力不对等案例,整整三十页PDF,标题起得还挺骚——《当K-pop遇上C-quiet:话语权争夺战》。

    陆砚之扫了两眼,嘴角抽了抽:“这都能写博士论文了。”

    但他知道,这些才是真正的弹药。

    大众骂得再凶,不如一句“有数据支撑”。网友说“韩方傲慢”,不如学者指出“结构性压迫”。他要做的不是煽风点火,而是给火焰套上导流管,让它精准喷向对方最怕曝光的地方。

    他打开空白文档,标题敲下一行字:

    《论傲慢的100种死法——从一句“中国演员就该听话”说起》

    光是这个标题,就够微博热搜挂三天。

    接下来就是干活。他一边翻资料,一边写,笔锋像手术刀,专挑皮肉下面的神经线割。第一段直接甩出会议录音分析,证明所谓“翻译误差”纯属扯淡;第二段列数据,指出过去五年八部中韩合拍剧里,中方角色情感线被强行加码的比例高达87%;第三段引理论,拿东方主义和文化依附论砸场子,最后还不忘补一刀:“当你用‘本土化’当借口,其实是在说——你们的文化,不够格。”

    写到这儿,他喝了口冷掉的咖啡,眉头都没皱一下。

    这种文章,娱乐号不敢发,怕惹事;主流媒体嫌太尖锐,怕被说带节奏。可他偏要发,还得发得堂堂正正。

    他在文末附上陈墨整理的摘要版资料,做成“数据附录”,又把关键段落拆成十几条微博体短评,方便传播。甚至连韩语翻译都准备好了,就等发布时间一到,双语齐发,直接冲韩国上班族早高峰通勤时间。

    这才是降维打击。

    正忙着,手机震了。

    顾晚舟回了句:“行,那你打你的,我接着睡了。”

    后面还跟了个表情包,一只熊猫瘫在沙发上,配字是“本懒王授权开战”。

    陆砚之瞥了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下,随即切回文档,继续删改最后一段。

    不能只骂人,还得立住立场。他说的不是“反韩”,而是“反霸权”。不是情绪宣泄,是规则重审。所以结尾他特意加了一句:“我们不要跪着的合作,也不要打着合作旗号的驯化。我们要的是平视对话的资格——哪怕对方听不懂,也得先学会闭嘴。”

    敲完回车,他深吸一口气,把整篇文章打包,设置定时群发。

    时间定在六点整。

    正好是韩国人睁眼刷手机的点。

    他靠回椅背,金丝眼镜映着屏幕冷光,像两片结了霜的湖面。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方,迟迟没按下去。

    不是犹豫,是在等。

    等一个信号。

    三分钟后,小唐再次发来消息:“监测到韩方公关团队开始联系国内头部娱乐号,疑似准备投放软文洗白,关键词包括‘沟通误会’‘艺术自由’‘顾晚舟耍大牌’。”

    陆砚之笑了。

    来了。

    对方果然要反扑,而且手段老套——先淡化矛盾,再倒打一耙。

    这种套路他见多了。当年母亲被网暴时,那些黑稿也是这么写的:“当事人情绪激动”“公众人物应有容忍度”“不过是玩笑话”。

    现在换了个剧本,还是同一群人,在干同一件事。

    他不再迟疑,指尖落下,按下“确认发送”。

    文章如箭离弦,瞬间飞向各大平台。

    公众号、知乎、豆瓣、B站专栏,连带着韩语版直发Naver博客和DC Inside论坛。配套的短视频脚本也同步推给几个敢说话的自媒体,标题都给他想好了:《他们说我们该听话》《你以为这是合作?其实是服从训练》《顾晚舟没说的那部分真相》。

    做完这一切,他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苦得直皱眉。

    但眼睛亮着。

    他知道,这一波不会再是简单的热搜大战了。这是用学术逻辑包装大众愤怒,用文化传播理论打一场舆论歼灭战。

    不是吵架,是审判。

    而他和顾晚舟,一个在书房执笔,一个在保姆车里装睡,配合得天衣无缝。

    几分钟后,陈墨发来消息:“你这哪是写文章,简直是编教材。我都想拿去当课件了。”

    陆砚之回了个“嗯”。

    然后补充一句:“下次讲座标题就叫《如何用一篇长文搞垮一家韩娱公司》。”

    陈墨秒回:“讲义我都准备好了,就差个被告席。”

    两人聊完,陆砚之切回后台,刷新数据监控页面。

    中文平台这边,#中国演员就该听话# 已经冲进热搜前三,且上升曲线陡得吓人。微博评论区清一色“谁给他们的脸”,抖音相关剪辑视频播放量破千万。

    更关键的是,韩网也开始有反应了。

    几个小型论坛出现讨论帖,标题写着“中方真的会这么解读吗?”“是不是我们太强势了?”甚至还有从业者发帖问:“以后合拍项目会不会更难推进?”

    陆砚之看着这些,轻轻点了根笔。

    他知道,真正的裂痕,从来不是骂出来的,是让人自己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走在错误的路上。

    他正准备起草第二轮回应策略,手机又震了。

    是顾晚舟。

    没有文字。

    是一张照片。

    画面里她躺在保姆车后排,头发乱糟糟的,手里捏着半包新拆的薯片,另一只手举着手机自拍,背景是车窗透进来的晨光。

    配文只有三个字:

    “醒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