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 第70章 对压寨相公情有独钟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明光帝算是想开了,人活着一辈子就是短短的几十年。

    大臣们再三呼万岁,那也不过是喊着好听的。

    这偌大的天下,总归是要交到太子手里的,既然如此,早点晚点又有何区别?

    就像村里的这些老哥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把家里的话事权交给儿子。

    自己当甩手掌柜,闲时在家含饴弄孙,找老伙计们喝喝酒吹吹牛,到处溜达溜达。

    农忙的时候,就给家里的子孙们搭把手,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是说不出的自在。

    明光帝,想想自己这一辈子过得也不算容易。

    幼时忙着读书习武,讨好父皇。

    等年纪渐长,封了王又被派去了西北边关,肩负着戍守国门的任务,也是半刻不得安眠。

    再后来,父皇驾崩,唯一的同母亲大哥被反王杀害。

    此生挚爱的发妻的也死在了那场叛乱里,女儿失踪......

    等他好不容易平定叛乱,坐上皇位。

    天下的各种烂摊子又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统观他这大半辈子,也就住在江家村的这几个月才算是真正的放松过。

    这种日子太过美好,美好到就像是一场梦,美得他舍不得轻易离开。

    且说京城那边,太子李容恒收到明光帝的来信,看完后顿时哭笑不得。

    他把信递给自己的弟弟晋王李容洛:“二弟也看看吧!”

    李容洛看完信,也笑了:“小妹要把制糖之术交给父皇在我的预料之中。

    但我没想到,父皇竟然在江家村玩儿的乐不思蜀了,还跟那几位老爷子交上了朋友。”

    李容恒好奇道:“江家村真这么好?”

    李容洛点了点头,眼里露出明显的怀念:“的确很有趣儿。

    风景秀丽,村民团结友爱,民风质朴,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最重要的是小妹在那里。小妹那个人的性子有多大胆跳脱,你又不是不知道。

    有她在的地方,肯定不会无趣。”

    李容恒闻言瞬间嫉妒了,幽怨的看着弟弟:“你和父皇都去过江家村,就我还没去了。”

    李容洛拍了拍大哥的胳膊,很没诚心的安慰他:“会有机会的!”

    “切!”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当庄子里的甘蔗快要砍完的时候,又一艘大船靠上了江家村的码头。

    送红薯种的人到了。

    明光帝和江暖亲自去码头接的东西。

    拉开盖得严严实实的丙个大竹筐,里头装满了表皮淡红色,大小不一的红薯。

    江暖围着这两筐子红薯简直欣喜若狂:“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你们此次真是立下大功了。

    有了它,只要不出现极端天灾,大景的天下将再无饿殍!”

    明光帝也分外高兴,当场赏了那个带回薯种的人。

    江暖还有些遗憾:“还差了马铃薯和玉米,若是能再找到这两样东西。

    那么咱们大景国的每一寸土地,就都能种满这些高产粮食。

    介时,整个东方世界都要仰仗我们的鼻息过活,光想想就让人兴奋。”

    明光帝看到女儿这霸道的样子,简直乐坏了:“放心吧。

    朕留了人在那边,他们会继续寻找剩下的两样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朕相信,只要这世上有这两样东西就一定能找到。”

    这两筐薯种关系到大景国的未来,江暖没敢真放地窖,偷摸着全收到自己的空间戒指里了。

    这世上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它更安全了。

    时间在忙碌中飞快的流逝。

    当天空中第一次飘起清雪的时候,江暖就知道离过年不远了。

    仔细想想,她似乎已经很多年没有认真过过一个年了。

    养父江秀才在世缠绵病榻三年,家里能卖的都卖了。

    那时候小小的她,每日只想着怎么省钱和赚钱给养父治病,照顾好年幼的弟弟江彦。

    就算是过年,他们吃的也不过是一碗糙米粥。

    族人们看不下去,就给家里送来了干菜还有鱼。

    那会儿她觉得鱼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后来养父江秀才去世,为了安葬养父以及偿还之前的欠债。

    江暖不得已,把家里的五间青砖瓦房都给卖了。

    姐弟俩的日子变得比从前更加艰难,可以说是挣扎着求生。

    直到江暖跟着别人采山,挣到些钱,这日子才慢慢的好了起来。

    即使如此,她也是一文钱也不敢乱花。

    哪怕是过年,也就象征性的买上两斤猪肉,放上一把芹菜和干辣椒炒了。

    再煮上一锅糙米饭,这一年就算是过了。

    近两年家里的日子虽然好过了,可第一年因为创业,她忙得实在分不开身。

    采买东西之类的,全都交给了下人,年也是草草的就过了。

    去年江彦拜了耿大儒为师,直接离开家去了京城求学。

    她也因为去府城请水利大师,结果被突如其来的风雪堵在路上的简陋民宿里,这个年就又对付了过去。

    今年弟弟江彦虽然不在身边,但亲爹却是在的,这年自然不能再草草的过了。

    于是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家里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过灶年,(北方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扫房子祭灶王。

    腊月二十五日打糍粑。

    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臼子里,拿木头杵子使劲锤打,直到把糯米捶成细腻的糯米面团。

    干这活儿十分需要体力,往往捶上一刻钟,便浑身冒汗。

    古法打糍粑

    好在江暖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壮汉。

    就连时长空都挽了袖子,亲自下场“嘿呦嘿呦”的捶了一阵。

    那薄棉衣服底下喷张的肌肉,看得江暖直冒星星眼,暗道太帅了。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热辣专注直白,竟然被时长空逮了个正着。

    他虽未说什么,但那双明亮又带着野性的眸子里,却是闪过明显的笑意。

    还有些江暖暂时读不懂的东西。

    偷看被人抓包,吓得江暖立即把头转了回来,脸上也难得的有些发烧。

    白泽见此,幸灾乐祸的吐槽她:“花痴。”

    江暖瞪了它一眼,理直气壮:“千金难买我乐意。本公主不抽烟不赌钱,就好点色怎么了?”

    “那你为什么不娶他做压寨相公?”

    江暖不客气的敲了它一记:“你上辈子是土匪吗,怎么对压寨相公这么情有独钟。

    都说了,那叫驸马驸马。

    况且本公主过完年才十六岁,在我前世还属于未成年。

    就算要娶驸马,起码也要等本公主成年再考虑这件事,二十岁以后最好。”

    “呵,在这个世界二十岁你就成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江暖差点被这破神兽给气死:“你才老姑娘,你全家都老姑娘,快闭上嘴吧你......”

    主宠争论间,石臼里的面团已经打好了。

    打好后的糯米团,团在干净的案板上。案板上撒了磨得细细的糯米粉。

    这会儿就轮到大姑娘小媳妇们上阵了。

    洗干净的手打上一层薄油,揪下一团大小合适的糯米面团子,轻轻的在案板上打着旋儿的按压。

    没多会儿一个漂亮的圆形糍粑就算是做好了。

    按压好的糍粑

    新鲜出炉的糍粑,软糯中带着糯米特有的浓郁米香,还分外有嚼劲。

    趁着还软糯,江暖派人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家都送去了一盒,给他们尝个鲜。(一盒六个)

    糯米糍粑好吃,却不好消化。

    明光帝中午一气儿吃了三个,撑得中午饭都没吃。

    好在御医开了健胃消食的食疗方子,煮水吃了一碗,晚上总算是舒服了。

    二十六做年糕。大致的工艺与糍粑差不多。

    只不过这米用的是永州府特有的香稻米。

    在水里浸泡上两天,再用黄栀子果染色。

    用模子压成一根一根的,又香又有嚼劲,大人孩子都十分喜欢。

    年糕

    有了昨日的教训,大家都不敢再让明光帝多吃,只让他吃了一根,尝尝味儿就行了。

    对此明光帝嘟囔着很有些不满,那眼神幽怨的,江暖差点以为自己亏待他了。

    二十七日炸粿子,二十八日杀年猪。

    二十九日开始蒸米粉肉,因为是用荷叶包起来蒸的,所以也叫荷叶粉蒸肉。

    肉里放了永州府三香之一的香芋,蒸出来的粉蒸肉又香又糯,入口即化,别提有多好吃了。

    荷叶粉蒸肉

    三十过大年。

    江家的年夜饭摆了整整八桌,每张桌子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除此外,还有一大盆子富有北方特色的饺子。

    看到饺子,这些北方来的侍卫宫女和太监们,别提有多亲切了。

    家里的主子少,满打满算就她和明光帝两个人。

    为了凑热闹,江暖把时长空和刘公公也拉到了他们这张桌上,对此明光帝是半点意见也没有。

    反正,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凑一张桌子上吃东西了,规矩什么的等到了京里再说。

    热热闹闹的吃完了年夜饭,侍卫们搬出了成箱成箱的烟花。

    全都是江暖的太子大哥让人给专程送过来的。

    江暖让侍卫们将烟花搬到了大门口的小坪子上。

    于是乎,当盛大且绚丽的烟火燃起来的时候,全村的人们都被吸引,一窝蜂的围了过来看热闹。

    尤其是小孩子们,欢喜的拍着手掌直跳。

    烟雾升腾中,一支点燃的仙女焰递到了江暖面前。

    明代时候仙女棒

    江暖看到仙女焰先是愣了一下,偏过头看到是时长空给的后立即笑了:“谢谢时将军。”

    他挑眉一笑:“不客气。”

    明光帝被他的“老兄弟”们拉着说话没注意。

    一旁的刘公公却是看得真切,眉头都要拧起来了。

    立即跑过来将时长空拉到一边质问:“才多大会的功夫。

    你就给我家公主点了七枝仙女焰,时将军你想要干什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