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陌上风吹不识君 > 第21章 书香友伴泪犹温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日子像檐下的流水,不疾不徐地淌着,却在不经意间浸润出暖人的温度。

    我把一天的时光掰成好几段:清晨在书院跟着先生读经论策,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连墨香都带着暖意。

    午后去书局抄书,指尖在宣纸上飞舞,每一个字都能换来实实在在的铜钱,叮当作响地落进布包。

    傍晚收工后,还要去聚福楼帮忙打理杂货,记账、搬货、清点食材,虽然忙碌,却让每一刻都过得踏实,连脚步声都带着安稳的节奏。

    书堂里的同窗渐渐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

    张明远常邀我课后切磋书法,他铺开宣纸笑道:“怀之,你看我这楷书总缺些灵气,你可得好好教教我。”

    他的楷书端庄秀丽,如松柏挺立,我便握着他的手示范:“行书要讲究气韵连贯,你看这‘之’字,起笔要轻,转笔要柔,收笔要稳。”

    李子玉虽依旧傲气,却会在我抄书累了时,默默递过一杯热茶,茶杯碰到指尖时还会别扭地说:“看你快睡着了,喝口茶醒醒神,别耽误了先生的课业。”

    王骞舟更是成了最默契的文友,我们常常在竹林间讨论到暮色四合。

    他讲京城的琼林宴有多热闹,说“怀之,新科进士跨马游街时,百姓会往马背上抛花”;我说瓦子巷的季大叔说书有多精彩,“讲到大将军被害时,满街听客都在掉眼泪,这才是大侠”。

    阶层的隔阂早已在谈笑间消散,他甚至会脱下锦缎外袍给我披上:“夜里凉,别冻着,你身子刚好些。”

    有次先生布置策论《论民生利弊》,我们几个分工查阅典籍。

    张明远查水利,李子玉找赋税资料,王骞舟整理历代政策,我则负责结合瓦子巷的实际情况补充例证。

    连夜写出的策论被贴在讲堂最显眼的位置,先生用朱笔圈出重点:“各有千秋,合璧生辉!尤其晏怀之这段‘苛政猛于虎’的论述,结合实例,入木三分。”

    那一刻,书堂里的掌声让我忘了所有的辛苦,原来志同道合的友人并肩作战,连汗水都带着甜味。

    聚福楼的伙计们也待我亲如兄弟。

    掌柜见我读书不易,总把最轻松的活计留给我:“宴臣,你就负责记账吧,这活计轻省,不耽误你琢磨学问。”

    还允许我在闲时拿出书卷翻看。

    后厨的大师傅会偷偷给我留个热馒头,塞到我手里时还不忘叮嘱:“读书人耗脑子,得吃饱,这馒头夹着酱肉呢。”

    跑堂的阿力教我辨认各种食材,指着案板上的菌菇说:“这是肉菇,那是香菇,多懂点生计,将来就算不当官,也能做个知书达理的富商。”

    有次我抄书到深夜,是他们轮流送我回家,提着的灯笼在巷子里连成一串,暖黄的光晕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夜路,笑声在瓦子巷里久久回荡。

    日子宽裕后,娘总会多买些肉和时鲜蔬菜。

    我每次都会分出大半,给张婶送去一碗红烧肉,给李奶奶端去一碟炒青菜,给季大叔捎上两个白面馒头。

    “臣儿这孩子,真是仁义,”张婶每次都拉着我的手念叨,往我兜里塞把炒花生,“刚炒的,香着呢。”

    李奶奶更是把攒下的糖塞给我,颤巍巍地说:“好孩子有好报,将来定能中状元。”

    巷子里的孩子们见我就喊“晏哥哥”,围着我要听书里的故事,我便把抄书时看到的趣闻讲给他们听,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心里比得了先生夸奖还甜,比赚了铜钱还暖。

    娘看着我每日被朋友簇拥着回家,眼角的笑意就没断过。

    “你看你,现在多精神,”她一边给我缝补衣裳,一边念叨,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以前总担心你孤单,在书院受欺负,现在好了,读书有伴,干活有人帮,娘总算能放心了。”

    这些友人不仅给了我陪伴,更让我明白了,生活从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可不知从何时起,夜里总能听见娘低低的啜泣声。

    有次我起夜,看见她坐在床头,手里攥着爹的旧棉袄一角,指腹摩挲着上面磨破的补丁。月光照在她脸上,泪痕清清楚楚,像两道浅浅的沟壑。“知与,是我没本事,让孩子跟着受了这么多苦……”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带着浓浓的自责,“你说我是不是太固执了,非要逼着他读书,要是让他学门手艺,说不定早就能吃饱穿暖了……”

    我悄悄退回去,心口像被什么堵住,闷得发疼,原来娘总说“放心”,心里却藏着这么多歉疚,把所有的苦都自己扛着,连梦里都在替我委屈。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娘也依旧笑着给我盛粥,只是眼角的红血丝藏不住昨夜的哭泣。

    我往她碗里夹了个煎蛋:“娘,今天先生说我策论写得好,将来能当大官,到时候让您住大房子,天天吃鸡蛋。”

    娘笑着点头,眼眶却红了,用筷子把鸡蛋推回我碗里:“娘不爱吃,你吃,读书人要多补补。”

    最热闹的要数节庆时节。

    庆时节那天,张明远带来家里做的粽子,甜的咸的装了满满一篮:“怀之,我娘特意多包了蜜枣馅的,说你爱吃甜的。”

    李子玉提着新买的笔墨,别扭地递过来:“看你那笔都快秃了,这个给你,算……算贺节礼。”

    王骞舟则拉着我们去城外踏青,马车停在巷口时,引得街坊都出来看。

    我们在河边赛诗,在树下斗草,在草地上分享各自带的吃食,笑声惊起林间的飞鸟,连风都带着欢快的味道。

    我把娘做的咸菜分给他们,原本担心富家子弟吃不惯,没想到他们个个赞不绝口。

    王骞舟嚼着咸菜配粽子,眼睛都亮了:“这咸菜比府里的酱菜好吃多了!既有咸香,又带点回甘。”还特意让管家来请教做法,说要让府里的厨子学着做。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原来快乐可以这么简单,无关贫富,只在于真心相待,连咸菜配粽子都能吃出珍馐的滋味。

    秋收后的一天,我把赚到的钱交给娘,银子沉甸甸的。

    “娘,咱们去买块地吧,种上你爱吃的青菜,再盖间新瓦房。”

    娘看着银子,又看看我,突然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