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晚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等到朱允熥自己睡醒,被人喊醒的时候,外面的天色还只是蒙蒙亮。查看了一下天色,朱允熥也是真的无奈,现在是大朝会,时间还是这样,只能先爬起来了。
好在自己是在东宫里面的,不用跑太远,以后大朝会的时间,看来也需要改变一下了。
朱允熥在下人的伺候下,收拾的差不多了,才坐着龙辇,一步步的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出发。
等到朱允熥出现的时候,朱元璋差不多也到了这边。
“走!”朱元璋吩咐了一句,带着朱允熥就走进了奉天殿里面。
随着山呼的声音响起,朱元璋也坐在了自己的龙椅上,
“好了,今天这个朝会,交给太孙吧!”朱元璋在众人起来了之后,直接开口对他们说道,
“迟早是要交到太孙的手中!”
“现在也算是让太孙历练一下,等到咱龙驭殡天了之后,也省得太孙手忙脚乱!”
“太孙的做事,也颇具风格,就从现在开始吧。”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下面的人是一阵的马屁,说着朱元璋的身体好,肯定能万岁,能万福金安之类的。
朱允熥没有听他们的话,自己也诧异的朝着朱元璋看了过去。
这个之前朱元璋可没有和他说过,自己也是诧异的很。
没想到朱元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过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提前就掌握了上朝权力。
朱元璋也给了朱允熥一个眼神,就让他上去了。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上前一步,看着下面的大臣,
“诸位可有奏本?”
“启禀殿下,臣有奏!”户部尚书直接就走了出来,呈上了奏本。
“准!”朱允熥威严的声音响起。
“殿下,这是臣回去之后,对各级官员俸禄的情况,进一步的总结,请殿下御览!”户部尚书说道。
“嗯,呈上来吧!”朱允熥吩咐着。
听到朱允熥的命令,朱元璋身边的太监,对着常务一个眼神,让常务下去了。
常务也不拖延,将奏折送到了朱允熥的面前,这次更加详细,而且各级官员都涉及到了。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他们对应的俸禄情况。
“孤知道了,就按照你们制定的这个奏本来吧!”朱允熥说道,
“从三月初一开始,就按照这样制定的发放!”
“臣等多谢陛下,太孙殿下!”所有的大臣全都拜了下来。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可能不让他们高兴?
“嗯!”朱允熥点了点头,
“而且孤想了下,不只是如此!”
“还有哪个县,府,省,做的好了,也另有赏赐!”
“从现在开始,各个县要统计一下他们的发展情况!”
“吏部!”朱允熥继续喊道。
“臣在!”吏部尚书得到招呼之后,走了出来。
“你们是考核官员的,各省,府的官员,都在你们的考核之中!”
“之前的评定,是按照甲乙丙丁来的!”
“但是原因,要记录下来,不要看着平时的表现,或者是百姓的表现怎么样就可以了的!”
“给你们多发了俸禄,也要对的起这些俸禄!”
“他们为什么会评定为甲!”
“他们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百姓们的生活如何?”
“另外就是税收的情况怎样?”
“土地税,商业税,还有教化的情况如何,都给孤呈报上来!”
“通过综合的对比,给他们评价!”
“还有乞丐的数量,流民的数量等,孤都要知道!”
“这些要不断的进步才是,若是土地没有变多,税收没有变多,百姓们还是吃不饱饭的模样!”
“还评什么甲?不废了他们就是好的了!”
“当然,若是有人想要利用税收来讨好孤,横征暴敛,那就要看看他的脑袋是否够硬了!”
“孤要的是发展,是强盛,是百姓们安居乐业,富裕起来,不是让他们横征暴敛的!”朱允熥喝道。
“是,殿下!”吏部尚书不敢怠慢,对朱允熥说道。
“监察御史,你们负责监察。”朱允熥又朝着都察院的人看了过去。
“臣等遵旨!”又是有官员站了出来。
听着朱允熥的命令,朱元璋自己也在细细的品味,不错,太孙的这个建议很是不错。
夸得再怎么好,看的再怎么兴盛,但是若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那没什么用,还要看百姓们的真实生活。
看看他们的税收,也能知道他们的收成如何,是否繁华,买东西的人是否多。
加上监察御史的行动,这下也可以避免太孙说的横征暴敛。
不错,很是不错!
各个府可以安排县里面的人去做,县里也可以去调查镇子,或者是村庄这些,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在上面听着,没有去打扰太孙什么。
“好,那这次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户部回去之后,将俸禄的情况,发放到各级官员手中!”朱允熥说道,
“吏部也将孤的话,传递到天下,孤要让大明的百姓都知道!”
“臣遵旨!”
“嗯!”朱允熥点了点头。
“殿下,臣有本奏!”看着其余的人都不说话了,之前的事情也过去了,刘三吾站了出来。
“准!”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启禀殿下,恩科的具体事宜已经安排妥当!”
“已经传递到我大明各地!”
“只是具体的日子,不知是否还要按照以往的时日?”刘三吾问道。
“一切照旧吧!”朱允熥对于这个倒是没有改动什么。
“臣遵旨!”刘三吾抱拳说道。
大明科举,和后世很是相似,开始的时候,施行了科举。
但是中间却是停顿了十余年,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元璋大肆的修建学校,社学,培养大明的人才。
一直等到准备了十余年,才算是重新恢复了科举制度。
为的就是让大明更底层的人,也能有一个上升的通道。
不然那时候的科举,选拔不出来朱元璋想要的人,几乎全都是以前元朝时候的读书人,
而且能力也没有多少,甚至这些人还可能会形成利益集团,完全堵塞了上升的渠道。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准备,如今总算是差不多了。
而且,在这些年里,朱元璋还进行了几次大案,嘿,熟悉不?
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有不少官员,甚至都是戴着枷锁处理公务。
到现在,也已经恢复了不少,只不过还是有问题,就是之前朱允熥和朱元璋商议的东西了。
几乎大多数中举,有功名的士子,都是出身南方,尤其是江浙赣等地方。
“殿下!”这时候,刘三吾却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反而对朱允熥抱拳说道。
“说!”朱允熥没有让他回去。
“现在一切具备,只是出题的事情?”刘三吾问道。
“孤已经想好了!”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等时间到了,安排人过来拓印就是了!”
“是,殿下!”刘三吾也不敢多问了,知道了这些,剩下的就是准备科举的开始了。
不过想了下,朱允熥还是开口了,
“户部尚书!”
“臣在!”户部尚书走了出来。
“这次来赶考的士子,怕是有不少人都出身寒门,底层!”
“家中本就不富裕,可能是全族的供奉,才有了现在的功名!”
“家中怕是也不怎么富裕!”
“你户部出资,工部建造一些住所吧!”
“不需要太好,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
“还有吃喝的问题,也稍微解决一下,让人能有个温饱!”
“都是我大明的士子,说不得里面就有什么惊世之才!”
“同样也体现我大明对士子的重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