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 第33章 疫病来袭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33章 疫病来袭:暑瘟蔓延,沈青萝普施药茶(一)

    一、溽暑蒸城

    六月三十,大暑前一日。北关县接连半月无雨,日头毒得似悬在城头的火盆。护城河水面浮起一层油腻的绿膜,城门口排起了长队——不是进城卖货的乡农,而是等着弃尸的板车。暑瘟来了。

    最先倒下的是码头苦力。

    午时扛包,未时便高热谵语,子时气绝。

    接着是城南贫民窟的幼童,一夜啼哭,天亮已手足青紫。

    县衙医馆人满为患,郎中束手无策,只开了“绿豆汤、薄荷叶”的方子,病家端回去,连锅带灶一起掀翻。

    赌档的盘口又悄悄换了——

    “北药局能否撑过此劫,一赔五。”

    二、疫疠如潮

    北药局内,算盘声昼夜不停。

    大宝双眼熬得通红,声音却稳:“昨日售出暑瘟丸一千二百瓶,库存不足三百。药材缺口:银翘、薄荷、石膏、川连、黄芩,全部告急。”

    二宝一身短打,袖口高卷,正带着护田队在晒场熬大锅药汤。

    铁锅十口,一字排开,火苗舔着锅底,药气蒸得少年们像水里捞出来。

    “三岔口码头已封,外地药材进不来。”

    他抬手抹了把汗,“我已让赵闯的黑蛟旗改走暗河,最快三日。”

    三日?

    沈青萝抬眸,望向门外——

    毒日下,倒伏的百姓已排到了北药局石阶前。

    拖儿带女的妇人跪在门槛外,声音嘶哑:“夫人,救救我儿!”

    等不了三日。

    三、灵泉改方

    后半夜,沈青萝带着三宝进了药局最深的地窖。

    地窖阴凉,中央是一口青石井——灵泉井,井水四季不枯,微带药香。

    三宝抱着空竹筒,小声问:“娘,真的要改方?”

    “暑瘟最伤阴津,丸药缓不济急。”

    沈青萝把井绳缠在腕上,声音低而稳,“改汤剂,普施药茶。”

    她回身,案上已摊开一张新方:

    银翘、薄荷、石膏、知母、甘草,佐以灵泉井水为引,大火三滚,小火一炷香,滤渣后兑蜂蜜少许,生津退热。

    “三宝,你的任务。”

    沈青萝把一方小印塞进儿子手里——锦鲤郡主的金印,“明日卯时,开郡主府仓,赈济粥棚改药棚。”

    四、药棚初立

    天蒙蒙亮,十字街口,三宝穿着杏红郡主朝服,站在高凳上,奶声奶气却字字清晰:

    “奉太后懿旨,北药局设药棚五处,施药三日,不分贵贱,不收分文!”

    锣鼓一响,百姓蜂拥。

    第一口大锅揭开,白雾翻滚,药香冲鼻。

    三宝踮脚,亲自掌勺,一勺一勺舀进粗瓷碗,碗底压着一片薄荷叶,清凉透心。

    “慢点喝,别呛。”

    他个子小,却倔强地垫着脚,额前的锦鲤坠子晃成一道金弧。

    二宝领着护田队,在锅边维持秩序。

    少年们额头青筋绷起,嗓子喊哑:“排队!一人一盅,不得多领!”

    有人想插队,被二宝一个眼神钉在原地;

    有孩子喝得太急呛咳,三宝立刻踮脚拍背,小手软软地顺着:“别急,还有呢。”

    五、满城药香

    第一日,发药三千碗。

    第二日,发药五千碗。

    第三日,天未亮,街口已排起长龙。

    沈青萝带着大宝,在城门设第二道棚;

    二宝守码头,赵闯的黑蛟旗改作“药船”,昼夜运水;

    三宝的锦鲤小旗插遍五棚,成了百姓心里最亮的颜色。

    暑热未退,瘟势却缓。

    倒伏的人少了,哭嚎的声低了。

    傍晚,三宝蹲在药棚后数空碗,忽然“哇”地一声哭出来:“娘,我没死,他们也没死!”

    沈青萝弯腰,把儿子搂进怀里,掌心滚烫。

    “是,我们都没死。”

    六、暗涌未平

    第三夜,统计出炉:施药一万三千四百碗,药材耗去七成,库存再度告急。

    大宝的算盘拨得飞快:“缺口:银翘一千三百斤,石膏八百斤,黄芩五百斤。”

    沈青萝望向远处漆黑的天幕,声音轻却坚定:“明日,开灵泉仓,再撑三日。三日后,赵闯的船若到不了——”

    她指尖在案上轻敲,像敲一记战鼓,“我便亲自去江南押药。”

    窗外,残月如钩,照得满城药香未散,瘟气渐退。

    而更远处的官道上,一匹快马正冒雨疾驰——

    马上人高举“北药局”青旗,直奔江南药市。

    暑瘟未灭,战鼓已起。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