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16章 贲新编 四支利剑镇江淮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116章 虎贲新编 四支利剑镇江淮

    江北老山深处,临时师部所在的炭窑里,空气凝重而肃穆。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着王林、王光道、钟光邦三人沉静而坚毅的面庞。桌上摊开着两份电文,一份是武汉军政部关于扩编、授衔、驻防的命令,另一份是延安中央关于当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暂编第一百三十九师………第417旅、第418旅……833、834、835、836团……”王光道政委推了推眼镜,逐字念着军政部的命令,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老蒋这算盘打得精啊。给了个‘暂编’师的番号,只是个二团制的乙种师编制。两个旅四个团的番号,倒是刚好够我们分拆。”

    参谋长钟光邦接口道,手指点在地图上标注的四个县:“关键是这驻防地。来安、天长、盱眙、高邮,一字排开,位于南京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西,正是日后日军北上进攻徐州、西进迂回的战略方向。让我们驻防此地‘迟滞敌军北进步伐’,这是要把我们摆在最前沿当炮灰,借刀杀人的心思,毫不掩饰。”

    王林的目光从地图上抬起,眼神锐利如鹰:“炮灰?他蒋某人想借日本人的刀杀我,没那么容易。这四个县地处江淮之间,水网密布,丘陵起伏,既是阻敌前沿,也是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的绝佳场所。中央指示我们要‘在战斗的同时开辟根据地,做跟日军持久作战的准备’,这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站起身,走到炭窑口,望着外面山林间正在休整、训练的战士们,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现在有一万多人,经过南京外围和江畔连续恶战,部队虽然疲惫,但骨干犹存,士气可用。军政部只给了四个团的番号,我们就用这四个团的名义,吃下他给的粮饷弹药。但实际如何部署,是我们自己的事。”

    王光道和钟光邦走到他身边,等待着他的决断。

    王林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位战友:“我的想法是,明面上,严格按照军政部的命令,组建暂编第139师,下辖第417、418旅,四个步兵团。但这四个团,我们要编成加强团,每团额定2700人,但目前先按1500人的骨干架子来搭,留出名额,迅速招募新兵补充。”

    “四个团,10800人的主力,负责正面阻敌、机动作战。那么剩下的五千多人呢?如何安置?”王光道问道。

    “这就是关键!”王林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能只盯着正面硬扛。我们要扎根!要把这江淮大地,变成我们的地盘,变成日寇的泥潭!”

    他走回桌旁,手指重重地点在四个县的位置:“除了明面上的四个主力团,我决定以剩下的精锐骨干为基础,组建四个独立支队,每个支队约1200-1500人,由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分任支队长!他们的任务,不是集中起来打大仗,而是分别深入到这四个县的多村、乡镇去,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组织民兵,发展地方武装,开辟巩固的敌后根据地!”

    钟光邦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妙处:“妙啊!主力团在前面顶住,吸引日军注意力。四个支队像四把犁,深深犁进这片土地,暗中发展壮大。主力团和支队互为犄角,相互支援。日军若进攻主力团,支队就在后方袭扰其补给线,打击其小股部队。日军若清剿支队,主力团就可寻机出击,端其老巢。如此一来,进退有据,攻守兼备!”

    “正是此意!”王林点头,“而且,以支队形式分散活动,目标小,机动灵活,更容易发动群众,也更利于应对日军的扫荡。这四位团长,都是独当一面的将才,让他们去经营一方,再合适不过。”

    王光道思索片刻,补充道:“我完全同意。此外,师部还应保留足够的直属部队:炮兵营、骑兵营、特战营、工兵连、通讯排、侦察连、警卫连。总兵力约两千人,作为总预备队和核心打击力量。”

    关于后勤保障,”王林接着强调,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调整,“撤销原有的集中式后勤保障团编制。我们将后勤力量下沉,强化一线自主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师一级的统筹管理。”

    他详细阐述新的后勤体系:

    师部成立后勤保障部:任命林火旺为部长,不再直接带兵。后勤保障部作为师直属机关,负责全师后勤工作的总体规划、物资筹措与分配、标准制定、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下设军需、粮秣、军械、运输、卫生等科室,配备必要的参谋和技术骨干。

    旅级成立后勤保障团:第417旅、第418旅各自编设一个后勤保障团(营级规模,约400-500人),负责本旅及所属各团的弹药、粮食、被服等物资的储存、前送和伤病员后送,以及装备的战场抢修。

    支队级成立后勤保障大队:四个独立支队各编设一个后勤保障大队(连级规模,约150-200人),具备独立的物资筹措(就地购买或收集)、储备、分发和简单维修能力,以适应高度分散和独立作战的需要。

    团级保障力量:各主力团保留原有的后勤保障连,负责本团的日常后勤勤务。

    “这样一来,”王林总结道,“既保证了各作战单位在分散状态下的后勤生存能力,又能通过师后勤保障部统一协调,避免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后勤效能。”

    三人意见迅速统一,接下来便是具体的人事安排和编制细节。经过一番深入讨论,方案逐渐清晰:

    一、暂编第139师明面编制:

    师长:王林(陆军少将)

    副师长:王光道(负责政治工作、根据地建设)

    参谋长:钟光邦

    后勤保障部部长:林火旺

    第417旅:旅长陈阿海(原独立旅一团团长,沉稳善守听话)

    第833团:团长由原一营营长赵永胜升任。赵永胜,福建人,老红军出身,参加过湘江战役、陇东战役,作战勇猛,纪律性强,擅长阵地防御。(额定2700,现辖1500骨干)

    第834团:团长由原二营营长孙石头升任。孙石头,闽西人,木匠出身,心思缜密,工事构筑专家,在淞沪和南京防御战中表现出色。(额定2700,现辖1500骨干)

    旅直属后勤保障团:团长由原后勤保障团副团长吴有田担任(约450人)。

    第418旅:旅长孔杰(原四方面军补充团团长,后独立旅六团团长,战术稳打听话)

    第835团:团长由原五营营长徐大虎升任。徐大虎,贵州人,性格火爆,敢打敢拼,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在强攻靖远、高台战役中屡立战功。(额定2700,现辖1500骨干)

    第836团:团长由原六营营长刘长山升任。刘长山,广西人,原桂军士兵,懂炮兵,学习能力强,在游击炮战中成长迅速,善于步炮协同。(额定2700,现辖1500骨干)

    旅直属后勤保障团:团长由原后勤保障团一营营长郑家富担任(约450人)。

    师直属部队:(约2000人)

    炮兵团(团长刘根胜,辖山炮连、野炮连)

    骑兵团(团长沙马尔格)

    特战队(队长张红土)

    工兵连、通讯排、侦察连、警卫连

    (师部后勤保障部为机关单位,不列入战斗序列计数)

    二、四个战略支队(不列入军政部序列,内部掌握):

    来安支队:支队长李云龙。抽调原四团、师直部分精锐骨干约13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骨干钱守业担任,约180人)。任务:以来安县为中心,向滁县、六合方向渗透发展。直面主干线,压力最大,所以派最灵活、最能搞事的李云龙去。

    天长支队:支队长丁伟。抽调原五团、补充团部分骨干约12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干部孙为民担任,约160人)。任务:以天长县为中心,向扬州、仪征方向活动。

    盱眙支队:支队长黄木生。抽调原二团、侦察连部分骨干约12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人员李大山担任,约150人)。任务:以盱眙县为中心,向洪泽湖、淮阴方向发展。

    高邮支队:支队长周志明。抽调原三团部分骨干及收容的广西籍士兵约14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桂军后勤军官韦永福担任,约200人,因其熟悉当地情况且有一定筹措能力)。任务:以高邮县为中心,向兴化、宝应方向发展。

    方案既定,王林立刻召集全师团级以上干部及新任命的各级后勤主管会议。在炭窑外一片清理出的林间空地上,各级指挥员席地而坐,听着王林宣布整编方案和战略部署。

    当听到主力团获得正式番号、并将补充扩编时,陈阿海、孔杰以及新提拔的赵永胜、孙石头、徐大虎、刘长山等人面露激动,深感责任重大。

    当听到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位老战友将分别率领精锐支队,独当一面去开辟根据地时,众人更是摩拳擦掌。

    而听到后勤体系的重大改革,尤其是林火旺出任部长,负责全局统筹,以及各旅、支队均获得相当自主的后勤力量时,大家纷纷点头,认为这更符合当前分散作战、独立发展的实际需求。林火旺虽然离开了直接带兵的岗位,但深感责任重大,表示一定竭尽全力,为全师官兵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撑。

    李云龙咧着嘴对丁伟说:“老丁,这下好了,咱自个儿有保障大队,搞点粮食弹药也方便,不用啥都等师部了!”

    丁伟笑着回应:“是啊,但师长那边可得盯紧点,别让他把好玩意儿都扣下不给咱。”

    黄木生和周志明也对新的后勤安排表示满意,认为这样更灵活自主。

    王林看着这群历经战火、斗志昂扬的部下,心中充满信心。他压了压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神色严肃地说:“同志们!国民政府军政部的番号和命令,是幌子,也是机会。党中央和延安总部给我们的任务,才是根本!主力团要扛起正面抗敌的大旗,打出威风,吸引敌人注意,为支队发展创造空间。四个支队,就是四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你们要隐忍发展,发动群众,扎根基层!要把党的政策带给老百姓,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要让我们军队真正成为鱼水里的鱼!”

    他特别强调:“新的后勤体系,是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各级后勤单位,既要独立自主,想办法活下去、保障好,又要坚决服从师部的统一调度和分配纪律!绝不允许搞本位主义!林部长,你要把好这个关!”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干部齐声怒吼,声震山林。

    会议结束后,整个营地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迅速而高效地运转起来。部队开始按照新的编制进行整编、调动。骨干官兵被逐一谈话,明确新的岗位和任务。

    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人立刻着手挑选支队骨干和后勤保障大队人员。林火旺则忙着搭建后勤保障部的班子,与各旅、支队后勤主官对接,清点物资,制定分配和补给计划。

    王光道政委组织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强调纪律和政策。钟光邦参谋长会同各主官研究地图情报,划定活动区域,商讨联络协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