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102章 死地后击 谋敌炮轰寇(一)指挥部临时休息点,油灯的光芒在低矮的顶棚下摇曳,艰难地驱散着一小片黑暗,却丝毫驱不散王林心头的沉重与压抑。
情报显示向牛首山而来的,正是日军臭名昭著、战力强悍的第6师团。王林五指紧握,骨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知道,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下去了!死守,面对绝对优势的火力和兵力,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唯一的生机在于主动出击,打乱敌人的节奏。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焦灼,更有一股被逼到绝境后即将爆发的狠厉。他像是在叩问自己的内心,又像是在向冥冥中唯一能完全信赖、倚为臂助的伙伴发出求助。
“系统!”他在脑海中几乎是低吼着,“现实一点告诉我,我们有多少时间?如果按照目前这种常规被动防御的打法,牛首山这道防线,究竟能撑多久?”
【指令确认。正在综合当前敌我双方兵力实时损耗比率、弹药消耗速度、敌军进攻强度模型及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度推演分析…推演计算中…结果生成:基于最高概率(情景),牛首山主阵地现有守军最多可持续坚守 26-38小时。其后,防线将因作战兵力耗尽或关键弹药告罄而不可避免地崩溃。】
冰冷的数字没有丝毫感情,却像一盆彻骨的雪水,浇得王林心头冰凉,连呼吸都为之一窒。
“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就只能窝在这里,眼睁睁看着弟兄们被一点点耗光,最后防线崩溃,全军覆没?!”他烦躁地在狭窄的地窖里来回踱步,脚步沉重。“突围?向哪里突?身后就是南京城,是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进攻?拿什么去进攻?弟兄们手里的刺刀,难道能撞开鬼子的坦克大炮吗?!”
他的目光再次死死锁定了铺在简陋木桌上的军事地图,视线如同鹰隼般锐利,聚焦在那片代表日军进攻纵深的区域。一个极其疯狂、大胆却又模糊的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划过的微弱火星,在他脑海中闪现。
“既然横竖都是要打,为什么不能是我们来抓住主动权?独立旅现在刚完成大规模收容整编,部队庞杂,新兵多,其实并不十分擅长固守,但擅长机动和突袭!防守是把我们的弱点暴露给敌人,进攻才能发挥我们的长处!”
王林眼前猛地一亮,堵塞的思绪瞬间贯通——自己最大的依仗,从来不是兵力多寡,而是那超越时代的金手指!
他立刻凝神静气,将全部意识沉入系统之中,开始进行严密的战术推演和可行性分析:
王林向系统发出指令:“系统,进行战术模拟推演:当前态势,是74军58师主力正在牛首山主阵地正面防守日军第6师团。设想一下,如果我独立旅全体放弃现有阵地,利用【活点地图】的绝对信息优势,进行大规模战场机动,完全绕到第6师团进攻部队的后方深远区域,主要目标是拿下其至关重要的辎重补给点和炮兵阵地,尤其是那些重型火炮。然后,我们反过来,利用缴获的日军火炮和充足弹药,就地建立反向阻击阵地,用日本人的炮火猛轰正在进攻牛首山的第6师团前锋!分析一下,这个方案有没有实际操作的空间和成功的可能性?特别注意,我的【活点地图】有效探测范围是20公里半径,需要评估日军一个师团的行军队列和部署纵深是否会超出这个范围,导致存在我无法探测的盲区。”
系统立刻响应,开始进行高速运算和兵棋推演,冰冷的电子音条分缕析地呈现利弊:
【推演进行中...分析基于宿主提供的战术设想及当前战场情报数据...】
【有利条件与巨大操作空间分析:】
【活点地图系统的绝对信息优势(核心关键)】:
透视战场:20公里的有效半径范围,足以覆盖日军一个甲种师团行军纵队和作战部署的绝大部分纵深。宿主可以如同观看透明沙盘一样,实时掌握第6师团本部、各步兵联队、炮兵联队、辎重兵联队以及配属部队的精确位置、彼此间距、移动方向甚至大致状态(行军/休整/战斗)。
完美规避:系统可以结合地形数据与实时敌情,为整个独立旅规划出一条甚至多条能够完美避开所有日军大队及以上级别部队主要行军路线、固定驻地、警戒哨卡的渗透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场隐形”绕后,极大降低提前暴露的风险。
【日军当前心态与队形可能存在的漏洞】:
骄横无备:第6师团自登陆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气焰嚣张。其正面有74军这样的劲旅顽强抵抗,必然吸引其全部注意力,其后方和侧翼的戒备程度会相对松懈。日军指挥层绝难料到,会有一支成建制、规模逾万的中国军队敢於并能够穿插至其战役纵深后方发起大规模逆袭。
行军队列拉长: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兵力超过两万五千人,其行军队伍在战场上会拉得非常长,前后绵延可达十数公里。通常其师团司令部、一线战斗部队(步兵联队)会相对靠前,而笨重的辎重车队、骡马辎重队、炮兵联队(尤其是重炮部队)必然拖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这种部署为宿主集中兵力突击其相对脆弱但价值极高的后勤与支援节点创造了绝佳条件。
【独立旅的独特性质与能力】:
精锐善於机动与渗透:独立旅骨干源自红军,极其擅长长途奔袭、夜间渗透、近战突击,是执行此类高风险、高收益敌后破袭任务的理想部队。
战术思想超前:宿主带来的“三三制”班组战术、步兵与炮兵协同理念(游击炮)、以及强调主动性灵活性的作战思想,使部队具备完成这种复杂多阶段战术任务的能力。
士气高昂,执行力强:在系统提供的隐性士气加成下,以及宿主本人的威望,部队执行力极高,敢于也愿意执行这种看似疯狂但可能扭转战局的计划。
【️巨大风险与致命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敌我兵力悬殊带来的硬仗风险:
即使成功绕后,独立旅(约1.6万人)要攻击的目标——第6师团的后卫部队(可能包括辎重联队、炮兵联队部分护卫兵力、以及其他后勤单位),其总兵力也可能达到数千人,且装备不弱。一旦战斗打响,未能迅速解决战斗,周边的日军作战部队(步兵大队、中队)会迅速向交火区域合围。这将不再是单纯的偷袭,而是瞬间演变成在敌军主力环绕的腹地的一场硬碰硬的突围战/阻击战。
时间窗口极短,容错率极低:
这是整个行动最致命的关键点。独立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快速击溃或消灭守卫部队、有效控制炮兵阵地(需制服或清除敌方炮手)、并让我方人员(可能需要借助俘虏或我方懂炮人员)迅速调转炮口,测算射击诸元,对正在进攻的第6师团前锋部队实施准确有效的炮火覆盖。
一旦任何一个环节耗时过长,导致日军主力反应过来并完成包围,独立旅将陷入四面楚歌、后勤断绝的绝对险境。
技术性难题:
操作日械火炮:缴获的日军火炮,尤其是150mm重型榴弹炮,操作复杂,需要专业训练。独立旅自身的炮兵可能从未接触过此类重炮,能否快速上手存疑。可能需要威逼利诱被俘的日军炮手进行操作,但这又带来控制力和可靠性的问题。
弹药识别与匹配:需要快速在混乱的弹药堆中识别出不同口径、不同型号的炮弹,并将其准确匹配到对应的火炮上,这是一个繁琐且极易出错的过程,在战时环境下尤为困难。
撤退路线极易被切断:
一旦深入敌后并发起攻击,原来潜入时依赖的“绿色通道”很可能已被闻讯赶来的日军部队迅速封锁。独立旅在完成任务后,将如何安全撤回?这需要宿主充分利用地图能力,提前规划好多条备用撤退路线,并做好沿途血战突围的准备。
......
王林接着问:按照军事常识分析一下日军第6师团的炮兵行军主要会分几块,或者说如果等待其在进攻牛首山时会布置炮兵阵地,那么会安排几个炮兵阵地。按照此时日军的惯用思路分析一下它的布置,方便我军考虑分几个战斗组拿下这几个阵地,同时我想的是拿下后凭借日军炮弹的足量优势再加上独立旅本身兵力超出一个师的标准,6个团能否依托地形和炮火支援建立阻击阵地,配合友军反打第6师团。
系统根据宿主提供的情报分析:日军炮兵战术强调集中使用、梯次配置、纵深部署,以确保火力的持续性、压制性和生存能力。
编制与构成:通过宿主情报得知第6师团火力核心是:
1、野炮兵第6联队(按照日军现阶段编制常识分析约36门75mm野炮/山炮,12门120mm榴弹炮)。
2、加强炮兵:师团通常会得到独立重炮部队的加强,极大可能是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第1大队(12门150mm重型榴弹炮)。这是最具威胁的目标。
阵地配置(理想情况下会分三块):
【第一是前沿支援阵地(前进观测/直瞄阵地):
位置:距离前线约3-5公里,相对靠前的小高地或隐蔽处。
单位:通常会派出大队级炮兵(如1-2个中队,4-8门92式步兵炮或41式山炮),负责直接支援步兵冲锋,打击机枪火力点和简易工事。这些炮较轻便,前线步兵联队自己也配有。
特点:分散、隐蔽、机动性强。这不是主要目标。】
【第二是主压制阵地(核心目标):
位置:距离前线约6-10公里,经过精心勘测的射界良好的区域,通常有预备阵地。
单位:野炮兵第6联队的主力(24-36门野炮/山炮/榴弹炮)可能会部署于此。它们被分为多个炮兵中队(4门制),阵地之间会保持一定间隔(500-1000米),以避免被一锅端。
特点:这是师团炮兵的心脏,负责进行长时间的压制射击和火力准备。这是独立旅突袭的首要核心目标。】
【第三是纵深重炮阵地/预备队(高价值目标):
位置:距离前线10-15公里或更远,在更安全的后方。
单位:150mm重榴弹炮大队以及野炮联队的预备队和弹药堆集所。
特点:射程远、威力巨大,是破坏坚固阵地的王牌。守卫相对更严密,但也是一旦得手回报最高的目标。】
能否建立阻击阵地?——能,但将是一场空前惨烈、以小时计算的“血色辉煌”的阻击战。
有利条件:炮火优势:一旦夺取尤其是150mm重炮,独立旅将瞬间获得超越日军的炮火优势。炮弹近乎无限,可以对着日军冲锋队形和预备队进行奢侈的覆盖射击。
地形优势:重炮阵地本身必然选在易守难攻之地。独立旅6个团(过万人)的兵力,足以构建多条坚固的防线。
信息优势:系统能实时显示日军反扑部队的方位、兵力、薄弱点,可以指挥炮火进行最有效率的拦截。
心理震撼:老巢被端,炮兵被“倒戈”,对日军第6师团的士气和指挥系统是毁灭性打击,其混乱程度远超想象。
巨大挑战与最终结局:时间窗口极短:日军反应会非常迅速。独立旅最多只有几小时的黄金时间。
空中威胁:这是最大威胁。日军航空兵将倾巢而出,不惜一切代价轰炸丢失的炮兵阵地。独立旅几乎没有防空能力,伤亡会急剧增加。
多面围攻:第6师团会发疯一样从四面八方调集所有部队围攻而来,包括侧翼的第114师团也可能分兵夹击。技术难题:操作重炮需要时间学习,即便有俘虏和炮兵专家,效率也远低于日军。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