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301章 进京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京城这地界繁华是繁华,但京魏对这里并没什么好感,自打京晁死后,他更是连做生意都没亲自来过。

    原本他也以为自己此生都不会踏进这个地方了,但很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再次回到京城,他的身边有娇妻爱女陪伴,竟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受。

    崔云舒是个小话痨,坐在爹爹怀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时不时发出十分惊奇的赞叹声。

    城门负责检查进出的士兵都快被逗笑了,朝廷给崔清漪晋了县主,按照规矩崔清漪是要亲自过来谢恩的。

    原本陛下体恤,东平到京城路途遥远特意免了,但崔清漪想着如今都已经混到了这个地步 ,若还是固执守着东平县的 一亩三分地今后难免受限,再说她也该到陛下面前表表忠心了。

    县主要带商队来京城的事情礼部的范郎中早就报了上去,这几年芦花白在京城也十分的畅销,但芦花镇的很多东西京城的官员和百姓也都是从其他商队那里得来的,因此大家对于芦花镇这个所谓的商品集散中心很是好奇。

    就连陛下得知东平县主来谢恩,顺带带着商队过来还亲自吩咐了礼部和京城兵马司的官员好生招待。

    京城城门的守卫归兵马司的人负责,因此对崔清漪一行人十分礼遇。

    瞧着长长的队伍,范郎中带着一名年轻的官员走了过来,“县主,商队的检查怕是还需要一会儿,不如您先跟随下官前往驿站安顿,至于商队的人员和货物,下官也会安排妥当的。”

    她们这趟出行带了多少货物崔清漪心中有数 ,她也没准备在城门口傻等,闻言道:“范大人做事最是稳妥不过,商队便拜托大人了。”

    听着崔清漪的话,范郎中面上带笑:“下官必不辜负县主的信任,这是小秦大人,接下来他会住在驿站,您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吩咐他。”

    小秦大人朝着崔清漪行了个礼。

    这位小秦大人的官阶明显不高,让崔清漪说大抵像现代刚进入实习单位的实习生 ,专门做些跑腿打杂的活计。

    就是小秦大人这跑腿 的活计略微高端一点,毕竟人家面对可是礼部和不同身份的贵客。

    双方商议好,崔清漪分了一部分侍卫跟着商队,自己和京魏则带着桃枝等人前往驿站。

    京魏一路上除了和怀里的孩子说话其他时候都显得十分沉默,崔清漪发现了却没主动询问是怎么回事。

    京城的驿站和别处的驿站区别很大,不仅坐落的位置距离皇城不远占地面积也十分的广,崔清漪作为县主单独分到了一个院子,行动起居十分的方便。

    范郎中离家许久,将崔清漪一路送到驿站后便迫不及待的回了家,留下小秦大人随时听候差遣。

    崔清漪这里早不像从前,能使得的人很多,瞧着时间还早崔清漪便问起了秦大人进宫谢恩的安排,你还别说即将要见到这个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崔清漪真是有些紧张。

    小秦大人一板一眼:“回县主的话,按照流程,您今日可先在驿站休整,明日一早下官会同范大人陪同您一起进宫给陛下请安。”

    崔清漪还以为今日就得去,这么一想瞬间觉得陛下真是善解人意。接连在路上走了许多天,即便她县主规制的马车大而舒服,但一路上颠下来也有些撑不住。

    他们这队伍里唯一还精神饱满状态极佳的大概就是京魏,他正一边一个抱着孩子们介绍着驿站的建筑和布置。

    因着崔清漪到底是出身民间被册封的县主,宫中又规矩繁多,礼部专门安排了 人过来给崔清漪说些进宫的忌讳和规矩。

    崔清漪十分爱惜自己的小命,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松懈,翌日一早刚刚睁眼就在回想,昨日那礼部的官员有没有说过她进殿之前要先迈哪只脚?

    伺候他梳妆的桃枝和翠嬷嬷都被逗笑了,翠嬷嬷一边整理县主的命服,一边安慰崔清漪:“您不用太紧张,我和桃枝都陪着您呢,再说咱们陛下最是仁厚,即便是有小的差错也不会降罪的。”

    桃枝点头附和,毕竟当今陛下的仁慈宽厚世人皆知。

    京魏早就收拾好坐在一边看着两个孩子的同时看崔清漪梳妆,一起生活了这么几年,他很少见到崔清漪有紧张的时候,觉得分外新奇。

    他想的是崔清漪这个县主的名头和那些靠着家族荫封的人不同,两次进献高产量粮种,于国于民都是天大的功劳,即便是封个郡主的名号都使得,若是因为一点规矩问题被降罪那才是真正的没天理。

    崔清漪在西洋镜里瞧见了京魏脸上的笑,暗戳戳给他记了一笔,她原本对探究京魏的过去没什么兴趣,但谁让这人笑话她呢。

    时辰一到,范郎中带着小秦大人准时等在驿站门口。

    这趟进宫比崔清漪想象的隆重,瞧着停在驿站门口的华盖马车,崔清漪几乎想回头问问,‘这玩意确定没有逾制,她在京城应该没什么仇人能买通礼部的人给她使绊子吧。’

    京魏不着痕迹的在她腰上托了一把,等着反应过来,崔清漪已经稳稳当当的坐在了马车里。

    透过车帘,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跟随的男人,原本紧张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这趟进宫这一路无比的顺利,当今陛下年事已高,但确如外界传闻的一般宽厚仁德,针对芦花镇的发展问了崔清漪许多的问题。

    最让崔清漪感受到压力的竟然是整整齐齐坐了一排的陛下的儿子们,毕竟当今陛下问自己一句就要随即朝着几位人中龙凤提问。

    每当询问的问题角度刁钻时,崔清漪甚至都能感受到来自某一位倒霉蛋怨念的眼神。

    就比如:“陛下,臣今日回去就在府上开一片地,一定亲力亲为感受百姓的不易。”

    崔清漪......真的真的大可不必!

    尴尬之余,崔清漪对大晋这位最高掌权者十分有好感,自古帝王多猜疑,尤其是迟暮之年的帝王,面对年富力强的儿子们其实很难保持平常心。

    (补第二章,2000字)

    可这位陛下,从崔清漪的角度看过去他鬓边白发丛生, 面对自己的孩子们时面容严厉眼中却不失温和。

    说起来有些讽刺,崔清漪两世为人竟都是父母亲缘浅薄之人。

    好在她和京魏在做爹娘这件事上还算是合格。

    本以为请安谢恩后就能出宫,没想到陛下今日聊天的兴致很高,还是被贴身的大太监提醒才发觉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竟然都这个时辰了,朕要去陪太后用午膳,东平也在宫内用了午膳再回去。”

    听到皇帝赐膳,崔清漪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她是个从没进过宫的土包子,倒是一边坐着的几位皇子都将崔清漪这个小地方来的县主瞧了又瞧。

    崔清漪这顿午膳用的十分舒心,小说里常出现的膳食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而失了味道的情节没有上演,每道菜都是崔清漪从未品尝过的美味。

    等着从宫里出来,和等在二道门外的京魏见面崔清漪几乎是重重的舒了口气,陛下再是亲切她这一趟还是提心吊胆的,如今可算是结束了。

    等着走过长长的宫道,一两脚都站在皇城外,崔清漪忍不住回头去望。

    她从前一直有一个疑问,古代的帝王坐拥四海,却几乎一生都困守皇城,如何能进行长达几千年封建皇朝的统治,或许此刻崔清漪自己能寻到一点答案,帝王之心,帝王之智,果真非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登上马车朝着驿站的方向走去,崔清漪想她大抵此生再也不会再次踏入皇城了。

    崔清漪这趟来京城还有大事要办,好在京城的大人们办事效率奇高,隔天小秦大人就带来了消息,“因着您这趟来带的货物比较多,京城市署的大人们花了几天时间将护国寺那边的集市清空,等您的人将货物整理好便可开市了。”

    崔清漪一听小秦大人的话就笑了,“早就听闻护国寺香火鼎盛,这下我岂不是每日都可以去佛祖面前混个脸熟了。”

    小秦大人也笑,“护国寺不光香火鼎盛,就连风景也是一绝,县主一定会喜欢的。”

    说着将怀里捧着的东西递给桃枝:“那日刚见县主,两位小主子送了下官些礼物,下官想了几日不知道回什么礼才好,听闻这几日小主子思念家中爱宠,这东西便送给小主子一解相思之苦。”

    旺财老了精力不如从前,崔清漪这趟出门就没将它带在身边,至于两小只正是活泼爱闹的时候,害怕它们来了京城闯祸索性一并留在家中。

    云卷云舒习惯了狗子的陪伴,久不见面便时常挂在嘴边念叨,就连小秦大人都知晓县主府的小主子们一人有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狗。

    他进入礼部已经快一年零三个月,这期间他从跟在范郎中身后接待外宾和各地的皇亲国戚到独立出外勤,那些个外宾还好,皇家的亲戚们是真的不好伺候,他好歹是科举入仕的官员,却时常被当做仆从一般呼来喝去。

    本来都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可偏偏又出现了一家子正常人。

    崔清漪诧异的挑了挑眉,亲自将两个木盒接了过来,当着小秦大人的面打开,只见一套憨态可掬的瓷器小狗或趴或站在锦盒里,是和旺财一样的黑色。

    崔清漪朝着桃枝笑道:“瞧瞧,我们家的小姑娘这么快就交到了好朋友,这礼物肯定送到她们心坎上了。”

    被县主称作是两个小姑娘的好朋友,小秦大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高兴,他喜欢温和有礼不刁蛮的小孩,县主家这两位就是,更何况是他先收到的礼物呢。

    桃枝:“那奴婢得赶紧帮两位小主子收好,等她们回来给个惊喜。”

    今日早起,京魏便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了。

    昨夜两人就商量好了,他们大老远的来一趟京城不容易,但凡是京城有的好玩的地方都要带着两个孩子去走走。

    但商品交流会的事情也很重要,夫妻两人便只能分开行动,一个带孩子一个操心生意的事。

    比起做生意,京魏更喜欢陪着自己的两个宝贝疙瘩。

    崔清漪手底下的商队早不是当初临时拉起来的草台班子了,当初大家光是从芦花镇走到东平县都花费了莫大的勇气,可如今即便是站在京城的地界,眼中瞧见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众人也都能做到宠辱不惊了。

    崔清漪这边一声令下,商队便迅速组织人马动了起来,被京城市署清空的市场很快又摆满了商品。

    护国寺集市是搭了棚子的室内集市,里面人头攒动却井井有条。

    饶是在京城长大的小秦大人乍一进入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指着集市门口立着的指示牌:“县主 ,您的商队竟然还有来自北地和西域的货物,下官以为都是东平县出产的。”

    不等崔清漪说话,桃枝就为小秦大人解惑了,“咱们芦花镇的商品集散中心如今只有大人您想不到的,没有我们没有的。”

    每当朝着外人介绍这一点,东平县和芦花镇的百姓们都尤为的骄傲,谁能懂他们从穷乡僻壤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激动啊。

    然而崔清漪给的震撼远远不止眼前这点,当小秦大人将整个集市完整的转了一圈出来后,对着东平县主只剩下了由衷的敬佩。

    一个女子能将生意做到这一步,简直神人也。

    等着货物整理好,大晋商品交流会的告示便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这几年芦花镇的名头很响,不说别的就是家家户户用的酱油几乎都是来自芦花镇。

    百姓们从来更关注的都是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你要说崔清漪大家可能不会那么敏感,但你要说芦花镇商队带着货物来了京城,那必定不到一天便能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崔清漪丝毫不担心这次商品交流会的人流量,她只担心到时候人太多万一出现什么不可控制的情况怎么办。

    好在兵马司的大人们考虑的比她周到,除了外头站岗维持秩序的士兵之外,竟还有不少穿着便服的士兵们混在人群里,兵马司的大人无比自信的朝着崔清漪保证:“县主放心,咱们兵马司的人不管是抓小偷还是处理打架吵嘴的纠纷那都是专业的。”

    崔清漪没什么不放心的,只等着集市开门迎客。

    一早崔清漪到的时候,看见外面排着的长长的队伍恍惚以为自己遇到了前世的超市打折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