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九鼎轮回录 > 第017章 古庙关联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黑暗中那声呼吸散去后,空气凝得像冻住的血。

    我没动,匕首横在身前,牙龈咬着袁大头,铜锈的腥味在嘴里漫开。

    那不是幻觉,有人知道我的暗号,还能复刻节奏。

    我缓缓松开牙,让铜钱滑进掌心。

    指腹沿着边缘轻轻推过,三枚袁大头都系在红绳上,原封未动。

    右耳的血已凝在颈侧,黏腻发凉。

    左眼还能视物,右眼依旧黑着,视野边缘有细碎光斑游走,像烧坏的灯丝在跳。

    金手指的余震仍在颅内翻涌,可时间已不容再拖。

    我用匕首尖在岩壁划下三道痕——733。

    指节用力,石屑崩飞,痛感从指尖传来,确认我还清醒。

    从内袋取出那本黑书,它还在微微震,像有心跳。

    青光已灭,我靠记忆摸到书脊刻痕,指尖顺着“733”滑动。

    突然,书页自己翻了一下,发出极轻的“沙”声,像干皮剥落。

    我屏住呼吸,把书搁在祭台边沿,用红布缠紧手掌。

    指尖触到封面时微微一顿,随即掀开。

    那层膜状物已碎,露出漆黑封皮。

    “观者非我”四字浮现,血从鼻腔滴落,砸在书页上,转瞬被吞噬殆尽。

    书页边缘开始泛黄,像碳化,速度不快,但确实在消失。

    我扯下夹克内衬另一块红布,压住关键页角,再用一枚袁大头镇住。

    书页稳了些,翻至内页,青光虽已消散。

    瞳孔已适应黑暗,勉强能辨字迹。

    纸上画着一幅图,标题是“九宫锁庙图”。

    七座庙宇以星点标注,其中一点与抚仙湖洞穴方位完全重合。

    我凝视着那个点,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图旁有注:“庙为壳,坑为眼,棺藏钥,图在回声处。”

    我闭上眼睛,回忆古庙深坑结构。

    那天玉牌发烫,引我进村,坠入深坑时,底部传来双重回音,声音撞上某处又折返。

    当时以为是岩层空腔,现在明白,那是人为设计。

    守隐人用声学设局,回声处才是真正的藏物点。

    我睁开眼,用匕首尖在岩壁画出古庙剖面。

    正殿、后墙、山体夹层。

    若声波从深坑底部发出,经正殿石柱反射,焦点应在后墙与山体间的夹层。

    那里没人去过,连守隐人巡逻队都绕着走。

    “回声处”不是比喻,是物理位置。

    正推演时,金手指突然抽搐,画面闪现。

    血雾中,婴儿在鼎里哭,铁钳夹着手腕,按回沸腾的青铜液。

    那画面与“回声处”三字重叠,像有人把记忆剪碎塞进线索。

    我咬住舌尖,疼痛让我瞬间清醒。

    书页又碳化了一小片,字迹模糊。

    不能再拖,我合上书,塞回内袋,红绳缠紧。

    刚收好,指尖触到书脊另一道刻痕,不是733,是一串符号,像是倒写的彝文。

    我当场愣住,这符号在纸条上出现过,林小满破译时,说它代表“退路”。

    我盯着那符号,心头猛地一震。

    原来棺藏指的并非那本书,而是这个——通往退路的标记。

    我想伸手去摸,暗道猛然震颤。

    脚底传来齿轮转动的闷响,墙壁缝隙“咔”地裂开。

    三道黑线延伸,利刃轮廓在石缝中浮现。

    我猛地后撤,匕首横扫,划过空气。

    下一瞬,三把青铜刃破墙而出,擦着左臂钉入对面岩壁。

    刃身带着锈红,像是刚从血里抽出。

    机关被触发了,我喘着气,迅速扫视四周。

    石棺还在原位,青光彻底熄灭。

    碰“733”时没动静,碰“退路”符号也没动,唯一变化是,我用袁大头压住了书页。

    我低头看手,红布沾着血,正是鼻腔滴落的。

    书页遇血碳化,而机关是被血触发的?

    我想起古庙深坑的人面像,黑血从口鼻涌出,工匠嘶喊“以血启门,以魂镇锁”。

    那时以为是警示,现在看是规则。

    守隐人的机关,认活人的血,不认死物。

    我用血压住书页,等于向机关宣告:我已破解。

    利刃缩回墙内,齿轮声未停。

    头顶岩层开始错动,碎石掉落,整段暗道要塌。

    我迅速将黑书塞回石棺,让它留在原位。

    若机关认破解者离开为完成条件,留下书或许能骗过系统。

    下一刹那,我翻至石棺背后,脊背紧抵冰冷岩壁。

    指尖触到一道缝隙——极窄,被青苔覆盖。

    若不贴墙几乎察觉不到。

    我用匕首挑开苔藓,露出石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缝隙内有风,极冷,带着陈年灰土的气息。

    我翻出书页上的“九宫锁庙图”,借残光对照。

    图中有一条虚线从石棺后延伸,标注“退灵径”,专供守密者撤离的秘道,就是这里。

    我侧身进入,肩骨卡了一下,强行挤过。

    通道极窄,岩壁粗粝,刮出刺耳的嘶响。

    我倚着墙壁,一手支撑,缓缓向前移动。

    五步后空间稍显宽阔,脚下一沉,触到向下的台阶。

    等我回过头,入口已被落石封死,最后一丝光消失。

    黑暗彻底吞没。

    我摸出火柴盒,抖出一根,划燃,火光跳动。

    通道壁上有刻痕,与“退路”符号一致。

    我盯着它,忽然明白,这符号不是警告,是路标。

    火光映向前方,台阶尽头有块石碑,半埋土中。

    我走过去,用匕首清开浮尘。

    碑上刻着两行字:“声止则图现,人过不留名。”

    我盯着“声止”二字,忽然明白。

    回声处的机关,必须在绝对安静时才能开启。

    说话呼吸过重,甚至心跳过快,都会触发反制。

    难怪古庙深坑从无外人得手。

    不是没人找到位置,而是没人能让自己彻底安静。

    我熄灭火柴,闭眼,耳鸣嗡嗡作响,心跳撞击着胸腔。

    深吸一口气,慢慢平复,再平复,直到呼吸轻得如同不存在。

    我又划亮一根火柴,火焰安静地燃烧,没有引发任何震荡。

    我继续下阶,十步后,通道分叉,左右两条,均无标记。

    我俯身蹲下,手指轻抵匕首的尖端,缓缓触向地面。

    左侧地面有细微震动,像是下方有空腔,右侧平稳。

    我回想九宫锁庙图,退灵径只有一条主路,分叉处应有符号指引。

    我摸向左壁,指腹缓缓移动,约莫三寸距离。

    忽然陷入一道细窄的刻槽,那是“733”的刻痕。

    我心头一紧,这数字不止是机关密钥,还是路径标记。

    守隐人以它为轴心,贯穿整套系统。

    我朝左侧方向走去,通道渐宽,空气流通感增强。

    七步后前方显出一道石门,门上无锁,唯有一处凹陷,形似掌印。

    我看着它,手停在半空,终究没有碰。

    这种机关,通常要血或温度,用匕首尖探入,无反应。

    收回手,忽然明白,门要的不是接触,是“安静”。

    闭上眼睛,再次压低呼吸,直到全身静止。

    再伸手,掌心贴入凹槽,石门无声滑开,冷风扑面。

    门后是小室,约三步见方。

    中央石台上放着一块青铜片,巴掌大,表面刻满细密纹路。

    走近细看,那是声波折返图,与书中“回声处”结构一致。

    图中标注一点,正是古庙正殿后墙的夹层所在。

    我伸手欲取,指尖距铜片半寸时,金手指骤然启动。

    画面闪现。

    老者跪在石室中,双手捧着铜片,口中念叨:“声止则图现,人过不留名。”

    他将铜片放入石台,转身走向石门。

    门合上,他依旧背对着,没有转身。

    下一瞬,青铜巨网自石室顶端轰然垂落,将他牢牢困在其中。

    网眼渗出黑雾,他挣扎着,呼吸越来越急促,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

    画面结束。

    我踉跄后退,鼻血涌出,滴在石台边缘。

    铜片还在,未曾消失。

    我用红布裹手,动作利落地摘下,随即塞进内袋。

    它不是残图,但它是开启“回声处”的钥匙。

    我转身欲走,石门却已关闭。

    回头发现,石台底部有字:“留名者死。”

    我盯着那三字,抹去鼻血,咬牙。

    这不是警告,是规则。

    只要记住这间石室的存在,就会被系统判定为“留名”,永远困在这里。

    我必须忘记它,可我不能忘。

    铜片上的声波图,是唯一能精确定位“回声处”的依据。

    我需要它,但不能记住它。

    我撕下红布一角,将铜片包住,塞进袁大头红绳夹层。

    布上没写字,我没记,只是藏,或许不记就不算留名。

    石门忽然震动,缓缓开启。

    我冲出,沿原路返回,通道依旧黑暗,靠记忆数步。

    二十步后,前方出现微光,像是从缝隙透入的天光。

    我加快脚步,冲出通道口,撞进一片荒林。

    冷风扑面,天已微亮。

    我靠在树干上喘息,摸出铜片,再看一眼声波图。

    强行将细节压进脑海深处,不命名,不归纳,只存图像。

    我挺直身子,将铜片重新藏好。

    古庙后墙夹层,就是第二块残图的真正藏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