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第53章 火车上的剧本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你要去多久?”

    现在的国庆节只有一天假,不像后世有七天,所以当晚回到家后,刘筱莉就开始给陈浮生收拾起了这次要出门的行李。

    “不清楚,但是过年肯定会回来的。”

    刘筱莉想了想现在到过年还有多少时间,然后开始叮嘱道:

    “每周都要给我和女儿写信。”

    “好。”

    “下次演戏的话不要太拼了,也不要和人起争执,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

    “按时吃饭,吃好一点,不要像上次一样回来瘦他个十几斤了。”

    “好。”

    “到你了。”

    “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女儿。”

    “嗯。”

    “多在信里和我分享一下女儿的成长事迹,最好买台相机多给她拍点照片,相机的话去友谊商店买,我还有好几千的外汇券,还是那句话,过期不用就作废了,而且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所以也别不舍得花钱。”

    “嗯。”

    “我不在身边,多替我关心一下爸妈的身体,毕竟他们年纪也大了。”

    “嗯,还有吗?”

    “还有就是你请的长假是不是要到了?”

    “嗯。”

    “那你还要去上班吗?要不……”

    “你又想劝我辞了?”

    “你想去上也行,主要看你自己的选择。”陈浮生因为自己比较忙,所以其实是倾向于让媳妇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但是同样也尊重她的决定。

    “这个事我在考虑考虑吧,回头信里和你说。”

    “行,反正老婆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陈浮生接着道:“现在事情谈完了,我们来聊点夫妻间的话题。”

    “等……等一下,你行李都还没收拾好。”

    “明天收拾也是一样。”

    “呜呜……关灯。”

    ……

    翌日,陈浮生在火车站辞别家人后,坐上了前往京城的列车。

    而他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想家了。

    为了抑制这种思念,他也只能开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上车前,陈浮生其实就买了一些打发时间的读物。

    这会儿正好可以拿出来读一读。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奖电影《斗牛》在昨日(国庆节)上映,浮生同志的演技‘震撼’观众》

    《为什么《斗牛》的海外版权可以买到100万美元?看完电影你就知道了》

    《《庐山恋》仅仅上映一周,其火爆程度已经超过了上半年的《小花》》

    《我国第一部有吻戏的电影——《庐山恋》》

    《原来《庐山恋》的女主角周筠在戏里竟然换了43套衣服》

    《《庐山恋》上映之后,受到了很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同志的质疑》

    《……》

    看完这些报纸,老实说,作为一个电影人,陈浮生对于《庐山恋》的好评也好,批评也罢,在昨天和媳妇看电影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所以此时他一点儿都不意外。

    他只可惜的是,这些读物太短了,而他这一趟火车要坐超过三十个小时,终究解不了闷。

    虽然他买的是卧铺,但是这会儿刚上车,也没有丝毫的困意。

    想了想,陈浮生干脆掏出纸笔,构思起了下一部电影。

    因为他脑海里还是《庐山恋》的信息,所以第一个冒出来的是同样在八十年年代很火的一部电影,叫《牧马人》。

    后来短视频出来以后,出自这部电影里的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还火过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陈浮生就把这部电影给否了。

    否了的原因不是因为担心和《牧马人》撞档期,事实上这部电影都还没立项呢。

    因为它的原著小说《灵与肉》都才在上个月首次发表在宁夏的《朔方》文学杂志上。

    也就是说,如果陈浮生想截胡的话,随时都可以将版权买过来,自己来改编成电影。

    之所以他不那么做,原因是他现在加入的是电影创汇工作小组,他的工作重点是用电影为国家创汇。

    而不只是拍一部像《庐山恋》这种,在国内爆火,也只能在国内爆火的电影。

    嗯,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毕竟他们的工作小组都才刚刚成立,当然要做出成绩出来。

    也许因为《庐山恋》和《牧马人》都是青春爱情电影,受此影响,陈浮生的脑海里接着想起了老谋子的那部《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陈浮生甚至可以拿来直接用。

    不过这类电影还是同样的问题,走不出去,在国际上也很难拿奖,只能在国内取得不错的成绩。

    所以,陈浮生跟着pass。

    “哎,1980年还是太保守了,好多电影都不能拍,听说八十年代后期电影尺度很大……”

    陈浮生想着想着,开起了小差。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在他开小差的时候,脑海里却是突然灵光一现,有了一点想法。

    “好像《调音师》可以啊。”

    《调音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法国奥利维耶·特雷内执导的一部14分钟的短片,讲述了天才钢琴家阿德里安在伯恩斯坦大赛上失利,之后伪装成盲人钢琴调音师,借此获得更多同情和消费,还能满足他的窥探欲望。一次,他到一户人家调试钢琴,却目睹了一起杀人案,被迫在继续装盲和暴露身份之间挣扎的故事。

    第二个版本是印度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翻拍的同名长篇电影,也因为是长篇,印度版本的《调音师》在细节上要完善许多。

    陈浮生之所以想改编这部电影,首先是它的故事同时符合东西方人的口味,简而言之也就是大家都看得懂,且都喜欢。

    满足这一点基本要求之后,本身这部电影又是一部文艺片和商业片相结合的大成作品,这意味着陈浮生将之翻拍出来之后,既可以送去冲奖,还能让它扛票房。

    相当于上了一道双保险。

    还有最后一个是私人原因,那就是陈浮生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一下男主角。

    基于这三点,陈浮生没有再犹豫,正式提笔,在手里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调音师》。

    不过写完这三个字后,陈浮生就咬起了笔帽:

    “这电影该怎么改编才好呢?”

    想了一会儿,陈浮生眼前一亮:

    “有了。”

    “这个故事放在现在的背景来说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我将它放在民国的话,好像就刚好合适。”

    继续思考了大约十来分钟之后,陈浮生构思出了时代背景,再次下笔:

    ——1930年代末的上海,这是一个表面繁华奢靡,实则暗流汹涌,各方势力角力,社会矛盾尖锐,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人物设定:

    男主角:陈默:27岁,曾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学院高材生,因目睹恩师在**风波中被镇压,挚友在革命的战火当中粉身碎骨,生性怯懦的他深受刺激,对现实失望透顶,于是他选择装盲。一方面,他认为装盲可以逃避过去的阴影和可能的迫害,另一方面,他相信‘失明’能够让他变得更加专注音乐,获得更纯粹的艺术体验和灵感。

    一段时间后,陈默发现装盲还能给他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便利,如降低他人警惕,获得同情,窥探他人的秘密等……

    ……

    因为陈浮生是改编,这相当于有一个大纲就在他面前摆着,所以他的灵感源源不断。

    而他也因此再次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当他终于把民国版本的《调音师》剧本弄好的下一秒,他的耳边刚好传来了火车即将到达下一站时车上的广播声。

    “尊敬的乘客朋友们,前方即将到达燕京站,请要下车的旅客提前整理好行李,准备下车……”

    陈浮生听第一遍广播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听完第二次广播,他才确定自己马上就要到了。

    “我擦,时间过得这么快吗?”

    “哎呦,我的腰好痛!”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