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 第113章 第一根丝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电话里的最后一个字音落下,刘正阳那凝重的声音仿佛还在书房里回响。

    “天罗地网。”

    林星缓缓放下手机,指尖冰凉。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网。

    是的他需要的不是一颗孤注一掷的子弹,而是一张绵密坚韧、无懈可击的网。

    他的敌人,是“基石研究所”。一个习惯了在阴影中操纵一切的庞然大物。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让猎物在孤立无援的恐慌中自我崩溃。他们最不怕的就是匹夫之勇。五年前,那个除了音乐一无所有的楚星河,即便侥幸逃脱,也只能选择人间蒸发,因为他手中除了那段孤零零的录音,一无所有。

    但现在,他不是了。

    现在的他,是作家林星。

    作家,是织故事的人。那么,他便为他们,也织一张网。

    林星再次睁开眼时,眼底所有的情绪都已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他将刘正阳的建议,在脑海里拆解成三个最关键的支点。

    第一物证。

    他最核心的物证,就是那个加密文件夹里的录音。那是他最后的底牌,是这张网的中心枢纽。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过早暴露,只会让对方提高警惕,甚至狗急跳墙,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所以,它必须被藏在最深处,直到收网的那一刻。

    第二人证。

    这是他最薄弱的一环。研究所的行事风格,绝不会留下活口。那些被他们残害的受害者,恐怕早已消失无踪。而他过去的朋友老K艾米莉亚、林薇……他绝不能将他们拖入这趟浑水。他们的出现,只会将阿汐和景曦,彻底暴露在聚光灯和危险之下。

    那么,谁能成为人证?

    林星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穿着灰色羊绒大衣的男人。

    他不是友方,他是敌人。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被固定的“证据”。他的伪装身份,他在村里的行踪,他与“基石研究所”的联系……只要能将这些钉死,他就能成为这张大网上,第一个被缠住手脚的猎物。

    第三媒体。

    这曾是他最畏惧的东西,如今却成了他最有利的武器。他不再是那个被舆论裹挟的偶像歌手,他是一个拥有着千万读者、被主流认可的作家。他的笔,就是他的喉舌。刘正阳的话点醒了他——那个关于“悬疑小说”的借口,不仅仅是借口,它本身就可以成为计划的一部分。

    他可以写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秘密组织”、“精神控制”和“绝地反击”的故事。他要用最冷静的笔触,将“基石研究所”的罪行,包裹在一个虚构的外壳下,呈现在亿万读者的面前。他要让这个故事,像一颗悄然埋下的种子,在公众的认知里生根发芽。等到将来他掀开底牌的那一天,人们看到的将不是一个荒诞的阴谋论,而是一个早已在他们心中预演过无数遍的等待被证实的真相。

    这是心理战,是舆论的阵地战。他要用对方最擅长的方式,为他们构筑一个无声的战场。

    林星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走下楼。

    客厅里,温暖的灯光下,阿汐正盘腿坐在地毯上。她没有弹吉他,而是将那本厚厚的素描本摊在腿上,戴着一副林星给她买的防蓝光眼镜,正用一支天蓝色的彩铅,认真地为画纸上的小海螺涂抹着背景。

    她的神情那么专注,那么纯粹,仿佛正在创造一个全世界最美好的童话。景曦已经睡熟了安静地躺在旁边的婴儿床里,小嘴微微张着,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老板”和“饼干”也蜷缩在沙发上,睡得正香。

    这幅画面,宁静得像一首无声的诗。

    而这首诗,就是他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阵地。

    “阿星哥,”阿汐似乎感觉到了他的存在,她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将画稿往怀里藏了藏,“我是不是画得太慢了?苏晴主编会不会催我们呀?”

    “不会。”林星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她鬓边的一缕碎发拨到耳后,声音温和得听不出丝毫异样,“她说了她愿意成为最耐心的等候者。”

    “那就好。”阿汐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苦恼地指着画纸,“可是我总觉得,我画不出海底那种又深又安静的感觉。我用的蓝色,好像太浅了。”

    林星看着她那双清澈得不染一丝尘埃的眼睛,看着她为了一抹蓝色而苦恼的样子,心里那片因“基石研究所”而起的冰冷与坚硬,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所包裹。

    他伸手,将阿汐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不浅。”他低声说“因为我们的小海螺,心里住着一个有太阳的海洋。所以它的海,本来就应该是温暖的颜色。”

    阿汐靠在他温暖的怀里,满足地笑了。

    林星抱着她,目光却越过她的肩膀,望向窗外那片漆黑的夜。他知道,他不能再被动地等待了。在对方的包围圈彻底形成之前,他必须开始织网,拉出那第一根丝。

    安抚好阿汐,林星再次回到了三楼的书房。

    他关上门,将那份家的温暖暂时隔绝在外。他再次拿起了手机,指尖划过通讯录,重新停留在了“刘律师”那个号码上。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

    “刘律师晚上好又打扰您了。我是林星。”

    电话那头的刘正阳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职业化的热情:“林老师!您好您好!这么晚了有什么吩咐?是不是对我下午提的那个‘天罗地网’的构想有什么新的想法?”

    “是的。”林星的声音依旧平静而沉稳,听不出丝毫的异样,“您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定,让我的主角,从调查那个监视他的‘敌人’开始作为反击的第一步。”

    “哦?”刘正阳的兴趣被提了起来“是个好切入点!从个体击破,很符合戏剧逻辑。”

    “所以,我想向您咨询一个更具体的问题,算是为我的小说收集素材。”林星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剧情“假如我是说假如。我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像我所居住的海角村这样,比较偏远、信息闭塞的小渔村。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自称是‘申城来的投资商’的神秘人。主角怀疑这个人的身份,想要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查清他的底细。从法律和现实操作的层面来说他可以怎么做?”

    林星将下午从王婶她们那里听来的信息,不着痕迹地,编织进了自己“小说”的设定里。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刘正阳那颗精明的大脑,显然在飞速运转着,将这个“小说情节”,与现实中的法律手段进行匹配。

    “林老师,您这个‘素材’,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许久,刘正阳才用一种带着几分玩味的专业口吻说道,“如果是在现实中,要查一个人的底,尤其是这种有心伪装的人,方法有很多,但核心是不能打草惊蛇。”

    “首先,是工商信息。只要他注册过公司,或者在任何公司担任过法人股东通过公开渠道就能查到蛛丝马迹。但这需要一个准确的名字和身份信息。”

    “其次是行为轨迹。他在村里住了哪家民宿,消费用的是什么支付方式,有没有租车……这些都会留下数据痕迹。当然,普通人无权调取这些但一个专业的律师或调查员,总有办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取一些侧面的信息。”

    “最重要的一点”刘正阳的声音压低了几分,仿佛也进入了那个无声的战场,“是找到他的‘锚点’。他自称申城来的投资商,那么他在申城,总得有个对应的身份,有个能让他这个谎言成立的‘公司’或‘项目’。只要找到这个‘锚点’,顺藤摸瓜,就很容易撕开他伪装的面具。”

    林星静静地听着,将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心里。

    “所以刘律师,”他顿了顿,终于抛出了那个真正的问题,那个藏在“小说素材”外壳下的第一根探向敌人的丝线,“如果我想委托一位像您这样专业的律师,帮我的‘主角’,去完成这样一次背景调查。需要走什么样的流程?费用大概是多少?”

    电话那头的刘正阳,发出一声了然的轻笑。

    “林老师,您这是……打算让我客串一把您小说里的角色了?”他半开玩笑地说着,语气却变得无比认真,“如果是我们晨光律所来处理,流程很简单。您只需要提供一个委托书,和您所知道的关于那个‘目标人物’的所有信息。至于费用……林老师,能为您这样的大作家提供‘素材’,是我的荣幸。这次咨询,免费。”

    林星知道,刘正阳已经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那就多谢刘律师了。”林星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诚的谢意,“我明天会让我的助理,将一份关于‘小说人物背景设定’的详细资料,和正式的委托书,发到您的邮箱。”

    “好的随时恭候。”

    挂了电话,书房里恢复了寂静。

    林星走到窗边,借着清冷的月光,望向远处村口“海景民宿”的方向。那里亮着几点零星的灯火,像蛰伏在黑暗中窥探的眼睛。

    他知道,那个穿着灰色大衣的男人,此刻或许正在温暖的房间里,安然入睡。他绝不会想到,一张为他而织的无声的网,已经在千里之外的申城,悄然拉开了第一根丝。

    战争,已经开始了。

    不是用枪炮,而是用法律用智慧用一个作家最擅长的方式——织一个让他无处可逃的故事。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