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 第一卷 第510章 总师啃馒头造巨浪,一己之力,撬动大陆平衡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西北,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那里地广人稀,风雪弥漫。

    一个哨所到另一个哨所,开车都要大半天。

    一旦边境有事,部队的大规模机动展开,只能依赖脆弱的公路,一架重炮从后方运上去要多久?

    几天!甚至几周!黄花菜都凉了!

    没有空中运输能力,尤其没有垂直起降的重型运输能力,部队就被死死地钉死在了地上!

    机动性被地理环境极大限制。

    这是军队的半身不遂!

    所有炮兵部队都梦想着,能在一夜之间,把他们的152毫米加榴炮部署到任何一个山头的反斜面阵地,而不是苦哈哈地让工兵去开山炸路!

    所有装甲部队都幻想着,能让他们的坦克飞过那些该死的江河与山谷,直插敌人柔软的侧后方!

    过去这都是梦。

    是个遥不可及,甚至不敢去做的梦。

    但现在,这个直-8,这个怪物让这个梦,变成了伸手就可以触碰的现实!

    五十吨!

    这不仅仅是意味着能吊起一辆坦克!

    它可以把一座野战医院的核心手术室模块,直接空运到前线。

    它可以将搭建百米军用桥梁的所有组件,一次性投送到断流的江边。

    它可以让一个装备精良、物资充足的满编加强连,在两个小时内出现在五百公里外的任何一个坐标点!

    这是一个战略级的运输工具!

    它对陆军的战力提升,就相当于歼-20对于空军,巨浪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

    这是改天换地的伟力!

    黄震抬起头,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看着余宏。

    那不再是一叠图纸,而是一柄足以撬动整个亚洲大陆地缘平衡的神器。

    他的身体过度激动剧烈颤抖,嘴唇哆嗦了好几下,才终于从喉咙深处,挤出了声音:

    “余……余总师……”

    他霍然站起,因为动作太猛,身后的椅子都被带得往后一划,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

    黄震没有理会。

    他对着余宏,用尽全身的力气,挺直了腰杆,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黄震,代表602所全体同仁,代表……代表整个陆军航空兵……向您保证!”

    “三天之内,全所核心骨干全部搬到351厂来!我们不住宿,不吃饭,不睡觉!哪怕把骨头全埋在这,也一定,把它给造出来!一定!”

    ……

    夜。

    431厂区。

    船坞里,灯火比天上的星辰还要密集。

    电焊的青烟、金属切割的焦糊气和海边潮湿的咸腥味混合在一起。

    黄旭总师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没有离开厂区的通宵。

    他的头发油腻腻地打着绺,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眼球上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

    他身上那件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蓝色工作服,袖口和前襟上蹭满了黑色的机油。

    他手中攥着半个冰凉的干馒头,就着保温杯里寡淡的茶水,一口一口,机械地咀嚼。

    他的目光片刻没有离开眼前那两个正在成型的钢铁巨兽。

    左手边,一个轮廓粗大厚重的船体分段正在被巨大的龙门吊缓缓吊起,准备与另一个分段进行合龙。

    电焊工人们挂在十几米高的脚手架上,背着沉重的焊机,面罩之后,迸射出瀑布般的熔火。

    焊花溅落在厚达数十厘米的特种合金钢板上,留下一点点白色的灼痕,随即熄灭。

    这是巨浪,它的每一个构件,都散发着沉默而坚固的气息。

    黄旭只要用手触摸那冰冷的船壳,就能感受到一股令人心安的磅礴力量。

    右手边,相隔不到一百米,另一个船体显得更加修长,线条流畅而充满了侵略性。

    这里的噪音要小一些,工人们在分段的内部安装着一根根粗大的线缆和管道,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在摆弄一件易碎的艺术品。

    那是长征,351厂负责建造基础部分,431厂负责建造完成和试下水。

    长征号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潜行至猎物的身下,然后,撕开它的薄弱处。

    两个项目,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都在这座船坞里,以违反军工常识的速度野蛮生长着。

    这全都是余宏给的图纸。

    每一张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四位。

    每一个零件,都标注了最合适的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黄旭和他手下那个上千人的顶级专家团队,过去需要反复计算、争论、实验几个月才能确定的一个结构强度问题,在余宏的图纸里,就是绝对正确的最终数字。

    “总师,又在这儿啃馒头呢?去食堂吃口热的吧!”一名满脸油污的工段长走过来,大声喊道。

    噪音太大,不大声吼对方听不见。

    黄旭摇了摇头,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艰难地咽了下去。

    他举起手里的图纸,那图纸的边缘已经被汗水油污浸得发黑发皱。

    “余总师给咱们的时间是180天。”

    “时间不多,饭什么时候都能吃,但这东西,一天造不出来,咱们的腰杆就一天都挺不直。”

    工段长咧开嘴笑了,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

    他没再劝,只是拍了拍胸脯。

    “您放心,哥儿几个也是这么想的!今晚三号分段合龙,死也得给它焊牢了!”

    说完,他戴上面罩,转身又爬上了脚手架。

    黄旭看着那漫天飞溅的火花,将茶杯里的最后一口茶喝完。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地,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按在了巨浪冰冷坚硬的外壳上。

    这一刻,全身的疲惫好像都消失了。

    ……

    同一时间,351厂。

    相比于431厂那狂野奔放的重工业景象,这里显得精密安静。

    C区3号洁净车间外。

    从京城紧急派来的国防科工委专员甘干事,刚刚走完一遍严格的除尘程序。

    他换上了一身从头包到脚的白色防尘服,只露出一双震惊到微微瞪大的眼睛。

    在他面前,一条嶄新的生产线正在静静地运转。

    这里没有轰鸣的机器,只有伺服电机发出的轻微嗡嗡声。

    几十名穿着同样防尘服,戴着口罩和手套的女工,正坐在各自的工位上,眼神专注。

    她们的手指灵巧得像是在绣花。

    一排排外形如短粗鱼雷的灰色非金属外壳,被固定在流水线上缓慢移动。

    女工们用特制的工具,将一个个包裹着复杂线圈和电路板的模块,精确地嵌入预留的凹槽中。

    每一个动作,都重复了千百遍,稳定得像是机器人。

    流水线的末端,另一个工位上,工人们正在给组装好的潜航器尾部,装上那个由高精度工业母机制造出来的泵喷推进器。

    车间墙壁上,一条鲜红的横幅极其醒目听潮多生产一个,前线战士少牺牲一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