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99章 让高山低头 ,叫河水让路。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讨论帖:【有哪些野史后来是被证实是真的?】

    「光绪吧,根据清宫廷记录,光绪为病故,但野史却记载光绪是被毒杀的,根据后续的考古发现光绪的头发砒霜含量超几千倍,能断定是被毒杀了。」

    「而且还不是慢性中毒,是强行灌进去的,最后尸体腐化后从胃部漏出沾染了发辫,所以几段头发样本含砷量不一样,辫子中段近胃的头发含砷量异常高。」

    「那有点惨啊,砒霜要折磨人一两天才会痛苦的死去。」

    「“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是一句流传在四川地区的民间谚语,与明末清初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紧密相关,据说是暗藏了当年张献忠宝藏的埋藏地点。

    当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直到2016年,中国考古队在彭山江口岷江河道发掘出了水文物超4万件,证明了这句谚语是真的。」

    「没有空穴来风的传说。」

    「只是可惜在今天,白银已经不值钱了,如果抛弃文物价值,单纯折合成软妹币的话,连在成都市中心买一套房都未必够。

    更别说买尽成都府了。」

    「要说有哪些野史被证实的话,那还得算一个近代的野史。

    以前看杂志上夸日本工匠精神,然后拿水管举例说水管就是参照枪管的质量要求生产的,我一直以为是二鬼子公知杜撰造谣的,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

    「一枪天下皆知我,两枪国贼已天诛!」

    「掌声并不意味着赞同。」

    「由于商代历史被周公旦给擦了一干净,后世人把商人热衷屠杀俘虏,捕猎少数民族,进行殉人祭祀的事,当成野史,更乐意相信尧舜禹这种温和的历史叙述版本,把坏事都安在了帝辛身上。

    直到殷墟发掘,发现全是真的……」

    「最早给帝辛安上的罪名只有六条,从司马迁开始,帝辛的罪名越来越重,以至于到最后夏桀的罪行都变成帝辛的罪行了。」

    「让他一个人背了一整个商朝的锅。」

    「这么一看,孔子真的伟大至极,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过程中订立立了基本的道德观,并流传2000多年,你可以说儒家压迫这,压迫那,但比起奴隶制,已经体面太多太多了。」

    「那应该是周公旦更牛逼,到孔子时代都礼崩乐坏了,孔子是号召大家恢复礼乐建设。」

    「我说一个野史,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

    关于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过野史传闻说是他得了很严重的疾病,口不能吃,腿不能伸。

    直到1956年,考古学家才在他的骸骨上找到了问题答案。

    万历皇帝的牙齿损坏极其严重,32颗牙剩下22颗,但大部分也都烂了,而且是烂到只剩下一点儿残根。他的牙齿感染已经深入到牙髓,疼的只能靠鸦片来暂时镇痛,但鸦片又会进一步损坏牙齿牙肉,形成恶性循环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脱落的牙主要集中在左边脸,使他只能靠右边的牙勉强咀嚼,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严重的偏颌。

    不仅是嘴巴甚至整张脸都歪了,以至于眼睛一边大一边小,鼻子以及鼻骨也都歪向了一边。

    不仅仅是脸变得惊悚吓人,甚至他的腿脚也有严重的问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变成长短腿。一条腿大一条腿小走路都困难,他这副尊容,要是被大臣看见,估计会当场吓死吓晕一大片人。

    样子丑到吓死人,牙痛常常发作,吃大烟变得精神萎靡,浑身异味,任何人到了这种地步能怎么办?只能是深居简出,尽量不见人。」

    「长过智齿的都知道,牙疼有多可怕。」

    「牙医是现代医学,他也是可怜,中医治不了他的病。」

    「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几十年不上朝了。」

    「万历最后一次公开见大臣是以为自己快要死了,颁发诏书停止税监苛政,当时的大臣们回忆这东西是盘踞坐着,披头散发。」

    「这东西……哈哈哈。」

    「也不难怪万历皇帝执意要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福王为太子了,因为长这模样,其他妃子都很难掩饰不住嫌弃呀。」

    「牙不好的话,口臭会特别严重。」

    ……

    光绪早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死讯,对于评论区里关于自己的死亡真相不甚在意。

    他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当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竟然是真的,而且还在后世被挖掘了出来。”

    “那……朕是不是也可以去挖呢?”

    光绪不由得想到了这个可能。

    如今的清朝内忧外患,正愁没有银子扩充军备,如今知道了张献忠当年藏宝的地点在哪自己为何不去挖一挖呢?

    白银虽然在后世不再值钱了,可在他们如今的大清朝还是价值不菲的。

    等那些银子挖出来之后,哪怕为他大清朝多扩充一艘战舰也好啊。

    ……

    大明,万历时期。

    平民百姓们看着天幕上关于自家皇帝的病症大感震惊。

    原来他们家皇帝一直以来不上朝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什么懒惰,而是因为自己生了重病。

    左脸扭曲,精神萎靡,还伴随着行动不便,每天都在忍受着痛苦。

    想想倒还挺可怜的。

    “看来皇帝老儿也跟咱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根本不是什么真龙天子,生了病也得和咱们一样忍受疼痛。”

    “也许是天不佑明了?”

    “连皇帝都要受此磨难,也难怪后人会说咱们大明气数已尽,谁来也救不了。”

    谈起这事,不少人都叹息了起来,明朝时期的皇帝虽然奇葩很多,但不管怎么样,皇帝的质量总的来说还是仅次于汉朝的,倘若大明亡了,接下来的朝代就是清朝。

    听后人的讲述,清朝可是一个烂到极点,糟糕透顶的王朝。

    以他们这代人的年纪,也许经历不到清朝的到来,但是他们的儿子、孙子辈必然会经历,如今万历皇帝不作为,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又该如何是好?

    大明皇宫,躺在床上的万历艰难的坐了起来,摸了摸自己肿起的左脸,再看了看天幕,看来自己残废了的事情是瞒不下去了。

    如此也好,这样他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万历张了张嘴,确认自己还能正常说话。

    “来人啊。”

    随着一声呼唤,很快就有一个贴身伺候的老太监走到了寝宫中央。

    然而即使老太监离万历还有五六米远,房间里也点着香薰,却仍旧闻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些恶臭。

    不用抬头看,老太监也知道如今的万历皇帝长得是一副怎般模样。

    万历开口,轻声吩咐道:“去把太子朱常洛和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叫来,就说朕要与他们商议……禅位之事。”

    “!……陛下,您的龙体……”

    “去吧。”

    “……是。”

    看着老太监的离去,万历深深叹出一口气。

    他想过了,既然自己得了重病的事情已经瞒不住,那还不如全盘托出,承认自己已经残疾,无法再胜任皇帝的工作。

    就随了百官的意,让太子来担任这个皇位。

    自己安安心心地在宫中养病,不至于到了晚年还落得个“明实亡于万历”的千古骂名。

    只是这样子的话,就有些太过对不起郑贵妃了,自己当初对她承诺要让朱常洵当太子的事情变成了一场空话。

    ……

    了解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后的刘斌,给视频点个赞。

    之后小手一划,看起来像一个视频: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新视频的标题令不少古人愣神、不解,还在好奇这时的视频开始了播放。

    【刚开始,视频之中云雾缭绕,看不见任何东西,直到一阵微风吹过,云雾裂开一道缝隙,一条钢铁巨躯凌空劈开峡谷。】

    “铁龙横天,云中蜃楼!”

    一些古人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那横跨在两山之间的钢铁巨龙竟是一座大桥?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这还是他们第1次知道桥梁居然还能够建在这么高的地方,仿佛共公撞断不周山后遗留的脊骨,横亘两崖之间,不见首尾。

    而还没等他们震惊多久,画面镜头忽然拉大,向桥栏一端的大山隧道拉近……

    呼——!!!

    !!!——啾。

    一条白色的长蛇从隧道呼啸而出,仅仅只用了几秒,便穿过了两山之间横跨的桥梁。

    再看之时它已经远去,只能看到一条白色的尾巴,但很快连尾巴也看不见了,消失在云雾之中。

    无数古人吓傻了眼:“刚刚……那是火车吗?”

    “怎么可能是火车,火车可不是长那个样子的!”

    周围的人赶忙提醒。

    前面关于华夏发展史的视频中他们有看过火车行驶的模样,那东西的颜色是灰绿的,根本没有那么白,而且行驶的过程中车头还会冒出滚滚浓烟,并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可刚刚飞驰而过的白蛇不但速度极快,声音还小,甚至连烟雾都没有冒出一点!

    比火车快了不知多少倍。

    那根本就不是火车,那究竟是什么?!

    无数古人都迫切地想要知道,他们看向视频的评论区: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直至亲眼遇见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重,在老家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群山如同天然屏障,把村寨藏在重重褶皱里,而中国高铁就像一支离弦之箭,直直穿透大山的封锁!」

    「这也正是我国最牛也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一边顶着外部势力的围攻,一边忍着内部短视鬼的痛骂抱怨,还要放眼未来干出一大片天地。

    别国总统最爱做的就是一上台就立刻否定并推翻前任的政策,所以他们搞不成长远计划,而在中国不管当下有多艰难,都会为了国家的未来制定一个或五年或十年或五十年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现在坐地铁上班,高铁回家,网购个水果两天就到,谁不觉得方便?可几十年前,中国人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出个省都要花半个月。

    国家不是没问题,是总想把不好的变好。

    翻翻这七十多年,国家干的事不是给你卡里打钱,而是让山里人喝上水、用上电,让他们的孩子也能读书。

    这条路是为几代人铺的,今天的生活,是国家几十年前就想好的,那些被质疑的远见,时间一长,就成了真本事。」

    「中国工人:我用双手和肩膀在这颗古老的星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杰作。」

    「阜阳西站有一条宣传标语很经典——人民铁路为人民。」

    「贵州省是中国山峰最多的省份,全球前100的高桥里,贵州占了49座,一个省份里修那么多的桥,加上每年的养护和必要支出,一辈子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回本。

    但为何要修?因为那里面有我们的同胞同族,他们需要,为何不把他们迁出来?因为祖祖辈辈长在这儿葬在这儿,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葬在这里,落叶归根。」

    「去过贵州才知道,国家的扶贫力度有多大,决心有多强。」

    「无论看多少遍都觉得震撼。(图片:一张修在云端之上的高桥。)」

    “欲与天公试比高!”

    不知为何,一名青年在看到那仿佛建立在天宫之上的桥梁时忍不住脱口而出。

    彻底明白了什么叫社会主义制度,贵州那地方,曾在古代出现过夜郎国、罗殿国、苗疆古国、各大自治土司政权,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变化最多的省份之一,地处西南犄角旮旯,山多地少,人口、经济、资源都不适合发展的情况下,却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它能够跟上社会的脚步而不断努力,他们是真的想要把社会打造成一个人人共同富裕的社会,而不是空口白谈。

    让李白口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变成了“忆往昔,蜀道多艰,望今朝,天堑变通途。”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抱着怎样坚定的信仰与决心去修建的。

    大秦。

    “原来那横跨崇山峻岭的交通工具叫高铁呀……后世究竟还有多少种交通工具是寡人不知道的?”

    通过刘斌的视角,秦始皇已经知道了后世存在着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等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现在又多出来个高铁,为了让它能够在所有地区通车,还修建了这么多条横跨崇山峻岭的桥梁。

    看来后人为了摆脱贫穷,真的很注重水利交通。

    这不由得让嬴政想起了他大秦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秦直道。

    那条道路的修建技术和成本虽不如后世,但也是当世技艺的巅峰,大大方便了大秦军民的通行,这一项工程嬴政还是很满意的。

    就是不知道数千年过去了,那条秦直道是否还存在?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