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官家怎会愚昧至此?!”赵构满脸震怒,几乎难以自控地厉声低吼。
眼下金兵压境,却不任用李纲这样的栋梁之臣扛起重任——
反而被那些花言巧语迷了心窍,真以为几道符咒能挡住百万大军吗?
这分明是将东京主动双手奉上!
果不其然。
在金军的强势攻势下,那些虚无的术法毫无半点效力。
金人兵不血刃,便轻松踏破汴梁城池。
当他在天幕中看到京师陷落、百姓被屠戮焚掠的惨状,胸中怒火如烈焰烧灼。
“区区金人,怎敢如此放肆!”
赵构紧咬牙关,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本以为这就是最糟的了,却不料更令人发指的还在后面。
只见天幕之中,宋徽宗与钦宗竟被掳往北地,身披囚衣,行“牵羊之礼”。
靖康之辱的画面展现眼前,赵构如遭雷击。
他整个人僵住,仿佛灵魂被抽空了一般。
“不可能……这怎会是真的?”
他呆坐片刻,随即猛地摇头,喃喃自语。
“这天幕,一定是金人施的幻术……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朕之宗室、我大宋的文臣武将,岂会受如此耻辱!”
赵构声音低沉而发颤,眼神痛苦。
但他内心的理智却在提醒他——
金人断然不可能有如此神通,窥探未来、掌控虚影,更无法知晓千秋后事!
而且他还注意到——
那天幕上飞速掠过的评论与言语,似乎来自各朝各代的帝王!
难道……这些皇帝,也在看着同样的影像?
莫非他们之间还能借助这天幕互通心声?
赵构陷入深深迷惘。
“寡人究竟该如何应对……”
他身形瘫坐于椅上,额头满是冷汗,思绪混乱不堪。
他当初自请前往金营为人质,本意是用自身换取和谈,换一线和平。
可最终呢?
东京失陷,徽钦北狩,靖康之难酿成千古奇耻!
而自己——却成了南宋之祖!
“不!靖康之辱,绝不可重演!”
赵构猛然起身,目光凛然如刃。
这场天幕带来的冲击,已将他彻底唤醒。
此刻的他,已无心再继续观赏接下来的影像,心中波涛翻滚,难以平复……
……
洪武时期!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正盯着天幕,皱着眉头看完李隆基的后半生。
“可惜了。”
他叹了口气,带着些许惋惜的怒意。
“若不是这李隆基晚节不保,怎会有安史之乱那等祸事!”
朱元璋摇着头感慨,又转头看向朱标,问道:
“你说是不是啊,标儿?”
朱标恭敬点头。
“父皇所言极是。”
“玄宗初年确实雄才大略,可惜后期纵情声色,荒于政务,误国误民。”
相比于宋朝那些昏君乱政之主,朱氏父子对李世民一系的唐朝统治者,还是颇有尊重的。
但即便如此,该批的也绝不会放过。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江山便再无往日光辉。”
“虽未立刻灭亡,可国力伤筋动骨,宛如猛虎折了一足!”
朱元璋越说越怒。
“若李隆基能守住初心,继续如开元之初那般励精图治——”
“大唐哪怕不能更上一层楼,也能延续百年国运!”
他深吸口气,道:“唐朝国都被攻破六次,皇帝跑了九回,李隆基便是开了这先例!”
“真要论实力,盛唐之时完全可压下叛乱,是他自己乱伸手,反倒坏了大事!”
朱标低头称是,却也无可奈何。
后世如何,岂能由他们所控?
“若父皇能将此事写进祖训,说不得后代子孙还能避开相似祸患。”
朱标轻声劝谏道。
朱元璋点点头。
“这话有理。明日就命翰林,把这条也记入祖训!”
从看天幕视频以来,他亲手书写的“祖训”,页数已然翻了好几倍。
……
永乐时期!
朱棣一边摩挲着胡须,一边淡淡评价道:
“太宗李世民,实乃千古一帝,后人楷模。”
“李隆基嘛……倒也有其祖父之影。”
“前期奋发图强,开创盛世;后期昏聩放纵,亲手断送气运。”
他摇摇头,语带遗憾。
朱棣即便是在评说李隆基时,也不忘将李世民拉来对比。
旁边的金豆子倒是兴致不高,对李隆基没什么兴趣。
他正琢磨父亲之前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当皇帝的,我只认太宗。”
爹这是在暗示什么?
老大若真登基,我是不是也有机会像爹那样——挥师靖难?!
【唐中宗——李显!】
【外号———六帝同堂者!】
还未来得及为李隆基“千古半帝”的评价感到唏嘘感慨,
下一位震撼登场的便是那位——被称作“六帝同堂者”的李显!
众位历朝帝王看到这一标题时,神情不由得一凝。
“唐代居然也有三位皇帝登上外号榜?”
“汉朝不也是三位?这倒也不算奇事。”
“等等,这外号有点熟悉……是不是以前就出现过?”
“始皇老兄,您年岁大了,眼力大不如前,这种细节认错也很正常,谁叫您当年信了赵高那厮。”
大家隐约记得,在此前的天幕排名中,确实有一个类似的外号出现过。
刘裕,南朝的开国之君,因曾斩杀六位帝王,故被冠以“六位帝皇完”之名。
如今李显竟也有同样的外号?
难不成他也干掉了六位帝王?
问题是,刘裕时代天下分裂,割据林立,各路“皇帝”层出不穷,杀六个也就罢了。
可李显身处的大唐可是国势鼎盛,一统山河,哪来六个皇帝给他动手的机会?
……
贞观时期!
李世民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看到李显的称号那一刻,他的心陡然一沉。
他很清楚,自己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虽换来盛世局面。
但终究留下了骨肉相残的前车之鉴。
李世民最大的担忧,就是自己的后代子孙步他的后尘,在争夺皇权中再度走向血腥与悲剧。
如今看到李显的外号,李世民心中顿时升起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莫非,这李显……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倘若李显真如他所猜,那他这个祖宗可谓责任重大。
一旁的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老臣皆看出李世民的担忧。
他们心知肚明,陛下不是在责怪谁,而是忧虑他的帝业子孙,是否会因他的榜样走上错路。
这种事,他们也不便多言,只能默然陪侍。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