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30章 那时,通风报信的人,不会是纥干承基,而是别人罢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泰刺杀未果,李承乾便起了先发制人的心思。

    他准备重演一次“玄武门事变”!

    模仿当年父皇登基的路,一举夺下大唐权柄!

    他召集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

    其中既有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杜如晦之子杜荷——

    也有薛道衡、刘洎、王辩、张道源等太子幕僚。

    李承乾与众人详谈行动全盘细节。

    最终,他们把日期定在四月初六。

    这日恰逢李世民生日,太极殿将设宴祝寿。

    而李承乾等人正准备在那天趁乱起事,篡夺皇权。

    打算宴会散席之后,趁李世民返回寝宫途中,突袭太极殿,行刺皇帝及其随卫。

    “从此地到太极宫,仅隔二十步!”

    “我们能随时攻入,但我不清楚,你们是否真心与我同进退!”

    李承乾的眼神冷冽,望向东宫聚集的众人。

    “殿下之志,我必相随!”

    “愿与殿下生死与共!”

    众人纷纷表态。

    “好!!”

    李承乾神情坚定,当即率众歃血为盟。

    ……

    太极宫中。

    杜如晦原本只是围观者。

    结果竟发现那瓜落在了自家头顶。

    因李承乾谋逆之人中,赫然有其子杜荷!

    杜如晦猛然抬头,脸色骤变,神情紧张。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也齐齐望向他。

    李世民神情凝重,盯着画面中的东宫图像。

    他的目光一一掠过那些参与者的面庞。

    随后看向杜如晦,后者神情慌张,欲要解释。

    “不必多言。”

    “天幕所示,属未然之事。”

    “朕不会因未来之患而责罚无辜。”

    即便知晓亲子参与谋逆,李世民依旧沉稳。

    只是内心深处,难免失落。

    虽说皇帝如此宽厚,杜如晦却仍旧难安。

    谋反乃大罪!

    一旦事发,子涉其间,焉能善终?

    “继续看。”

    李世民低声吩咐。

    他想了解此变局的终局走向!

    是否皇宫之内,将再度血染金阶?

    李世民暗自思忖。

    若李承乾真已下定决心,那便只能以铁血镇压。

    宫廷之内,必掀腥风血雨。

    东宫之中。

    李承乾也在默默聆听“自己”与众人的部署。

    他暗自颔首。

    整体计划缜密,部署也尚可。

    若按此方向推进,成功机会不低。

    “可结果,我终究失败……”

    “到底错在何处?”

    李承乾陷入苦思。

    即使汉王、齐王失误,影响也不会太大。

    三路并进,计划仍有回旋余地。

    “父皇身边有尉迟敬德等猛将,是否突围成功?”

    他蹙眉深思。

    ……

    众人皆在揣测,政变会如何发展。

    李承乾筹谋细致,处处周到。

    可结局,却依旧是败局一场。

    无数目光,齐聚天幕。

    然而——

    接下来的演变,却出人意料。

    他们想过无数版本的政变剧本——

    却唯独未曾设想,这场谋反还未开场便已覆灭!

    就在李承乾密谋未久,齐王李祐竟行刺辅臣权万纪,将其杀害。

    这事一出,已无退路。其部下劝其或战或降,皆无善果。

    李祐一咬牙,索性起兵反叛!

    李世民得讯后,派出兵部尚书李勣平叛。

    但李勣尚未抵达齐地,李祐竟已被擒。

    因其素无威望,封地内多人并不买账,齐州兵曹杜行敏尤甚。

    李祐兵起当夜,杜行敏领兵破墙夜袭王府,将其擒送朝廷。

    按理说,李祐谋逆和李承乾无涉。

    偏偏命运弄人。

    李承乾派去刺杀李泰的纥干承基,也同时被捕。

    李祐之乱败亡后,纥干因牵连被关押大理寺,面临处决。

    为求活命,他主动揭发太子谋逆。

    纥干承基供出李承乾勾结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图谋大位之策。

    详述其“仿效玄武门,先除魏王,再袭皇帝”的计划。

    李承乾经营两年、谋划周密的叛乱。

    竟未发动,便已夭折。

    李世民既已知情,那李承乾焉有回天之力?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子幽闭东宫别院,缉拿其党羽。

    随即召来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等权臣会审大案。

    审问结果明晰。

    李元昌、侯君集、杜荷等人皆坦诚所为。

    谋逆计划详尽被揭,连兵力部署、宫门突袭等细节,亦无所遁形。

    ……

    太子东宫。

    “叛贼!!”

    李承乾怒目而视天上的视频,气得将酒盏狠狠掷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原以为自己这次举事,是被父皇以铁血手段镇压才功亏一篑。

    却万万没想到,计划真正溃败的根源,竟然是有人临阵反水,背后捅刀!

    既然父皇早已得知自己意图谋反……

    那这场政变,还怎么可能成功?

    更让他怒火中烧的是齐王的胡乱行事。

    为何偏偏要选在他起兵之际掀旗造反?

    这一步走错,直接让纥干承基被拿下。

    若不是纥干承基擅自起事,整盘布局原本极有可能得手!

    ……

    看到这场面,始皇、汉武等历代帝王神情淡然,并无多少意外。

    许多人往往将造反想得太轻松了。

    可皇帝的权力,足以压倒一切风波。

    在许多时候,一道密令,就能让千丝万缕的阴谋在萌芽中被扼杀。

    况且帝王获取情报的手段极为丰富。

    不少皇帝甚至专门设立隐秘机构,专责监控天下动向。

    譬如始皇的黑冰台、朱元璋的锦衣卫。

    这些专门搜集隐秘线索的部门,使得皇帝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各地实情。

    往往那些刚冒头的动静,就已被天子尽收眼底。

    所以想要在天子耳目密布之下策划政变,难如登天。

    在始皇、汉武、朱元璋等人看来——

    即便没有齐王的乱入,李承乾的叛乱依旧未必成得了事。

    只是那时,通风报信的人,不会是纥干承基,而是别人罢了!

    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利。

    若是一个帝王轻易被篡位,那才真正是天大的笑话!

    尤其是那些才识过人的帝皇,不仅深得民意,还享有至高的声望。

    在这种情形下,想要夺取王座,简直如痴人说梦。

    刘据身为太子三十一载,根基极其稳固,不也功亏一篑吗?!

    李承乾虽筹划周密,计划缜密。

    可在嬴政、汉武等人眼中,他想借此谋得大位,未免异想天开。

    那位盛名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既能称“千古一帝”,自然非庸碌之辈。

    在这样的人面前玩权谋,几乎等于送死!

    即使没有齐王涉入叛乱之事,李承乾胜算依然渺茫。

    始皇、武帝等诸多帝王依旧盯着天幕画面——!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