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819章 六十大寿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在整个大明来说,越王的六十大寿,都是一件大事。

    自从他踏入官场开始,纵横四十余年,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权倾天下,门生故旧遍布整个大明。

    就连新并入的西域,中南六省,也听说过徐闻的大名。

    大明官场私下有句传言。

    “现在的皇帝,你无需知道是谁,但是越王你必须熟悉,而且清楚他的喜好以及需要避讳哪些。”

    当然这种隐秘的传闻,暗卫一直在打击。

    徐闻不惹事,也不怕事,他不喜欢为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背锅。

    这样的一位人物寿辰,当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

    尤其是官场中人,都想趁这个机会能一飞冲天。

    不过徐闻早就对外宣称,不接受祝寿,只是越王府的亲友团聚。

    可是到了他这个位置,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

    徐闻不庆祝,不代表别人不表示一下。

    只要觉得自己资格够的,都会送上一份礼物。

    因为这些年越王的风评虽然一直不错,但谁也不敢赌到了这个年纪,老人家没有一点小心眼啊。

    越王府这边,既然是家人团聚,不怎么着家的徐明回来了,还把唐赛儿和她的家属带了回来。

    盛铭这个老海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窍。

    也可能是跑新青州多了,自然而然就和越王府的闺女走在一起,稀里糊涂就当了越王女婿。

    两个人的结合,徐闻送去了祝福。

    到这个年纪,送走五任帝皇后,他最希望的孩子们都能平安,健康,开开心心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用现在拥有的这些去交换。

    所以看到唐赛儿和盛铭回府,特别是唐赛儿终于叫了一句父亲,让他老泪纵横。

    也让徐明终于觉得父亲确实老了,那个山一样的男人,也开始感情外露了。

    同时小王爷徐明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回家,不再出海了。

    盛铭这次过来,还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郑和在最后一次出航中,病逝在锡兰,这个他最初战斗过的地方。

    按照郑和的吩咐,水兵们将他海葬。

    为了纪念他,在刘家港,大明海军的母港,建立起郑和的衣冠冢。

    同时港口上矗立起他的铜像,始终望着南方,他最初启航的地方。

    徐闻唏嘘不已。

    老伙伴逐渐凋零,慢慢就只剩下自己一个老家伙了,但他还是拒绝了徐明想回来的想法。

    徐闻自我感觉身体还很硬朗,兔崽子们想在外面浪,那就浪出个样子来。

    现在大明海军总司令已经由盛铭接任,徐明则是专注在世界各地的探险。

    飞燕号经过数次改进,已经是三号舰,从大明途经夏威夷,最终到达新大陆的航线,就是徐明探索出来的。

    下一步他的计划是环球航行,来验证研究所的一些发明发现。

    这次回来,就是想征得父亲的同意。

    本来老爹一天天老去,徐明还很感伤,可徐闻不领情,赶他走,正中徐明的下怀。

    身为大明海军总司令,盛铭的身份已经很显赫了。

    无论是在太平洋或者印度洋,甚至是遥远的大西洋,他的一声令下,足够让一般小国瞬间亡国,还有不少人甚至直呼他为四海之王。

    可今天在越王府,盛铭才知道自己的官有多小,见识有多狭窄。

    尽管徐明下令关门,可是内阁其他大学士来了,你不开门迎接吗?

    六部尚书来了,总得让人坐坐吧。

    不少都还是曾经老友,南京六部的人也过来凑热闹。

    尚书去了,各部的左右侍郎也得登门吧?

    当然这些人就别想进门坐了,徐闻亲自出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

    文官方面,到侍郎就已经是底线了。

    比他们低的官员,都不敢上门。

    比如说两京十七省,外加中南半岛六省,新疆河中两镇的主官。

    这种一方大员,也只配把礼物放到越王府的门房。

    其他很多官员,名字都不敢留,最多在礼物中加上一个小小的纸条,希望越王能够看见。

    各种礼物礼盒之多,门房以及大门后的偌大空地都放不下了。

    最后沿着大门,摆出去一里多地。

    京城中的百姓,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这种场面他们也没见过啊!

    礼物多到把大门堵住的,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

    武将勋贵方面,那就更夸张了。

    徐闻虽然一直以文臣自居,可是他在靖难和北伐中的精彩表现,让这些刺头们心服口服。

    在京的伯侯公,都亲自登门祝寿。

    还有卫所的指挥使之类,哪怕是让别人帮着带一下礼物,也要聊表心意。

    藩王们能赶到的,一个不缺。

    郕王朱祁钰身为御弟,带头而来,他那小体格,身着亲王服,一板一眼地按照礼仪给徐闻拜寿。

    看得徐闻心中很是欢喜,朱家子孙中,总算还是有像样点的。

    祝寿的过程,在皇帝和皇太后分别派人送礼达到巅峰。

    其中朱祁镇更是执弟子礼,以师侍徐闻。

    经此一事,虽然徐闻的初衷是不要声张。

    自己可能是因为穿越的原因,身体依旧康健,还想着以后七十,八十,九十甚至是一百,一直过下去。

    现在搞这么大,以后怎么办?

    但文武百官并皇家都用行动让天下人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大明第一权臣,四朝元老,朝中的中流砥柱!

    此后朱祁镇也愈发乖巧,对徐闻毕恭毕敬,用心学习各项政务和典籍。

    徐闻对此大为满意,认为是自己的教导有了效果,终于把人给扳正了。

    不由感慨,果然人还是得看环境。

    只是现在越王的心情不太愉快,他的面前摆着一首民谣。

    乌鸦占巢凤凰飞;

    徐闻披袍夜磨刀;

    三更偷量龙椅短;

    五鼓惊雷压海潮。

    言语粗鄙,韵脚也不准,却是现在京师悄然兴起的一首童谣。

    暗卫得到消息后,立刻上报徐闻。

    徐华和徐谦也分别站在父亲身边,沉吟不语,面色都不好看。

    相比之下,徐闻更是脸色铁青。

    这首童谣,显然是在暗讽他徐闻想要篡位当皇帝!

    这已经不算暗讽了,是明言!

    他娘的!

    老子想要这大明江山,何必弄这种粗浅手法?

    徐闻心中十分不爽。

    若自己真有篡位的野心,一句话就能轻松拿下北京。

    然后传旨天下,改朝换代!

    他的门生故吏变故天下,十几个行省的布政使,有八成是他一手提拔的。

    边军就更别说了,主力精锐将领,半数是徐闻的人。

    要不是觉得当皇帝没意思,又不想搞得天下大乱,徐闻早就行王莽之事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