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建国后,我国的金银一直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行统购统配。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严禁金银民间买卖,严厉打击银圆投机倒把走私活动,从建国至1957年,金价被长期固定在每小两(31.25克)95元人民币的水平。爷爷早就打听了,说国家正在回收黄金,和苏联换武器。
到了徐州,爷爷打听中国人民银行的去处,很快就找到了地方。爷爷在人民银行外徘徊了许久,一直犹豫要不要进去。这个时候,他看到人民银行外面有个妇女,也在徘徊,就问对方到里面办什么事,哪知道这个妇女很警惕,看到爷爷,生怕爷爷抢她东西,一扭头就走了进去。
这妇女走到办事前台,将包放在了台上,对银行工作人员说:“同志,我想办事!”
“你想办什么事?”
“我手里有一块祖传的金条,想看看能换多少钱。”
“你拿出来我看看!唷!你这块不小啊!”
“是不小!同志,我这是祖传的!”
“祖传的?这得十来斤吧。”
“整十斤。”
“我们银行还没有这么多钱,你到里边坐吧,稍等一会!”
拿着金砖的父女被请进了银行办公室。爷爷还没有见过银行把办事的群众请进办公室的,就在外面看了一会。过了十分钟,外面突然来了2辆警车,跟着下来几名警察,把妇女带走了。
当时,爷爷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看到身上有黄金的就抓,吓得他赶紧离开了人民银行。事后才知道,这个妇女是造币厂的,伙同丈夫盗窃了10斤金条,被银行工作人员认出了金条标记。
话说爷爷离开人民银行,准备赶驴车,立即被一名男子叫住了。
“大哥!大哥!”
爷爷回过头,问:“你叫我?”
“是的,大哥!刚才我在院子里看你很久了,是不是有东西要卖。”
爷爷是个实在人,说:“是。”
那个人连忙递烟,爷爷却不接,男子忽悠爷爷说:“里面说是收黄金,但是你一旦把东西送过去,他们马上叫公安抓人,说你非法买卖黄金。看到刚才那大姐没,进去就被抓。”
爷爷问:“那你是什么人?”
男子说:“其实我是被里面开除的,说白了,就是看不惯他们。”
“你也收黄金?”
“收!”
“什么价?”
“里面的八成。”
“八成?”
“好过你进去就被抓吧!”
“我凭什么这么低的价格卖给你?”
“这你不懂了吧!我收的东西不能卖给院子里面,要卖给美国人。美国人那边的金子多,不像咱们这里,处处管制,所以价格低。你卖给我,就相当于卖给美国人。既然卖给美国人,自然不能按照中国价。”
“国家现在管制得这么严,你还能卖给美国人?”
“这你别管,我自有办法。”
爷爷想了想,说:“价格太低了,我还是不卖了。”
爷爷对男子并不放心,决定回去。但男子既然知道爷爷身上有黄金,又岂肯罢休,干脆跟着爷爷。爷爷上了黄包车,他也上黄包车,爷爷下车,他也下车,最后跟到了招待所。
第二天,爷爷准备回家,但是一下楼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
那个时候治安没有现在好,街上打架斗殴、持刀抢劫都是常有的事,一群人围着爷爷,根本没人敢管。
“你们想干什么?打劫吗?”
一个长着胡子,穿着灰色长衫的男子站了出来,说:“兄弟,不就是想出货吗?我们收了。”
“你们给的价太低!”
“总也要我们有些赚头不是?”
“还不是想打劫?”
“打劫?我们要是打劫,就不在这儿了。你去打听打听,谁不认识我乔大胡子?我乔大胡子赚的都是清清白白的钱,从不干打家劫舍的勾当。”
“可你这架势跟抢劫有什么两样?”
“还不是怕你跑了。平心而论,你的东西如果来路正,自然可以去银行大厅兑换现钱。可现如今谁能说清楚自己手上的东西来路,如果说不清楚,不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爷爷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当时那个环境,国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敢出来做生意的没几个,自己这块金饼更是说不清楚来历。
“怎么样,考虑考虑?”
“行!”
爷爷掏出金饼,拿给乔大胡子。乔大胡子仔细端详,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又交给了同伙,同伙看了一眼,也是一脸吃惊。
乔大胡子说:“我说大哥,你胆子真大,揣着这东西还敢去人民银行,真是活腻歪了。”
爷爷问:“你什么意思?”
乔大胡子冷哼一声,说:“你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我问你,这是你从坟里挖出来的吧!”
这回轮到爷爷吃惊了,他万没有想到对方能认出金饼,后悔没有先融了。既然乔大胡子能认出来,难保银行的人认不出来。到时候,只怕也要被警察带走。
见爷爷没有说话,乔大胡子说:“你别慌张,这样吧,这个饼子我收了,按人民银行的价格。”
“不打折了?”
“不打折。”
爷爷以为占到了便宜,连忙说好。乔大胡子点了钞票,爷爷验收无误,乔大胡子问爷爷还有没有货,爷爷谎称没了。乔大胡子不信,说坟里的东西都是成罐成箱的,不可能是单饼。爷爷试图用聊斋故事吓走对方,就说有个守坟的大青蛇,将罐子背走了,只留下这一个。哪知道这个半真半假的说辞没有吓到乔大胡子,他拍了拍爷爷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诚实!”
两人说话时,远处突然来了几个骑自行车的警察。乔大胡子一看形势不好,转头一哄而散,现场只剩下爷爷。
警察倒不知道他们在做买卖,还以为是遇到抢劫的,就问爷爷有没有事,爷爷说没事,几名警察就走了,提醒爷爷出门注意安全。
爷爷没敢逗留,赶紧套驴车回家,一路急跑,直到距离村子十里地的镇上才慢下来。爷爷在镇上买了十斤猪肉,又买了很多生活用品,还专门给奶奶扯了5尺大花布,这才回家。
天虽然黑了,但是爷爷觉得,这是他一生最亮的一天。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家家户户已经睡了,只有奶奶还在提心吊胆。
当门闩响动,奶奶听到了驴叫声,赶紧点亮了煤油灯。
“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奶奶望着满车的东西,一脸的高兴,爷爷也仿佛感到自己高大了不少。
“快去炖锅肉!”
“明天再炖,大半夜的动火,回头再把邻居惊醒了。”
“说得也是,嘿嘿。”爷爷一笑,露出了一排白牙。
1963年是最难熬的一年。连年干旱,家家户户揭不开锅。
粮缸没有隔夜粮食,树叶已经被吃完。
越是饥荒,越是奇闻多,这一年最大的奇闻就是割蛋。
在我们村三十里外,有一个叫张集的镇子,那个时候叫张集公社,那年秋天,公社传出一个消息,一个十岁大的男孩,蛋蛋被人割走了。这个消息比风还要快,甚至传到百里开外,沸沸扬扬。此事很蹊跷,因为自清朝灭亡以来,还没有听说谁有割蛋的这个嗜好。
同村有个叫李贵才的人,和爷爷年龄相仿,听说了这件事,到家里来找爷爷,说想到张集去看一看。奶奶听说以后很不乐意,说你吃饱了撑的。李贵才说,吃饱是没有吃饱,反正是饿着,不如去看看。
当时没有自行车,爷爷和李贵才赶着饿了三年的毛驴去张集。
张集属于徐州,过路经过房村等镇,说起来比较远。这一路,毛驴饿得差点低血糖,幸好在半道割了一把青草毛驴,才走到地方。
人还没到地方,就遇见了拦道的。
爷爷问:“你们要干什么?”
拦道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穿着旧道袍,说:“两位大哥,你们要去哪里?是不是去看割蛋的孩子?”
爷爷说:“你们怎么知道?”
穿道袍的人年龄40岁上下,个头不高,脸还有点黑,留着长头发。他说:“世道不好,有歹人出来作乱,你们赶快回去吧。”
爷爷想问得具体一点,对面又走出一个胖和尚,对爷爷和李贵才大声说:“有人出来专门偷小孩子的蛋造***,你们还不快点回去,如果你们家孩子的蛋被割走了,那就麻烦了。”
“什么?偷小孩子的蛋造***?”爷爷和李贵才有些吃惊。
“不错,两个都是蛋,那***之所以威力大,就是因为有小孩子的蛋。”
爷爷觉得他们的话有点像造谣,但是李贵才却信以为真:“长德啊,咱们回去吧,原来割蛋是为了造***呀!”
爷爷不信,问:“既然是造***,那是谁割的蛋?”
穿旧道袍的人说:“那还用猜吗?肯定是大队干部。”
见爷爷不信,那人又说:“观音只度有缘人,既然你们不信,贫道也没有办法再会。”说完,一行人就走了。
爷爷还在发愣,李贵才嘀嘀咕咕地说:“道士也信观音?”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