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朱慈炅亲自主持会议,一般人数都不多。大朝会他是不想参加,群臣也不想他参加,他一开大朝会,必然有大事发生。天工院的小会议室内,左首是刘一燝,右首是毕自严,左二是徐光启,右二是郭允厚,左三是曹化淳,右三是杨一鹏。隔了个座位,陈子壮、蒋德璟和张国维坐在了一起。
王坤安排人给几位大人摆上了橙子、茶水,就是上午他们没吃的。上午看戏时,文楼上的基本没动过。文楼下面,连瓜子皮都没剩,包括郡王们也是,有皇帝的便宜不占都是傻子。
王坤是很郁闷的,刘若愚来了,他和田维章都要靠边站。这位新任监国司的掌印太监,似乎他的位置就是在小皇帝身边,朱慈炅起床他在,朱慈炅睡了他也在,都不需要轮休的。
刘若愚不仅抢了王坤他们的活,连房袖她们的活也抢了,活脱脱的魏忠贤第二,太讨厌了,但却没人能压他,这混蛋管天管地管空气,谁都能指使。
有他在,田维章都哑火了,也不打压王坤了,李实、曹化淳也不明争暗斗了。真正的大总管驾到,通通闪开。
“皇爷,有台阶小心!”刘若愚的声音传来,群臣起身,鞠躬。
朱慈炅牵着刘若愚的手登上御座,面露微笑。
“坐吧,不用多礼。”
王坤走到刘若愚身边小声说,“公公,有坐位。”
刘若愚摆手,“不用,你去坐吧,咱家就守着皇爷。”
这下王坤也不走了,就站在刘若愚身后,从屁股后面掏出拂尘抱在怀里,宛如雕像。
朱慈炅白了刘若愚一眼。
“别说朕苛待你啊。”
刘若愚低头轻笑道:
“奴婢怎敢。”
然后又转头,“那个小吴,皇爷的本子拿上来。”
吴良辅赶紧上前,但刘若愚直接截胡,亲手把朱慈炅的笔记本摊开在朱慈炅面前。
阁老们都有些神色古怪,似乎好像有个姓魏的家伙复活了,一样的红袍,一样统管厂卫,一样在皇帝面前事必躬亲,唯一不同的是,眼前这位更有文化。
朱慈炅的身体侧向左边,半脸后脑勺留给了刘一燝。
“郭尚书,最近身体如何?不会再吵着要致仕了吧?”
郭允厚本来正襟危坐,准备给朱慈炅先来波诉苦的,没有想到小皇帝先开起了玩笑。
“老臣推荐的接班人,陛下总不满意,陛下不是摆明车马要把老臣用到死,老臣哪里敢身体不好。
老臣刚刚还在海上,被那个叫郑芝凤的家伙颠得连苦胆汁都吐出来了,不过倒也恢复过来了。”
朱慈炅依然温和。
“这不应该啊,朕在地图上看,曹州离海不远啊,郭尚书年轻的时候没有去海边玩过。”
郭允厚见朱慈炅只和自己闲聊,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臣老家离海远着呢,再说,年轻时读书,哪有时间游玩。”
朱慈炅大笑。
“陆少游这首诗好,一会郭尚书留个墨宝呗,朕要挂在御书房自省。”
郭允厚愣了一下,感觉到皇帝浓浓的亲近,陛下对老臣实在太好了,都有点不好意思诉苦了。
“老臣敢不从命。”
朱慈炅依然在和郭允厚单独说话,让内阁三人都有些尴尬。
“郭尚书在胶澳考察,感觉如何?方懋昌是不是真把山东搞乱了?李精白的春耕筹备如何了?朕可是给他们连发了三道圣旨,不会都当成耳旁风了吧?”
朱慈炅终于是提到正事,内阁三人都看向郭允厚,没想到郭允厚南下还附带有考察山东的任务,山东现在的情况,中枢的确需要有人考察下。
郭允厚也收敛笑容,正色开口。
“山东的皇民村庄,老臣看过了,感觉说不上来。乡民们对朝廷官员似乎很排斥,他们似乎只信任山东诸卫,地方上基本处于自治,县令的政令都很难推动。
陛下,老臣说句谗言。老臣知道陛下信任方懋昌,但方懋昌在山东的威望太高了,这不是正途,朝廷还是要尽快完善山东的管理。
陛下身边猛将如云,方懋昌可易也,此事对他好,对国家也好。陈桥驿前,宋太祖也是忠臣。”
朱慈炅有点尴尬,郭允厚作为山东人,也反对方懋昌,但他不是从文武纷争或者利益角度出发的。一句宋太祖也是忠臣,太杀人诛心了,听到这话的朱慈炅和方懋昌关系瞬间破裂。
他朱慈炅能够镇压方懋昌,不和柴荣信任赵匡胤一模一样。八万军力,还是从南京装备,严格训练,假以时日,山东的战力除了新六卫,没人比得上。
朱慈炅一旦发生意外,他连儿子都没有,方懋昌向何人效忠?朱慈烺那个奶娃娃吗?方懋昌无论是想自保还被手下胁迫,最少也要割据山东。
朱慈炅一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应对。
“朕知道了。还有呢?”
郭允厚也不想过多纠缠这个问题,说太多,效果反而不好,他果断转移话题。
“陛下要发展山东农业,可是山东一直有保运河还是保耕地的困扰,老臣智穷,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漕司要保证运河的维护和水量,严禁灌溉取水,此事对周边农业影响非同小可,一个皇民土地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朱慈炅终于坐正,接过刘若愚递上的炭笔,在笔记本上记录。
“朕让郭尚书走海运南下,其实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到黄河大治理,大明目前也没有这个能力啊。诸卿怎么看?”
第一个开口的是徐光启,老徐很认真的看着郭允厚。
“万舆,运河过境山东,只有一小段啊,影响不到整个山东吧?”
郭允厚摇头苦笑。
“因为山东段的运河最容易枯竭,漕司在山东管制最严格,波及面积早已经不只是运河两岸了,只要有水的地方他们都想引到运河去。
守着河水不能用,也是讽刺。但老夫也很无奈,运河关乎整个北方生存,户部已经绑在运河这条绳上了,还绕了三圈,稍有不慎,老夫就得先被勒死。
即便是陛下说的海运,短时间恐怕也有问题,海船是有风险的,如果出事,那就是大事,最关键的是漕工怎么办?”
毕自严也重重叹息。
“粮食也是关乎生死的大事,无非就是权衡,谁也不敢担当罢了。”
郭允厚看了眼身边的毕阁老。对啊,你说得很多,你都是阁老了,那你来担当吧。不过,小皇帝面前,大佬们都非常有默契的不会争吵,除非会场有年轻官员,一般都比较和谐。
前任漕运总督杨一鹏非常尴尬,有点坐立不安。他最清楚山东的情况,甚至他也下过挖渠济运的命令,而且他就是因为漕运功劳得到的南户部之位。
会场一时安静。
朱慈炅停笔抬头。
“那就朕来决断吧。现在漕运总督是谁?”
刘一燝沉默,郭允厚只好开口。
“王象晋。”“易应昌。”
杨一鹏见无人回应,也随口回答,结果和郭允厚几乎同时出声,然后两个人一呆,赶紧闭嘴。
朱慈炅眉头一皱。“怎么会有两个人?”
一众大佬面面相觑,郭允厚咳嗽了一声,表示老夫来回答,都别开口。
“王象晋是老臣推荐的,北京任命的,山东到京师的北段和海防由他负责。易应昌是南京起复的,主要负责南段。”
朱慈炅狐疑的盯着郭允厚,举起右手。刘若愚毫无反应,王坤赶紧把拂尘插入腰间,飞快的把一本小册子递到朱慈炅手中。
朱慈炅很快翻到,王象晋,山东人,易应昌,江西人,都是起复的官员。
王象晋是孙承宗推荐的,东厂补充的小册子记载根本不是郭允厚。而易应昌,没有人推荐,是哦,主政的就是刘一燝,还要谁推荐。
真是扯淡,一条运河,两个总督,还一南一北。朱慈炅深吸一口气,都没看刘一燝一眼,这就是驻跸南京要承担的后果。
稚声掩盖不住愤怒。
“告诉他们,还有平江伯陈治安,朕要保耕弃运。”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