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我在原神强娶芙宁娜 > 第23章:横栏的约定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初夏的清晨带着微凉的湿气,王萱和刻晴在市中医院公交站台上跺了跺脚。手里的纸条上写着阿黄昨晚发来的消息:“明早七点十五分第一班202路,我和芙宁娜值早班,到横栏镇政府站大概四十分钟,你们要是去横栏看花木展,这班车正好。”

    “早知道这么早,昨晚就不该追那部剧。”刻晴打了个哈欠,却还是把相机镜头对准了远处的路口,“不过能赶上早班车,说不定能拍到晨光里的宇通H18,想想就值了。”

    王萱正低头核对手机里的202路分段票价表——从市中医院到横栏镇政府站共21站,票价3元,中山通5折后1.5元。她把零钱和中山通卡分开放进帆布包外侧的口袋:“芙宁娜说早班车人少,能选个靠窗的位置慢慢拍。对了,你记得横栏花木展的具体位置吗?”

    “查过了,从横栏镇政府站下车,过马路走三分钟就是主展区,据说今年引进了不少热带兰。”刻晴话音刚落,远处传来熟悉的引擎声,那辆银黄相间的18米铰接公交正穿过晨雾驶来,车头的电子屏在晨光中闪着“市中医院→海洲健身广场”的绿光。

    车门打开的瞬间,她们看见芙宁娜正用抹布擦拭扶手,制服领口别着的工牌在晨光里反光。“你们真来了!”她压低声音笑,手里的报站器还别在腰间,“快上车,阿黄说今天早高峰可能会堵车,得赶在七点半前过沙溪桥。”

    王萱刷了中山通,读卡器清晰地报出“1.5元”,刻晴则投了3枚一元硬币。两人刚走到后排靠窗的位置,阿黄已经平稳起步,电子报站器立刻响起:“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下一站,星晨广场。”

    阿黄今天穿的工装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红米手表5,表盘正显示着实时车速——35公里/小时。他透过后视镜朝她们点头:“早啊,横栏的晨光特别好看,过了沙溪就看得见。”

    芙宁娜拿着票夹走过来,递上两张浅蓝色的车票:“这是到横栏镇政府的票,分段计价的票据得收好,万一查票呢。”她指了指票面上的“202路市中医院-横栏镇政府 3.00元”字样,“我们这趟车全程43站,分三段计价,市中医院到沙溪路口是1.5元,到横栏镇政府是3元,到海洲健身广场才是全程5.5元,你们可别记错了。”

    王萱赶紧把车票夹进笔记本:“放心吧,我连站点表都打印出来了。”她翻开本子,上面用荧光笔标着202路的站点:星晨广场、烟洲牌坊、西区医院、沙溪路口、隆都市场、横栏体育馆……一直到最后一站海洲健身广场。

    车辆驶到烟洲牌坊站时,上来一位挑着竹筐的阿婆,筐里装着刚摘的本地蔬菜。芙宁娜立刻上前扶她:“阿婆您到哪站?”“沙溪路口,卖完菜给孙子买支钢笔。”阿婆颤巍巍地从围裙口袋里摸出一元五角硬币,芙宁娜接过钱,报站器同时响起:“烟洲牌坊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

    阿黄这时轻打方向盘,18米长的车身灵活地绕过路边的早餐摊,铰接处的红色防护带随着转向轻轻摆动。“早班车最考验技术,”他趁着红灯回头说,“路边摆摊的、晨练的老人多,得特别留意。”王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驾驶座前方的仪表盘上,混动系统的电量指针正稳定在60%的位置,“这台车的混动系统早上启动最顺,柴油和电力切换几乎没顿挫感。”

    过了西区医院站,窗外的风景渐渐从居民区变成连片的工业区。刻晴举着相机拍路边的蓝花楹,忽然发现芙宁娜正对着报站器练习播报:“下一站,沙溪路口,到沙溪服装城、隆都中学的乘客请准备下车。”她的声音比电子报站器更柔和,尾音带着点不自觉的上扬。

    “她每天都要提前背站点,”阿黄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特别是分段计价的站点,怕报错了让乘客多花钱。”正说着,车辆到站沙溪路口,上来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其中一个短发女生掏出中山通,刷卡时发现余额不足,急得脸都红了。

    “别急,到横栏镇政府是3元,你补1.5元就行。”芙宁娜从票夹里抽出一张补票凭证,“下次记得提前充值呀。”女生道谢时,芙宁娜已经转身提醒其他乘客:“沙溪路口是分段计价点,到横栏、古镇方向的乘客请准备好车票或刷卡。”

    王萱看着她熟练地在车厢里穿梭,忽然注意到她腰间的报站器上贴着一张小贴纸——是去年在海南拍的贝壳图案。“那是芙宁娜自己贴的,”阿黄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她说报站器冷冰冰的,贴个贴纸能让乘客看着亲切点。”

    车辆驶离沙溪镇时,晨雾已经散去,阳光透过车窗在地板上投下树影。刻晴忽然指着窗外:“快看,那片稻田!”绿油油的稻浪在风里起伏,远处的鱼塘泛着银光。芙宁娜正好路过,笑着说:“过了隆都市场就是横栏地界了,这边全是花木基地,空气里都是青草香。”

    报站器这时响起:“下一站,横栏体育馆。”阿黄放慢车速,指着路边的指示牌:“从这里开始,站台都种着三角梅,是横栏的特色。”果然,公交站台的顶棚爬满紫红色的三角梅,像个天然的花廊。

    到横栏镇政府站还有两站时,芙宁娜特意过来提醒:“准备下车啦,站台后面有个早餐摊,他们的及第粥特别地道,阿黄每次早班返程都在这儿买。”她还从驾驶座后方的储物格里拿出一张花木展的简易地图,“这是昨天车队师傅给的,上面标了最佳赏花路线,比导航清楚。”

    电子报站器清晰地播报:“横栏镇政府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开门请当心。”王萱和刻晴起身时,阿黄正在调整后视镜,准备停靠站台。他手腕上的红米手表5刚好显示七点五十八分,比预计时间早了两分钟。

    “下午五点返程的末班车别错过,”芙宁娜帮她们扶了扶相机包,“我会在车窗上贴个黄色便利贴,你们一眼就能认出我们的车。”车门打开的瞬间,花木市场的清香扑面而来,混着远处早餐摊的粥香,格外诱人。

    两人站在站台看着宇通H18缓缓驶离,18米长的车身在晨光里像条镀了金的长龙,铰接处的防护带随着转向轻轻晃动。刻晴忽然指着车尾:“你看,芙宁娜在挥手呢!”

    王萱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把这一幕定格在取景框里。照片里,公交站台的三角梅开得正盛,远处的稻田泛着绿光,而那辆载着朋友的宇通H18,正朝着下一站缓缓驶去,像在时光里写下一行温柔的注脚。

    “走吧,”刻晴拉了拉她的胳膊,“去尝尝那碗及第粥,然后去看热带兰——说不定等我们逛完花木展,还能在返程的车上,听芙宁娜讲更多关于202路的故事呢。”

    阳光渐渐热起来,洒在202路的站点牌上,“横栏镇政府”几个字在光里闪闪发亮。远处的公交渐渐变成一个小点,却在她们心里留下了一串温暖的坐标——从市中医院到横栏镇政府的21站路,每一站都藏着生活的温度,和朋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