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寿数将终。公孙弘对许多事物的畏惧心,一日少过一日,甚至当廷说出了一直以来推崇的儒家贤者。
学于儒,以孔子为贤是真,但不是所有儒者都以孔子为学习、推崇的目标,公孙弘便是如此。
承于儒家,立足公羊,崇于百家争鸣集大成者或儒家叛徒,荀况,后圣荀子。
之所以这么说,是荀子在人性论、治国理念及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上,与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思想存在根本分歧。
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能。
而荀子则提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而有欲,放纵则争乱,必须通过后天礼法加以约束。
这一观点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动摇了“仁政”“德治”的内在人性基础。
同时,荀子认为“礼”并非源于内在道德,而是为节制欲望、区分等级而设,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提出“君权法理”,强调外在规范与制度约束。
显然,这与孔子“为仁由己”、孟子“反求诸己”的内在修养路径形成鲜明对比。
另外,荀子不盲从孔孟,公开批评“子思、孟轲”一脉,认为儒学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
然后,荀子吸收法家、道家思想,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反对“敬鬼神而远之”的神秘主义,提倡“制天命而用之”的理性精神,这种“离经叛道”的姿态,使他始终被正统儒者视为异端。
可以说,荀子对儒家核心理念的颠覆性重构——不再将道德视为内在本性,而是作为外在规范,不再依赖圣王教化,而是倚重制度与权力。
这种思想转向,使儒家从“以德治国”走向“以礼治国”,甚至为法家“以法治国”提供了铺垫。
尤其是荀子培养出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更强化了这一印象。
所以,在儒生心中,荀子不是儒家的继承者,而是儒家的反叛者。
公孙弘公然表明了心迹,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并不觉得多么意外,毕竟,老丞相的为政风格早早地就显露了荀子再传弟子风范,另外,教授张汤、墨子墨这些徒弟,几乎是荀子的翻版。
至于收下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的兄弟,儒家门生的霍光为弟子,在很多王公大臣看来,更像是块“遮羞布”。
现在,老丞相连遮羞都不遮了,直接在廷议上立起了荀子的招牌,一干儒官眼睛立刻就红了。
如荀子、公孙弘之流,聪明才智完全可以领衔一代儒家,为什么、为什么就不愿意将儒家推至更高的层次,反而要将儒家一些关键思想给踩到脚下呢?
灾异说的内容,不少儒者都知道其中充斥着大量不合理之处,就比如董仲舒从《春秋》中找到的灾异例子。
鲁国火灾,在鲁定公时期,鲁国的“两观”失火,董仲舒认为,“两观”本是天子才能拥有,现在鲁国也有,无疑是僭越之物,两观发生火灾,就好像上天在警告鲁定公,鲁国之中有僭越之臣,是时候引起注意除去他们了,而鲁定公没有领会上天的意思,于是第二起、第三起火灾接连发生,起火的地点分别是鲁国的桓宫和釐宫。
那时已经到了鲁哀公时期,可惜鲁哀公同样没有重视,又过了一年,毫社也发生了火灾。
毫社是鲁地殷商遗民祭祀先祖之地,董仲舒认为鲁国是封给周公族人的,保留亡国的毫社不符合礼制,是以,四个火灾接连发生火灾属于同一类建筑,是“不当立者”,是上天在反复警告鲁君要除去国内的僭越之臣。
问题接踵而至,鲁国的僭越之臣季孙氏掌权架空鲁君并非一天两天,上天为什么不早点发出警告?
董仲舒当然会给这一明显漏洞打上补丁,解释为上天会选择最合适的时候给出警告,之前圣人未出,想要除去季孙氏不容易,上天不会贸然让人以身犯险,而鲁定公、鲁哀公之时,圣人孔子已出,正是维护礼制的最好时机,上天才发出连续不断的警告,这就叫“不时不见,天之道也。”
毫无疑问,这就是诡辩,在董仲舒的描述里,上天和凡人一样,有着鲜明的态度和主张,对于人间乱象,上天扮演着一个“吹哨人”的角色。
基于此,董仲舒推出了灾异说,试图将天意和灾异关联,而实际目的是希望借此影响朝廷政令。
如果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国朝政令有失误,老天现出灾异来警告君主,君主若不吸取教训,改弦更张,后面老天将会降下更大的祸患,届时祸患就不是灾异那么简单了,而会导致其国其君其民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但这一条逻辑链,从第一环的政令失误,直接推至第三环的国民受伤,才是正确的因果关系。
可如果臣下如此议政,一来过于直言不讳,二来师出无名,于是乎,董仲舒在这条逻辑链中间插上一个代表老天意志的灾异,就可以借天的威严压天子一头。
灾异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灾异和其前后的逻辑链都很脆弱,同样的政令前后,基本不可能保证都会发生同样的灾异,那不同的灾异又如何关联同样的事件呢?
无非四个字,“牵强附会”!
灾异说是荒谬的,但那是下位的臣子可以使上位的君父退让、认错的重要手段。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了,以后天子、皇帝的权力不加约束,大汉,乃至整个华夏就会更好吗?
“相国。”
褚大明知前面是个巨大陷阱,为了师学,却不得不站了出来,面对着一代“硕儒”,紧盯着他道:“陛下当国时,您曾以儒饰法,也曾曲学阿世,甚而当众以陛下之所好为己意,今朝却能权倾朝野,慷慨堂皇、雄辩是非,弹指间,毁学灭说,绝后人之世,犹如站在岸上观船翻,以博直名,老丞相,您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