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 第99章 伤天和不伤文和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他伸出手,指向瘫在地上的李隆基,又指了指北方。

    “诸位先生,想必已经听到了。”

    “太上皇,将他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远在幽州的安禄山身上。”

    “他说,安禄山会挥师南下,取朕性命。”

    “朕,有些等不及了。”

    “安禄山,必须要死。但他麾下那二十万幽州兵马,朕要完整地接收。幽、蓟、平、营诸州,乃大唐屏障,不可糜烂,百姓更不可涂炭。”

    “最重要的一点,”

    李璘加重了语气,“朕,不想看到任何异族,踏入我大唐的疆土,来帮朕‘平叛’。这是朕的家事,朕要用自己的刀,来清理门户。”

    他看着眼前的四位毒士,缓缓说道:“朕的要求,诸位先生可明白了?”

    既要安禄山死,又要收编他的军队,还不能伤害百姓,更不能引外族干涉。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集军事、政治、人心于一体的绝顶难题。

    然而,四位毒士的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任何为难之色,反而,他们的眼中,都迸发出了兴奋的光芒。

    越是刁钻的难题,越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

    越是狠毒的计策,越能得到这位新皇的赏识!

    四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迫不及待的请战之意。

    这是他们在新朝的第一次亮相,谁能拔得头筹,谁就能在陛下面前,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李儒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对着李璘躬身一揖。

    “陛下,区区一个安禄山,何足挂齿?臣,有一计,可令其自毁长城,不战而溃。”

    “哦?”

    李璘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文优,讲。”

    “诺。”

    李儒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安禄山之所以势大,无非是两点。其一,三镇节度使,兵权在握;其二,其麾下兵马,乃胡汉混杂,悍不畏死。尤其是他身边的史思明、蔡希德、崔乾祐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辈。”

    “但,胡汉混杂,既是他的优势,亦是他的死穴!”

    李儒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陛下,我们只需行‘离间之毒’。”

    “我们可以陛下之名,秘密下诏,派人潜入范阳,联络史思明等汉将。许以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言明陛下只诛安禄山一人,余者皆可既往不咎。诏书中,要痛陈安禄山身为胡人,狼子野心,一旦得势,必将视我等汉臣为草芥,兔死狗烹!”

    “与此同时,再派另一波人,在安禄山麾下的胡人将士中,散播谣言。就说史思明等人,早已暗中投靠朝廷,准备在关键时刻,出卖安帅,献上胡人兄弟们的项上人头,作为进身之阶!”

    “为了让谣言更加逼真,我们甚至可以伪造史思明等人与朝廷使者的‘密会’场景,故意让安禄山的心腹看到。再伪造一些往来书信,‘不经意’间,落入安禄山之手。”

    李儒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变得无比诡异。

    “陛下您想,那安禄山生性多疑,本就不是汉人。当他看到这些‘证据’,听到这些谣言,他会怎么想?”

    “他会相信谁?是他那些同为汉人的部将,还是与他同宗同源的胡人兄弟?”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生长。安禄山不敢再信任史思明,史思明等人也会感受到安禄山的猜疑,为了自保,他们会怎么做?”

    “届时,安禄山大军内部,必将陷入一片混乱。他会亲手清洗掉自己最得力的臂助,自断手足。我们只需坐观其变,待其内乱渐起,再发大军,便可一战而定!”

    “嘶——”

    殿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感觉寒气从尾椎骨直冲脑门。

    太毒了!

    这一计,杀人不见血!

    它不攻击敌人的城池,不攻击敌人的粮草,而是直接攻击维系一支军队最根本的东西:

    ——信任!

    一旦信任崩塌,再强大的军队,也只是一盘散沙。

    许多官员看向李儒的眼神,已经从单纯的恐惧,变成了极度的惊骇。

    这哪里是人?

    这分明就是一个披着人皮的恶鬼!

    就连李林甫,这位玩弄权术一辈子,自诩为揣摩人心高手的宰相,此刻也是手心冒汗。

    他扪心自问,若是自己身处安禄山的境地,面对如此毒计,恐怕也难逃中计的下场。

    李璘听完,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他点了点头:“文优此计,甚好。”

    就在这时,贾诩上前一步,微微躬身。

    “陛下,李儒大人之计,乃攻心之策,固然高明。但臣以为,尚可辅之以‘断粮之计’,双管齐下,则安禄山必死无葬身之地。”

    “哦?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与诡谲的光芒。

    “陛下,幽州地处北疆,虽称富庶,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用度,绝非小数。其粮草补给,一靠境内屯田,二靠从河北、中原等地采买转运。”

    “臣之计,便是从根子上,断其生路。”

    “其一,釜底抽薪。陛下可下令,以朝廷之名,在河北、河南等地,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大量收购粮食。有多少,收多少。如此一来,市面上的粮食必然涌向官仓,粮价飞涨。安禄山再想购粮,便千难万难。”

    “其二,暗渡陈仓。我们可以派出商队,伪装成南来北往的行商,进入范阳境内。初期,正常交易,获取信任。待时机成熟,便将少量混有剧毒,或是早已发霉的粮食,以低价卖给安禄山的军需官。人食之,则上吐下泻,战力全无;马食之,则一夜暴毙。只需几次,便可在其军中造成巨大恐慌。”

    “其三,借刀杀人。”

    贾诩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幽州之北,尚有契丹、奚人等部族。这些部族,与安禄山貌合神离,时有冲突。陛下只需遣使,带上足够的黄金、丝绸,暗中许诺,只要他们袭扰安禄山的后方粮道,劫掠其屯田,事成之后,朝廷可封其为王,并与之互市。这些草原豺狼,见利忘义,岂有不从之理?”

    “如此三管齐下,不出三月,安禄山军中,必然粮草告罄,人心惶惶,瘟疫横行。届时,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坐以待毙,被活活饿死。二,便是孤注一掷,提前南下,与我大军决战!”

    “一支饥饿、疲惫、内外交困的军队,纵有二十万之众,在陛下天兵面前,亦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贾诩说完,便退回原位,再次低下头。

    大殿之内,已经是一片死寂。

    如果说李儒的计策是阴毒,那贾诩的计策,就是绝户之计!

    这是要让整个幽州都陷入饥荒和瘟疫啊!

    虽然贾诩说只针对军队,可军粮没了,安禄山不去抢民间的吗?

    到时候,饿桴遍地,百姓何辜?

    果然是伤天和不伤文和……

    而且,这种计谋,还是不要用。

    怪不得曹操得到贾诩,却不用贾诩的计谋。

    没了百姓,等于没了天下,空有土地何用……

    李璘不会如此做!

    李璘要的是天下强盛。

    若是单纯为了击败安禄山,十路大军并进,安禄山必败。

    但是,李璘已经把安禄山麾下的大唐边防军看做自己的兵马,那些安禄山麾下的幽州精锐骑兵,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能够兵不血刃,诛杀安禄山。

    全盘继承他的兵马和财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