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次日早上,王小小按部就班完成工作,就和贺瑾回到家里。中午吃完饭,王小小他们带着食物来到了银杏树下。
“小小来啦!”刘奶奶眼尖,第一个招呼道。
“哎!奶奶、婶子们,咱们这就开始!”王小小应和,挽起袖子,利落地将大家带来的食材归置到桌子中央。
刘奶奶和许婶默契地将各自准备好的一份红豆、红薯、面粉、糯米粉推到王小小面前。
许婶笑着说:“小小,按你昨天说的,我俩准备的量一样,等会儿做出来除以三,咱三家平分,正好!”
除以三,这就是家属院里最朴素、最精准的公平,婶子们用生活经验就能达成最和谐的分配方案。
“成!就这么办!”王小小点头,立刻进入指挥状态,“花花把红薯削皮切片蒸熟。”
大火蒸,十五分钟红薯蒸熟了。
王小小继续说:“军军,生火,大锅烧水,先把这三份红豆上笼屉蒸熟!蒸豆子的工夫,咱们正好把月饼皮和了!”
军军得令,麻利地跑到一旁临时砌的土灶旁忙活起来。
王小小则拿出一个大瓦盆,将蒸熟的红薯,搅拌细腻,把红薯的渣渣剔除出来。
又按比例倒入面粉和糯米粉。她一边操作一边给围观的婶子们讲解:“婶子们瞧好了,这皮子没别的窍门,就是红薯、面粉、糯米粉按 二比二比一*来。红薯是熟的,得捣成泥,趁着有点热乎气儿和面,这样出来的皮子才软和,不裂口。”
她双手用力,在盆里揉搓起来,金色的红薯泥与雪白的面粉、糯米粉渐渐融合,变成了一种柔软细腻的浅黄色面团,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哟,这颜色真俊!”李婶赞叹道。
“闻着就一股红薯香,肯定好吃。”刘奶奶凑近看了看,满意地点头。
王小小拿出六七颗大白兔奶糖,丢进红豆里,在倒了一罐水果罐头水。
刘奶奶:“小小,回家我把大白兔奶糖还你。”
王小小没有说话,只是笑笑,不然要她咋说~
这边金黄喷香的红薯面团刚和好,那边大铁锅里的红豆也蒸好了,热腾腾地抬下来,空气里的甜香愈发浓郁。
“接下来就是做豆沙馅了!”王小小说着,变戏法似的搬出她昨天刚做好的手摇搅拌器。
这新奇玩意儿立刻吸引了所有婶子的目光。
“小小,这是啥家伙式?没见过呀!”许婶好奇地围着看。
“我自己瞎琢磨的,叫‘手摇搅拌器’,省得咱们用勺子一点点碾豆子了,费劲。”王小小一边解释,一边将蒸得烂熟的红豆一股脑倒进搅拌器的不锈钢圆筒里,又顺手把水果罐头里清亮粘稠的糖水倒了进去。
她固定好盖子,握住手柄,不紧不慢地摇动起来。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嘎吱”声,圆筒内部的刀片飞速旋转,红豆与糖水迅速融合、破碎,不过几分钟功夫,就变成了一锅细腻滑润、色泽深红的红豆泥。
刘奶奶看得啧啧称奇:“哎呦!这可太省事了!小小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王小小笑了笑,没有停手。她将搅拌好的红豆泥倒入洗净的大铁锅里,架在还有余温的灶上,用锅铲不停地翻炒起来。水分在热度下渐渐蒸发,豆泥变得越来越稠厚。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王小小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猪油罐子,挖了几大勺雪白的油脂进去。猪油遇热融化,迅速与豆沙融为一体,瞬间,一股更加醇厚、带着肉脂香气的甜香爆发出来,霸道地盖过了之前所有的味道,勾得人食欲大动。
王小小一边翻炒一边解释:“加这点油,馅料才润,不噎人。”
直到豆沙被炒成不粘锅铲、油润发亮的深褐色,她才利落地停了火。
一锅香甜油润、纯手工制作的红豆沙馅,就这么成了。
王小小用铲子把豆沙铲了出来,宣布道:“好了!”,“豆沙馅搞定!接下来,咱们就能包月饼了!”
王小小把压月饼的模具拿了出来。
豆沙的甜香和红薯面团的暖香在空气中交织,婶子们早就等不及了。王小小一声令下,大家立刻围拢过来,洗净了手,准备开工。
“来来来,看着花花怎么做。”王小小把位置让给花花做示范。
只见花花揪下一小块金黄色的红薯面团,在掌心搓圆、压扁,变成一个小面饼。接着又用勺子挖了一团深褐油亮的豆沙馅,放在面饼中央。她灵巧的手指像包汤圆一样,沿着边沿一点点向上收口、搓揉,一个圆滚滚的“胖团子”就做好了,皮馅均匀,光滑溜圆。
“就这么简单!皮和馅的量,大家自己掂量,差不多就行!”王小小在一旁说道。
婶子们一看就懂,纷纷动手。桌上很快就摆满了一个个可爱的“胖团子”。
这时,王小小才把她和贺瑾精心制作的木头模具拿了出来,几个模具上分别刻着清晰的图案:五角星、 八一、 丰、 还有象征工农的齿轮麦穗。
“哎呦!这模子刻得真精神!”刘奶奶拿起一个五角星的模具,爱不释手。
王小小拿起一个包好的“胖团子”,放进“八一”字样的模具里,用手掌轻轻一压、再在桌边轻轻一磕,一个月饼就脱模而出,稳稳落在铺了干玉米叶的盖帘上。
正中央的“八一”二字,显得格外庄严又带着生活的暖意。
“成了!就这么压!”王小小举起第一个成品。
婶子们惊喜地传看着,纷纷拿起自己喜欢的模具动手尝试。
盖帘上就摆满了印着五角星、八一、丰和齿轮麦穗的月饼,。
“真好看!又好吃又好看!”李婶看着自己压出的丰字月饼,笑得合不拢嘴。
“烤出来,指定比供销社的强一百倍!”许婶也信心满满。
大家最后数了一下,1斤红薯1斤面粉半斤糯米粉+2斤红豆+2调羹猪油+一瓶水果罐头糖水+六颗大白兔奶糖,这么一份,就做了55个。
这是多划算,不要票。
足足有月饼5斤多,这不仅能让家里过个甜蜜的中秋,还能让月饼可以送给亲戚。
土烤箱的缝隙里飘出愈发浓郁的甜香,混合着红薯的焦香和粮食朴实的味道,勾得树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锁在那扇简陋的铁皮门上。
终于,王小小感觉火候到了。她用厚布垫着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烤箱门。
一股更加热烈、饱满的香甜气息如同实质般涌出,瞬间笼罩了所有人。
“哎呦!这味儿可真足!”刘奶奶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只见里面的月饼个个金黄饱满,表皮因为高温烘烤而呈现出诱人的焦糖色,上面烙印的五角星、“八一”等图案也变得更加清晰深刻。
王小小用夹子夹出一个,放在盘子里晾了晾,然后小心地掰开。
“咔嚓”一声轻微的脆响,外皮应声而裂,露出了内部金黄油润的薯泥皮和深红发亮的豆沙馅。热气裹挟着香气扑面而来。
“快!小小,尝尝看咋样!”许婶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王小小吹了吹,咬了一小口。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她。
只见她细细咀嚼了几下,那双灵动的眼睛先是微微睁大,随即弯成了两道月牙,脸上绽开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
“成功了!”她大声宣布,语气里满是兴奋,“婶子们,快尝尝!甜而不腻!”
她真厉害,第一次做就成功了。
她把手里的半个月饼递给刘奶奶,又赶紧给许婶、李姨她们分。
婶子们接过,忙不迭地送进嘴里。
“嗯!好吃!”刘奶奶咀嚼着,连连点头,“这甜味儿正!不是那种齁甜,是清甜!”
许婶也赞不绝口,“有水果罐头的那个清甜气儿,细品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味,肯定是那几颗大白兔奶糖的功劳!这豆沙可真润,一点也不干!”
“这皮子也香,红薯味儿浓,还软乎!”李婶的关注点则在皮上。
供销社卖的四个月饼2斤,比55个5斤多月饼贵多了。
月饼可以放半个月,还有五天才到中秋,不会坏。
王小小觉得自己笑僵了,记者一直在拍照,她要保持亲切的形象,一直笑,她累死了。
王小小一直在吐槽,交卷也要钱的,咔嚓咔嚓一直在响,也不知道拍了多少张了。
王小小偷瞄,军记是个小年轻干事,不好意思叫婶子不吃,他估计想拍月饼的图案。
她做的烤箱不大一炉就只能烤30个,每次烤要20分钟。
再次烤好,王小小笑着说:“记者同志,来来来,看看我们做的图案,认真拍拍。”
军记拍好后,王小小让花花红红军军留下来帮忙。
她拿着月饼走人。
两天后,最新一期的军报送达了家属院。
头版下方,赫然刊登着一幅占了不少版面的照片,正是那天银杏树下,王小小笑着举起刚出模的“八一”月饼,周围婶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而自豪的笑容。照片旁边配着醒目的标题:
《发扬革命传统,厉行勤俭节约——XX军家属院巧手做月饼,粗粮细作传佳话》
文章里,记者用热情洋溢的笔调,高度赞扬了该军家属院 “心怀大局、自力更生” 的革命精神。
报道称,为了将供销社有限的月饼资源 “让给更需要的兄弟部队”,家属院的军属们积极响应号召,开动脑筋,利用粗粮杂粮,制作出了 “既符合勤俭节约原则,又美味健康”的革命月饼。
文中还特别提到了刻有“五角星”、“八一”、“丰”等具有革命和教育意义图案的模具,称赞这是 “将组织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体现。
这篇报道,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家属院、乃至整个军区都激起了层层涟漪。
对王小小个人而言,她瞬间成了军区里的名人。走在路上,常有不相识的军属笑着跟她打招呼,称她心灵手巧、给咱军属长了脸。
她精心构建的有用、可靠、政治正确的形象,通过这张报纸,被牢牢地树立了起来。这无疑是她和她家庭一道极佳的政治护身符。
对家属院集体而言,一种隐秘的骄傲和团结感在婶子们中间流淌,更是参与了一项被上级肯定和宣扬的“正确事业”。
对更高层的影响,这篇报道成了一个绝佳的典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军队后勤和宣传部门正需要这样 “花小钱办大事”、“精神物质双丰收” 的生动事例,也因此被贴上了 “有觉悟、有办法、有温情” 的正面标签。
而这一切风暴中心的王小小,此刻正坐在自家炕上,仔细地看着报纸。
她脸上没有太多得意的神色,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贺瑾嘴角抽抽:“一箭三雕!!!”
王小小白了一眼他。
“你以为军记为什么会来?我找丁爸帮的忙,这里全篇都是赞美,供销社的月饼来都没有来,那是丁爸上午和陈国栋说了,中午我和婶子们是说做月饼,妇女主任当天下午就安排桌子,炉灶,大铁锅和蒸锅,你不会以为妇女主任单纯好心吧!”
“我为什么第一天做好月饼就叫红红花花去做,那是我要让红红花花政治正确,她们说亲爸倒卖军用物资坐牢中,她们俩在不表现,我担心她们活不下去。”
“领导两手准备,我做得好吃,寓意好,那就供销社月饼给兄弟部队;万一做得不好吃的话,但是图案好,那就当好;既不好吃又不好看,那就把供销社月饼拿回来,两手准备。”
一群人看着她,外加站在门口的红红花花更加泪眼汪汪感动看着王小小。
贺瑾他姐是一箭四雕,红红花花对姐更加忠心了,他姐最厉害~
家属院弥漫着红豆馅的香味。
————
王小小在给大佬做接受腔,这次要做慢工出细活。
对讲机响起。
王小小:“小瑾,有什么事?”
中年男子的声音响起:“我是政治干事部一科,王小小,来拿你的学员实习军官证。”
她应了一声,快步走向政治干事部一科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位表情严肃的中年干事将一本崭新的学员实习军官证推到王小小面前,证件上的她穿着军装,眼神清澈而坚定。
干事的语气带着羡慕,居然听到了羡慕:“王小小同志,恭喜你。根据上级指示和军校培养计划,你完成了基层实习阶段已基本完成,正式成为二科学员实习军官,不再是实习学员,下一阶段,你将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综合军事训练。”
王小小行礼:“是。”
干事突然眼中带着幸灾乐祸,本来军中军医体能要求是战斗标准,这个崽崽居然还在二科,就需要比战斗标准更加高标准。
王小小刚出去,就看见贺瑾也来了。
王小小在门口等了一会,贺瑾也就三分钟就出来。
“姐,给你。”
王小小看着贺瑾的证件,白了他一眼,就放到口袋里。
贺瑾居然是军工了,即使是初级技术员,不就是多了一个聪明脑袋吗!
“小瑾,你要训练吗?”
“不需要,姐,你要训练?”
“嗯,我得到的是学员实习军官证。”
“姐,这次你不会又趁机偷偷把我丢了自己逃课出去玩。”贺瑾说完这话。
王小小呆住了,她和贺瑾突然觉得完了……
他们要去市里上课,这周没有去~~
王小小眨眨眼:“小瑾,你现在有工作了,我们今天杀鸡吧!你要怎么吃!”
“姐,红烧怎么样?”
“好呀!”
两人看着前面的丁爸,两人立马敬礼后。
王小小把贺瑾往前一推。
“丁爸,实验室我做到一半实验,我先走了。”贺瑾说完就跑。
王小小早就跑走了。
丁爸笑骂:“两小兔崽子。
王小小坐在书桌上面。
她看着她手中的学员实习军官证,之前她的学员军装四个口袋,名不正言不顺,有了这个证,她才能够名正言顺。
她这次不嫉妒贺瑾,她和贺瑾正式走了不同的两条路。
贺瑾走的是技术-专家路线,专注于研发。
而她走的是 军官-管理者路线,需要全面的军事素质。
没有这个证,她有军籍,她只是小喽喽;有了新证件,标志着她从小喽喽走向体系内核心成员的第一个阶梯。
王小小笑了,她想尝试她能走上几个阶梯。
王小小和贺瑾他们有了的二科军官供应,即使是实习,一样也有。
二科没有自己的军人服务站,他们可以去海陆空服务站买。
王小小骑着八嘎车,贺瑾坐在边斗上。
“姐,我们要不去隔壁的海军服务站?”
王小小摇头:“太远了,40多公里,还是去近一点的空军服务站吧!他们空军是嫡长子,军军抢你的巧克力,去买巧克力吧!给正义猪猪也买一点。”
“行吧!”
来到空军服务站,王小小领了军官供应,这个和陆军一模一样,没啥好说了。
她一瓶猪肉罐头和一瓶橘子罐头,二两白糖,一包大前门。
贺瑾一瓶牛肉罐头和一瓶荔枝罐头,四两白糖,两包牡丹香烟,一块国产的巧克力。
王漫的技术军官证领到更加多,比她爹还多,她爹的级别比王漫还高一点,技术员的福利就是好。
两瓶牛肉罐头和两瓶黄桃罐头,八两白糖,一包华子四包包牡丹香烟,四块块国产的巧克力。
王小小想到了是她以后能调动这些天才,就不由在心里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医疗器械大佬这个梦想,她也不会放弃的。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