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推广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只见朱雄英缓缓起身,不容置疑的下令道:“此战,本皇孙便命燕王朱棣为主帅!”

    朱棣急忙道:“臣,遵旨!”

    随即朱雄英再次下令道:“李明浩为副帅!”

    听到这样的命令后,李明浩也急忙上前道:“臣,遵旨!”

    随着这样的命令下达后,朝中一众年轻文官们,也纷纷主动上前请命:

    “臣等也愿随燕王朱棣一同出征,为国效力!”

    朝中那些文官老臣们,就算是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而这些年轻的文官们,经历之前的战役后,对战争的渴望已经是昭然若见。

    皇孙朱雄英自然也不会打消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

    直言道:“既然你们都有这样的心思,那就随燕王一同前去!”

    ……

    大明海商们不断出海,航线不断延长。

    这就导致海外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逐渐出现在大明的市场上。

    只因为大明境内没有,自然也就成为了稀罕之物。

    而皇城之中的那些富豪们,更是认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纷纷将这些稀奇古怪之物收入囊中。

    当然,最受大明欢迎的商品,就是那些产自南越诸国的各种水果。

    因为大明没有,除了让人觉得新奇外,味道也是相当的好。

    以往有禁海令的时候,又或者海盗盛行的时候,中原地区的百姓们,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东西。

    如今好了,阻挠海商出海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少。

    只要不是点背遭遇暴风雨的袭击,船只不葬送深海,八成都不会有问题。

    所以,这种各样的新鲜水果,经过海商之手,纷纷涌入中原。

    并且迅速占领了大明市场,深受百姓们的追捧。

    南越的商人们见状,也开始效仿大明的手段,如同丝绸等奢侈品,想要将水果市场垄断。

    奈何皇孙朱雄英技高一筹,在南越诸国垄断水果市场开始之前。

    大明的海商们,就已经将果树与种子带回了中原。

    即便是中原之地与南越诸国有着不小的温度差。

    但对朱雄英来说,那都不叫事,无非就是多花费点心思而已。

    经过格物苑学子们的一番研究后,御花园内已经有不少南越之地的果树茁壮成长。

    只要皇室率先培育成功,那么朱雄英就会将这些种子分配给朝中的勋贵们。

    让他们有样学样的跟着自己一同栽种。

    因为朱雄英很清楚,想要让百姓们接受这种新事物,朝廷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

    连皇室与勋贵们都觉得好的东西,在百姓们的眼中,那必然就是好东西。

    就如同之前的高产粮种一般,勋贵们手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岂能差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境内的水果,样式也逐渐增多了。

    根本就不用大明海商拒绝南越诸国商人的提议,大明这边的水果产量就已经让南越商人的垄断想法胎死腹中。

    南越商人们的垄断想法破灭了,可是大明的海商们却发现了新的商机。

    那就是在南越之地购买粮食,然后带回大明销售。

    即便是大明现在已经不缺粮食,奈何南越与大明之间的粮食差价很大,有着不菲的利润存在。

    只因为南越地理位置的优势,环境非常适合耕种,甚至可以说是老天都在照顾他们。

    种植粮食的话,一年居然可以收三次。

    比如说种植水稻,一年收割三次的话,即便是收割时的产量不如大明,自然可以在收割次数上找。

    本来人口就不多的国家,粮食自然是堆积成山,根本消化不了,价格自然是十分的低廉。

    对此,朱雄英倒是没有提出反对的意思。

    只要海商们正常纳税,不贩卖劣质粮食,那就没有问题。

    更有一个秘密,朱雄英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那就是大明境内现在种植的高产粮种,虽说产量奇高,但味道却要比南越诸国的粮食差上些许。

    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粮食的产量上去了,味道自然而然就下去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粮种出现,只是为了应对饥荒的存在。

    以往的年代,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饿肚子更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填饱肚子,草根、树皮、观音土等,但凡是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都不会放过。

    如今有了上好的粮食能够填饱自己的肚子,百姓们就已经十分满意了,极少有人会注重粮食的口味。

    因为大明的百姓们,多多少少都体会过饿肚子的滋味。

    即便是高产粮食的口感不如以前了,却也要比草根、树皮好的多。

    当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自然也就有人察觉到这些南越诸国粮食的味道不错。

    从而这些海外引进的粮食,也就有了市场,并且销量还很不错。

    对于这一点,朱雄英心底很是满意。

    只有让这些百姓们主动去挑选,去对比,去选择,才能够证实,百姓们的生活是真的变好了。

    不然的话,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只为了填饱肚子,自然就不会有其他追求了。

    想要让大明内的百姓们,彻底摆脱贫困,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

    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南越诸国的水果与粮食进入大明的市场。

    同时,更有一些海外的奢侈品也逐渐进入了大明。

    以往各国使者前来与大明商人交易的时候,使用的稀有宝石、翡翠、玛瑙等,如今也被海商们搬到了大明。

    大明的百姓们与商贩们,对于这些奢侈品,并不是很感冒。

    但当这些奢侈品经过加工后,重新在皇家商铺售卖时,顿时引起了众多贵妇的哄抢。

    无论是那个朝代,女人对于宝石类这些亮晶晶的东西,都没有什么抵抗力。

    更是充分体现出这些女人们极强的购买能力,根本就不会问这些奢侈品本身的价值。

    只要自己能够相中,不管售货员要多少银子,回应只有一个字“买!”

    如此疯狂的购买狂潮,自然会引起那些海商们的注意。

    于是,出海的海商们再次出海的时候,便开始将这些宝石当成出行的重头戏。

    回来后,便寻找工匠将这些宝石精心打磨,装饰后,再进行售卖!

    而有此等眼光的海商们,自然可以从中赚取巨额的利润。

    于是乎,出海专门收购奢侈品的商队出现了。

    不断将海外各种奇珍异宝运送回大明售卖。

    就连一些珍贵树木都没有逃过海商们的眼睛,只要自己决的可以的东西,全部买回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