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二十一章 买地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远处传来蒸汽机的轰鸣,新建的洗毛厂正冒着白烟,牧民们赶着羊群往那边去,皮靴踩过的草叶上还沾着未干的羊毛脂。

    商队的驼铃声从东方传来时,赵承宗正盯着记账本上的数字发愁。

    他带来的二十车棉布已换走三万斤羊毛,可账房先生说张万三的商队昨天用提花织机的样品,从鞑靼部落换走了整座羊群。

    “赵老板还在心疼那几台织布机?”刘忠的笑声惊飞了树梢的乌鸦。

    他指向西北方,那里新竖起的木杆上挂着格物苑的旗号道:“皇孙殿下有令,凡在草原建梳毛厂者,朝廷补贴三成铁料。

    你看张万三的厂子,已经开始用蒸汽机带动十二台梳毛机了。”

    赵承宗望着那片正在冒烟的厂房,突然发现自己带来的水力纺车图纸显得格外陈旧。

    几个蒙古少年正围着一台小型纺纱机欢呼,锭子上缠绕的羊毛线比他们用传统纺锤纺出的细了数倍。

    正午的日头晒得人发昏时,草原集市突然骚动起来。

    三辆蒸汽马车碾过草甸,车斗里装着崭新的轧棉机。

    赶车的格物苑学员跳下来,扯开帆布高喊:“最新式的梳毛机,一日可处理羊毛千斤,租价每日五十两!”

    商人们立刻围了上去。

    山西来的票号掌柜掏出算盘噼里啪啦地算,江南的布商们则盯着机器上的齿轮构造。

    张万三挤到最前面,摸了摸锃亮的黄铜轴承:“这东西比上次的改良版快多少?”

    “快两倍,还能自动除杂。”学员拍着机器外壳:“张老板要是租十台,我让格物苑的人亲自教你家工匠维护。”

    交易的喧嚣惊动了远处的羊群。

    牧场上的羊倌们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那些穿着绸缎的商人围着铁家伙争执。

    一个老牧民把羊皮袄往地上一铺,掏出怀里的羊毛样品:“俺这细毛能换多少盐?”

    立刻有商人递过盐袋。

    去年还当柴烧的羊毛,如今能换半袋粮食,这让牧人们对那些冒着白烟的铁家伙多了几分敬畏。

    黄昏时的牧场染上金红色,蒸汽马车的烟囱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张万三的商队开始装车,梳好的羊毛被压成紧实的捆,在车厢里码得整整齐齐。

    他看着账房先生给最后一批羊毛过秤,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北平到开平卫的铁路支线终于通了。

    “下月就能用火车运羊毛了。”刘忠指着东方的铁轨,夕阳把铁轨映成两条金线,“到时候从这儿到北平,三日即达。”

    赵承宗站在山坡上,看着那列冒着白烟的火车缓缓驶来,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随着羊绒制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纷纷前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当众多商人从火车上下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抬眼望去,顿时让众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里……如今已经是大明的领土了吗?

    望着不远处那些用来抵御风寒的建筑,与中原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别。

    众人这才相信,他们已经来到了塞外草原!

    虽然他们不是第一批到达草原的人,却也算是先行者,听闻第一批商人到此后,如今早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

    自己现在只需要在此地购买大量的牧场,然后发展养殖业,日后便可以躺着赚钱了。

    但凡能够来此的商人,心中有着这样的想法。

    所以站在原地畅想一番后,便纷纷动身前往当地的官署。

    只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官署内,一干大明官员们早已经在此等候。

    似乎早就知道了他们这些商人要前往此地一般。

    这让众商人们的心情很是不爽,仿佛自己的行踪一直被人监视一般。

    官署内的官员们,似乎并不想理会这些商人们心中的不满。

    而是面带笑容主动开口道:“诸位不远万里前来,想必一路很辛苦吧!”

    毕竟自己此行有求于人,即便心中不爽,也不敢表现出来分毫。

    急忙回礼道:“多谢大人关怀,一路很是顺利,并不累!”

    对于这样的言语,官员们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反而一反常态的让人将椅子搬进来,然后邀请这些商人们坐下详谈。

    如此态度反而让这些商人们有些诚惶诚恐,他们何时受过这样的待遇?

    一个个千恩万谢后,这才缓缓坐下,一副警惕之色。

    至于那些心思活络的商人们,心底则是另一种想法。

    朝廷以这样的姿态对待自己,显然是需要他们这些商人帮忙啊!

    既然如此,等下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时候,必然可以将价格压的更低。

    当所有商人入座后,官员这才笑吟吟的开口道:“想必诸位不远万里前来,应当不是为了欣赏草原风光吧!”

    闻言后,商人们也不隐瞒,直言道:“启禀大人,如今大明有纺纱机这样的神器问世,中原地区的蚕丝与羊毛实在是供不应求!”

    “所以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在草原上搞一搞养殖,还望大人能够行个方便!”

    如今大明境内的商人们,早以经不在乎向朝廷缴纳税收。

    一旦朝廷不向自己所要税收了,那才是他们应该担心的问题。

    当然,这也不是如今的商人们觉悟高,而是之前那些抗旨不尊的刺头们。

    一场场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但凡偷税漏税,又或者是拒绝纳税的,后果都不是他们所能够承受的。

    以往暗骂朝廷压榨他们这些商人们的财富。

    现在看来,以往那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如今那些主动向朝廷缴纳税收的皇商们,都赚麻了。

    比如说第一批成为皇商的商贩们,早已经成为大明境内顶尖的富商之一了。

    听到这样的话语,官员象征性的点头道:“养殖业,不是不行,而是如今草原上的土地,都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不等官员说完,其中一位商人便开口打断道:“大人,这些我们都懂,此次前来,就是想在朝廷的手中购买一些草原上的土地,用来养羊!”

    其他商人也纷纷开口附和道:“大人,我们确实是来购买土地养羊的!”

    “我也是!”

    “俺也一样!”

    ……

    大明时期,土地是允许买卖的,尤其是与朝廷之间的买卖更加简单。

    只要银子到位,那么一切都好说。

    毕竟朝廷之中的官员们不会种地,与其留在自己手中让土地荒废,还不如将之兜售给这些商人或者是地主们。

    自己或许好处的同时,也能够为朝廷增加些许的赋税!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双赢的事情,必然会让大家皆大欢喜!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