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欺君之罪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自己已经说了这么多,杨思义却依旧是一副疑惑与不解。

    无奈之下,朱雄英只能将种子的事情,前前后后解释了一遍。

    直到这一刻,杨思义这才明白,为何皇孙殿下会说粮食的产量没有问题。

    如此高产的粮种,恐怕也只能皇孙殿下能够弄的出来。

    没有疑惑后,杨思义这才起身告退。

    与来时的态度有着显著的不同,再也没有半点的惊慌,反而心情极好。

    当杨思义走出皇宫的时候,看守皇城大门的将士已经换岗了。

    回想起自己刚刚来时的狼狈,老脸不由一阵滚烫。

    真的是了,自己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如此的不稳重?

    实在是太荒唐了,是自己的错,自己应该相信自己的属下。

    就在杨思义一边走,一边自责的时候。

    远处一个小太监匆忙的跑了过来,笑吟吟的喊道:“尚书大人留步!”

    听到太监的呼喊声,杨思义急忙停下脚步,略带疑惑的看向来人。

    小太监赶忙施礼道:“尚书大人,传皇孙殿下口谕!”

    杨思义不敢怠慢,赶忙躬身道:“臣接旨!”

    对方这般态度,让太监的目光越发温和不少。

    尖着嗓子道:“杨大人忠君爱国,不顾自身安危,所以不忍大人徒步回户部!”

    “故赐软轿一顶,慰藉杨大人的功劳!”

    听到这样的命令,杨思义顿时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

    皇孙殿下竟然能够考虑这么,百忙之中,居然还会关心自己的身体与感受,生怕自己受到些许的委屈。

    就在杨思义感谢接旨的时候,一顶软轿在皇宫内,被人抬了过来。

    太监对几名力士吩咐完毕后,便回宫复命去了。

    而户部的一众官员们,不明白自己的上司到底在做些什么。

    没有大人的命令,也不敢前去打扰。

    奈何自己该汇报的工作,还没有做完,也不敢离开,只能留在户部等待着。

    直到尚书大人在软轿中下来,重新踏入户部时。

    一众官员纷纷流露出愕然之色,因为他们一直守在这里,根本就不知道大人何时离开的。

    也不敢怠慢,错愕后便急忙过来施礼道:“下官见过大人!”

    早知道大人离开了,自己又何必留在这里傻傻的等待?

    似乎看出属下心中的不爽。

    杨思义这才开口解释道:“本官在得知你们汇报上来的消息后,实在是震惊不已!”

    “也不敢将这个好消息压在户部,而是在第一时间禀报给皇孙殿下!”

    群臣这才恍然,暗道:“对喽!这就对喽!”

    不过之前被大人训斥的官员们,还是略带委屈的询问道:“大人,不知殿下如何说?”

    对此,杨思义则是摇头苦笑道:“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在皇孙殿下的眼中,实属正常。”

    “用皇孙殿下的话语讲,今年的收成,与他心中计算的结果相比,还有些许的不足!”

    刹那间。

    整个户部寂静无声。

    谁都没有想到,皇孙殿下的心中会有如此想法。

    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历年的数倍之多,足以让整个大明境内的百姓们填饱肚子。

    即便是这样的结果,皇孙殿下的心中依旧不满意。

    天哪!

    在皇孙殿下心中,究竟什么样的结果,才会令他满意?

    看到属下也是这样的态度,杨思义心中好受了不少。

    继续开口道:“如此产量的粮种,本就是皇孙殿下发放下去的,所以有这样的产量,皇孙殿下自然不会意外!”

    众人这才恍然,怪不得今年的产量会提高这么多。

    翌日。

    早朝!百官按照惯例,上奏朝事!

    杨思义老神在在的站在朝堂之中,并不着急上奏。

    一直等到百官上奏完毕后,这才不疾不徐的上前道:“启奏陛下,臣有事上奏!”

    一时间,群臣的目光纷纷落在杨思义的身上。

    如今这厮的地位在朝中,那可是呲呲上涨。

    户部,那可是大明的钱袋子!

    尤其是现在的大明,钱袋子早就鼓鼓囊囊了,不再是以往的干瘪状态。

    坐在朱元璋身边的朱雄英,见到杨思义的样子,不由抿了抿嘴唇。

    这位户部尚书还真是一个妙人。

    朱元璋开口道:“准奏!”

    得到应允后,杨思义再次大礼参拜道:“启禀陛下,今年大明境内的粮食产量已经统计完毕!”

    “各地也已将数目呈报给户部!并且,臣在此恭贺陛下,今年粮食大丰收!”

    得知今年没有遭遇灾害,粮食丰收的结果。

    群臣也纷纷上前道贺!

    但大家心中都颇为好奇,这个丰收,又能有多少粮食?

    尤其是杨思义这厮,总喜欢闷声憋大招。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杨思义缓缓开口道:“陛下,今年粮食的产量,仅仅是江南一地,便有上百亿斤的产量!”

    听到这个数字后,整个朝堂之中落针可闻。

    随即便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而后便有一位官员蹦了出来,气急败坏道:“请陛下治杨思义欺君之罪!”

    听到这样的话语,群臣也纷纷反应了过来。

    是啊!

    从古至今,就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产量的粮食!

    更何况,这上百亿斤的粮食,还仅仅是江南之地的粮食产量。

    这要是在加上其他地方的粮食产量。

    天啊!

    大明这一年会有多少粮食?

    无论怎么去想,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可能!

    与杨思义私交不错的官员,急忙凑过去悄声道:“杨大人,莫要胡言乱语!小心陛下会问罪于你!”

    面度好友们的善意提醒,杨思义不以为意。

    依旧直言道:“本官句句属实,绝无半点的虚假!”

    随即又对周围的同僚们拱手示意道:“诸位若是不信的话,不妨问问皇孙殿下!”

    转瞬间。

    群臣们的目光全部落在皇孙殿下的身上!

    当然,也包括皇帝朱元璋。

    因为他太清楚粮食对大明意味着什么,如此产量的粮食,又意味着什么。

    在朱元璋的注视下,朱雄英笑着点头道:“皇爷爷,杨大人说的句句属实,孙儿已经调查过了!”

    之前蹦出来指责杨思义的官员,见皇孙殿下都这样说了,只能讪讪的退了回去。

    如今在这朝堂之中,宁可怀疑陛下说的话,也不能怀疑皇孙殿下。

    只是群臣想不明白,大明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的粮食产量了?

    以往全国加起来的粮食产量,好像也没有江南之地今年的粮食产量高。

    想到这里,群臣便不再吝惜自己阿谀奉承的话语。

    各种各样的五彩屁,顿时响彻整个朝堂。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