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065章 东昌,勋贵们的赌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幕映出建文二年冬日的萧瑟。

    画面聚焦于山东重镇德州。

    巍峨的德州城头,“盛”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城下,黑压压的燕军阵列森严,刀枪如林,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无论燕军如何叫阵、挑衅,甚至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试图以“大义”招降,德州城都如同沉默的礁石,岿然不动。

    守将盛庸的身影偶尔出现在城楼,神色冷峻,指挥若定,任凭燕军如何鼓噪,回应他们的只有冰冷的箭矢和滚木礌石。

    天幕中的“燕王”朱棣,端坐于中军大帐,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眼中是难以掩饰的焦躁与不甘。

    强攻德州?代价太大,且无必胜把握。招降盛庸?此人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僵持下去,粮草和士气都是问题。

    “哼!”丹墀下的朱棣看到天幕中“自己”这束手无策的模样,心中暗恼,却也无可奈何。盛庸这块硬骨头,确实难啃。

    就在这时,天幕中的朱棣眼中厉色一闪,猛地站起身:“传令!大军开拔,南下!目标——临清!”令旗挥动,庞大的燕军如同黑色的潮水,缓缓退离德州坚城,转而向南漫卷而去。

    “哦?避实击虚?”奉天殿前的勋贵班列中,一位头发花白、身着侯爵常服的老将捋须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燕王殿下此策,倒是深得用兵之妙。德州难下,便转攻他处,调动盛庸,使其疲于奔命。此等声东击西之法,颇有魏国公(徐达)纵横捭阖之风啊!”

    旁边另一位伯爵接口道:“正是!燕王麾下有大宁带来的八万百战精兵,更有朵颜三卫那等剽悍绝伦的骑兵,野战之利,远非寻常卫所军可比。只要能将盛庸引出坚城,在野地浪战……”他眼中闪烁着精光,“胜负犹未可知!”

    画面随之切换。

    燕军前锋轻骑如同鬼魅,在运河之上纵横驰骋。

    大名府附近河面,数艘满载军粮的漕船燃起冲天大火!浓烟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空!

    紧接着,燕军主力从馆陶轻松渡过卫运河(此时黄河夺淮入海,卫运河为京杭运河一部分),如入无人之境,兵锋直指东阿、东平!锋芒所向,竟是山东腹地、粮草重地!

    天幕镜头迅速拉回德州城。

    城楼之上,盛庸看着探马送来的急报:燕军焚大名粮船,渡卫运河,兵锋已近东阿、东平!他脸上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冷笑。

    “好个声东击西!好个釜底抽薪!”盛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朱棣!你想迫我离开德州坚城,南下救援,好于野战中发挥你骑兵之利?哼!”

    他猛地一拍城墙垛口,眼中精光爆射:“本将便如你所愿!”

    “传令!”盛庸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大军开拔!南下!目标——东昌府(今山东聊城)!”

    旌旗招展,号角长鸣!原本固守德州的南军精锐如同开闸的洪流,滚滚南下!速度之快,竟丝毫不逊于燕军!盛庸并非被动地被燕军调动,而是主动选择了战场——东昌!

    天幕画面急速推进,最终定格在东昌府城外的广阔原野上。

    盛庸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同于之前李景隆的臃肿混乱,这支军队阵型严谨,壁垒森严,刀枪如林,透着一股沉稳厚重的杀气!

    中军大纛之下,盛庸按剑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仿佛在等待着猎物的自投罗网。

    “将计就计!盛庸此人,果然不凡!”奉天殿前,一位素以知兵著称的文官忍不住击节赞叹,“他看穿了燕王调动他的意图,却顺势而为,主动选择东昌作为决战之地!此地……”

    他目光扫过天幕上那相对平坦却并非无险可守的地形,“既非利于燕军骑兵完全展开的旷野,也非利于防守的险要山隘,而是盛庸可以凭坚阵、强弩与燕军一较高下的地方!妙!实在是妙!”

    看着天幕上这如同弈棋般步步惊心的战略博弈,看着燕王朱棣的“声东击西”被盛庸反手化为“请君入瓮”,奉天殿前的紧张气氛竟被一种奇异的兴奋和看戏般的轻松所取代。

    尤其是殿外勋贵武臣的班列里,更是响起了一片压抑的、带着看好戏意味的笑声。

    “哈哈哈,精彩!真他娘的精彩!”一个身材魁梧、嗓门洪亮的侯爷咧着嘴笑道,“燕王殿下这招玩得漂亮,可惜盛庸也不是吃素的!这东昌,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他旁边一位同样勋贵打扮的中年人摸着下巴,分析道:“不过话说回来,此一时彼一时。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手握六十万大军,燕王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出头,那是绝对的以弱胜强,险之又险!可现在呢?”

    他掰着手指头,“燕王得了大宁八万精兵,收拢了李景隆败军中的部分精锐,加上朵颜三卫和原有的兵马,少说也有二十多万!盛庸呢?朝廷连遭两次大败,精锐尽丧,他能凑出十万可用之兵,就算建文天子砸锅卖铁了!兵力上,燕王占优啊!”

    “占优归占优,”另一个勋贵插嘴,眼神闪烁,“可盛庸不是李景隆!你看他这阵势摆的,一看就是扎手的硬骨头!燕王那套骑兵冲阵,在东昌这地方,未必好使!我看啊……胜负难料!五五开!”

    “五五开?我看未必!盛庸稳扎稳打,燕王急于求胜,我看盛庸赢面更大些!”有人反驳。

    “放屁!燕王麾下张玉、朱能、丘福,还有燕次子朱高.....哪个不是万夫不当之勇?朵颜三卫的骑兵冲起来,谁能挡住?我看还是燕王赢!”

    就在这争论渐起之时,一个更加洪亮、更加肆无忌惮的声音猛地炸响,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吵吵个屁!光动嘴皮子有个鸟用!”永昌侯蓝玉抱着胳膊,从勋贵班列前方转过身,那张粗豪的脸上满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奋,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挥,声震全场,“是爷们儿就真金白银地押!来来来!开盘了开盘了!老子坐庄!”

    他这一嗓子,如同在滚油里泼了瓢冷水,整个勋贵班列瞬间沸腾了!

    经历了天幕初现时的震撼、恐惧和小心翼翼,看过了李景隆的愚蠢、铁铉的疯狂、朱棣的憋屈和蓝玉的持续输出,未来的靖难大戏,在这些刀头舔血、见惯了生死的开国勋贵眼中,早已褪去了那份神秘和沉重,更像是一场结局未卜、但过程足够刺激的大戏!

    “蓝侯爷说得对!押!必须押!”一个年轻的伯爵立刻响应,兴奋地解下腰间一块羊脂玉佩,“我押燕王胜!这块玉佩值三百两!”

    “我押盛庸!五百两银票!”另一个侯爷不甘示弱。

    “我押燕王!外加一匹西域良驹!”

    “我押盛庸!外加城外良田百亩!”

    场面瞬间变得如同闹市赌坊。

    勋贵们纷纷解囊,有押金银的,有押田产铺面的,更有押宝马宝刀的!赌注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蓝玉咧着大嘴,来者不拒,充当起了临时账房记录,自己则拍着胸脯大声嚷嚷:“都记好了!老子蓝玉坐庄,童叟无欺!赢了的发财,输了的认栽!”

    他最后环视一圈,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丹墀下那个依旧垂首沉默、但袍袖下双拳已然紧握的燕王身影,故意提高了音量,带着浓浓的挑衅和看戏的意味:

    “老子押盛庸!三匹上好的河西战驹!外加一套御赐的镶金嵌玉宝雕弓!就赌他盛庸能在东昌,把咱们这位‘英明神武’的燕王殿下……给老子狠狠地砍翻在地!”

    哄笑声、起哄声瞬间响成一片!

    在这本该肃穆庄严的奉天殿前,未来关乎国运的东昌决战,竟成了洪武勋贵们一场豪赌的戏码。

    丹墀之下,朱棣的头颅垂得更低,阴影遮住了他眼中那几乎要焚毁一切的暴怒火焰,唯有那紧握的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咔吧”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