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你真令我太惊喜了徐,我很遗憾没有参加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23日,周一,燕大数院理教楼。
已经正式成为燕大最年轻教授的徐铭,坐在自己原本那间课题办公室内,面前电脑屏幕中呈现通话状态,显示出德利涅教授的身影。
徐铭考虑到,自己对这间课题办公室比较熟悉,且刚好与导师的办公室相近。
便索性直接当做教授办公室。
缺少的相关设施办公器材,院里均已配置到位。
今天从周边小区的院士楼过来,本想着手借助改造后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哥德巴赫猜想尝试证明,却接到德利涅的视频连线申请。
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国际数学家大会尚未闭幕。
萨纳克和卡茨都还没有离开。
德利涅能这么激动,显然是关注了报告内容,说话时脸上始终堆出兴奋。
没等徐铭回话,视频中他又继续往下讲。
“没有想到你这么快,便构想出,平展上同调框架体系的的完善方向,果然你非常适合研究代数几何。”
“我相信未来你在代数几何领域的学术成就,绝对不会比数论低。”
徐铭把话认真听在耳中,微笑着谦逊回答。
“谢谢德利涅教授对我的认可,不过平展上同调理论想要真正实现完善增强,仍需解决很多公式上的困难。”
当然他这话也并非完全是谦虚。
平展上同调框架体系,作为数学皇帝格罗滕迪克,在数学研究中最大的核心成果之一的存在,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但体系自身逻辑性却非常的紧密,这种情况下加入任何理论改造都显得多余。
必须保证在完善漏洞增强应用范围的同时,使得体系依旧逻辑自洽才行。
眼下他凭借灵感和推导,虽找到一条可行的方向。
但这条路能否走通,还要真正尝试,去证明之后才能够确定。
屏幕中德利涅闻言,则忙摆起手道:
“关于你在大会上的报告内容,我已经告诉了我的导师格罗滕迪克教授,他对你的构想给出了很高评价。”
“你知道吗徐?”
“我从未见过导师如此称赞一场报告会。”
“我希望你能够坚定想法继续研究下去,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霍奇猜想被东方数学新星证明的消息,会在整个数学界彻底传开。”
“那时相信数学界会为你加冕。”
德利涅似乎已陷入畅想,越说情绪越发振奋,明明相隔这么远距离的通话,却仿佛是面对面交流,似乎脑海中正闪过霍奇猜想被彻底证明的画面。
尤其还是使用的,完善增强后的平展上同调理论。
徐铭闻言同样深受感染。
他万万没想到,德利涅不但看了报告内容,还将其拿给了自己导师观看。
要知道格罗滕迪克,早就淡出数学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选择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如果不是德利涅这层学生身份,恐怕都联系不到人。
而能够得到平展上同调体系构建者的认可,这更加说明自己的方向没错,整个人顿时对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更加胸有成竹。
当即郑重点头应道:“我会坚持下去的。”
“对了。”
“还没来得及,祝贺你获得陈省身奖,你现在的成就可是已经打破数学界记录。”
“这对数学界来讲,是非常大的幸事。”
德利涅发自内心开口祝贺,话音才刚落下,顿时便见道熟悉身影出现在画面中。
并开口把他的话打断。
“你好徐。”
“我可是很久没收到你的邮件了,期待能与你一起讨论交流弦理论。”
徐铭看到屏幕中出现在德利涅身旁的威滕,脸上现出笑容主动问好打招呼。
“威滕教授您好。”
他前段时间除改造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便是在锦飞那边参与飞控系统的优化,自然没时间去和威滕,交流关于弦理论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
好在德利涅及时出言打断,帮徐铭解了围。
“你的弦理论还是交给其他人研究吧,徐可是要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的。”
说完。
也不再过多耽搁徐铭的时间,仅最后丢下一句话。
“今后有问题欢迎你随时给我来邮件。”
然后便果断结束通话。
远在大洋彼岸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利涅从电脑屏幕中收回目光,先是摘掉眼镜稍微揉了下酸涩,接着又重新戴回垂眼看向桌面草稿纸。
如果有人这时候仔细观潮的话,则会发现草稿纸上的内容正是徐铭的报告内容。
他神情显得专注,完全沉浸其中,时不时低喃两句。
全然忽视掉还在自己办公室的威滕。
“天才般的构想。”
“完美。”
德利涅虽没去参加这届数学家大会,却特别关注了徐铭的一小时报告。
本想看看对方在数论上,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结果发现讲的竟是自己导师的平展上同调。
关键还提出了可行的完善方案。
面对如此大的惊喜,当即便翻出草稿纸,对其中构想展开相应的推导。
最后得出,确实是项巧妙的完善方法。
他这辈子在数学上干的就两件事,总结下来便是对数论和代数几何的研究。
其中作为自己导师构建的平展上同调,那自然是更加的不陌生,甚至还没少投入时间精力,试图找到可行的完善方法弥补导师的遗憾。
虽最终无功而返,却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判断力。
因此能确定徐铭所提出的理论的含金量。
说起来,当初徐铭受普林斯顿大学物院邀请,来参加两个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
再被数学系拉过去进行报告讲座后,却现场推导出孪生素数猜想,这项有着数论皇冠上明珠之称的难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两人经过对代数几何的探讨使得徐铭展现出相应的天赋。
这使得他看到了希望。
于是便把导师的,关于构建平展上同调的手稿,赠送给了徐铭。
希望这位来自东方的数学天才,以后能在代数几何领域大放异彩。
完善平展上同调体系,弥补导师的遗憾。
但万万没有想到,才刚过去一年时间,便有如此巨大的惊喜收获。
以至于忍不住,联系了自己导师。
威滕并不知道此刻德利涅正在想什么,不过对徐铭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心里面难免多少有些诧异浮现问号。
他主要研究弦理论不假,对数学上的事,却同样有着清晰的认知。
清楚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困难程度。
否则也不会这么长时间过去,只有佩雷尔曼团队攻克庞加莱猜想。
尽管徐铭在物理数学上很有天赋,要证明霍奇猜想却也没那么简单。
随着念头停留在这里,威滕没再继续沉默,选择主动把心里的疑问抛出来,直接向办公桌旁的德利涅询问。
“你真的认为,徐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
“我对他非常有信心。”德利涅闻言暂时停下手上动作点点头斩钉截铁。
“只要他能把提出的设想变为现实,成功构建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便有希望以全新的角度去证明霍奇猜想。”
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脑海中所浮现的,正是导师见到徐铭的报告内容所给出的评价。
精妙。
天才。
完美。
纵使他作为导师学生,如今成为数学界泰斗,照样没有得到过这些赞赏的词语。
所以才对徐铭寄予厚望。
甚至可以说丝毫不夸张的讲,放眼国际数学界,最有可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的,便属徐铭这颗来自东方的已冉冉升起的数学新星。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数学界可要迎来位,史上最年轻的数学皇帝了。”威滕面对德利涅的态度忍不住感叹。
……
……
徐铭结束与德利涅的通话,整个人显得非常放松。
对后续着手构建更完善的平展上同调体系,以及去证明霍奇猜想充满信心。
这其中不单有格罗滕迪克本人的认可,还有能随时与数学泰斗德利涅交流的机会,以及可以从其他学科领域课题中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那就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再尝试构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
坐在椅子上口中低声念叨一句,很快便对后续工作做出了详细的安排规划。
刚要掏出草稿纸。
办公室房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请进。”
他暂时停住动作,从口中蹦出两个清脆的字。
没办法。
刚成为燕大乃至国内,最年轻的数学正教授,最近几天肯定少不了过来串门打招呼的人。
除院里教授老师外,还包括蒋旭和朱志轩他们,甚至连林伟都专程从航空材料研究院回来,代表材料院和李院长向他表示祝贺。
锦飞那边虽正值关键时刻,每天都在忙着试验,紧锣密鼓筹备下半年的首飞。
尽管人暂时没法过来,却也打来了电话。
简单用四个字形容他目前的情况,那便是炙手可热。
下一秒。
当办公室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导师张鲁平的身影顿时闯进视野中,脸上依旧堆着慈祥灿烂的笑容。
徐铭注意到来人是自己导师,立刻站起身迎接。
并对其依旧沿用之前的称呼。
“导师。”
“有两件事找你说一下,没打扰你工作吧?”张鲁平手里拿着一份蓝色文件夹微笑询问。
“不打扰,我刚和德利涅教授聊完。”徐铭接过话茬如实回答。
边说边同导师一起走到旁边沙发处坐下。
张鲁平眼睛猛地明亮起来问道:“德利涅教授应该对你的报告很惊喜吧?”
“确实有些兴奋。”徐铭点点头。
“我现在已经指导不了你什么,你既然决定进军代数几何领域,平时可以和德利涅教授多请教讨论,对你研究平展上同调以及霍奇猜想有很大帮助。”张鲁平想了想以导师的身份给出所剩不多的建议。
“我知道了导师。”
“您刚才说的两件事是?”徐铭结束上个话题主动询问起正事。
张鲁平接话。
“这不是马上开学了吗,学校方面的意思,想让你出席新生典礼。”
“简单和学生们讲几句就行。”
“你也知道咱们燕大这届新生,有很多人,可都是奔着你这位燕大天才来的。”
“最近这两天那么多记者采访都推了,在学校自家的新生开学典礼上露面,对你来说应该没有啥难度吧?”
徐铭把导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此心里面也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继拉马努金奖之后,再次获得陈省身奖,还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为东方数学家所设立,尽管未能斩获有着数学界诺贝尔之称的菲尔兹奖,但给国内方面带来的影响力却照样不少多少。
特别徐铭还正式加入国际数学联盟,使得国内数学界逐渐拥有更大话语权。
在这种国际热点新闻下,除大量媒体记者,想要对徐铭进行独家采访外,总台方面更是表示,可以专门为徐铭制作一档栏目以及拍摄记录片。
而对此徐铭自然没啥好说的,直接让学校宣布,暂时不接受任何采访。
毕竟他眼下心思都在数学上面。
可没有时间,去配合做栏目拍摄纪录片。
关键正如导师说的那样。
学校方面在这件事上,非常配合,尊重他的意见。
如此出席新生开学典礼,自然没有拒绝理由,何况他作为数院教授,也是在职责范围之内。
思维运转之下,几乎没有任何迟疑,顿时满口应下。
“好的导师,我这边没问题。”
“那好。”张鲁平点了下头,随即又把手里的文件夹给徐铭递过去说:“另外你抽时间尽快把这个填了。”
“这个是?”
徐铭伸手把文件夹接过来,眼中闪过一抹疑问。
打开的同时,耳旁响起导师的解释。
“杰青的申请表。”
“你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可以正式申请了,等你填完院里要尽快交给委员会。”
“杰青……”徐铭有些意外。
导师口中的杰青,全称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是国内青年科研工作者,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成就。
竞争异常激烈。
除看重学术成果这项硬实力,也全面考察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学术视野。
徐铭对于杰青自然不陌生。
甚至可以说,以他在数论上取得的成就,早就有资格获得杰青。
但因国内博士学位这项硬性指标,才一直未申请。
眼下正式毕业,进入燕大数院,和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工作,自然是有资格进行申请,况且对于这种荣誉和科研基金上的支持,他肯定是不会嫌弃太多的。
不过根据他了解的情况,每年三月份就已经开始杰青的申报和项目书填写。
经过差不多半年时间的审核,于八月底公布结果。
只怕现在现场答辩都完成了。
想到这点他抬起视线,有些疑惑的询问。
“今年杰青的相关申报工作,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正常来说过几天就要公布结果,但你的情况相比较他们特殊,通讯评审和会议答辩等审核流程,可以直接省略掉走个过程。”张鲁平嘴角微微上扬详细讲起这件事。
毕竟徐铭参与的课题项目,不说尚未解密的,单论数学和物理理论领域的成就。
相关论文都在顶刊上面发表着。
其学术成果,被整个国际学界都认可,自然没有必要去审核要求参加答辩。
不然的话,说不定答辩现场,变成学术交流都正常。
徐铭听到导师都这么说,肯定不会纠结,当即便点头接过话茬回答。
“那我等下就填。”
“等填写完,拿到我办公室就行。”张鲁平笑着回复。
然话音才刚落下,很快又想到什么,未作停顿连忙又顺着继续往下讲。
特别多补充了一句。
“有一点要注意,项目书千万不要填写霍奇猜想,杰青课题是存在时间限制的。”
张鲁平深知自己这个学生,最喜欢增加挑战性。
比如本科毕业论文优化筛法工具,直接在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发表,正式开启在数论界的权威。
博士毕业课题,则直接变成,对孪生素数猜想证明。
放在别人身上,这些事连想都不敢想。
既然知道徐铭在大会上表态,要研究代数几何,甚至有可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他生怕徐铭一冲动把霍奇猜想当作自己的杰青课题。
真这样的话,几年后杰青扶持周期结束,却还没有证明霍奇猜想。
难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徐铭听到导师这么说,脸上不由浮现尴尬之色,心想敢情自己都已经产生了这种口碑。
但该说不说,他确实没有这种想法。
毕竟眼下对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体系的构建都还无法保证百分百把握,何况是更进一步的去证明霍奇猜想问题。
肯定不会当做自己的杰青项目。
于是为不让导师担心,当即笑着给出答复。
“放心吧导师。”
“总之项目书填你擅长的就好,没其他事,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张鲁平满意的点点头随之站起身来。
接着便也不再过多逗留,冲徐铭拜拜手,果断转身离开办公室。
徐铭目送导师的身影,直到彻底从视野消失,方收回目光拿着文件夹,走到自己的办公座位坐下,仔细打量这份杰青申请书。
虽说按照导师的说法,他不用走审核流程,但眼看今年的杰青名单就要正式对外公布。
还是要尽快填写完,由学校递交上去。
省的耽误了时间又麻烦。
杰青项目书不是一般的项目申请书,它更像是一份学术履历加未来规划书。
核心是向评委证明,自己已经是领域内,最顶尖的青年学者,并且有一份极具创新性可行性的未来研究计划。
徐铭的学术履历自然不用去多讲,别说在青年这个年龄段层次,哪怕放眼整个国际数学界都属佼佼者,单数论上的成就让很多人自愧不如。
什么构建多尺度解析筛法,成功证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
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完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等。
仅用几十分钟的时间,便把这些东西全部填好。
只剩下杰青项目课题。
“不能直接填写霍奇猜想,又要自己擅长的……”徐铭此时思维快速运转盘算着。
很快。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念头,浮现在脑海中。
眼下他已经改造完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用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相信能够彻底证明1+1,为陈景潤院士留下的遗憾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加上数论问题正是自己擅长的,用来作为杰青项目简直再合适不过。
“就这么办。”
徐铭思忖至此,当即便拍板决定下来。
然后便按照哥德巴赫猜想,书写项目申请书,准备在今天内把任务完成。
……
晚上。
徐铭在食堂吃完饭,回到自己办公室,继续撰写杰青项目申请书,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他可不是刚接触哥德巴赫猜想。
研究了这么久,甚至改造完筛法工具,自然能称得上是非常熟悉。
撰写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并未耽搁他太长时间。
“总算弄完了。”
这时徐铭突然停下手上动作,站起来伸个懒腰,低声吐出一句话。
恰在这个时候,只见办公室房门被轻轻推开,从门缝处偷偷探过来一个扎着高马尾的脑袋。
眼睛水灵灵的往里面瞄着。
徐铭听到动静,立刻把视线投出去,看见是陈璐后有些哭笑不得的招手。
“你站在门口干嘛,我这会儿已经忙完了。”
“我以为你还在工作呢。”陈璐闻言直起身迈步过来显得不太好意思。
她知道数学家在工作时,最忌讳被人打扰,这有可能会导致,好不容易碰撞出的灵感消散,严重影响到课题的整个研究周期。
所以她每次过来的时候,会先偷偷观察情况,确认徐铭没在忙才开口打招呼。
徐铭早就注意到陈璐的这个习惯,只是未将其挑明。
待对方近前后主动关心道:“今天怎么样?”
暑假结束研究生提前开学后,陈璐已然研二,相应的组会作业任务会增加,往往会稍显得忙碌。
“今天跟着导师新加入一个课题,还算比较顺利。”陈璐如实开口回答。
话音才刚落下,又故意吐出几个字反问。
“那徐教授你呢?”
“忙了一下午,才把这份杰青项目申请书弄好,明天还要拿给导师。”
“你要入选杰青了。”陈璐闻言心中顿时一喜。
她知道以徐铭燕大教授的身份,杰青所具有的吸引力已然不大,但作为徐铭已经订婚的女朋友,无论什么样的荣誉都会发自内心为其高兴。
“今天没啥事不用加班,咱们回家。”徐铭没忍住在陈璐脑袋上揉了下轻声细语。
后者满脸欣喜乖巧点了下头。
“嗯。”
是的。
徐铭在燕大旁边的院士楼买房后,收拾完便和女朋友陈璐一起住了进去。
其中陈璐还用自己参加课题赚的钱和奖金,购买了不少家具进行布置。
至于学校方面分配的房子,则可以用来出租,或者等以后双方父母来燕京可以居住。
而房子内最显眼的,毫无疑问要属,放置徐铭那些奖章证书的柜子。
相信无论谁过来做客,都要被满墙的荣誉吸引。
特别是这里还仅只有一部分。
第二天。
徐铭准时被生物钟叫醒,他没打扰旁边,仍在熟睡的陈璐先一步去学校。
在熟悉的学五食堂吃完早饭,径直前往理教楼。
不过他不是去自己办公室。
而是上了一层,来到导师办公室门前。
因为看到办公室房门处于打开状态,便索性直接迈步走了进去。
伴随眼前画面闯入视野,只见张鲁平已经坐到自己办公桌上的电脑前,且旁边还站着满脸期待的刘新杰。
“导师好。”
徐铭走到办公桌前停下脚步,礼貌性打了声招呼。
刘新杰则立刻脱口道:“徐教授。”
喊的非常丝滑。
冲其点头示意,徐铭刚想搭话,耳旁顿时便传来导师张鲁平的声音。
“你来的正好,小刘刚完成的论文,要不你这位院里最年轻的教授给他指点一下。”张鲁平抬眼看向徐铭说:“我刚到办公室连口水还没来得及接呢。”
“那我先看看吧。”徐铭随口答应下来没有多想。
反观旁边的刘新杰,看到徐铭走过去,脸上表情顿时被忐忑所取代。
今天好不容易把之前开的论文写完,便想着查漏补缺让导师看一眼,然后再发表一篇SCI数学论文。
到底是成为了博士生,且有着不少发表经验,对于今天这篇论文算比较有信心。
不说被导师称赞,起码不会被骂。
然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大早跑来导师办公室,竟也会碰巧遇上徐铭,关键还要看他的论文,顿时心里面不由得忐忑起来变得没什么信心。
毕竟徐铭的名气实在太大。
单凭最年轻的数学正教授这一个头衔,便已经能给其他人带来很大压力。
普通水平的论文,只怕很难能入其眼。
“算了。”
“被骂就被骂吧,能让徐教授帮忙指导,说不定论文能投影响因子更高的数学期刊。”
脑海中快速想着这些,很快他便自我和解,做好了被徐铭指出错误的准备。
徐铭自然不知道,刘新杰此时再想什么,看到屏幕中正处于打开状态的论文便沉浸其中,寻找其中的亮点和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刘新杰的这篇论文属于偏微分方程领域。
对其中一个定理结构进行了优化工作,使之步骤过程更加的简化。
以他目前的数学水平和运算速度,面对这种论文基本不需要手动验算,花费十多分钟浏览完核心结构,心里面便顿时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核心的简化步骤和思路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切入的方向也比较新颖。”
“我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
徐铭从电脑屏幕上收回目光,看向旁边刘新杰,面露微笑用鼓励的语气评价。
当这番话传进刘新杰的耳中,他先是怔了下,随即回过神来后脸上顿时涌现欣喜,整个人还后知后觉的有些不太敢相信。
“论文被夸了?”
“相比以前确实进步不小,很不错。”张鲁平此刻也忍不住接过话茬附和一句。
对于自己这个仅剩下的学生,作为导师他不奢望能像徐铭那样天赋出众,能在自身原本的基础上,实现提高数学水平不断进步便算满足要求。
在徐铭过来之前,他就大致看了刘新杰的论文,相比以前确实好很多。
连续被徐铭和自家导师称赞,刘新杰的心情,顿时变得前所未有的好,甚至整个人都显得放松。
下秒主动和徐铭搭话,如同还是师兄弟时,互相关心对方的情况。
“徐教授今天这么早过来,应该也是有事情吧?”
“是有点事。”徐铭点点头承认。
接着他把手里面的东西,给张鲁平递过去,并开口详细说明。
“导师。”
“杰青项目申请书,我已经写完了。”
“速度这么快。”张鲁平闻言心中顿时一动,下意识嘀咕一句的同时直接查看起来。
主要是确认项目规划上,徐铭没有乱写。
旁边刘新杰听到是申请杰青,虽感到羡慕,脸上表情却没什么明显的变化,就像是知道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情。
没办法。
徐铭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获得拉马努金和陈省身两项国际数学奖项,加上燕大数院教授身份,额外申请个杰青确实根本不算啥事。
要说师兄林伟入选杰青,那他可能会更激动些。
张鲁平很快找到关于项目规划的部分,但在看到上面撰写的内容后,本来还挂在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同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号。
对此显得颇为费解。
“证明解决数论问题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确实。
徐铭没把霍奇猜想写进杰青项目,但却是数论皇冠上仅剩下的一颗明珠。
关键在他的认知中,徐铭虽之前在参加,拉马努金奖颁奖典礼时,提到过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为陈景潤院士弥补遗憾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但后面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却选择把代数几何中的平展上同调作为内容。
怎么看都像是放弃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转投入代数几何怀抱。
结果今天却又在杰青项目申请上,重新填写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未来规划。
面对心中的疑问,也顾不上去多想,连忙开口询问。
“你不是在研究平展上同调证明霍奇猜想吗,怎么又回到了数论问题上面?”
“难道你没有放弃数论……还是说意识到了证明霍奇猜想的难度,决定重新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徐铭把导师的两个问题听进耳中,虽同样意外,却还是如实进行了回答。
“谁说我要放弃数论?”
“其实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之前,我就完成了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随时可以着手应用,展开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代数几何领域相关问题,才是我未来的数学规划。”
张鲁平把徐铭的话尽数听进耳中,回过味来后,不由得老脸一红。
敢情是这么一回事。
早在之前,院里为避免给徐铭带来压力,便很少会去主动追问数学课题上的事。
本以为徐铭可能是放弃了哥德巴赫猜想,这才把主要注意力投到代数几何上,并提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体系,为学界证明霍奇猜想提供新的思路,结果实际情况竟是因为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了把握。
所以才暂时抛之脑后,变得不怎么重视。
而在弄清楚真实情况,张鲁平很快又激动起来,迅速看向徐铭抛出新的问题。
“太好了。”
“那你打算用多久,来彻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我已经答应萨纳克教授,会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新发表一篇数学论文。”徐铭想起前几天的事应声回答。
当这句话传进张鲁平耳中,后者脸上笑容顿时更盛。
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被学界共称为数论皇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
其中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气更大。
之前徐铭成功解决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在学界引起巨大轰动和讨论,并因此成功拿下两个国际数学奖项,加入国际数学联盟组织。
若再次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最后一颗明珠,那便相当于直接戴上数论皇冠。
成为数论界名副其实的皇帝。
届时国内数学界,就代表着数论此古老分支,绝对的权威性。
甚至连眼下尚未正式闭幕的数学家大会,说不定都要后悔没直接把菲尔兹奖颁发给徐铭。
快速想清楚这些,张鲁平暂时控制住激动心情,忙站起身同徐铭说:
“我现在就把申请书送到杰青基金委员会,你接下来安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就行。”
话音落下。
都顾不上还在办公室内的徐铭和刘新杰,直接风风火火的带着申请书离开,留下两人互相对视不知该说啥。
徐铭望向,快速消失在视野中的导师,整个人对此情形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正如导师讲的那样。
他确实该开始,借助改造后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尝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这样说不定等杰青基金批下来,他都要结题了。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面对房间只剩下他们俩人,徐铭便不再过多耽搁,同刘新杰招呼一声,迈步离开朝楼下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而刘新杰明显还处在震惊中。
直到周围就剩他自己,才算回过神来,收起都快要惊掉到地上的下巴。
“不愧是我崇拜的偶像,居然拿哥德巴赫猜想去申请杰青项目,换做其他人基金委员会估计会以为人疯了。”
满眼崇拜的低喃这么句,才算关好办公室房门,回宿舍给期刊投稿。
……
燕京,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部。
作为杰青项目基金的设立者,这里负责每年杰青的申请和审核以及批准。
上午。
数学物理科学部。
韦启瑞坐在自己办公室,复核着今年,成功入选杰青项目基金扶持人员名单。
按照往年的流程,月底就要对外公示。
所以这几天的工作内容,相比平时会显得多些。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一位秘书敲响房门,进来后向韦启瑞汇报。
“韦主任。”
“燕大数学科学院的张主任找您,说有要紧的事情。”
“让他进来吧。”韦启瑞闻言暂时停下手上动作。
不多时。
便见张鲁平在秘书引领下进来,待秘书离开并带上房门后直接朝办公桌走去。
“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了老张?”韦启瑞抬眼看向张鲁平微笑着主动搭话询问。
燕大身为国内顶尖学府,每年能入选杰青的人员数量并不在少数,以他们两人之间的身份,不说关系特别熟悉却也算认识了很多年。
张鲁平从燕大过来,整个人还沉浸在喜悦中,面对询问倒也没叙旧,直接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来你这自然是有正事。”
“我们数院教授徐铭的杰青项目申请书,你们走下特殊通道给加进去吧。”
说着不忘把相关资料递过去。
“以徐铭在国际数学界上的学术影响力,肯定是有资格入选杰青,不过今年的杰青审核流程都已经走完,要不等明年再重新申请?”韦启瑞听到是和徐铭相关,心平气和与张鲁平商量起来。
他担任着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对徐铭的情况自然不可能不了解。
然张鲁平却是打定了主意。
闻言当即表示道:
“徐铭连续拿到两个国际数学奖项,更是极大提高了国内数学界的影响力,在荣誉待遇上我们可不能慢待。”
“实在不行我只能去找我们校长。”
韦启瑞听完张鲁平的话,也是感到一阵头疼,涉及到流程等问题不好平衡。
最终顿了数秒后,还是松口先询问了句。
“那他的项目内容是……”
“关于对数论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张鲁平满脸骄傲中气十足的沉声回答。
后者闻声则瞬间脸上表情一僵,那懵圈的样子,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