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听见你的猫 > 第47章 小镇特色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虽说今天是年二十九,但是小镇集市依旧忙忙碌碌。赵越和代代在顶楼静静的吹着风看着古镇的清晨喝着烤茶。

    午饭时间蔡女士给赵越发了消息说让他带着代代去镇子里找吃的,说古镇里有很多特色美食,来了就去尝尝,又给推荐了几家镇上的餐厅,野生菌火锅,私房菜,铜瓢牛肉......

    赵越喝了一口茶起身,"中午得自己找吃的了!"把消息给代代看了一眼。

    不一会代代举着手机晃了晃,"我看到攻略上很多人推荐铜瓢牛肉了,咱就去阿姨说的那家吧!"

    两人很快下了楼,没走多远代代就指着前面的店铺,"就这家吧,攻略说老板每天凌晨现宰牛骨,肉香能飘半条街呢。"

    店铺果然在主干道显眼处,门口的木架上挂着牛骨与鲜肉,牛肉的肌理清晰可见,看着确实新鲜。

    饭点的队伍在廊下拐了个弯,一个阿姨笑着走出来,"两位吃饭么?前头就三桌啦,我们铜瓢翻得快,你们先坐这儿喝口茶,马上就轮到你们了!"

    说完指了指门口的凳子,旁边桌上摆着茶壶和一次性杯子。阿姨倒了两杯茶递过来,门口不时飘出肉香。

    果然没等多久,阿姨就招呼他们进去,早上两个人吃了不少,这会看了看菜单点了一个招牌铜瓢牛肉。

    铜瓢上桌时滚沸的汤面托着大块腱子肉起伏。代代舀了勺清汤送入口中,被烫的直吸溜。

    赵越笑着舀了一勺清汤倒入碗中,晾凉之后递给代代,盐味淡得几乎察觉不到,却衬得肉香愈发鲜甜。

    蘸料碗里腐乳块碾碎了混着酱油,淋一圈香油,撒上干辣椒与蒜末,夹一筷子颤巍巍的牛肉往碗里一滚,红亮的酱汁裹着热气入口,筋肉在齿间弹开,别提那滋味有多爽了。

    赵越见她吃得两颊发红,默默把自己晾凉的那碗清汤推过去,"慢些吃。"

    酒足饭饱,两人的外套都热的丢在沙发上。喝了一口茶便将外套搭在手臂上晃荡着走出店门。

    时间还早,阳光正好。两人买了杯咖啡沿着野鸭湖边散步,果然南方城市,这个时节,河边依旧垂柳依依,水车悠悠。野鸭在水中嬉戏,洗衣亭下,偶尔有妇人洗衣,棒槌声阵阵。。

    这座坐落在火山群环抱的盆地中的古镇,毗邻缅甸,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见证了马帮文化和商贸往来的繁荣历史。现在还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宅院、宗祠、牌坊错落有致。

    阳光裹着薄霜落在野鸭湖面,粼粼波光里浮着几瓣早开的蜡梅,不知从里飘来的。赵越和代代沿着湖边木栈道慢行,代代的羽绒服一样穿上,拉链松松垮垮地敞着,赵越臂弯里搭着的外套随步伐轻晃。

    "听我妈说年初三他们就返程了。"代代捧着咖啡忽然驻足,望着湖边正在贴窗花的店铺,朱红剪纸在玻璃窗上印下福字。

    "他们租的小院要到初十才退租呢。"她指尖摩挲着杯盖边缘,喝了一口咖啡。

    赵越的目光掠过湖面,几根枯黄的芦苇正在晃荡,想起今早蔡女士说的事,"上次国外来的安娜你记得么?还去过秦阿姨的泥塑馆,让向秦阿姨了解了泥塑知识。"

    代代点了点头,秦女士说过就是那次秦女士和蔡女士还遗憾没成亲家呢。

    不知从哪里飘来几片腊梅花瓣,一瓣不偏不倚落在代代头发上。赵越摘掉代代发梢沾着的蜡梅花瓣,"据说上次他们挑选的泥塑很受欢迎,安娜把带回去的泥塑送给了一个朋友,又辗转被一个收藏家看到,那个收藏家联系了我妈想要再了解一下泥塑相关的内容,正好秦阿姨对这方面的专家,只好把她也带回去了。"

    风忽然掠过湖面,卷起代代额前的碎发,赵越揉了揉代代的头发,"回去能给我送一个你的作品么?这次可不要照片"。

    代代点了点头,望着远处正在收水灯的老伯,竹筏划过水面时惊起一群不知名的水鸟,忽然轻笑出声,"那么大的院子,到时候可就只剩咱俩了......"尾音被风扯得细碎,却在赵越听来像句未说完的邀约。

    他喉结轻滚,耳尖在冬日暖阳里泛起薄红,抓着代代的手喝了一口她的咖啡,"记住你......"

    代代也抓着赵越的手喝了一口他的咖啡,"来而不往非礼也!"

    "记住我什么?"代代突然盯着赵越。

    "记住你的反射弧有点长......"赵越嘴角扬了一下。

    不知不觉走到了艾思奇纪念馆,赵越提议进去看看。两个上了台阶,跨进门槛,小道尽头是艾思奇的雕像。再往前是各类展馆,展厅里寥寥几个游客,正对着《大众哲学》手稿低声交谈。

    代代对哲学了解不多,正盯着墙上的介绍品读。

    赵越的手指划过展墙上的年表,玻璃映出他专注的眉眼,"他23岁写《大众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写成了老百姓能看懂的故事。"

    代代望着展柜里那支钢笔,笔帽上的刻痕已模糊不清,赵越介绍着艾思奇在延安窑洞写稿的经历,玻璃反光里,他的侧脸线条利落,英俊绝伦。

    出馆时已近黄昏,古镇的灯笼次第亮起,不知是谁家放了鞭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青石板路上还有未扫的炮仗红屑。

    新建的茶楼前,匠人正用糯米灰浆填补砖缝,木槌敲打青砖的声响在巷弄里回荡。檐角的木雕还能看见刀痕,却刻着与老宅子相同的纹路,连瓦都是仿造旧窑烧的。

    代代望着街尾正在挂灯笼的孩童,竹梯上的少年举着"福"字倒贴,底下的母亲笑着喊,"倒了倒了,福气到了!"灯笼光映在赵越脸上,他正望着茶楼飞檐下的铜铃出神。

    忽然觉得,这小镇真用心,不管是新建还是维护都采用原有的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成为《国家地理》推荐的宝藏小城吧。

    暮色漫进湖堤时,两人的的咖啡杯早已空空。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