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 > 第204章 城里来的老药师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林东蹲下去,捏着一片比指甲盖还小的叶子。

    叶尖确实带着一丝不正常的焦黄。

    “书上说要‘保持湿润’,”赵四爷抠着脑门,

    “这湿润……到底是个啥手感?俺怕给太干了,一天浇了三遍水,是不是浇多了?”

    林东心里“咯噔”一下。

    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另一边的王二牛也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

    “东子,俺看这苗长得慢,是不是缺肥了?俺寻思着,昨晚施了一点农家肥!”

    林东的脑袋“嗡”地一声。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大水,大肥。

    对庄稼来说是补药,对这些幼苗,却起了反作用。

    起初,只是几片叶子尖儿发黄。

    村里人没当回事,甚至觉得是“肥劲儿上来,烧的,正常”。

    可渐渐地,成片成片的幼苗,先是叶片蜷曲,然后整株都变得萎靡不振,根部开始腐烂,一碰就断。

    前几天还绿意盎然、充满希望的药田,现在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斑斑驳驳,死气沉沉。

    最让林东心凉的,是那株“药王”。

    它那苍劲的叶片失去了光泽,无力地耷拉着,仿佛一个被抽走了精气神的老人,正在慢慢走向死亡。

    “东子,这……这咋整啊?”

    林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叔,大伙儿先别慌。这事儿是我领的头,就肯定有解决的法子。”

    他看向众人,“咱们自己不会,就去请会的人来教!请真正的专家来给咱们当老师!”

    第二天一早,林东就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结结实实地捆着两个印着“兴安猎人”商标的崭新纸箱,直奔县城。

    箱子里装的,是新出窖的猴头菇酒和几罐品相最好的蜂蜜。

    人情社会,求人办事,哪有空着手上门的道理?

    县城药房里,孙掌柜正戴着老花镜,用个小镊子精心拾掇着一匣子野山参,

    听到门口熟悉的“二八大杠”清脆的刹车声,头都没抬就乐了。

    “林老弟,你这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这次又琢磨出什么好东西,还是又遇到什么新难题了?”

    “嘿,还是孙掌柜您了解我。”

    林东笑着走进去,将两个纸箱往柜台上一放,一股淡淡的酒香和蜜香就飘了出来。

    “一点新产品,给您尝个鲜。顺便……还真有个事儿,得求您这位老前辈给指条明路。”

    孙掌柜眼睛一亮,打开箱子一瞧,脸上笑意更浓了:

    “你小子,总能给我惊喜。说吧,啥事儿?只要我老孙办得到的,绝不含糊。”

    林东也不绕弯子,把村里大规模种植药材,却苦于没有技术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

    “所以我想着,您在药材行里人脉广,能不能帮忙请一位懂种植、经验足的老药工或者技术员,到我们村去现场指导指导?”

    “放心,讲课费、车马费,一分不少,绝对让老师傅满意!”

    孙掌柜听完,沉吟了片刻。

    这年头,吃“商品粮”的城里技术员,有几个愿意往乡下跑?

    “这事儿……倒也不是不行。”

    “钱不钱的还在其次,关键是得人家愿意去。我倒是认识一位,省药材公司退下来的老药工,姓刘,叫刘文海。”

    “那技术,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拿’。就是这老哥,脾气有点倔。”

    “倔?”

    “嗯,”孙掌柜点点头,

    “老爷子一辈子跟药材打交道,最看不得糟蹋好东西。要是他觉得你们是瞎胡闹,给再多钱,他眼皮子都不会看一下。”

    “可要是他看对眼了,觉得你们是真心实意想干事,没准儿分文不取都乐意教你。”

    林东心里顿时有了底,他要的就是这种有真本事、有原则的人!

    “孙掌柜,您就放心吧!”林东拍着胸脯,眼睛里闪着光,

    “我们靠山屯是穷,但是真心想靠这片地,靠这双手,干出个名堂来!只要刘老肯来,我们全村上下,就把他当亲人敬着!”

    “行!”孙掌柜被林东这股子劲头感染了,“就冲你这句话,我豁出这张老脸,帮你去请!成与不成,我尽快给你信儿!”

    “太感谢您了,孙掌柜!”

    孙掌柜的效率极高。

    三天后,一辆颠簸的客车停在了靠山屯的村口。

    林东带着老村长,还有王小虎、张大山几个年轻人,早早地等在了那里。

    车门打开,一个身板挺直、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人,提着一个旧帆布包,下了车。

    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卡其布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沾了些路上的灰尘,但眼神锐利,带着一股子城里人才有的审视味道。

    “哪位是林东同志?”

    “刘老!您好您好!我就是林东!”

    林东赶忙迎上去,双手紧紧握住老人的手,

    “一路辛苦了!我是真没想到您能来得这么快!”

    刘文海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却已经越过众人,投向了不远处的田地。

    “客套话就免了。先带我去地里看看。”

    没有寒暄,没有喝水,这位省里来的“大拿”,直奔主题。

    一行人簇拥着刘文海来到那片药材地。

    老支书和几个村民跟在后面,小声嘀咕着,眼神里又是敬畏,又是好奇,还有一丝怀疑。

    就这么个干瘦老头,真比咱种了一辈子地的还懂?

    刘文海一言不发,走到地头,和林东那天一样蹲下身,捻土、看苗,动作娴熟无比。

    他掰开一棵黄芪苗的根部,仔细看了看,又摘下一片焦黄的叶子,放在指尖捻了捻。

    半晌,他才站起身,转头看着林东和一众村民,眉头紧锁。

    “胡闹!简直是胡闹!”

    老人一开口,就是一句毫不客气的训斥,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黄芪,不是红薯!喜砂质土壤,你们这黏土掺沙不够,底肥下得又猛,烧根了都不知道?”

    他指着一个方向:“还有那一片,地势低洼,浇水没个章法,这是要把它当水稻养?根都快泡烂了!”

    一番话,说得老支书和几个老农脸上火辣辣的,一句话都辩驳不出来。

    因为,人家说得全对!

    刘文海没理会众人的尴尬,他看向林东,语气稍缓,但依旧严肃:

    “林东同志,我来之前,孙掌柜把你夸得天花乱坠,说你是个有想法、能干事的后生。”

    “可光有想法不行,农业,是门科学!得有敬畏之心!”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