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 > 第184章 搞活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林东心里一沉,他知道,这年代很多电子元件比粮食还难弄。

    “我来想办法!你们先把线路的活儿干起来,等你们线拉好了,我保证把‘功放管’给你们弄回来!”

    第二天,林东就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凤凰牌二八大杠,奔着几十里外的县城去了。

    他没去供销社,而是直接拐进了县城边缘的废品收购站。

    在堆积如山的破铜烂铁里,他像个寻宝的猎人,翻找了整整一个下午,

    直到衬衫被灰尘染成了迷彩色,才在一个破旧的收音机残骸里,找到了一枚完好无损的“红星牌”功放管。

    站长看他那宝贝样,撇撇嘴:“后生,这破玻璃疙瘩有啥用?五毛钱,拿走!”

    林东攥着那枚温热的功放管,心里乐开了花。

    这哪是五毛钱,这是整个靠山屯未来的“嗓子”!

    几天后,当一切准备就绪。

    李援朝和几个年轻人,围在村委会那台老旧的功放机前,紧张得连呼吸都放轻了。

    李援朝亲自动手,用烧得通红的电烙铁,小心翼翼将那枚功放管焊了上去。

    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松香混合着尘土的特殊味道。

    林东深吸一口气,猛地推上了电闸!

    “滋——”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

    院子里那只沉默多年的大喇叭,突然发出“咳咳”两声,仿佛一个沉睡的老人清了清嗓子。

    紧接着,高亢嘹亮的乐曲,猛然打破了靠山屯的宁静!

    那声音,带着些许电流的“滋滋”声,无比清晰,无比震撼!

    西头打谷场上,正在翻晒苞米的汉子们,猛然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愕然抬头。

    东头养殖区,正在喂猪的婆娘们,手里的瓢“当啷”一声掉进了猪食槽。

    正在河边摸鱼的半大孩子们,从水里跳出来,朝着村委会的方向望。

    整个靠山屯,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短暂的寂静后,是冲天的欢呼!

    “响了!响了!俺们村的大喇叭又响了!”

    林东站在村委会院里,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听着村民们的欢呼,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豪情涌上心头。

    他亲自制定了广播时间表:

    早六点半起床号,中午十二点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七点是村务通知、天气预报和表扬好人好事。

    这天中午,林东正在加工坊检查“匠心”木器的进度,

    广播里,播音员那沉稳而有力的声音,突然传来一条让他灵魂都为之震颤的消息!

    “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会议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

    “要发展多种经营,搞活农村经济……”

    林东猛地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像一尊雕塑。

    来了!它终于来了!

    那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的改革春风,终于吹过了千山万水,吹到了这兴安岭的旮旯里!

    “解放思想!”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搞活农村经济!”

    林东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一股热流从胸膛直冲天灵盖。

    不仅仅是林东。

    整个靠山屯,都被这条重磅新闻炸开了锅。

    田埂上,正抽着旱烟的老汉停下活计,侧耳倾听,烟锅里的火星掉在裤腿上都没发觉。

    “老王家的,你听着没?”一个婆娘在井边对着邻居喊,

    “广播里说……说让咱自个儿干,先富起来?这是真的假的?”

    “啥叫‘搞活经济’?咱……咱现在这就算搞活了?”

    当晚,林东召集了所有村干部和社员开会。

    屋子里,烟雾缭绕,但所有人的眼睛都亮得吓人。

    “大家伙儿都听到了!”林东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洪亮,他摊开一张托人从县城带回来的《人民日报》,

    “上面给咱们指明路了!甩开膀子干,没错!大胆去挣钱,没错!咱们靠山屯,要做的就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李长山一拍大腿,看着林东,满脸的惊叹和佩服:

    “林东……你这脑瓜子是咋长的?俺们还在琢磨咋填饱肚子,你咋就跟上面想到一块儿去了?”

    林东笑了,笑得无比舒展和自信。

    他走到门口,目光越过眼前的村落,投向了那片沉睡中绿水青山。

    那里,才是靠山屯真正的金山银山!

    第二天一大早,“滋啦……喂,喂!”

    大喇叭里传出一阵电流的嘶鸣,随后,林东清了清嗓子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靠山屯。

    “屯里的老少爷儿们,都听着啊,说个事儿!”

    地头田间,屋前炕上,正在忙活的村民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竖起了耳朵。

    林东这小子,每次用大喇叭喊话,都准没小事儿!

    “前头修路,大伙儿都辛苦了!咱们屯子现在是旧貌换新颜,那条通往‘猎人小径’的路,我给起了个名,叫‘珍珠项链’!景点咱也都拾掇得差不多了。”

    “可光景好,没人来看,那不成!要是城里人来了,两眼一抹黑,谁给人家领路?”

    林东的声音顿了顿,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所以,我寻思着,得在咱们村里,选拔一批‘乡村导游’!”

    “导游?”

    “啥玩意儿?”

    大喇叭那边话音刚落,屯子里立刻就嗡嗡地议论开了。

    “东子,啥是导游?是跟打猎的向导一个意思不?”有人扯着嗓子朝村委会方向喊。

    “不一样!”林东仿佛听见了,声音更大了,

    “向导光会领路,咱们这导游,不但要腿脚利索,嘴皮子也得利索!得会说,要把咱们靠山屯的好,咱们兴安岭的美,都给人家讲明白了!”

    “还有,人得瞅着精神、体面!不能给咱靠山屯丢人!”

    “那……那当这个导游,给算工分不?”一个婶子问出了最实在的问题。

    “算!怎么不算!”林东笑了,

    “不但工分照算,干得好的,每天还有额外的补贴!顿顿能吃上白面馒头那种补贴!”

    “哗——”

    这话一出,比啥都有用。

    “那敢情好!”

    “东子,咋个选法?俺家大小子念过高中,行不?”

    “俺也行!俺打小就在山里蹿,闭着眼都丢不了!”

    刚才还一头雾水的村民,这会儿全动了心思。这可是个露脸还能挣钱的活儿啊!

    林东笑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的,不光是人,更是人心里的那股子劲儿!

    报名现场,比预想的还热闹。

    林东亲自把关,一张桌子,一个马扎,就设在了村委会大院里。

    “下一个!”

    一个精瘦的小伙子站了出来,一挺胸:“东哥,我叫李兵,狩猎队的!山里我熟,体力好!”

    林东点点头:“行,体力是基础。给你出个题,要是城里来的客人,问你眼前这棵大白桦树有啥讲究,你怎么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