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京郊别墅区被一层薄雪覆盖,清冽的空气里却透着暖意。虽然是春节难得的几天假期,洛珞和刘艺菲也许久没有见面了,不过两人倒并没有四处闲逛的玩乐,而是腻在了家里。
除了洛珞不方便出门外,两人也都不是很想折腾,毕竟不只是洛珞这半年来事情繁多,刘艺菲的话剧团巡演也是忙碌的很。
两人久别重逢,选择了最珍贵的“宅家”模式。
就连双方父母都十分默契的理解了,他们奔波半年的辛苦和渴盼独处的念头,默契地决定晚几天再过来团圆,将这几日完全留给他们小两口。
客厅里暖气十分充足,驱散了这深冬的寒意。
洛珞整个人都陷在沙发里,虽然面前摆着新手机原型的设计图,看似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的样子,但其实正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放松。
刘艺菲则正好相反,穿着一身舒适的家居服,蜷在另一侧,面前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眼神却不像在家那般慵懒,反而带着巡演归来后的沉静与审视。
“累坏了吧?这一圈巡演。”
洛珞放下图纸,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刘艺菲略显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上。
他记得刘艺菲跟着孙琳老师的话剧团跑遍了几个城市,剧团条件自然比不得《流浪地球》那样的大制作。
刘艺菲轻轻摇头,捧起茶杯轻啜了一口,嘴角泛起一丝满足的弧度:
“身体是有点疲惫,但精神上……很充实,感觉像是把身上的浮尘都洗净了。”
“你了解孙老师的……”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却又藏不住一丝骄傲:
“一点没因为我是谁的女朋友或者顶着什么头衔就客气,一句台词的情绪差了分毫,一个走位的节奏快了半秒,她能让你在空荡荡的排练厅里一遍遍重来,直到你感觉灵魂都要从嗓子眼儿里爬出来。”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认真,仿佛在回忆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
“刚开始在话剧院排练,压力比拍电影大太多了,孙老师真是一点情面不讲,一句台词的情绪不对、一个走位的节奏没卡准,她能把你‘磨’上十几遍。”
她模仿着孙琳老师严厉的语气:
“艺菲!观众在黑暗中盯着你,你的每一个毛孔都应该在演戏!”
洛珞想象着那副场景,眼中带着理解和欣赏的笑意,似乎回忆起了孙老师教他的时候。
他两世为人作为孙老师的门生,当然早就知道孙琳的严格,否则不会特意为她引荐。
“现在呢?孙老师还这样‘磨’你吗?”
他打趣的问道,作为课外辅导老师,其实孙老师都没有这么认真严厉的教过他,这么一想还有点羡慕了。
“还磨!”
刘艺菲坦言,语气里却带着一种被认可的骄傲:
“但没那么狠了。”
显然这不可能是孙老师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她进步真的很大。
她的目光投向窗外飘落的细雪,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
“演《雷雨》里的繁漪,我自认为状态很好,情绪爆发得很激烈,谢幕后,孙老师没骂我,她只是在我卸妆时说了一句”
“艺菲,你要记住,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往往不是嘶吼,而是被生活碾碎前,那颗心无声的裂痕,你的力量要向内收,再狠狠压进观众的心里。”
她说着,微微握紧了茶杯:
“洛珞,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好多,电影镜头可能放过很多细节,它是宽容的,既能放大你的美丽,又可以给你NG重来的机会。”
“可话剧的聚光灯下……你心里每一个小小的走神,脸上每一个刻意为之的表情,甚至你试图努力表演却没有真正理解的某个情绪转折……都会被那束光剥得一干二净,完整的袒露在观众眼前。”
刘艺菲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崭新的笃定,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我过去……太习惯于‘表演’一种情绪,现在,我在学着‘成为’那个角色,让角色的命运流淌在我身体里,话剧,它真的在重塑我对‘表演’两个字的理解。”
洛珞静静地听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刘艺菲身上发生的蜕变。
眼前这张脸庞依旧美丽绝伦,昔日的清纯灵秀中,却沉淀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质感。
那不是妆容或表情带来的变化,而是眼神深处,多了历经舞台淬炼后坚硬的核。
那个在原本时空里,可能还在古装剧片场摸索着下一个“神仙姐姐”定位,或在质疑声中寻求突破口的年轻女孩,如今正坚定地走在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上——一条通向真正演员内核的荆棘之路。
她的光芒不再仅仅附着于外表,更源于那份对艺术笨拙而虔诚的执着。
《星你》和《源代码》带给她的是国际上的关注,而话剧舞台带来的,是更扎实的根基和更纯粹的信念。
那个曾经靠颜值闯进影视圈的小女孩,如今已然成长为在艺术道路上有着明确追求和深刻思考的演员。
“所以,你这条路……是认定了?”
洛珞问,语气里是纯粹的尊重和支持,没有丝毫质疑她“折腾”或“不赚钱”的想法,这种事无关紧要的,更重要的是她是不是真的喜欢。
“认定了。”
刘艺菲回答得十分坚定:
“在舞台上找到的那种真实感,那种与台下几百上千人心灵共振的感觉,无可替代,就算再苦再累,下一轮巡演,我还会去,就像你……”
她望向洛珞手边的电池难题图纸:
“也有自己执着要做的事情,我也觉得总要有点执着,才对得起自己。”
洛珞闻言有些心情荡漾,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话剧排练厅里挥汗如雨、反复锤炼每一个细节的刘艺菲,与他记忆中几年前那个她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的她,早已用实力超越了质疑,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份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与他对科研和对布局未来的执着,在灵魂深处产生了一丝的共鸣。
“说得好。”
洛珞放下图纸,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坐下,伸手覆在她握着茶杯的手上。
“不过假期就不想这些了,大年三十之前,我们好好享受下没人打扰的二人世界,爸妈来之前,我们还可以一起看看你的上一部话剧,应该有影像资料吧。”
刘艺菲顺势靠在他肩头,卸下舞台上武装的“铠甲”,流露出柔软和依赖,脸上带着满足的倦意和期待:
“嗯,听你的,这次回来,我只想好好和你待着,哪里也不去。”
窗外,雪花依旧安静飘落,屋内,炉火般的温情弥漫开来。
他们交换着各自领域的艰辛与热爱,分享着对未来的野心与憧憬。
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炉火旁平淡真实的絮语与相互支撑的目光,映照着两个灵魂在各自道路上愈发闪耀的光辉。
这就是他们忙碌世界里,最珍贵的年节序曲。
……
春节的余韵还残留在微凉的空气中,各家的红灯笼也还没有拆下。
不过短暂的温馨时光像水面上倒映的虹,美好却易逝,在大年二十九,两边家长再次到来,享受了几天一家团聚的愉快春节生活后……
洛珞和刘艺菲这对在各自领域中发光发热的爱侣,再次踏上了平行的征途。
首都剧场后台。
空气中弥漫着松香、新制布景的木屑味,以及演员们无声酝酿的专注气息。
刘艺菲已经换下了厚重的冬装,穿上合身的练功服,手里捧着厚厚一迭崭新的剧本,边缘已被她指尖的汗水微微浸皱——这是孙琳老师亲自为她“量体裁衣”修改过的角色本子。
“《茶馆》,王淑芬。”
刘艺菲轻声念着角色的名字,指尖抚过那些充满时代重量与人生况味的台词。
不再是巡演时的客串或群戏,这是她话剧生涯中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需要贯穿整场的重要角色。
她报考国家话剧院的笔试面试成绩都非常优异,虽然正式编制还未下达,但整个话剧团都已将她视为“自己人”,一个值得打磨的、有潜力真正扎根舞台的演员。
孙琳老师拿着导筒,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
“艺菲,王淑芬的戏份不多,但份量极重,她是茶馆变迁的见证者,是底层挣扎求存的坚韧化身。”
“你的情绪要像被江水不断冲刷的礁石,沉下去,磨平棱角,但最深处的那股劲儿,不能断!记住我说过的,真正的力量,是收敛。”
刘艺菲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她目前拿到过反差最大的角色了,无论是年龄、形象还是气质,都是天差地别,对她来说真的很有挑战性。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兴奋。
灯光暗下,再亮起时,她已不再是那个在电视机和影院里光芒四射的人气女明星。
她的背脊微微佝偻着,仿佛承载了生活的无形重担,眼神从昔日的清亮变得有些浑浊,却又在最深处闪烁着一点倔强的光。
她走到舞台中央那片象征命运多舛的位置,开始了独自的揣摩与练习,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调整,每一次呼吸的停顿,都在努力将“表演”变成“存在”,将自己完全沉入那个动荡年代里一个苦命女人的灵魂。
台下的阴影里,孙琳看着这个异常刻苦的女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春节后重返排练场的刘艺菲,气质里多了一份经过去年巡演淬炼出的沉静,少了几分初涉舞台时的紧张和刻意。
她在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蜕变,向一个真正的、有厚度的舞台演员蜕变。
而这次的《茶馆》,将是她在真正拥有正式舞台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冲刺排练,之后就将开启今年的全国巡演。
同一天的晚上,合肥基地,高能激光点火研发中心。
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驶入戒备森严的基地深处。
洛珞透过车窗,看着夜幕下那些形状各异、灯火通明的巨型实验设施,春节里的最后一点温存被压缩进了记忆深处。
基地核心,代号“神光-III”的脉冲实验大厅。
这里的喧嚣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是高功率激光放电时的尖锐嘶鸣、巨型电容组充能时沉闷的嗡响,以及控制系统高速运转时发出的微弱蜂鸣。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冷却液的淡淡甜味和紧张的科研氛围。
洛珞换上了蓝色的工装,直接走进了主控室。
虽然春节刚过,但研发中心的工作氛围却十分浓厚,大家都是一回来便迅速投入到了积极的工作中。
毕竟整个项目组都知道,目前阻碍整个前期验证试验的,只有激光点火程序未曾完成了,他们完成的快慢,将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进度,又怎么敢不努力呢。
巨大的环状屏幕上,复杂的等离子体演化模拟图、密密麻麻的参数流、以及最重要的——代表激光束聚焦能量的那条陡峭攀升的红色曲线,都在实时跳动。
屏幕上方的倒计时闪烁着冰冷的数字。
陈光华院士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洛总,你回来了正好,前期模拟和数据验证都达到了预期,各系统参数经过最后校准,也都指向临界点火阈值,但……”
他指了指屏幕上一个被高亮标记的参数区间:
“就是这临门一脚……能量始终无法稳定突破,被一层无形的壁垒挡在外面,我们反复排查了光学路径、聚焦精度、时空同步精度……问题似乎不在硬件。”
魏晓峰坐在一排终端设备前,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输入指令,调取数据,汗水浸湿了他鬓角。
他的团队负责协调利用神光-III平台部分模块来完成洛珞要求的超高功率点火。
听到陈光华的话,他侧头看来,眼神里有紧张,也有一丝笃定的证明欲:
“洛总,我方团队反复核验过,我们负责的部分关键参数设定,与模拟要求完全一致!问题不应该出在我们这边。”
洛珞没有立刻回应他们。
他径直走到主控台前,目光锐利地扫过瀑布般流淌的实时数据流,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冰冷的控制台面板。
屏幕上,那代表激光能量最终峰值的关键数据,就像一头被无形锁链困住的猛兽,一次次奋力冲击着那个被视为点火成功的橙红色阈值线,发出“警告,未达标”的刺目提示。
99.7%、99.8%……每次就差那么0.1%、0.2%,功败垂成。
每一次冲击的失败,都伴随着复杂数据流里瞬间爆发出来的、难以完全捕捉的高频能量失稳信号,如同玻璃杯碎裂前的微颤。
他脑海里迅速过滤着一切可能性:靶材料微米级的结构瑕疵?注入等离子体团的初始湍流扰动?还是……光路系统中极其微弱、常规检测难以捕捉的相位差?
“启动下一轮序列S-08。”
洛珞声音沉稳,打破了主控室焦灼的等待:
“魏副总,再次确认你们团队光斑整形模块的预设算法及其执行参数容差,精确到飞秒级别。”
“我需要所有可能的干扰源排查报告,从现在起,回溯过往三小时内每一个未达标的失败运行实例,按秒为单位,把能量失稳前兆的‘信号指纹’给我提出来!”
他要看看,以当前进度,剩下的积分是否足够一举解决当前的问题。
如果能解决自然最好,要是不能的话,要么他们继续根据试验试着往前推进,直到积分需求量能控制在八百以内,要么……他就得再去拍两天戏了。
指令下达,整个大厅的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
大型电容组开始发出更深沉的蓄能嗡鸣,指示灯光疯狂闪烁,代表着能量正再次向那台精密复杂的激光“引擎”汇集。
倒计时重新跳动,红线上扬。
屏幕上,模拟的等离子体“火球”核心区域,代表能量密度的光谱正在急剧变亮、变深,向着理论中的“燃烧点”逼近。控制台上的温度、压力指示仪表指针,正剧烈而稳定地朝着预设的、前所未有的高点攀升。
“峰值功率达到99.9%!”
一位操作员紧盯着屏幕报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期待。
洛珞的目光死死锁住核心能量曲线的末端,拳头下意识地攥紧。
就在那鲜红的曲线最后一次猛烈加速,即将触碰代表成功的橙红色阈值标记的那一个瞬间——
屏幕上,那条原本应坚定突破的红线,突然发生了一次极其微妙、转瞬即逝,却又被精密传感器捕捉到的高频颤振!仿佛一把无形的挫刀,在最关键的那一丝能量迸发前掠过!
紧接着,核心能量数据像是被无形的吸力猛扯了一把,在距离橙红色阈值仅差0.08%的地方,那条承载了无数期望的红色曲线猛地一滞,接着如同泄气般缓缓、却又无可挽回地坠落下来!
轰……一阵远比之前低沉的轰鸣声在大厅内响起,代表着一次能量庞大的、但终究失败的激光脉冲轰击在靶点上。
刺耳的警报声并未响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控制室顶部的红色状态灯闪烁了一下,又回归了令人沮丧的蓝色待机状态。
屏幕上,巨大的橙红色警告标志再次弹出:
[能量峰值:99.92%-低于点火阈值!]。
陈光华看着那0.08%的微小差距,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疲惫:
“见鬼!就差这临门一脚!到底还差什么?!”
魏晓峰脸色也有些发白,数据不会撒谎,失败确实发生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
“正在提取失稳段核心波形数据……”
洛珞依旧站在原地,凝视着屏幕上那条宣告失败的蓝线缓缓平复,以及那固执停留在99.92%的数字。
失败是注脚,但每一次失败留下的数据,都是指向最终成功的路标。
那道无形的壁垒,正在这冰冷的失败数据中,开始显露出它真实的、可以被攻破的痕迹。
然而此刻,那最终点亮“小太阳”的曙光,依然被这微不足道、却异常顽固的“0.08%”挡在了门后。
临界点,近在咫尺,却又仿若天涯。
更让他有些挫败的是,他们的数据看似只差0.08%,微不足道,但……点火要求激光能量在纳秒级脉宽内保持极高稳定性。
实际上,他们的激光装置可能整体不达标,不是改进就可以的。
至少在【流形重构】上来看,需要的那三千多的积分……怎么都不像是个小问题的样子。
既然这样,还是老样子,先尝试着能不能靠他们自己向前推进,只要积分需求有缩减,应该就能说明他们的路线是正确的。
随后的两个月里,洛珞亲自带着团队参与到了试验当中,把0.08%的差距,最终缩减到了0.03%,成果显著。
但也就到这儿了,整整两周,他们的数据没能再前进一步。
这让洛珞十分苦恼。
现在的问题在于,他感觉自己能做的一切都做了,试验装置在他看来也没什么问题,他实在不明白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
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如果短期内不能凭他们自身团队实力去解决,他肯定是不会拖下去的,宁可出去拍戏也不能继续拖着。
搞科研嘛,赚积分,不寒碜。
不过还没等他的决定下来,公司那边就传来了一个新的消息,是温岚的电话,内容也只有一个:
“国内影院3D荧幕已经建造超过八百块,《流浪地球》可以出发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