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按照洛珞的指示,李卫国去重新布置了验证方案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再次回到了洛珞思考的“推演室”。此刻洛珞已经吃完了饭,视线再次回到了白板上。
“洛总,您这段时间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吗?”
李卫国视线同样紧紧锁在那片写着[A, A]和协变导数 D的公式区域,那数学结构散发出的力量感与艰深程度,远超处理磁漏本身所需。
那句堵在喉咙口的疑问,终于冲破了震撼的屏障问了出来。
洛珞闻言缓缓转过头,并不意外李卫国会有此一问,不过这还真不是他的兴趣使然。
“工程需要罢了”
洛珞平静的说道,这是实话。
起码在夸父工程彻底落地之前,他是没打算研究任何数学问题的,如果有……那就是工程需要。
但在李卫国听来,洛珞的语气平静得甚至有点随意,好像他说的不是什么千禧难题,而是在谈论刚才饭菜的味道一样,波澜不惊。
“磁漏扰动、热失控、激光偏转……多物理场耦合到这种程度,常规流体力学加电磁模型力不从心,杨-米尔斯框架处理这种复杂非线性耦合,视角更锋利些。”
洛珞拿起一只红色马克笔,在“非阿贝尔规范场”几个字上轻轻画了个圈:
“你觉得这是纯粹的兴趣?”
他微微歪头,视线扫过李卫国那震惊的表情,把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藏在眼底:
“只是接触了些皮毛,正好拿来当个工具刀。”
‘工具刀?’
李卫国在心里无声的咆哮了一句。
白板上那些在外行看来完全陌生的符号,是宇宙最深处的弦律,是规范场的圣物,是让无数顶尖头脑撞得头破血流的物理圣杯!
而在眼前这个年轻人嘴里,它们就是……工具刀?
这轻描淡写之下掩藏的,是何等恐怖的底蕴和信心?
“那可是千禧难题的门槛啊,洛总!物理皇冠上最重的宝石!您现在解这个……是为了‘夸父’的磁屏蔽?”
不过话说出口他又突然反应过来,对一个能在湍流世界里凿出光滑解、又能用规范场论来给磁场“锁边”的人来说,这种形容本身就显得苍白了。
闻言,洛珞的眼神终于从白板上抬起,投向这位激动异常的老教授。
“目前的目标只是借它的思路”
洛珞放下笔:
“用它来驯服我们磁笼边缘那些躁动的‘尾巴’,让激光能笔直穿透磁场的罗网。”
他顿了顿:
“不过……推导的过程中不得不深入一点,这理论背后的数学结构。”
随即他的声音低沉了些,一丝不加掩饰的、有些神往的光彩出现在他的眼眸里:
“这背后的数学结构,确实……美得惊心动魄,非交换的纤维丛联络,相位场的拓扑缠绕……”
这微妙的情绪变化没有逃过李卫国的眼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总设计师的背后,那个纯粹的学者心性被这个巨大的谜题瞬间吸引了一瞬。
“那……您以后,有时间了,会往这个方向深挖下去吗?”
李卫国忍不住追问,语气中带着强烈的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间接触碰这个物理界的皇冠之一,如果洛总真的对他感兴趣的话……恐怕对他来说解开只是时间的问题吧。
洛珞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突然微微摇头,似乎是在驱散某种极具诱惑力的召唤:
“等夸父真的追到太阳的那天吧”
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承诺的认真:
“我或许……会去那片汪洋里游一游。”
李卫国看着洛珞沉静的侧脸,那上面又恢复了惯常的、面对庞大项目压力时的坚毅神情。
他心中的震撼此刻已完全转化为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他没有说空洞的鼓励,而是用极其肯定、如同陈述一个事实般的语气说道:
“如果真有那天——由您去攻克质量间隙,我觉得……”
他微微加重了语气:
“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句话不是奉承。
是基于过去几年目睹洛珞在多个领域突破极限、特别是他对复杂体系惊人洞察力和数学能力的理性判断。
他真切地相信,如果世界上有谁能让那困扰学界半个多世纪的难题松动,眼前的青年必定位列其中,甚至是最有希望的一个。
洛珞闻言,没有过于谦虚或直接否定,只是很淡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了这份对方的这份信任。
他转过身,重新拿起马克笔,目光地聚焦在几个关键的耦合项上,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务实:
“好了,磁漏的‘锁扣’模型刚有个雏形,需要尽快验证核心环节,老李,你那边磁体场分布的基础数据……”
对话就此自然地结束,李卫国立刻收敛心神,点头道:
“数据包已经上传到您那了,随时可以调取。”
很快,这间推演室里,再次只剩下笔尖划过白板的沙沙声。
那片写在墙上的、关于宇宙基本力的深邃数学,在工程任务的牵引下,正悄然化作捆缚狂野磁能无形的绳索。
而关于它更深处的秘密,则被暂时封存,留待名为“未来”的试卷,然后再由洛珞亲手写上答案。
……
接下来的日子,沪上超导磁体系统工程中心沉浸在一场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精度攻坚战中。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液氦的冷冽和电子设备的嗡鸣,更添了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凝滞感。
在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很清楚,其实加班最多的并不是刚遇到难题的时候。
那段时间往往是一筹莫展,纵然拼命的加班也无济于事,往往是又辛苦又没成果。
反倒是试验有了进展时,大家的动力一下子足了起来,甚至开始大量的自愿加班起来,干劲十足,尤其是洛珞和李卫国这两个学术带头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洛珞的推演成果迅速转化为一系列极其具体的、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实验指令和设计修改方案:
在微型磁笼与邻近激光通道、冷却流道之间,不再追求传统的“强屏蔽”,而是设计微纳尺度的梯度过渡区域。
这些区域的表面并非光滑平面,而是布满了特定形状,洛珞称之为“相位引导槽”的微沟槽或凸起阵列,其尺寸和间距根据超算模拟的场分布计算结果精确排布。
磁体外壳的边缘,按照洛珞推导的应力张量分布,进行了非对称的材料增厚与挖减。
原本追求均匀美观的外形变得犹如一件扭曲的现代雕塑,但在洛珞看来,这正是为了平衡磁压、热应力、机械支撑等多重载荷的“最优形态”。
在微型磁体周围的关键“溢出场”区域周边,增设了微型化的主动补偿线圈阵列。
它们本身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大,但其频率和相位必须与主磁体场的变化精确匹配。
洛珞要求团队开发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毫秒级实时相位调控技术,使得补偿线圈在每次主磁场脉冲启动的瞬间,根据预设的“相位谱”,精准地注入反向或特定的“微扰”,抵消或干扰那些导致光束偏转的关键涡流形成路径。
这一部分代码的逻辑,直接由洛珞基于路径积分补偿模型的核心算法提供。
针对冷却系统,洛珞放弃了追求全局高流速的方案,要求进行冷却流场的精细化分区设计。
在靠近磁漏强区和高涡流热源的“热点”周围,设计微流体通道构成的涡旋热沉结构。
这些小尺度涡旋并非无序湍流,而是被设计用于快速捕获并高效导走局部热点能量。
针对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问题,洛珞将之前解决微观界面“伪弹性崩溃”的经验引入,在关键的结合部位采用更先进的金属-陶瓷梯度复合材料层间,其热膨胀系数从金属侧到陶瓷侧平滑过渡,有效降低了形变应力。
同时,借鉴“龙鳞-G1”的设计,在高温部位的关键热界面嵌入特殊设计的微尺度空腔缓冲结构,用于吸收瞬间的热冲击。
……
理论的宏伟蓝图落实到实验台上,简直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拉锯战。
时间很快进入了严冬,临近春节,基地外已有稀稀落落的年味开始弥漫,但中心内部却与节日氛围绝缘。
李卫国指挥的团队一丝不苟地执行洛珞的改造方案。
事实上,即便有了引路者,和解决的思路,但试验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前几次集成测试结果就很令人沮丧。
几何重构后,部分区域的机械稳定性下降;微型补偿线圈的响应延迟超标,导致相位补偿失败,甚至在某些工况下产生新的干扰;引入的纳米薄膜在极端温度下发生预期外的性能退化。
质疑的声音不可避免地在部分工程师私下交流中出现。
“这想法太……超前了吧?”
一位负责线圈集成的工程师在深夜加班调试失败后,疲惫地对着同事低语。
整个中心的气氛如同沪上冬日那阴冷的湿气,沉闷而压抑。
洛珞几乎全天泡在推演室或实验工坊,反复审视数据,调整模型参数。
不过失败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简直是至理名言。
在洛珞指导下,团队采取了更严苛的筛选标准:
关键部件进行100%低温性能测试;补偿线圈驱动器完全重新设计,甚至动用了为更高频微波设备准备的储备器件;纳米薄膜的沉积工艺被优化,引入原子层沉积技术以提升均匀性和热稳定性。
一次深夜的全系统低温预实验,当主磁场启动的瞬间,安装在激光通道旁的高速磁通传感器第一次清晰地捕捉到:
在预期存在的微观瞬时磁畸变区域,纳米薄膜表面测得的杂散场强度显著低于未涂覆的参考样品!
同时,优化后的补偿线圈阵列成功地在激光束监控摄像头的图像上,将光束的晃动幅度抑制了超过30%!
“有效了!洛总!那层膜,还有线圈的相位……有反应了!”
负责激光监控的年轻研究员熬夜通红的眼睛里爆发出光芒。
这一微小但明确的信号,瞬间提振了整个团队的士气,也证实了洛珞理论的正确方向。
当然了,曙光就意味着更艰难的爬坡。
虽然单个效应有抑制迹象,但整体系统距离洛珞要求的激光偏转稳定在0.1毫弧以内、所有局部热点温度峰值可控的目标还很远。
几何、磁场、热流三者之间的耦合干扰依旧复杂。
超算模拟不断揭示新的相互作用点:补偿线圈产生的热影响到了高精度反射镜的镜面形状;微流体涡旋热沉的流量调配稍有偏差,反而在局部产生了新的扰流源。
洛珞不得不频繁开启【拯救者勋章】的“超频状态”,每天的机会都不能浪费。
那短暂的八分钟,成了他洞悉复杂系统核心矛盾的决定性时刻。
他能看到多物理场数据流被慢放、解剖,各干扰源的传递链条和主导权重被快速标定。
“涡旋热沉入口角度再优化3度,入口压降必须控制在这个范围以下,否则湍流能量级联耗散会失衡……补偿线圈组7和9的相位设定针对特定频率峰重新锁定,这个峰是镜面支架谐振诱导的……”
他在会议中快速下达精准指令。
同时,他也会亲自下场,在和材料组、加工技师们熬了几个通宵,反复打磨那些关键异形件的加工精度后,终于有了大幅度的进展。
一直到时间逼近农历除夕。
大部分实验已经暂停,研究所变得空旷,只有超导磁体中心依旧灯火通明。
团队成员甚至要自发取消回家计划。
“虽然很感激大家这份奉献的心,但……心意到了就可以,人应该是用不上了。”
当洛珞听到许多科研人员甚至打算退了车票,留在基地过年时,不由轻声笑道。
“要是真有打算退票的你可得拦着点,我怕到时候全放假了,他再买不到票,一个人留守基地也太惨了点。”
“啊?”
李卫国闻言有些愣住了,周围几个竖起耳朵的工程师也愕然地望了过来。
“心意领了,人不用留下。”
洛珞微微摇头,嘴角浮现出笃定的笑意:
“思路已经有了,争取年前…把它啃下来。”
此话一出,整个实验台周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洛总,您是说……”
李卫国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带着难以置信的期待。
“嗯”
洛珞点点头,肯定了李卫国的猜测,那份经过连日思考、融合了艰深理论又落于工程实际的清晰路径在他脑中已经成型。
“需要重新优化几个核心相位补偿点的参数组合,另外,7号区域那几个微流道入口的角度不对,要改3度。”
他顿了顿,直接看向助理:
“通知超算中心,场域囚牢模型我需要加个急,优先级提到最高,让他们那边值班的刘工准备好,我一会就上去联调。”
他不再多做解释,径直走向工作台,开始快速勾画修改方案图。
那动作流畅而精准,没有半分犹豫,仿佛那些困扰了团队月余的问题,在他眼中不过是几条需要重新规划的线条。
李卫国猛地回神,巨大的惊喜来的太快,以至于冲散了些许疲惫。
他没问任何细节,更没问有多大把握,他无条件相信洛总的话,因此连忙跟着布置道:
“都听见了?!干活!按洛总指令立刻调整!快!工具车推进来!王工,去请光学组的张教授带着他们的标准镜下来协助定位!通知食堂,今晚……加餐!”
那句“年前啃下来”像一针强力的兴奋剂。
短暂的震惊后,是彻底的沸腾。
沉闷压抑的氛围骤然被打破,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愿意为之奉献的心,但能解决问题,然后回家过年当然最好。
工具箱被拖动的刺耳声、高频的指令呼叫、工程师们跑动时带起的风声混杂在一起,厂房里瞬间充满了斗志昂扬的“噪音”。
洛珞则沉浸在全息数据模型里,手指飞快地操作着。
他听到了后勤主任乐呵呵地回应李卫国那句“加餐”;眼角余光瞥见张工几乎是跑着冲出去协调计算资源;看到年轻的刘工一边啃着冷掉的小笼包,一边死盯着控制屏参数的变化。
窗外寒风依旧,但厂房内忙碌的热气却一下子蒸腾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沪上基地超导磁体中心有史以来最紧张却也是最热火朝天的冲刺。
洛珞在推演室和实验台之间连轴转。
联调模型时,他和远在京城的超算值班员老刘在保密线路上高频沟通,电话里时不时爆出两句“参数对不上”、“这里再加个迭代循环”。
饭点到了,往往是秦浩或者李卫国的助理用保温桶把饭提过来,放在旁边的钢制工具箱上。
洛珞边看数据边扒拉几口,有时吃得飞快,有时陷入思索就忘了吃,盯着屏幕上的曲线走势一动不动。
李卫国则如同打了鸡血。
他亲自带队调整每一片补偿线圈阵列的位置和角度,戴着老花镜趴在冰冷的金属构件上校准那几度之差的关键微流道入口。
有几个实验室温度要求比较低,他就穿着厚厚的羽绒马甲,但后背却常被汗水浸湿。
他像个严苛的工头,却又像一个护崽的老父亲,一会儿吼着某个细节尺寸不够精细,一会儿又亲自端着刚泡好的热茶塞给操作员驱寒。
终于,在小年夜的前一天,经过无数次微调、模拟、再微调后的最终验证测试开始。
总控室内,气氛凝重得像是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代表激光稳定性的高精度反射镜监控视角、代表磁漏分布的三维能量图、以及遍布关键节点的132个温度监测点数据流,都进入了临界测试状态。
洛珞站在总控台前,李卫国紧紧挨在他身边,两人的眼睛不约而同的盯在主屏中央那个不断攀升的磁场强度数值上。
“启动补偿线圈阵列…”
“磁压缩信号…注入!”
“激光路径锁定!”
嗡鸣声陡然尖锐!
屏幕上,那代表激光光束路径的纤细光线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像被无形的稳定之手托住,纹丝不动!
旁边代表光束偏移角度的数值牢牢锁定在惊人的+0.03毫弧,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温度监测点的曲线如密集的蛛网,在李卫国紧张的呼吸声中微微抖动。
当磁通密度峰达到预设最高值的瞬间,几个位于磁体边缘、曾经反复出问题的“危险区”温度点,数值猛地向上窜了一小截。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温控区介入!”
唯有洛珞沉稳地下令。
屏幕上,预设的微流体热沉瞬间启动,代表热量的红色斑点迅速被流动的蓝色冷流覆盖、中和、拉平。
所有温度点被强行拽回设定的绿色安全区间内,稳稳地站住了。
没有炫目的爆炸,没有刺耳的警报。
巨大的屏幕上,各项指标参数如同接受了最严厉的检阅,齐齐亮起令人心安的绿色!
“成功了?”
有人低声喃喃,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宁静,居然如此顺利?
李卫国猛地扭头,带着询问的意向看向洛珞。
洛珞则微微颔首,肯定了这最终稿验证的成功,他的脸上没有狂喜,只有一丝完成任务的如释重负。
“成了!”
李卫国见状短会像是重新注入了活力,大声的宣布道
这一声如同号令,打破了紧绷的沉默。
短暂的寂静后,控制室内外爆发出无法抑制的欢呼和掌声!
窗外的天不知何时已经暗了,但基地的灯光映在薄薄一层雪粒子上,亮得晃眼。
洛珞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将心头那沉甸甸的压力缓缓吐出。
他掏出另一个手机,给刘艺菲发了条简单的信息:
“这边快结束了,等我回家。”
然后,他才转过身,对满屋子兴奋的人群温和地笑了笑:
“大家辛苦了,大家都……好好过年。”
随即他又转身附在李卫国的耳旁说了些什么,看着对方愈发明亮的眼神,洛珞不由轻笑一声:
“等到时候的大会上,你来宣布吧。”
“好!”
李卫国欣喜的应道。
第二天上午,基地开了一次正式的“庆功会”,庆祝他们现阶段的难关被彻底攻克,物理场的管控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验证阶段圆满完成。
同时,这也是一次表彰大会,将要对现阶段所有努力的科研人员,来一次大型的论功行赏。
“成功了!”
李卫国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豪,他有力地挥了一下拳头:
“我们的‘场域囚牢’,成了!多物理场耦合干扰,这个从项目一开始就悬在咱们头上的难题,今天被我们亲手斩断了!”
他环视全场,目光逐一扫过那些此刻都是精神焕发的面孔:
“我宣布——基于洛总的指示,也基于我们全体同仁不折不扣、超额完成攻坚任务的事实——即日起,沪上基地超导磁体系统工程中心,进入春节假期模式!”
李卫国提高了音量:
“听好了!是真正的假期!全员休假!假期延长——在原计划春节法定假期的基础上,追加调休一周!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好好陪陪父母老婆孩子,把这几个月欠的觉补足了,把被实验挤掉的热乎饭、团圆年,统统吃回来、补回来!”
“轰”的一下,安静的场面瞬间被引爆了!
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会议室,紧绷了几个月的弦,彻底松了。
而且是追加一周!这在争分夺秒的夸父工程里,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奢侈奖励!
“谢谢主任!”
“谢谢洛总!”
夹杂着更响亮的欢呼此起彼伏。
李卫国脸上也绽开极为爽朗的笑容,等这波欢呼声浪稍平,他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喜讯:
“这还没完!洛总说了,功必赏!咱们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解决了这么大一个拦路虎,必须重重地奖励!今年咱们中心的年终项目绩效奖金,在原有优异考核基础上——额外上浮百分之五十!”
这一次,整个中心彻底沸腾了!
“我的妈呀!”
“真的假的?李总您别哄我们啊!”
“太猛了!”
李卫国豪气干云地一挥手:
“财务那边已经开始核算了!咱们项目部的账户,洛总特批!优先保证!大家回去的火车票机票,公司安排专人帮大家协调退改签!路上都给我平平安安的!带着奖金,好好过年!”
掌声、欢呼声、夹杂着哽咽声、汇聚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巨大的压力骤去,丰厚的奖励临门,回家的期限落地,三重喜悦将所有人的倦容一扫而空。
李卫国最后拍了拍手:
“好了!命令宣布完毕!后勤已经安排了——今晚,大食堂开庆功宴!吃完了,想今晚连夜走的,项目组派车送到车站机场!剩下的,明天!最迟后天——统统给我回家过年!”
伴随着最后一句笑骂式的命令落地,人群欢呼着解散。
有的冲向工作台整理资料准备交接,有的掏出电话迫不及待地向家人报喜,更多的则三三两两激动地议论着奖金、假期和马上能见到亲人的喜悦,实验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久违的春节前特有的喧闹与温馨。
李卫国看着眼前生动起来的画面,心中百感交集,他转过身,想要再对洛珞表达些什么。
却见洛珞正站在几步开外,脸上依然是那淡淡的笑意,眼神扫过热火朝天的众人,目光温和。
他没有再参与这喧嚣,只是对李卫国微微颔首,那眼神里的意思很明白:这里,交给你了。
至于他,当然也要踏上回家的路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