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284章 后续的提升方案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了不起!”

    曹部长的大手搭在洛珞的肩膀上,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炽热与激赏。

    他当初最看重的就是洛珞提案里,关于对各种电子仪器有效打击的能力。

    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居然真的被洛珞搞出了一个成品,虽然距离他们畅想中那种:

    在近地轨道部署纳米云团,通过动能撞击与电磁脉冲大面积瘫痪卫星群,单次投放覆盖范围设置达到10万平方公里级的战略武器标准还相距甚远。

    但今天的成功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开端了,作为项目方案的唯一策划人,以及名为总顾问,实为总设计师的项目第一负责人,洛珞当居头功。

    “部长”

    洛珞轻声开口,声线平稳得如同在汇报实验参数:

    “这只是一次静态靶场验证。”

    他指尖轻点屏幕,精准切入能量转化图谱:

    “动能撞击转化EMP效率,理论峰值应是65%,此次仅达41%,晶尘立方核心储能损耗超预期12%。”

    他的指尖划向另一侧卫星残骸的微观成像——纳米侵蚀留下的蛛网状结构边缘仍显凌乱。

    “您看到了,这次成功,只是推开了一扇门。”

    洛珞看着面前的数据沉思着,虽然看上去首次试验是成功了,但跟他预计的确实有不小的出入,而且出入的点应该还是在未来科技和现实的差异,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

    “可以了,年轻人不要对自己太严苛,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曹部长没想到进度已经快到了这样,洛珞居然还能不满足,当即不禁苦笑,这年轻人对自己要求也太高了。

    不过,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这么小的年纪里,却做下如此惊天动地成果的原因吧。

    ……

    办公室的门无声滑闭,隔绝了试验成功后的兴奋声浪,也隔绝了冰冷数据构筑的战争机器。

    厚重的特种玻璃窗外,是灯火通明、依然有序运作着收尾工作的巨大试验场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洛珞和曹部长分坐在简朴的办公桌两侧,桌上,一只军绿色搪瓷杯正袅袅升腾着热气,曹部长刚刚亲手泡的茶。

    “委屈你了,这么大的项目完成的那么漂亮,但是却没法给你办个庆功宴。”

    曹部长开口说道,声音低沉,他的目光没有离开洛珞,深邃的眼瞳里闪烁着之前那种对未来的热切推演,此刻却沉淀下几分务实。

    洛珞说的没错,虽然“流星”第一次爆炸试验就获得了成功,但“尘埃之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不大肆举办庆功宴,当然也是出于对洛珞的保护角度。

    就连刚才的试验现场,也都只有各组的负责人和绝对没有问题的老工程师在场,即便是庆功宴,洛珞在场的时候,也就只有他们能出席了。

    还是那个从立项时就不变的宗旨,洛珞的安全比项目推进的优先级更高。

    洛珞端起茶杯,指腹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热,指尖无意识地在杯沿轻轻摩挲了一下,这是他思考时的小习惯。

    “能量传导的损耗”

    他简洁地说:

    “还是太大了,撞击那一瞬间的野蛮动能,蜂巢结构转化了41%,差强人意,但远非极限。”

    “聚变爆发刹那,有12%的能量没能纳入预设的磁镜加速轨道,直接以高温形式逸散了,这部分热量不仅白白浪费,还差点冲破了安全壳的设计冗余阈值。”

    他语气平静,仿佛在讲述一个物理现象,而非刚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项目瑕疵。

    “蜂巢的骨架?”

    曹部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钉在那些细微的粒子路径上。

    多年的装备发展经验让他迅速抓住了关键。

    “撞击转化是起点,EMP是利刃,起点不稳,利刃的锋锐必然受挫。”

    “对”

    洛珞点头,手指在光幕上划动,焦点转向蜂巢之心外壳的复杂结构:

    “蜂巢外壳材料的‘缓冲’和‘传导’两种功能,在极限冲击下,平衡点还没找到最优解,材料组的老胡够严谨够拼命,但传统的实验迭代思路,面对这种量级的能量调控,效率有点…不够看。”

    他没提时佳雪记忆里的高效方法,那属于不可复制的“作弊”。

    “材料学是水磨功夫。”

    曹部长沉吟道:

    “尤其是这种颠覆性的复合结构,不过,‘银弦’那边,张老头倒是打了个漂亮仗,硬是用算法从螺丝缝里抠出了精度。”

    提到引力波密钥系统的突破,洛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同光芒。

    “张总工的办法,是把‘硬件不足’这碗夹生饭,硬生生‘炒’成了‘软件风味’,逆向建模噪声,动态预判补偿…这条路子虽然刀尖跳舞,但给了我们宝贵的喘息时间。”

    他话锋微转:

    “不过,根基不稳,再精巧的算法也只是空中楼阁,设备的温漂、元件的微小迟滞……这些终究是物理极限上的紧箍咒。”

    “所以,下一步的重心,除了提升蜂巢之心的储能转化效率,就是要让‘银弦’有更坚实的硬件根基?”

    曹部长敏锐地问道。

    他和洛珞的思路正在快速合流,仿佛两个精密的齿轮正在咬合。

    “硬件是长周期的投资。”

    洛珞直言:

    “短期内,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挖这种‘软着陆’的能力极限,用更复杂的耦合模型榨干现有设备的每一分潜力,另一方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窗外那模拟的星空穹顶:

    “必须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的微磁约束驱动核心和高保真压电陶瓷,需要最尖端的特种实验室配合,这东西,靠张总工一个人啃不动。”

    曹部长眼中精光一闪。

    “尖端实验室…‘星河’那边最近有点新东西,专门做极端精密控制的,方向很对口。我会协调,争取让他们的核心团队,尽快介入‘银弦’后续的硬件预研。”

    他所说的“星河”是国内另一个在量子精密工程领域深藏不露的绝密项目。

    “好”

    洛珞应下。

    他知道曹部长口中的“协调”意味着多少资源和权限的调动。

    他又补充道:

    “还有纳米虫群的反应精度,现场表现合格,但远未到智能化的程度,‘零误差’是目标,现在响应率98.7%只是及格线,那剩下的1.3%,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战场空间里,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

    他眼前闪过模拟中几处纳米集群在复杂管道内出现的微小偏航。

    “集群的‘本能’还需要更强?”

    曹部长理解洛珞所指,是关于赋予那些微观“虫子”更基础的本能规则。

    他想起报告里提到的那种让“虫群”自组织的精妙思路。

    洛珞点点头:

    “规则越贴近自然界的底层逻辑,就越坚固,越能抵抗复杂环境的干扰,但目前的规则架构,在高速、高压差下表现出了一点……脆性。”

    “我需要信息控制组的李工,把大量极端环境下的失败和扰动数据进行深度清洗建模,找出集群决策链上那些不明显的‘死结’和‘冗余’,把规则再压缩、再精简、再贴近物理现实本身。”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探索本质的执着。

    办公室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杯中的热茶静静散发着香气。

    窗外的巨大试验场灯光似乎调暗了一些,进入了维护程序。

    那些被“尘埃之怒”撕碎的模拟卫星残骸,已经在自动机械臂的清理下逐渐消失。

    曹部长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视线落回洛珞年轻却沉稳得不可思议的脸上。

    “委屈你了”

    他终于又提起开场时的话,语气是真挚的:

    “国之重器,却见不得光,勋章、嘉奖、庆典…统统只能压在箱底,连这个项目对外也只是一个虚无的档案编号。”

    “那种事不重要”

    洛珞见曹部长两次提起,也不知道是不是怕他多想,连忙摆了摆手。

    他不是刻意谦虚,而是这种事他是真的不在乎,甚至也不想要。

    手握系统的他,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领先时代的研究出来,这时候太招风头了可不是好事。

    甚至这个“尘埃之怒”,要不是恰好拍《源代码》时做任务顺带着,让他了解了设计原理,他才不会把自己首个独立设计的项目放在武器上。

    不过现在看来,效果也还不错,除了……他之前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