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280章 突飞猛进的项目进展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白大褂的时佳雪正用镊子夹起一片蜂巢结构外壳残片,陆星衍站在在一旁。

    “看这里”

    她的激光笔点向微观裂隙:

    “撞击应力波在六边形节点形成谐振涡流,干扰了磁控粒子排列……或许该放弃均质涂层,改用梯度阻抗复合层。”

    陆星衍的指尖划过空气,一组嵌套函数在光幕绽开:

    “把撞击动能转化为局域电磁场震荡呢?就像我们拆解‘尘埃之怒’时看到的能量管网一样。”

    “能量通道是关键”

    陆星衍的声线十分冷静:

    “常规线性导能会逸散75%聚变能量,参考等离子体湍流中的阿尔芬波不稳定性……”

    画面陡转,时佳雪将咖啡杯重重搁在操作台:

    “用环形磁镜!把聚变腔室当作波荡器——让高能电子在约束磁场里螺旋加速,就像微型同步辐射光源!”

    ……

    是的,以上就是这段时间发生在【记忆沙漏】中,时佳雪记忆的一小部分。

    洛珞也没有想到,他原本最寄予希望,各种buff都快要迭满了,全力打造的主角陆星衍最后落了个精虫上脑的结果,一点没能指望上。

    包括大反派许博士在内的诸多科研人员,虽然有些收获,但跟他目前的研究大多不相关。

    反倒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随意添加到【记忆沙粒】里的时佳雪记忆,不知道是不是受那天合力拆除炸弹冥冥之中的影响,居然在后期产生了对纳米炸弹浓厚的兴趣。

    这不,不仅自己研究,还拉上了陆星衍一块。

    是的,在陆星衍的记忆里,他自己沉浸在生物本能里无法自拔不说,还搭进去一个时佳雪。

    但是,在时佳雪的记忆里却恰恰相反,她不仅自己依旧维持了学霸人设,甚至还拉上了陆星衍一块。

    作为《源代码》里智商最高的角色,又是在七十年后的未来科技里,陆星衍加上时佳雪的小团队,这研究进度还用想吗。

    所以胡教授猜的还真没问题。

    要不是在时佳雪记忆里有很多材料都是现在没有的,或者很难用简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他们整个团队都可以原地解散,洛珞一个人在办公室喝着茶就全办了。

    ……

    超净实验室低温区的寒气砭人肌骨。

    洛珞与胡教授站在巨大的屏蔽观察窗外。

    内部,由特殊透明材质构成的腔体中,鸽卵大小的晶尘立方悬浮在精巧的力场约束网中。

    它通体幽蓝,核心处一点橙黄光晕稳定却微弱。

    屏幕上,爆炸般的能量波动图景在一次次点火测试后闪现,却如同被无形的巨网瞬间吞没。

    代表EMP转化的绿色光柱,可怜地停留在3.1%的位置,距离瘫痪现代高敏感电子系统所需的35%以上阈值,隔着天堑。

    “核心力场约束是完美的,聚变反应稳定度超过98%。”

    胡教授声音沙哑,指着复杂的多维度图:

    “能量转化的渠道被堵死了,就像……锅炉烧得滚烫,但热量就是散发不出来,憋在里面闷烧,转化不了我们需要的高强度定向EMP冲击。”

    洛珞没有立即回答。

    他凝视着那幽蓝立方,仿佛穿透了现实,看到【剧本游戏】中“尘埃之怒”外壳内那些延伸嵌入的、由细密金属颗粒构成的立体“管网”。

    那时,时佳雪分析过它的作用:信息、能量、力场三位一体的高速通道。

    意念微动,系统空间里,【记忆沙漏】中那颗属于时佳雪的沙粒骤然闪耀。

    实验室场景淡去,代之以未来列车控制室的景象。

    同样是悬浮的立方体核心,陆星衍和时佳雪激烈讨论着能量引导的问题。

    时佳雪猛地将咖啡杯搁在控制台上,几滴褐色的液体溅出,她浑然未觉,眼中燃烧着某种狂热的灵感火光:

    “线性导能太蠢了!逸散太多!想想等离子体湍流里的阿尔芬波不稳定!环形磁镜!对,环形磁镜!”

    “把聚变腔室本身当作波荡器——让高能电子在约束磁场里螺旋加速,就像……就像一个微型的同步辐射光源!”

    “能量不是‘导’出去的,是‘甩’出去的!形成电磁激波!”

    记忆的光影消散,洛珞瞳孔深处锐芒一闪。

    他猛地抬手,指向屏幕上一处未被重点关注的能量逸散图谱区域:

    “问题在这里!我们太执着于‘传导’了,晶尘不是电线,聚变能量需要在核心腔室就被主动‘塑形’。”

    胡教授一怔:

    “塑形?”

    “对!”

    洛珞飞快在共享屏上画出一个草图:

    “改约束场!在这里——加入一个强梯度旋转磁场分量,迫使聚变产生的高能电子流,在磁镜效应下被迫形成闭合环流,并同步加速。”

    他指尖划过图上一个关键点:

    “加速过程中迭加一个谐振腔结构……不,不用额外添加!晶尘立方周围的约束网格稍作调整,本身就是天然的谐振腔。”

    “目标是——让高速环流电子束在谐振中激发强横的切连科夫辐射,直接泵浦出我们需要的高强度、定向EMP脉冲包!”

    周围的工程师面面相觑。

    聚变能量转化为电磁冲击的标准做法是各种“靶材”和“转换板”。

    直接利用聚变产物本身进行磁约束加速和辐射?

    这想法过于大胆,也过于精巧。

    胡教授却是材料物理的行家,瞬间捕捉到核心:

    “你是说,利用高能电子束的磁场同步辐射……形成直接‘激发’,而不是层层‘转换’?”

    他眼神骤然明亮:

    “能量路径缩短……效率……有理论支撑!”

    接下来三天,超净实验室陷入另一种疯狂的寂静。

    磁场参数被大幅修改,约束网格的拓扑结构被洛珞亲自调整了十七次。

    每一次细微改动都伴随着复杂的预演计算和风险。

    胡教授熬红了眼,带着团队死磕谐振腔微调与磁场梯度的精确耦合。

    终于,在一次微毫秒级谐振点被精确捕捉后,伴随着屏蔽室内部一阵奇异的、低沉而尖锐的嗡鸣,监控屏幕上的绿色光柱像被无形之手猛然拽起!

    EMP转化率:37.6%!

    数据定格。

    实验室里没有欢呼,只有一片倒吸冷气后的绝对死寂。

    所有人都盯着那个数字,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胡教授踉跄一步,扶住控制台,脸上肌肉抽动,最终化作一个难以置信的、混杂着狂喜与疲惫的怪异表情。

    这不仅仅是达标,是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在隔壁的精密加工与信息控制区域,另一场战役正陷入僵局。

    负责人李工的头发仿佛一夜间又白了几根。

    巨大的三维投影上,模拟的亚毫米级网状通道里,代表纳米机器人的银色光点如同无头苍蝇,在复杂的拓扑结构中碰撞、堆积、形成拥堵的死结。

    理想中的“十亿大军”整齐划一、如臂使指的景象丝毫没有出现,只有一片混乱的银沙。

    “集群协同算法第42版,还是失败。”

    李工声音干涩:

    “指令下达延迟、个体间的避障冲突、在通道交叉点的路径优先冲突……算力全用在解决这些‘交通事故’上了!”

    “响应率勉强过60%,协同精度更是一塌糊涂,达不到洛总要求的‘零误差’精密结构搭建标准。”

    洛珞处理完聚变难题后,立刻被请到了这边。

    他站在纷乱的银点洪流前,眼神锐利地扫描着每一处冲突节点。

    项目压力如山,但他内心却异常沉静。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