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明 > 第 82章 还是狗窝好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长安下了一夜的雪。

    天一亮,长安就有了活力,衙门开始敲门,吆喝人手扫雪。

    小伙计打着哈欠,把“关板”一块块的搬走。

    “壹、贰、叁、肆、伍、陆······”

    随着关板一块块的搬走,铺子立刻就亮堂了起来。

    这种门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店铺门开的更大更宽。

    门开了,伙计们开始扫雪。

    按照衙门的规定,临街商铺,铺子前的卫生必须由各家铺子自己负责。

    包括扫雪,沟渠,以及各种尖尖。

    长安的扫雪开始了。

    按照惯例,余家在这个时候也会出来扫雪。

    睡懒觉不行,这个家只有余令可以睡懒觉,闷闷都不可以。

    因为睡懒觉是懒汉的象征,整个黄渠村都没有睡懒觉的人。

    闷闷其实很不服,找爹说了几次。

    老爹一句你哥读书读半夜,多睡一会儿长脑子,就把闷闷噎了回去。

    读书最大,闷闷无言以对。

    今日的余家安静的出奇,没人吆喝,也没有扫雪。

    搓丸子的厨娘婶婶和陈婶婶时不时朝着后宅看一眼。

    两人对视一眼后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

    茹慈和余令其实早就醒了。

    家里的大公鸡最没有眼色,一声接着一声扯着嗓子在那里使劲的叫唤。

    茹慈早就起来,开始给余令穿衣服。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穿着穿着,两人身上衣服突然越来越少了。

    这一来就耽误了很长的时间了。

    冬日的天本来就亮的晚。

    如果今日是个大晴天,现在的时刻应该是日上竿头了。

    陈婶都开始炸丸子,那就说明家里的人已经吃过早饭了。

    应该是没开火,给钱去大慈恩前的小摊上吃的饭。

    余家今日早晨是真的没开火,余老爹挨个给钱。

    说什么临近年底了,让赵不器带着家里人去喝羊汤去。

    如今大慈恩寺前的市场越发的兴旺。

    临近年底,很多小商小贩都聚集在了这里。

    不说面面俱到什么都有卖的,但过年需要的东西是应有尽有。

    闷闷也从家里被赶了出来。

    老爹知道她的事多,嘴巴又爱讲,她一定会去找茹慈嫂嫂把过去一年所见的都讲出来。

    所以把闷闷赶出去家里清静一半。

    望着闷闷牵着马离开,老爹痛苦的揉了揉眉心。

    小时候石磙都碾不出来一个屁的人,这人大了,嘴巴却是烦人了。

    老爹头一次觉得能说会道竟然会让人头疼。

    大慈恩寺人来人往,菩萨其实也是过年的。

    闷闷跟以往一样牵着马走进大慈恩寺,跟以前一样拿起鼓槌敲起了鼓。

    鼓声响起,苦行小和尚慌忙跑了出来。

    数个呼吸,七八个小和尚也齐齐的伸出了脑袋。

    望着牵着马走进来的小娘子目瞪口呆。

    牵马进寺庙,她不怕被打么?

    一见是闷闷,苦行小和尚无奈的叹了口气:

    “你为什么非要学你大哥呢,就算敲你也该去敲钟,晨钟暮鼓唤醒众生,这大清早的,你是要把人吓死!”

    望着一排小光头,闷闷忍不住乐了起来。

    “小苦,这都是你的师弟么?”

    “我的弟子!”

    闷闷闻言忍不住惊呼道:

    “天啊,一年不见你都当师父了,你师父不打你了,你的课业都会啦?”

    “可以啊,一年不见成高僧了,都有弟子了,当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苦行嘴角忍不住抽动着,他想把闭口禅的法门告诉闷闷,让她修炼去。

    “明年我就要去周至的仙游寺了,大慈恩寺祖庭这边帮我找了几个弟子,去了那边好把过往的灰尘扫干净!”

    “那你还会回来么?”

    “不远!”

    闷闷转身走到自己的小黑身边,从左右两边的小篮子取出数十本书。

    望着上面盖着的印章,闷闷得意的捧起。

    “给你的!”

    “什么?”

    “这是我哥在京城抄录的经书,是在一个爱书如命的官员家借来抄的,有宋朝的,有前元的,也有大唐的!”

    “这真是好东西,我哥说那个人往后可能成为文宗呢!”

    苦行慌忙接了过去。

    随便一翻,他就知道这些是好东西,因为这些都是他没看过的。

    唯识宗的传承太难,也就因为难……

    所以,弟子少,书籍少,再加上长安这个战火地……

    这些书都是余令从凉凉君家里抄录来的,自然是好东西。

    按照凉凉君的说法,市面上常见的书是不能呆在他的书楼,唯有少见的才能占一席之地。

    余令觉得很有道理。

    他是书痴,这年头只要喜欢的东西和“痴”字关联上,其实就是重度的收集癖好患者。

    你我都有拼年份,少见的比传承,若是孤本就比孤本是谁写的。

    我有你没有,这才是收藏。

    余令觉得,收集这爱好比钓鱼还让人上瘾。

    苦行小和尚走了,他甚至都忘了说谢谢。

    他走了,他的几个小徒弟却面面相觑的不知道做什么。

    “想吃糖的跟我来……”

    “你是谁?”

    闷闷嚣张的身上往地上一指,得意道:

    “看到这砖没有,当初是没有的,这都是我哥找人修的!”

    “去了仙游别忘了我,今年的夏日我要去山里摘猕猴梨!”

    一个小和尚壮着胆子道:“太小!”

    “不会捡大的摘么?”

    .......

    一群小和尚跟着闷闷出了寺庙门。

    大慈恩二层的苦心大师望着跟着闷闷离开徒孙忍不住笑了。

    没有哪个孩子能经得起糖果的诱惑。

    余令回来了,仙游寺的事情还得去找他帮帮忙!

    如今的仙游寺不叫仙游寺,叫普缘禅寺.

    正统六年的时候来自西域高喇桑加巴主持仙游寺后改的名字。

    如今,那里面依旧是西域的僧人为主持。

    高喇桑加巴是高人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因为他重修了仙游寺。

    虽然改了名字,他的功绩不应该抹去。

    可如今的那些人……

    虽同属佛门,却不属一统,这些年过去了,他们认为仙游寺就是他们的。

    他们是不会白白的让出来的。

    苦心去问了,对方的条件是开大慈恩寺的地宫,从地宫里挑出一件传承之物带走。

    又或是拿出二圣三绝碑。

    地宫不可能开,谁开谁死。

    二圣三绝碑也不可能给。

    两块石碑的碑文是唐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亲自撰书,褚遂良手书雕刻而成。

    圣僧玄奘亲手竖立于此。

    这些年风风雨雨都走了过来,断不能葬送在自己手里。

    传承更不能因为自己断绝,这是底线。

    苦心准备先告知余令一声,之后就按照门户之争来解决问题。

    苦心不认为西域的喇嘛会比自己强,无论是论经,还是怒目金刚之道。

    不行的话把肖五和王辅臣叫上。

    这两位算个外门记名弟子问题不大。

    大慈恩寺前那个巨大的市场又迎来了一波客人。

    王不二有钱了,如今正抱着儿子,带着自己的媳妇肉肉在跟一商贩讨价还价。

    他要买棉布,买很多的棉布。

    这个布是用来还恩情的。

    自己不在家的一年,左邻右舍的都时不时的回来拉孤儿寡母一把,这都是恩情。

    恩情不但要记在心里,也要在行动上有表示。

    肉肉是异族人。

    异族人养孩子的手段很粗鲁的,王不二在草原见识过。

    在那种环境下,活下来的都是命硬的,身体好的。

    肉肉第一次当娘,很多是不会的。

    自己怀里的娃能无病无灾长这么大,这是大家一起拉扯起来的,左邻右舍的恩情是一定要还的。

    如今自己有钱。

    至于余家的恩情,王不二决定先不还了,恩情太大了,还不完。

    今后有事自己顶在前面就是了。

    用命还。

    用命还王不二都觉得还不完,这一次去京城不光赚了好多钱,也算是开了眼,见了大世面。

    穷人翻身太难了,如打破十八层地狱的难。

    京城里有人一出生就是万贯家财,他们有退路,他们的钱是真的在生钱。

    那一排排的铺子租出去,每月都会有人把钱送上门来。

    自己没钱,若没跟着令哥,别说养孩子了,就是填饱肚子都难。

    穷人就两条路。

    一条路是咬着牙,为了一口吃的使劲挣,干到干不动为止。

    一条路就是自甘堕落,在某个冬日悄无声息死在墙根下。

    断根绝种。

    如今这世道,穷人翻身,若没贵人提携,堪比地狱。

    就算去给人卖命,别人也会挑拣一番,卖命的人多了去了。

    现在谁不羡慕自己王不二?

    都在问自己令哥什么时候去京城,他们好先去报名,就算去战场也要跟着走一遭。

    拼一把能翻身。

    若不拼一把,等到令哥老了,令哥去外地做官了,下一代人该苦的依旧苦,说不定比现在还苦。

    现在军户都在羡慕王不二等人。

    这两拨人跟着令哥去过草原,去过京城。

    如今的这群人可是长安的富裕人家,人不光种地,还做起了小生意。

    做什么事都底气十足。

    现在的这群人根本就不担心地里的收成好不好,他们可是把那剩下的那些军户羡慕的要死了。

    他们的日子是他们做梦想着的日子。

    “孩子他爹,要不要多买些,给夫人送些去吧!

    你不是要去找夫人给孩子起个名字么,尼玛如何?”

    “王尼玛?”

    “嗯,好听,等到明年我再给你生一个儿子,他就该叫做“达瓦”,今后咱们家就有希望和光明了!”

    “嗯!”

    家里的余令已经爬起来了,家里也彻底的“活”了过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装着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大家什么都知道。

    家里的事情茹慈已经告诉了余令。

    其实并无大事,唯一的大事就是那一伙贼人,这件事让余令心里的火忍不住往上翻腾。

    书房里,余令把当初的书全都翻了出来。

    利玛窦的那一批书依旧在,这批书拿回了家余令就偶尔翻动了那么一两次看不懂,因为实在看不懂。

    余令只能看懂《几何原本》。

    当初在京城书铺子里,他自己说他翻译《几何原本》用的是拉丁语,这个语言是余令的盲区。

    如今余令又在翻。

    茹慈见余令忙碌,像是在找里面夹杂的东西。

    她也过来搭把手,学着余令的样子检查每本书的夹缝。

    两个人用了半个时辰把所有书都翻完了,结果一无所获。

    余令叹了口气,就算知道这里有秘密,可是找不到一个懂的人永远是一个秘密。

    虽看不懂,余令也不是一无所获。

    余令知道,这大堆的书籍里一定藏着秘密。

    余令从书房出来,找到了刚吃完饭回来的赵不器,赵不器也知道令哥要问什么,两个人一起回到书房。

    “地窖里的人还活着么?”

    “冬暖夏凉,一天一顿,我都羡慕!”

    “走,去看看!”

    地窖里真的是暖和,耿冬听着脚步声不自觉的把手藏在背后,指甲才长出来,他不想又没了。

    望着生面孔,耿冬一哆嗦!

    赵不器快余令一步进门,伸手直接将耿冬按在地上,笑道:

    “跪好了,我家令哥来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