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郑党发难,牧云查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送走“秦老爷”,赵牧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恢复了一贯的深沉。

    他知道,最后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对方已经出招,他也已布好了棋,无论是商业上的反击,还是政治上的防御与反制。

    现在,只需要等待一个时机,或者,创造一个时机。

    回到书房,赵牧再次看向那幅巨大的、标注着航路与未知区域的海疆图。

    如今他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登州或长安,而是投向了更遥远的南方和西方,投向了那片广袤无垠、充满机遇与危险的大海。

    萨阿德的出现,让他意识到,海外的波澜,远比想象中更加汹涌,未来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

    “棋,要一步一步下。”低声自语间,赵牧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

    “风浪,也要一道一道过。”

    “郑家,萨阿德…都只是开始,是我大唐未来的磨刀石罢了。”

    而所谓东海墟的秘密,也不过是自己手中一枚棋子罢了。

    或者说,是诱饵也行......

    而通往那片神秘海域,探索更广阔世界的道路,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但这个方向,却注定将由更多的勇气,甚至…不可避免的牺牲来铺就。

    毕竟在这个世界,只有赵牧知道在那片海之外,是多么广阔的未来。

    所以,说是是野望也好,说是私心也罢!

    总之赵牧已经决定好了。

    哪怕自己倾其所有,也要为这片令他两世热忱的土地,提前千年打开未来的大门!

    龙首原下的长安城内,已是华灯初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而山庄之内,一场关乎商业霸权、朝堂格局乃至未来海疆大势的终极风暴,正在无声地积聚着力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然而,在这日清晨......

    大明宫紫宸殿内。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冰冷的地砖上,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气氛。

    今日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礼仪刚结束,早有准备的御史中丞郑元寿手持玉笏,头一个出班躬身,声音沉抑而清晰道:“陛下,臣有本奏。”

    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御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面色沉静的太子李承乾身上。

    “近日臣等多有听闻,京畿及河南河北诸道,商贾百姓间怨声渐起,皆言有商会借朝廷开拓海运,鼓励商贸之机,恃强凌弱,大肆兼并,垄断行市,哄抬物价,更兼盘剥脚力船工,致使民生艰难,此乃与民争利之弊也!”

    说到此处,他声音陡然提高几分盎然道:“而其中尤以牧云商会为甚!”

    “其扩张之速,规模之巨,已非常理可度。”

    “臣等疑其账目不清,恐有偷漏国税,欺瞒朝廷之举!”

    “长此以往,非但民心不稳,更损国家税赋,坏朝廷法度!”

    “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下旨彻查牧云商会历年账目,明正典刑,以安天下!”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

    几位郑党官员立刻出列附议,言辞激烈,将牧云商会描绘成横行无忌,祸国殃民的巨蠹。

    太子李承乾立于御阶之下,袖中的手微微握紧,但脸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

    他眼角余光瞥见端坐龙椅上的父皇李世民,面色沉静如水,看不出喜怒。

    就在郑党气势渐盛之时,早就得到赵牧指点和提醒的太子李承乾却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对着御座深深一揖。

    “父皇,郑御史所言,关乎国计民生,儿臣以为,不可不察。”

    果然,他这话一出,不仅郑党一愣,连一些中立官员也露出诧异神色。

    可这时李承乾话锋一转,声音清朗而坦荡道:“然,查证需实,断案需公。”

    “牧云商会于漕运改海,市舶新立之事上,确有微劳,亦常年依法纳税。若因其规模渐大便无端猜疑,恐寒了天下守法商贾之心。”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下旨派遣御史台,户部有司,并…并准儿臣遣东宫属官一员协同,即刻前往登州,会同当地官府,彻查牧云商会所有账目契据,税单文书。”

    “若其果真违法,儿臣绝不袒护。”

    “但若其清白,亦当还其公道,以彰显朝廷公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龙椅上,李世民目光微动,在太子和郑元寿之间扫过,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太子所言,老成谋国。”

    “那朕,便依太子所奏,着御史台,户部即刻选派干员,东宫亦可遣人随行,赴登州彻查牧云商会账目。”

    “一应结果,据实禀报。”

    “陛下圣明!”李承乾躬身领旨。

    郑元寿眼角抽搐了一下,也只得躬身:“臣,遵旨。”

    当日晚间,长安平康坊,天上人间流云轩。

    丝竹声隐隐传来,却透不过紧闭的门窗。

    太子李承乾换了一身不起眼的常服,屏退左右,独自面对正在煮茶的赵牧,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色:“…赵兄,郑元寿此番来势汹汹,孤虽主动请查,但心中实在…”

    赵牧提着滚沸的铜壶,慢悠悠地将热水注入茶盏,热气模糊了他带笑的脸:

    “殿下,我之前信中不就说了,既然他们想查,就让他们敞开了查嘛。”

    “老钱手底下的账,每一文钱来得清楚,去得明白!”

    “我赵牧做生意,从来都是该缴的税银一个子儿不差,所以,咱们怕什么?”

    他将一盏茶推到李承乾面前:“殿下此刻,不妨再琢磨琢磨,郑家那个在淮南管着漕运的旁支,最近是不是用平价收丝,逼得好几户丝农快要过不下去了?”

    “还有他家三房在洛阳开绸缎庄的那位舅爷,去年的税,交得好像有点含糊?”

    “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说不定也会有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御史,偶然听说了呢?”

    李承乾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猛地一亮,紧绷的神色松弛下来,甚至露出一丝笑意。

    “赵兄的意思是…?”

    “没啥特别意思。”赵牧端起自己那杯茶,吹了吹气,抿了一口,“就是觉得,这查账嘛,风气要正,总不能只查一家。”

    “大家都清清白白的,才好,殿下说是不是?”

    李承乾彻底明白了,笑容加深:“孤明白了。多谢赵兄提点。”

    数日后,登州,牧云商会总号。

    气氛肃穆。

    朝廷稽查官员与东宫属官抵达。

    老钱率阿依娜及众管事恭敬相迎。

    宽敞的账房内,数十口大木箱整齐排列,账册,契据,税单浩如烟海,却井然有序。

    稽查开始,算盘声不绝于耳。

    老钱应对从容,有问必答,数据凭证随手拈来。

    阿依娜静立一旁,协调调度,效率惊人。

    一连数日,查验持续。

    老钱言语间,不经意透露商会年纳巨额税款,雇佣数千人手,维系码头运转,平抑市价。

    商会之规范,贡献之实,渐入稽查官员心中。

    期间,郑家派人打探,见稽查官员面色日渐缓和,心知不妙。

    与此同时,长安朝堂暗流涌动。

    与郑家素有旧怨的王御史,忽然开始关注郑家旁支在淮南“平价”收丝及洛阳舅爷店铺的税务问题,虽未正式弹劾,风声已悄然传开。

    是夜,登州商会密室内。

    老钱写下密报:“稽查顺利,账目无瑕,官员态度转变。”

    交由鹞鹰送往长安。

    他对还留在登州的阿依娜叹道:“东家料事如神,可就算账目没问题,这场风波却未必止息啊......”

    “放心吧钱叔......”阿依娜目光沉静:“此事先生必有后手!”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