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性命双全,远渡傲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瞧见姜明不带半分烟火气,便那么立在半空。

    姜义嗓子眼里那颗心,总算缓缓落了回腔子。

    方才沉若千钧的铜箍棍,此刻握在手里,也像忽地轻了几分。

    三头老妖先前凶焰滔天,如今俱都僵在原地。

    牛妖忘了刨蹄,虎妖忘了咆哮。

    至于那刚赶到的黑熊精,山也似的身躯里翻涌着一声闷吼,滚了一半,卡在胸腔里不上不下,把张熊脸憋得发紫。

    这些可不是山野里不通灵性的粗怪。

    能修到这般境界,还不惧驱邪铜箍,哪个不是得了些正传?哪个不知晓这天地深浅?

    那般凌虚御空、闲庭信步的气度,已不止是道行高深所能言。

    那是另一重境界,是它们这些在红尘里打滚的妖修,仰望都嫌脖子酸的所在。

    方才金铁交鸣、血肉横飞的练武场,此刻竟静得能听见针落。

    只余那虎妖脚下的血泥,在田埂豁口处不知疲倦地“咕嘟”翻着气泡。

    这份死寂,终究还是被不远处一声狼妖的嘶吼划破。

    姜明这才动了。

    眼皮都未曾抬,只是往那处随手一拂袖,轻轻慢慢,倒像是驱一只夏夜里聒噪的蚊蝇。

    数十丈外,那声嘶吼便戛然而止。

    再无声息。

    紧接着,“扑通、扑通、扑通”,三声闷响,整齐划一。

    牛妖、虎妖、黑熊精齐齐收了神通,五体投地,伏在泥水里。

    那头方才还不可一世的虎妖,更是把硕大脑袋深深埋进腥臭的田埂里,半点气息也不敢漏。

    没有反抗,连逃的念头都不敢生。

    在这等存在面前,逃,不过是个笑话。

    “跟我走吧。”

    姜明淡淡开口,声调不咸不淡,听不出喜怒。

    话音落下,他再不看那三头伏首的妖修,自顾自转身,仍旧那般不紧不慢,朝村外“走”去。

    三头妖怪听得,犹如蒙赦,慌里慌张从泥里爬起,满身污秽顾不得拂去,只老实巴交地跟在他身后。

    瞧着倒像是三头牲口,被主人牵着,乖乖回栏。

    一人三妖,就这般离了练武场。

    路上,但凡遇上还在与人厮杀的妖物,姜明也未曾斜睨一眼。

    可他脚步一落,身畔便有狼妖、狐精,身子骤然一僵,悄无声息断作两截,污血脏腑溅了一地。

    整个过程,他连指尖都未曾动过半分。

    村道上,浴血苦战的古今帮帮众,和蜷在断壁残垣间瑟瑟发抖的村民,全都瞧见了。

    厮杀声渐渐停下。

    刀忘了挥,脚忘了躲,连恐惧也一并忘了。

    他们只是怔怔看着那人影。

    领着三头凶名赫赫的老妖,像是巡视自家田亩般,从村中缓缓行过。

    月光与水光,一同落在他那袭青衫上,仿佛为其披了层清辉。

    若不是人人认得,那便是自家帮主,那位素日里温和斯文的姜家大郎。

    只怕这满村的活人,早该齐齐跪下,口称一声“仙人下凡”。

    姜曦原本见大哥神威如山,心底尚燃着几分激动。

    可转瞬间,却见他竟领着那三头妖怪离去,毫无斩妖除魔的意思。

    她眼中方才被点亮的光,还未烧旺,便被这幕生生浇得半凉。

    神色凝在脸上,先是怔住,继而迷惑,最后只余一股火气,在胸口横冲直撞。

    村中血腥未散,耳边不必听哭声,光是几具横陈的尸首,便足见今夜死伤。

    尤其古今帮的弟兄们,为了护着乡邻,拼命死战,倒了一地。

    古今帮虽是姜明开创,可十数年前他便撒手不管。

    如今撑起门户的,多是她这个副帮主一点点从泥腿里带出来的汉子姑娘。

    哪一个名字她喊不出?哪一家的家属孩子她没见过?

    姜曦银牙一咬,心头火烈,身子已要腾起,去找那位愈发高深、也愈发陌生的兄长,问个明白。

    才动了半寸,腕上忽被一只温厚的手,轻轻按住。

    “爹?”

    姜曦扭过头,眼底的火几乎要溢出来。

    姜义却并未看她,一双饱经风霜的眸子,只是静静追着大儿那道渐行渐远的青衫背影,不见悲喜。

    他并不晓得大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不知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只是就如先前,那三妖占尽上风,却未曾取刘家庄主性命,这般留手,已透着几分意味。

    修仙问道的世界,也并非只有打打杀杀。

    他收回目光,对上女儿几乎燃烧的双眼,只是缓缓摇了摇头。

    没有言语,可那份决然,已比千言更重。

    姜曦胸口剧烈起伏,终究将那声“为什么”咽了下去。

    自小敬畏父亲,她明白,这样的神情,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她只得转过脸,不再望那道背影,而是落眼在地上血泊里的身影。

    有呻吟的,有无法再呻吟的。

    “还愣着做什么!”她声音带着沙哑,朝呆立的帮众喝去,“救人!把死了的弟兄,好生收敛!”

    话落,她当先俯身,去扶一个胸口开了大口子的汉子。

    只是那一低身,肩背间透出几分僵硬。

    姜明一路行去,脚步不急不缓,仿佛只是闲庭散步。

    只是他背后,却零零落落多了几具尸首。

    那些原本侥幸未死的山精野怪,一个个悄无声息倒了下去,干脆利落,连声惨叫都没来得及留下。

    偶尔,他也会在某个重伤的帮众身旁停顿半瞬,指尖轻弹,一缕气息没入胸膛,便吊住了那口将散未散的阳气。

    手到即止,话也不多。

    于是他走得更像个清道夫,把村中最后的污浊一点点拂去。

    青衫在前,三头老妖垂首跟随,战战兢兢,宛若夜行的犬羊。

    不多时,那几道身影便消失在村道尽头,没入比夜色更沉的山林。

    直到背影再看不见,两界村里才有了些声音。

    呻吟的,哭泣的,渐渐放大,像被压了许久的气息终于透出口来。

    喧声落尽,死寂重回,只余这一摊血淋淋的残局。

    姜义收了阴阳铜箍棍,回身望去,只见那片幻阴草地已被踩得不成样子。

    先前一直不见的金秀儿,不知何时现了身。

    她一身利落劲装,此刻满是泥土露水,裤脚还挂着几缕草叶,模样倒像是从山里翻滚出来的。

    此刻,她正半搀半抱着将要倾倒的姜钦。

    那张平日里少见表情的俏脸,此时竟也微微蹙起了眉。

    姜钦先前硬接了虎妖一爪,虽有鲛绡法衣卸去大半劲道,可余波震荡,却也不是他这点修为能安然消受的。

    他脸色白得像纸,唇上全无血色,身子摇得跟风中的稻草似的,却还强撑着,伸手指着泥地,口中含混低喃。

    姜义一瞧便懂。

    这傻小子,都成了这般模样,心里还惦记着地里的箭矢。

    心头不觉一软,他轻轻叹了口气。

    真气一转,那些散落在地里的玄鳞铁木矢,或斜插墙角,或半没泥土,此刻纷纷破土而出,打着旋儿落回掌心。

    他走上前,将那一小把带着泥香的箭矢,塞进了孙儿冰凉的手里。

    “拿着吧,一根不少。”

    姜钦这才长舒一口气,眼皮一翻,险些栽倒。

    幸好金秀儿忙伸臂将他扶住。

    姜义上前,搭住孙儿脉门,半架半抱着送回屋内。

    略作处理外伤,便让他平躺榻上,自己则盘膝坐定,双掌虚按其胸。

    一股阴阳二气随之缓缓渡入,如初春溪水,温温润润,在受损经脉间流淌开来。

    一直到东方既白,晨光将村子里头的狼藉照得纤毫毕现,姜明才转身回了家。

    他那件青衫,依旧干净得很,仿佛方才只是去村口散了个步,半点厮杀的痕迹也瞧不见。

    进了院,他径直寻到姜义。

    姜义才替孙儿理顺最后一丝紊乱的气机,正独坐在石凳上,就着晨光,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那根铜箍棍。

    “爹。”

    姜明落了座,自顾自倒了杯凉透的粗茶。

    “回来了?”

    姜义眼皮也没抬,手上擦棍的动作依旧不紧不慢。

    “嗯。”

    姜明呷了口冷茶,润了润嗓子,淡声道:

    “那三头畜生,日后不会再来作乱了。您可告知乡邻一声,往后不必为此忧心。”

    言语平平,至于那三头妖怪生死去向,他只字未提。

    姜义手上的动作停了半拍,方才抬起头,定定望向这个大儿子。

    那双眸子,依旧清澈温润,仿佛一泓古井。

    只是这井水太深,看似澄澈,却总让他觉得,底下藏着些说不清的东西。

    终究,他什么都没问。

    只淡淡应了一声“嗯”,便又垂下头去,细细擦拭手里的棍子,仿佛那一道道铜箍的纹理,比天大的事都更值得琢磨。

    父子同处几十年,话已不必说透。

    姜义信得过这个儿子。

    他若不说,自有不说的缘由。

    院子里一时静极,只余那“沙沙”的拂拭声。

    良久,姜义才像随口闲话般,换了个话头:

    “你如今……这身修为,竟是什么章程?我眼下,却是半点都瞧不穿你了。”

    此话并非虚言。

    从昨夜里起,大儿气机忽隐忽显,时而如深渊,时而如顽石,变幻莫测,早已超出他的认知。

    姜明闻言,放下了茶杯,神情难得收敛。

    他略一沉吟,像在斟酌字句,方道:

    “孩儿如今,算是神意已明,侥幸入得那性命双全的门槛。”

    姜义心下虽早有几分揣测,可亲耳听他开口,眼底仍闪过一抹精光。

    性命双全。

    他修了大半辈子,自然晓得这四字的分量。

    此境已非凡俗,足以当得一声“仙师”。

    姜明瞧见父亲的神情,便知他已明白,遂接着解释道:

    “到了这一步,不再局限于体内真气气息,可以意念调用天地之力。”

    “是以挥手杀敌,凭虚御空,都只是寻常的把戏,不过是念头一动的事。”

    他顿了顿,便又补充了一句:

    “一些古籍里记载的神通法术,也都能慢慢着手修行了。”

    姜义的目光,在那根横陈于膝上的铜箍棍上,停留了许久。

    棍身冰凉的触感,透过布衣传到掌心,一如往昔。

    可他心里却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他抬起头,那张刻着风霜的脸上,瞧不见太多情绪,只是那双眸子,比先前要沉静了许多。

    “那……再往后的修行呢?可有眉目了?”

    姜明对此,却似是毫不意外,仿佛早就料到父亲会有此一问。

    他不假思索,答得行云流水。

    “性命双全之后,自然便是炼精化气。”

    “引先天一炁入体,洗炼这一身浊精,待到后天污浊之气尽数化去,只余那一点先天纯阳,便算是身子清净,再无挂碍了。”

    这番道理,说得笃定,讲得透彻。

    姜义听着,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怕是当年领着自家迈入修行门槛的刘家庄主,也未必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可自家这个儿子,却说得像是自家后院里的一草一木,那般熟悉,那般理所当然。

    姜义没再多问。

    大儿子的事,他如今是既看不懂,也懒得去懂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只管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便足够了。

    姜明也未多言,起身回了自个儿的屋子。

    屋里,金秀儿正拿着个拨浪鼓,逗弄着自家那个刚会爬的娃儿。

    见他进来,也只是抬眼笑了笑,那笑容里,有心疼,也有安心。

    到了晌午时分,姜明更是从娘亲柳秀莲手里,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接过了锅铲。

    说是昨夜里大家都辛苦了,今日合该由他这个闲人,来伺候一家老小的五脏庙。

    大难过后,一大家子人,总算能齐齐整整地围着一张桌子,吃上一顿安生饭。

    席间,气氛还算和睦,唯有姜曦,依旧是板着张俏脸,只是埋头扒着碗里的饭,一言不发。

    旁人夹到她碗里的菜,她也不拒,只是偶尔碗筷碰得响了些,泄露出几分心里的不平。

    吃过了午饭,姜明也难得没有去后山。

    而是随着姜义,去了地里,帮着梳理那些长势正好的药草。

    父子二人,一人垄头,一人垄尾,一边慢条斯理地拔着杂草,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说的,是药草的性味,是真气的流转,偶尔,还会扯到哪本古籍上的某个典故。

    金秀儿偶尔会提着水壶过来,给二人送一碗晾好的凉茶。

    那模样,倒真有几分寻常乡间,农人耕作的寻常景致。

    此后三日,皆是如此。

    姜明入了那性命双全的境界后,反倒像是彻底放下了修行上的事。

    一心一意,只陪着家人,洗衣做饭,下地劳作,竟比村里最本分的庄稼汉,还要本分几分。

    直到三天以后,晚饭桌上。

    一家人正吃着饭,姜明将碗里最后一口饭扒拉干净,搁下筷子,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事一般,开口道:

    “近期……我打算出一趟远门。”

    桌上的气氛,瞬间便是一滞。

    连那兀自生着闷气的姜曦,都停下了筷子,抬起了头。

    姜义的心思何等敏锐,这几日大儿的反常,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早察觉了些端倪。

    此刻闻言,倒也不如何奇怪,只是将嘴里的饭菜缓缓咽下,这才抬眼看向他,问道:

    “打算去何处?做些什么?”

    姜明沉吟了片刻,像在权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半晌,才在心头挑拣出几句无关紧要的话,笑道:

    “东胜神洲,傲来国,理些琐事。”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