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134章 累并快乐着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就像前年,所有人都没想到花园口的那区区7米宽的口子,会造成中原地区50多年的贫穷,直到90年代才摆脱贫苦的日子。

    同样任谁都没想到,只是死了一个连长,居然引起那么大的连锁反应。

    一个连长而已,随便一场会战都得战死百十个。

    最让人气愤的是,明明只需要一针青霉素就能避免的问题,愣是让孔令恂给八路军送去了6万余名士兵。

    其中第3军、第15军、第98军的3万多士兵,还全都是百战老兵。

    因为基本不给补战损,这几个军活到现在的,全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多大的一笔财富啊。

    而93军,是黄河以北国军唯一的满编部队,装备也是最好的,全军3万人,超过八成连人带枪全都归了八路。

    关键中条山地区的地盘也全都让给了八路军,后来通电改弦易辙的部队,并不是像新27师那样离开自己的驻地前往程瞎子防区,都是原地换旗,等待八路军接收。

    虽然找了背锅的,但后劲儿依旧还在,要不是最后重新请魏长官出山,赶赴洛阳压住黄河南岸的部队,说不定第3集团军等部的也得趁机闹事。

    至此,晋省全境,以及豫省黄河以北地区,全部纳入八路军的根据地范围。

    而罪魁祸首孔令恂,最终还是被保了下来,判了个10年监禁了事。

    要是枪毙他能让那些转投八路军的将士回心转意,那没说的,肯定毙了完事。

    现在这种情况,毙了他于事无补,还会让孔家人记恨。

    常叔叔也难啊,顾忌太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事情,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本来他的权力架构就是靠着这些家族撑起来的,民心什么的对他而言重要,却也没这些家族重要。

    而对于八路军来说,从某些层面来讲,把决堤的事情放在以后双方决战前公布出来,肯定效果最好。

    这个时候揭开真相,因为还有鬼子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民众对国府的宽容度还是挺高的。

    自有大儒为他辩经嘛。

    只是接下来还有个堵花园口的活呢,那口子在黄河南岸,这是个涨功德的大好事,可要过去堵,就得国军同意。

    硬打过去的话,多少不太好听。

    把这遮羞布掀开,完了你掘的口子,你不堵也就算了,我想帮你堵上你还不同意,啥意思?

    就看着豫省百姓受灾呗?

    看看豫南的汤恩伯,什么玩意儿!

    黄泛区逃出来的几百万百姓已经够苦的了,他还在那里刮得天高三尺。

    当地老百姓遭受的四大灾祸,水旱蝗汤,这个蝗可能是带霓虹蝗军,这个汤说的那就是汤恩伯!

    所以等到9月3号,常叔叔这边刚稳定住军队和民众的情绪,正想找茬呢,又被八路军的一则“要求渡过黄河修补河堤”的电报给拍得晕晕乎乎。

    。。。

    这天,9月4号上午,晋城机场。

    师长、旅长等人站在机场跑道边,看着远处一架教练机缓缓开上跑道。

    正是王嘉恩带过的初教6。

    飞机制造厂才刚在这边落户,厂房都还没开始组建呢,包括其他的拖拉机厂、兵工厂之类的,也只是将设备运到了太原。

    老兵工厂一分为二,大部分专家去了太原,剩下的三成左右来到晋城,带着一批大学生组建第二兵工厂,侧重于生产轻武器和弹药,就近为晋东南部队补充。

    太原的第一兵工厂则主要负责研制生产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

    而这架飞机是第二兵工厂的专家们刚组装起来的。

    十几天前他们也是一知半解,不敢乱动,只是在摸索着该怎么整。

    后来德国派过来的一百多位工程师到了之后,里头刚好有几位是航空专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开始真正组装第一架飞机。

    说起之前来的那一批大学生,安排起来也十分的头疼,加上后来陆陆续续自发过来的,近2万名,超过7成是文史行政类的。

    这年头文科生更吃香,因为缺官啊,甚至国府的命令只能到县一级,再往下就只是那些宗族土豪势力说了算,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报的文科。

    另外还有3万多中学生,以及光复晋省之后,随家人搬过来的许多中小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要单独组建3所专业性的军校,因为抗大都无法完全吸纳那些一心想要投笔从戎的学子。

    倒也都是好苗子,都是满腔的热血,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基本不会来八路军这边。

    后来经过大半个月的研究商讨,决定先从这些文科生中挑选一批学业进度较高的,先进党校培训,结业后下放至地方基层历练。

    这一批挑出来3000人,剩下的一些大一、大二的新生,有4000余人进了抗大,主要是进修地方上的行政管理,三年后毕业了再去基层。

    之后又决定在根据地内开办5000座小学,300座中学,由剩余的7000多大学生组成师资力量。

    这人才啊,就跟钱似的,不用的时候,看着还挺多,一到用的时候,又发现瞬间就没了。

    高层下定决心在根据地内进行扫盲,提高几千万民众的文化素养,然而等安排完了一看,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至于那6000多理工类的学子,除了800多位今年就要毕业的大四学长加入了两座兵工厂,剩下的学弟学妹们,自然是加入新成立的太行理工大学。

    有700多归国大神,以及汉斯喵派过来的百余位专家,师资力量绝对足够,甚至还能再扩招个几倍。

    最后还有3万多中学生,初中生继续读书,那些快毕业的高中生,则决定在年末组织一次大考。

    是进军校还是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全看他们的考试成绩和意愿。

    考得差也没事,保底能进部队当个文化教员,或者去地方上当个村长什么的,大小也是个干部。

    所以别看这大半个月根据地好像没什么事,师长等人早都累得不行了。

    光是安排这些青年学子就已经耗费了很大的心神,还得琢磨部队后续整编的事情,制定后续的作战计划。

    后面还得商讨成立科院、工院、师范大学等机构,以及根据地内的地主阶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等等的工作。

    能者多劳吧,累也累得值。

    今天过来观看第一架教练机的“试飞”,就已经算是忙里偷闲了。

    看着那架刷了0001编号的教练机停在跑道的远处,师长略显疲惫地深呼吸了一口。

    旅长也大感疲惫,脸上完全没有之前那种,自家“要有飞机了”的振奋。

    忽听师长说道:“步兵学院的院长,组织上决定让你去做这个工作。”

    旅长闻言脸色一苦:“为什么是我?”

    一所学院从筹备到开学,工作很繁琐的。

    师长笑笑:“你是军校高材生嘛,军事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都足够。”

    旅长叹了口气:“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