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随着水冰资源搬运完毕,火种星真正的拥有了“海洋”。在太空俯瞰,这颗人造行星不再是单调的岩褐色,而像是镶嵌着一块巨大、极致的蓝宝石。
海洋的颜色经过精准调控,呈现出比地球海洋更纯净的蔚蓝,这是因其水体初始纯净度极高,且藻类种群经过优化,折射出近乎透明的青蓝色调。
蜿蜒柔和的湾区,气势恢宏的陡峭悬崖,巨大的人工环礁.
在城市AI的计算下,沿途的海岸线亦显得极为错落有致。
再接着便是打造火种星的“大气层”。
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远比建设山川河流更为宏大、精细且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分为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大气层的初始奠基。
如果是一颗自然行星的话,演化出大气层需要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年。
但火种星的地核可以操纵的。
在城市AI的操作下,地核再度升温,开始诱使人工形成的火山喷发。这些火山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香槟瓶塞”,将地幔层中刚刚积攒起来的巨量气体猛烈地喷发到空中。
与此同时,海水亦因为行星内部传来的高温开始蒸发分解。
随着时间推移,火种星表面最终形成一层稀薄但覆盖面极广的初始大气,并慢慢产生温室效应。
第二阶段则是引入外源气体,加强温室效应。
为此圣启号需要启动引力装置,捕捉并搬运富含各类气体的彗星和小行星,让其以恰到好处的角度和力度撞击火种星表面。撞击带来的巨大能量会瞬间汽化冰体,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氨气和甲烷,以便充实大气成分。
第三阶段则是在大气中投入大量的微生物,使其进行消耗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氧气。
第四阶段则是逐步操作地核,产生一个包裹整个火种星的自然磁场,防止大气层被太空中的高速粒子流一点点剥离吹走。
在城市AI的协调下,火种星大气层的建设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看着这一幕,康斯坦丁不由得发出了感慨。
“哪怕是人造行星,也需要打造出完全类似蔚澜星的环境才能存活我们人类还真是脆弱的生物。”
楚山河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很脆弱,可我们也同样坚韧强大。”
紧随其后的,则是给这颗人造行星安装上行星发动机。
这样一来,火种星便具有了自主航行的能力。
现在,圣启号已经打造出了六台6级行星发动机。
它们的选址经过精密计算,均匀分布在行星的地核和地幔交界处。
这个位置既能直接作用于行星的地核,获得最高的推进效率,又能将巨大的推力通过坚固的地幔骨架均匀分散到整个星球结构,避免地壳因局部应力而崩溃。
从外观上看,行星发动机整体形态像一个从行星地壳中破土而出的巨型金属山脉。
其基座与大陆板块直接熔合,主体结构深入地下,连接至行星的强化地幔骨架。可见部分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暗色金属圆台底座,顶部是深不见底的喷射口。
它的表面覆盖着巨大的辐射散热板,如同巨龙的鳞片。基座周围是纵横交错的超级结构,包括能量传输塔、冷却液管道和维修通道入口。
在诸多工兵型移动城市的协作下,六台行星发动机就此安装完毕。
火种星的建设就此大功告成。
未来的时间里,人类方将通过各种手段源源不断地将3亿人输送到这颗人造行星上。
但为了安置好这3亿人口,火种星需要进行规模浩大的工程建设。
首当其冲的,当属这颗人造行星的交通网络。
移动城市的工程建设能力本来就是非常强大的,而这一次,人类方自然是要一步到位,打造出行星级别的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总共分为3级。
第一级为行星级别的高速环形公路。
打造出12条环绕全球的全自动智能公路,用于长距离、跨区域的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
第二级为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
它们像人体的血管和经脉从主要城市出发,连接火种星上的大大小小城市。
第三级为城市内的道路。
由不同功能道路所构成的城市交通网络。
至于居民出行所搭乘的一系列交通工具,自然是通过移动城市的生产车间打造。
紧随其后的,是农业区的选址和建设。
和交通网络一样,农业区自然也是一步到位,其规模要能达成3亿人口的蔬菜瓜果供给。
选址自然是在火种星的中低纬度区域,这些地区能接收最充足、最稳定的日照,减少人工补光的能源需求。并且还要优先选择自然起伏较小的平原或盆地,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使土地平整的工程作业量。
为了方便灌溉取水,人类方还将在农业区附近多个区域建设水库和人工淡水湖。
至于种植的作物,自然是高效的等级作物。
紧接着的,便是水电供应。
作为人造行星,火种星并没有地下水源。它的日常供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
为此人类方需要在海边建设多个自来水厂,以及数不胜数的地下管道。
至于电力,自然是让移动城市直接建设高等级的核电站。
在这些基础工程建设完成后,还有一大堆工程项目。
三位领袖意犹未尽地收回了视线。
散会之前,卡隆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叫住了楚山河和康斯坦丁。
“我说,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情。”他说道。
康斯坦丁挥了挥手。
“应该没有漏掉了的吧?火种星的一切都已经规划好了。”
“可这颗星球上还没有部署任何武器。”卡隆正色。“万一日后有敌人入侵火种星怎么办?”
“你说的有道理。”楚山河缓缓点头。“这可是人类方的火种,必须得做足完全准备。”
思忖片刻后,康斯坦丁做出了决定。
“那么,我们就以星球级别的标准去武装火种星吧。”
麦卡伦星系边缘,K8行星群。
清理收集完太空战场上的星蟒躯体后,K8行星群继续漫长的迁徙之路。
明日联盟跟随着K8行星群继续前行,沿途看到了不少新奇的太空景观。
此刻,离野和同伴们与K8行星群文明的领袖们会面——为了体现对远道而来的外星系文明的尊重,行星群里所有领袖都来了。
双方在会上简单交流了各自星系和文明的情况,相谈甚欢。
离野尝试性地在会上提出,K8行星群是否能向明日联盟传授高等级科技知识理论。
尤其是他心心念念的大一统理论。
在离野话一出口的同时,所有领袖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禁止向低等级文明传授高等级科技知识理论,则是最重要的规矩之一。”其中一名领袖说道。“你们人类文明一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可能会给整个太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变,甚至祸及到其他文明.”
“是的。”另一名领袖附和。“K8行星群没有一个文明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离野先是一愣,旋即缓缓点了点头。
“果然还是不行么。”
坐在他一旁的林悟则有些不甘心,当即举手,得到众人允许后起身发问。
“难道在整个麦卡伦星系里,就从来没有高等级文明向低等级文明传授知识技术吗?”
“当然有,而且还不少。”为首的领袖沉声说道。“但全部都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从他的口中,明日联盟众人得知了这条规矩的称呼。
它是宇宙社会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敬畏的法则之一。
“文明隔离准则”,又或者是说“非干预原则”。
这个法则并非出于高等级文明的傲慢,而是源于一种超越文明等级的、对宇宙生态平衡的深刻敬畏和冷酷理性。
在宇宙之中,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与其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认知是共同演化的。
原始社会的文明无法理解蒸汽机器和电力,蒸汽机时代的社会无法理解大一统理论所带来的变革。
将大一统理论技术交给一个刚刚走出母星的文明,无异于将一颗核弹交给婴儿。
其社会结构、科技水平、伦理道德、哲学认知远远没有达到能适应该知识技术的水平。
能源会被用于战争,技术会被用于压迫,社会结构在巨大的冲击下彻底崩溃。
另一方面。
科技的瓶颈本身是宇宙对文明的一道道天然过滤器。
一个文明能否依靠自身力量突破能源、生命延长、星际航行等关键瓶颈,是其是否成熟、有资格加入“星际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个连自己的星系都走不出去的文明,注定没有准备好面对星河的浩瀚与危险。
此言一出,明日联盟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中。
虽然很不甘心,离野却不得不承认,这条规矩是正确的。
看着眼前的人类,领袖们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看来,你们已经深刻理解到了这条规矩的意义。”
离野陷入了思索之中。
以人类文明目前的水准而言,研究大一统理论成功并实践,大概需要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时间。
这无疑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人类移动城市拥有城市模拟训练舱,5级的时间流速比已经达到了1比360。
等于是在里面呆一年,外面只是过去了一天。
在城市模拟训练舱里研究一千年,现实也不过是过去了差不多三年而已。
一时间,离野整个人犹如触电般,伸手紧紧按住了椅子扶手。
研究科学技术理论并取得突破,这恐怕才是城市模拟训练舱的真正用途。
如今的明日号人口已经达到了百万规模,是能够筛选出来人才并开始研究的。
他随即看向林悟,简单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后者如梦初醒,激动地连连点头。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离野低声说道。
大一统理论得到突破的话,明日联盟的科技水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在激动之余,林悟又意识到了什么,眼神变得疑惑起来。
“人类三大组织坐拥数亿人口,人才和技术储备多到难以想象,我们能够想到的,他们应该也能想到才对。”
“既然如此,他们也可以通过城市模拟训练舱研究理论。按照这种流速比,只需几年现实时间就能完成突破了。”
“可现在看来,数百年下来人类方显然没有掌握大一统理论技术.这不应该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离野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思忖中。
林悟说的确实有道理。
这种情况确实不应该发生。
“盟主,有没有一种可能?”周兴小心翼翼地说道。“人类方数百年来光顾着和怪物方干架,压根顾不上科技研发。所以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可能的。”离野摇头。“人类世界级组织的规模,自然是分工明确,肯定有科研部门专门负责这一部分的。”
但无论他怎么冥思苦想,也没能想明白。
与此同时,泰坦王座旗舰移动城市的城市模拟训练舱。
某个舱室的舱门打开,一个身影缓缓走了出来。
那赫然是一名泰坦王座的高级科学家,因为在训练舱里呆了太久的缘故,此刻他已经蓬头垢面,须发脏乱。
因为过度专注研究,他已经双眼满是血丝,精神萎靡。
“轰!”
科学家极为不甘心地一拳轰在了训练舱上。
“为什么?以如此之高的时间流速比,再加上从立项到现在好几百年的时间,我们一直没有突破大一统理论技术?”
他双手抓头,几乎快要抓狂。
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诡异。
无论是自己还是历代的科研前辈,有无数次都快要取得大一统理论的技术突破了,可终究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一旁的工作人员闻声赶了过来,迅速递上了食物和水,并给科学界注射高等级营养剂。
休息了一会儿后,科学家婉拒了工作人员们的劝阻,重新进入了训练舱中。
“再试一次!”他戴上训练头盔,喃喃说道。“一定能成功的。”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