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1章 开端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那一日。

    南京镇守府前的一场大戏,以国丈胡荣、国舅孙光宗讷讷而结,最终留在众人眼中、心中的,唯有那位小公子站在阶上,嘴角含笑、面上无情,束手漠然而立。

    外边的人虽不曾亲眼所见,可当日的一言一语,却飞速的流传在整座江南。

    接触不到那等层次的,只暗自心惊。

    能接触到那等层次的,却隐隐有所预感,李阁老怎么会真的把胡荣和孙光宗这两个没有实权的外戚放在眼中,还特意让嫡长子千里迢迢,在南京镇守府,众多官吏之前,打二人的脸。

    这分明是杀鸡儆猴,在警告江南一众官员,彰显威势。

    那位在不久前兼任了吏部尚书的守正公,在告诉天下臣民,他如今的煊赫权势!

    那他想要做什么?

    再联想起如今在京城搅动风云的反贪司,谁还猜不到,这位吏部尚书是来真的,他是真的要整治贪腐,亦或者,是要澄清吏治!

    韩国公府。

    李辅圣一幅小大人模样,堂下几个小豆丁前来拜见他后,便纷纷离开,李辅圣面向李芳,郑重道:“大伯父,小侄此番来南京,父亲让我给您带封信以及一番话,澄清吏治,是接下来十年,朝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皇陵贪腐案不过是个开始,请大伯父务必在江南为父亲盯着,同时公府不要参与进那些事中。

    公府已然极是富贵,近日父亲在京中研究一些东西,日后李氏守着铺子大致是不缺钱的,若是族中有那些败坏家风的纨绔膏粱,皆要家法处置,请大伯父知悉。”

    李芳打开李显穆的来信,细细读了一遍,脸上不由出现了几分忧虑之色,踌躇道:“辅圣,你父亲来信时,可还有其他让你交待的,这般大规模的澄清吏治,是否会导致李氏举世皆敌,这件事实在是有些得罪人啊,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做这件事,当真值得吗?”

    李辅圣面容不变,依旧沉稳回道:“父亲说,这是祖父在世时就定下来的,是李氏的必行之事,让您不必担心李氏的未来,过往的事不会的落在李氏身上,过往的悲剧也不会是李氏的结局。”

    李芳一怔愣,他虽然不知道三弟的信心从何而来,却依旧点了点头,轻声道:“你回告你父亲,就说南京这里一切有我,让他在京城多注意身体,万万不可操劳过度。”

    ……

    京城。

    皇城。

    文渊阁。

    经过皇陵贪腐案后,纵然是内阁几人,对李显穆也不由升起一丝敬畏,不怕后妃的大臣很多,但大多是井水不犯河水,做到李显穆这等程度的,属实少见。

    须知,枕边风,乃是杀人之利器。

    可越是如此,他们便对李显穆越是敬畏,因为李显穆不是那种狂妄的人,他做出这种事,那必然是图谋极大。

    那李显穆有何图谋呢?

    举世共知,意在吏治!

    皇陵贪腐案只是一个开端的铺垫,无数人都在等着他下一步的动作,包括皇帝、同僚、政敌,千千万万的小官、胥吏,乃至于士林中,数以十万的士子。

    李显穆从奏章堆中抬起头来,伸了个懒腰,便见到内阁众人看了过来,当即笑道:“一个上午你们看了我几十次,有什么想问的直接说便是。”

    “元辅准备澄清吏治,不知从何时开始?”

    “是啊,这等大动作,无数人都在瞧着呢,这几日以来,却不见元辅有什么动作,我等心中颇有些好奇。”

    李显穆朗声笑起来,“澄清吏治自然是要做的,但现在不就已经开始了。”

    啊?

    几人顿时一愣。

    李显穆笑着指着那一堆堆的奏章,带着一丝笑意正色道:“澄清吏治难道是喊两句口号,而后就推行天下之事吗?

    吏治就在这些奏章之中,在反贪司的日常汇报之中,在无数的蛛丝马迹之中,一个皇陵贪腐案,揪出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接下来会有无数个皇陵贪腐案,吏治就在这其中,渐渐会有好转。

    待时机合适,再趁势推出新的制度,一步步的遏制贪腐,这才是足以成事的正道啊。”

    听到李显穆所言,几人一时都有些沉默,历史上大多数宰相担任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大多数官员都不能长期主宰一地、一部,这是为了防止形成独立王国。

    可真正想要沉下心做一件事,时间通常都要五年到十年,这就是现实的冲突,所以权力就会慢慢落在那些世代相传的胥吏手中。

    他们本来以为,李显穆一朝权在手,必然要大刀阔斧,却不曾想到,李显穆竟然选择了徐徐图之,一点都不着急快速改变。

    好似看出了几人心中所想,李显穆意味深长的说道:“诸位,有王安石的改革之心是好事,但行事可不能学他,毛毛躁躁成不了大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想必不用我在这里重复。”

    王安石变法急躁,且任用了一群小人来变法,这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至于下面官吏故意往坏去搞,那都不算事。

    王安石变法时,北宋虽然积弱,但并没有亡国的风险,利益集团也没有那么强,而张居正变法的局面,比王安石差多了,但张居正锻造出了一支能听命令的官吏队伍,于是变法得以推行。

    李显穆是不太能看得上王安石的政治才能的,就王安石那个人,变法一百次都会失败,那就不是个能为首席宰相的人,最适合去做监察。

    拗相公。

    这世上,有叫错的名字,从来没有叫错的外号。

    “那我们现在是……”

    李显穆一指众人桌面上的奏章,“现在就是把面前的这些奏章都批阅完,而后送进华盖殿去。

    至于其他的,不必着急,待反贪司有了消息再说。”

    李显穆对反贪司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点燃起星星之火,他真正的目的是借着这个机会,从各省、府、县中,挖掘出一批,清正、敢对黑暗开刀的年轻官员。

    为后续的改革做准备。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