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 > 第七十一章:流官制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时间,大殿之中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惊叹连连。

    乃至就连司马昭阳,手中握着楚逍所拟定的“十年三步走计划”,美眸之中也是异彩连连,惊为天人。

    她一直以为,天下太平,楚逍便放松警惕,开始忘乎所以,纵情声色。

    却是没有想到,楚逍心思敏捷,早有准备,又给她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震惊。

    在治国这一层面,具备如此远见与才识。

    堪比,天人在世!

    震惊之余,司马昭阳不由得微微侧头,前所未有的,细细认真的打量起楚逍来。

    “藏拙二十年,扶风如鹏起,楚逍,你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是冷酷残暴的不败军神?”

    “还是文曲星下凡?”

    “亦或者,全都不是?”

    司马昭阳眼波流转,心中顿生出了无限的好奇。

    而在这时,一连串的称赞声中,一道不合时宜的惊疑声却是突然响起。

    “咦,这兴农水利兴国之策,固若巧若天书,可似乎...依旧有些缺漏。”

    黄玄龄紧皱着眉头,似乎看出了什么,略有些疑惑。

    他倒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刻意的抬杠,想要找回面子。

    而是,楚逍拟定的诸多策论,的确是强国的不二之选。

    但要完美的实施推行,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无论是兴农,亦或是兴建水利,奖励农耕,其中,都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必须有难以计数的钱财来支撑。

    楚逍平定五州,更有司盐署制作细盐,他倒是不担心楚逍财力会有所不足。

    只不过,涉及到钱财,这其中门道可就多了。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这些政策推行的同时,难保不会有人从中谋求私利,监守自盗。

    毕竟,官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特例,还是十分常见的。

    而如此一来,楚逍这些治国良策想要真正施行,造福万民,难度可不小。

    黄玄龄倍感头疼,不由得朝楚逍投去了问询的目光。

    对此,楚逍早有预料,他猜到了黄玄龄心中的想法,直言不讳道:“不错,而这,才是本王今日要与诸位商议的大事。”

    今日他提出的诸多问题,说到底,便是出在制度本身。

    大魏施行分封制,藩王割据。

    固然在巩固统治,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整体军事力量上,有很大的促进。

    但,诸王分封而至,王权削弱,对地方权力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长此以往,必生灾祸。

    五州反王,便是最活生生的例子。

    而他所拟定的计划,想要顺利推行,监管之责,也是至关重要的。

    借着这个机会,楚逍直接将心中早已做好的打算说出:

    “故此,为保证强国之策能顺利推行,本王建议,陛下在各州设下刺史,太守,州牧之职,分管各州监察,行政,军事之责。”

    “施行流官制,三年一换,如此,十年之内,我大魏必可兴盛!”

    楚逍慷慨陈词,掷地有声。

    流官制?

    提出的流官制更是新颖,让司马昭阳等人都是心中一震。

    这流官制,说来也十分简单,便是各州重要官员,三年一轮换,避免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等事件的发生。

    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只不过,当楚逍提出流官制的时候,大殿之内却是安静了下来,众人无不面露怪异之色。

    监察,行政,军事的权利被分化,岂不是变相的意味着,在削藩?

    削藩,在大魏之中,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词汇。

    稍有不慎,便会滋生异心。

    就连当初的魏王,也是不敢提及分毫。

    他们却是十分意外,战事刚刚平息,楚逍便大刀阔斧,催动朝堂改革。

    其中,幽州,冀州,青州,扬州等地倒是好说,早已归楚逍所掌控。

    只不过,司州,豫州,徐州,茺州这四州之地,依旧是藩王割据。

    他们不得不慎重。

    在场所有人中,唯有司马昭阳,目光璀璨如辰星,面色微红,稍稍有些激动。

    “好!就依摄政王所言!”

    众人还在犹疑之际,司马昭阳一锤定音。

    她一早就知道,藩王长久割据的厉害。

    不然早前魏王也不会费尽心思,拿老镇北开刀,更是让她引诱楚逍犯下死罪。

    凡此种种,不过都是在为削藩大计做准备罢了。

    只不过,楚逍的流官制,却比当初的魏王更精明,也更有力。

    看似手段柔和,实则,四州藩王,根本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

    饶是司马昭阳,心中,也不禁万分钦佩,连看楚逍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多谢陛下。”

    ...

    朝臣散去后,楚逍拟定的各项政策,也在各州施行,颇有良效。

    尤其是流官制的推行,不仅稳定了各州局势

    也让司盐署每天的收益噌噌噌往上涨。

    之前,细盐仅仅是贩卖到幽州,青州,并州,以及王城周围。

    但是现在,大魏天下尽归楚逍掌控,司盐署的细盐也是越做越红火,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王忠尽职尽责,凉州赈灾的事宜,也频频传回喜报。

    可以说,大魏的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当然,最值得高兴的是,蒋达那边,经过数月的开采,第一批硫磺已经运送到了王城。

    只需试验过后,火炮,火枪等大范围杀伤性武器,便可以批量生产。

    届时,大魏国力,必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楚逍身着毛皮大氅,站在庭院之中,年关将至,冀州之地,却依旧有鹅毛飞雪。

    庭院四处,银装素裹,都笼罩上了一层白雪。

    却在这时,摄政王庭之中,却是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王爷真是好雅兴,庭前赏雪,坐看落花,可比我这东奔西走之人有福。”

    一道爽朗的笑声传来,楚逍转头一看,便见姚盛安红光满面,大步走进庭院之中。

    楚逍心中不由暗自奇怪,“特使前来,舍下蓬荜生辉,不知特使专程到访,所为何事?”

    他可是才刚刚交过保护费,这才过去半年时间,姚盛安又来。

    绝对没什么好事。

    楚逍暗自警惕了起来。

    “好事,当然是好事!”

    姚盛奇却是满面笑意,示意楚逍不必如此紧张。

    而后,他从怀中摸出一封金柬,递到楚逍面前。

    “三年之期已至,我朝皇帝陛下特命我到各大王朝分发金柬,邀王朝诸王共赴大武京都,共观天武盛会。”

    “如此良机,王爷可莫要错过。”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