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50章神秘诗句引江湖风云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风之舞影侠客行,北国风光远近好……”云逸轻声念出地面未干的诗句,目光突然锐利如鹰。看似寻常的写景七绝,尾联“与君同行去帝都”却暗藏锋芒,分明是在暗指即将召开的武林大会。紧接着,老者笔势一转,写下第二首:“万里同舟共命轮,前车可鉴留此名……”最后“武榜留名在此时”七字,更是如惊雷炸响,水花四溅中,仿佛能看到江湖豪杰们的热血在沸腾。

    “这是在写武林至尊榜!”贾临不知何时凑到了云逸身边,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据说每届开榜前,江湖上都会流传各种谶语诗,说能预言新晋高手。”话音未落,周围早已聚集了不少江湖客。有人抚须沉吟,试图参透诗句中的玄机;有人低声争论,各执一词;更有热血青年握紧腰间兵刃,眼中燃起熊熊战意。人群中,一位背负长剑的灰衣人开口道:“听说南诏国出了个使毒的奇才,一手‘千机百刃’神出鬼没。”“那又如何?”另一人嗤笑,“北疆雪鹰寨的少寨主,年仅二十便将寒冰掌练至大成,掌心温度能瞬间冻结酒水!”

    争论声此起彼伏,云逸却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他望着地面逐渐干涸的墨迹,那些蜿蜒的水痕仿佛化作了江湖的脉络。他仿佛看到了无数身影,从千里之外的边陲小镇,从云雾缭绕的深山古刹,朝着帝都汇聚而来。他们有的为扬名立万,有的为印证武道,而此刻,云逸站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却已然听见了江湖浪潮的轰鸣,那声音越来越近,仿佛要将他也卷入这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之中。

    暮色为玉华桥的汉白玉栏杆镀上一层蜜色光晕,云逸手掌抚过温润的石栏,仍能感受到日光残留的余温。桥下河水被晚风吹皱,粼粼波光如同撒落满河的碎金,又似无数跳跃的小火苗,将整条河道烧得发烫。一艘三层画舫正从桥洞下缓缓驶出,朱漆雕花的窗棂半开半掩,檀木与美酒混合的香气裹挟着丝竹声扑面而来,竟比盛夏的荷香更醉人三分。

    舫内景象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绮丽长卷:身着锦缎的公子哥们斜倚在镶玉靠枕上,手中夜光杯盛着西域进贡的葡萄酒,琥珀色的酒液随着船身摇晃轻轻荡漾。有人执湘妃竹扇半掩唇角,醉眼朦胧地吟诵新填的艳词;有人挽起绣着金线云纹的袖口,在洒金宣纸上挥毫泼墨,砚台里的松烟墨香混着酒香飘散在空气中。船头小厮赤着脚来回穿梭,青铜托盘上的冰湃酸梅汤冒着白雾,水珠顺着碗沿滴落在红漆甲板上;船尾的歌姬怀抱琵琶半遮面,指尖轻拢慢捻,《春江花月夜》的曲调随着涟漪扩散开来,惊起一滩白鹭,雪翅掠过彩绘的船帆,在夕阳下划出一道银白的弧线。

    云逸望着画舫两侧栩栩如生的游龙彩绘,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儿时在山间溪流,他曾抱着朽木顺流而下,冰凉的溪水浸透粗布衣裳;少年时随师父赶路,也只乘过简陋的竹筏,江水溅湿裤脚,木刺扎进掌心。而眼前这艘画舫,飞檐斗拱雕着缠枝莲纹,栏杆上镶嵌的夜明珠虽未点亮,却已足够衬得星月黯淡。这哪里是人间的舟楫,分明是从《山海经》里驶出的仙舟,承载着他从未敢想象的绮丽世界。

    他不自觉地向前半步,腰间玉佩险些撞翻桥边小贩的糖画转盘。贾临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压低声音提醒:"少爷,这画舫乃是聚贤楼的金字招牌,便是朝中大臣想包船,也得提前半月递帖子。"然而云逸恍若未闻,目光追随着画舫渐行渐远的身影,看着它搅碎的水痕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思绪早已飘向远方。若能踏上那艘画舫,临风而立,听丝竹绕耳,看两岸烟柳拂水、灯火万家,该是怎样一番滋味?山风曾呼啸着掀动他的衣角,推着他在悬崖边练剑;可这玉华河的柔波,又会怎样托起他少年的憧憬与野心?

    画舫在河面上划出长长的涟漪,渐渐驶入暮色深处。雕梁画栋间依然飘出阵阵笑闹声,贵公子们的酒令声混着歌姬的琵琶声,惊得栖息在芦苇丛中的水鸟扑棱棱飞起。贾临凑到云逸耳边,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少爷您瞧,这些人不是富商嫡子,便是世家少爷。白日里在河上饮酒作乐,入夜后便往秦楼楚馆钻。说是风流才子,实则不过是些挥金如土的纨绔。"

    云逸望着画舫上纸醉金迷的景象,剑眉渐渐蹙起。晚风掀起他束发的布条,几缕碎发拂过眼底。"大好年华,不思进取。"他轻声叹息,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每日沉溺于酒色诗赋,纵有万贯家财、显赫身世,又与行尸走肉何异?"说罢,他转身离开玉华桥,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斜斜映在青石板路上,与画舫上纸醉金迷的光影形成鲜明对比。此刻的云逸,突然觉得手中的长刀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或许这就是他要闯荡的江湖,既有令人向往的繁华,也有让人叹息的堕落。

    暑气蒸腾的午后,玉华河畔的蝉鸣突然被一阵清越的琴声割裂。那乐声如深山寒泉,沁凉地漫过云逸发烫的耳畔,又似初春融雪,裹挟着湿润的草木香渗入心脾。琴声忽而低沉婉转,像是孤雁在暮色中哀鸣,忽而明快轻盈,宛若山涧跳跃的溪流,转瞬间又如战鼓擂响,迸发出裂石穿云的气势。紧接着,甜润的歌声自河面飘来,带着江南吴侬软语的柔腻:"玉华河水清儿甜,你问郎君哪里来......问今朝几人回,问江湖恩怨何事休......"歌词里藏着江湖的沧桑与柔情,在旋律中百转千回。

    云逸循声望去,只见河心停着一艘素白画舫,船舷垂落的青纱帐被风掀起一角。八九岁的女童跪坐在雕花琴案前,月白色襦裙上绣着淡蓝的并蒂莲,纤细的手指在七弦琴上翻飞。她神情专注,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每当指尖扫过琴弦,便有泠泠清音倾泻而出。旁边立着的少女身着藕荷色长裙,发间斜簪着银步摇,随着歌声轻晃。她启唇吟唱时,歌声空灵得如同山巅流云,与琴声交融,竟让满河波光都随之轻轻震颤。

    云逸只觉浑身血液都凝固了。在山中修行的日子里,他听过山风穿林的呼啸,听过瀑布奔涌的轰鸣,却从未领略过这般直击灵魂的音律。那琴声与歌声仿佛化作无形的丝线,将他缠绕、牵引,带入一个云雾缭绕的奇幻世界。他喉头滚动,想要叫好,却又怕惊破这如梦似幻的氛围,只能怔怔地望着画舫,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向往。

    正当他心醉神迷时,贾临悄然凑到耳边:"少爷,那是唐家姐妹。姐姐唐秋雪年方十六,琴艺冠绝王都;妹妹唐秋芸虽年幼,却已能自创曲谱。"他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敬畏,"若您想结识,凭老爷的名号,唐家必定会......"

    "不必了。"云逸打断他的话,目光却仍紧锁画舫。他当然渴望与这般奇女子相识,想讨教音律中的玄妙,更想探寻歌声里藏着的江湖故事。但理智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冲动的念头。方才画舫上的贵公子们对唐家姐妹视若无睹,此刻河面的商船、游船也都远远绕行,这反常的寂静背后,必定藏着唐家深不可测的势力。在尚未摸清状况前,贸然行事只会徒生事端。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将玉华河染成一片金红。唐家姐妹的画舫缓缓驶入暮色,琴声与歌声也随之淡去,只留下袅袅余韵在河面回荡。云逸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忽然意识到,这座看似繁华的王都,就像眼前这条深不可测的河流,每一道涟漪下都藏着秘密,每一朵浪花里都孕育着故事。而他,正站在这江湖的入口,等待着命运的指引,去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精彩篇章。

    云逸垂眸盯着贾临攥得发白的指节,忽然轻笑一声,尾音拖得极长:"贾叔这话说的——我何时说过你有隐瞒?不过是瞧着你对唐家之事这般熟稔,倒像是在我身边埋了十年的眼线呢。"他指尖摩挲着腰间刀鞘上的云纹雕饰,日光透过廊下雕花投在脸上,明明灭灭间更显眸光幽邃。

    贾临喉结滚动,只觉少爷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竟比山间猛兽的嘶吼更叫人胆寒。他扑通一声半跪在地,额头几乎要贴到青石板上:"少爷明察!小的自打十五年前被老爷救起,便立誓此生追随。若有半句虚言,叫我天打五雷轰!"豆大的汗珠顺着下颌砸在地上,他不敢抬头,只能听见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