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22章 赵煦:斩了西夏使者,朕要御驾亲征!【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清晨,大头杨开车带着几箱冻品来到混元宫,突然发现一个漂亮得不像话的女道士,亦步亦趋的跟在周易身边。

    大头杨本想问问是谁,又觉得出家人的事儿还是少打听为妙,佛门那个肥头大耳的方丈因为男女关系刚被抓,咱就别给小易添乱了。

    不过想到之前混元宫出现的几位美女,大头杨的心里,还是忍不住闪过了八十多集的大型爱恨交织电视剧……好想吃瓜啊!

    供奉过财神,大头杨开车下山,周易和西施将贡品搬到杂物间,放进了冰柜中,开始准备早餐。

    熬粥时,周易闲着没事,用五花肉丁给西施做了一罐炸酱。

    吴越地区非常热,别的东西容易腐坏,满是油脂的炸酱能好一些,常温下保存十天都没问题。

    饭后,西施将各种装备收拾妥当,背上背包,推着自行车告别周易,返回了春秋世界。

    周易回到房间,翻开记事本看了看,才发现陈汤昨晚一点都没闲着,居然不声不响挣了一堆功德:

    【陈汤率军剿灭一股中等规模异族乱匪,救出三十名汉家女子,功德+10】

    【陈汤率军剿灭一支小型规模异族乱匪,救出十三位名汉家女子,功德+4】

    【……】

    这样的备注有五六条,最终给周易带来了四两三钱功德,被救出来的女子,也超过了一百五十人。

    至于陈汤本人,功德从二斤十两五钱变成了三斤八两四钱。

    从功德方面来说,救人果然比杀人功德多,当然,也说明这群人数不多的乱匪,没少在安定郡祸祸百姓。

    西汉末期,安定北部、武威东南部、北地郡西部逐渐成了三不管地带,而到了东汉,先是羌族在此定居,不止一次袭扰长安,东汉末年又成了秃发鲜卑的地盘。

    周易在地图上标注这一地点,打算下次建议陈汤,回到长安后,就上书元帝,在这一地区建立一座县,压制异族的地盘。

    在荒地建县的难度比较大,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物资,但要是加上土豆和玉米,就足够一座县城的基本运转了。

    不能光想着发展关中和中原,还要尽可能挤压异族的生存空间。

    正看着,页面又多了两条备注:

    【李世民宣布建立大唐英雄纪念碑,功德+5】

    【李世民命令各地取缔各异族宗教,功德+5】

    取缔异族宗教周易能理解,但建立英雄纪念碑……这不像是李世民的手笔啊,倒像是武媚娘的主意。

    这样也好,在现代进修过的武媚娘,给李世民来一次纠偏运动,让大唐这艘巨舰,能行驶得更稳更远。

    看完备注,周易合上记事本,打扫起了混元宫的卫生。

    另一边,北宋哲宗世界,早朝正在进行,礼部的官员奉上了西夏使臣递交的国书,要求无条件释放前不久被抓的使者。

    西夏在大宋这边,并不是一两个官员,而是一群,他们分工明确,有拉拢朝臣的,有行贿送礼的,甚至还有开设酒楼敛财的。

    上次被李格非抓的那位西夏使者,现在还在刑部大牢中关着,神志都快不清了。

    朝廷一直不放人,让西夏使臣有点坐不住了,昨天他在礼部坐了一天,递交了国书,希望大宋这边给个说法。

    内监总管将西夏国书呈到御案上,赵煦翻看完,突然怒不可遏,将这份西夏国书撕了个稀巴烂:

    “无耻党项人,居然辱我大宋满朝文武皆为狺狺犬吠的无耻小人,真是岂有此理!将西夏使臣抓到刑部大牢,连夜审讯!”

    这话听得礼部尚书嘴角一抽,他今早翻看了国书,根本不是这个内容。

    但这个时候,群臣的火气已经被烘了起来,大家义愤填膺,开始怒斥西夏人没有礼数,一些激进的官员,甚至奏请陛下开始册封银州都督。

    银州是西夏的核心地区,大宋册封这里的官员,虽然没法立即上任,但可以恶心西夏,从法理上否决西夏的正统性。

    也有人希望将大宋境内的西夏人全都驱逐出去,禁止他们来大宋。

    一些老臣虽然想说从长计议,但却明智的没有开口。

    陛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一旦大宋的流量之王苏东坡回来,写几首夸赞西北功绩的诗词,说不定就会掀起大宋尚武的风气。

    谁要在这个时候唱反调,就等着钉在耻辱柱上吧。

    前两天,赵煦已经收回了追封司马光的各种荣誉,接下来,整个朝堂都将逐渐被新党所取代。

    当然,说新党也不正确,因为赵煦并没有全盘接受新党的主张,这位皇帝如今根本不在乎什么新党旧党,一心只想打出去。

    只要你主战,那便是朕的肱骨之臣。

    严格来说,赵煦通过神仙赐予的令牌,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了一个主战派,然后将新党和旧党全都挤在了一边。

    打仗虽然不符合士大夫的利益,但他们现在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加入主战派。

    等朝堂的氛围差不多时,赵煦说道:

    “听闻西夏使者姓李,乃是西夏王族的旁支……将他押到太庙门外斩首,并将脑袋送到西夏前线激励士气。”

    啊?

    这个命令,让满朝文武全都懵了,他们知道陛下尚武,没想到已经尚武到了这种地步。

    曾布斟酌片刻,出列劝谏:

    “官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乃流传千年的传统,一旦摒弃,后果不堪设想。”

    赵煦冷冷说道:

    “我大宋乃西夏之宗主国,西夏使臣辱我大宋,身为宗主国自当将其斩首示众,若连一个小小的使臣都无法斩杀,那这宗主国当得也太窝囊了吧?”

    另一个老臣也出列劝谏:

    “官家,此举有可能逼迫西夏与我大宋展开全面战争。”

    “那可太好了,朕求之不得!”

    赵煦起身,向朝臣们宣布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传令各地,征召适龄青年入伍,从军者不再刺面,每人奖励十亩良田,入伍期间田税全免,五年后可自由选择脱离军队返乡耕田……各地青年征召完毕就地整训部队,三个月后,朕要御驾亲征西夏!”

    做完这个决定,他又下令礼部给辽国使臣赠送一份重礼,重申两国的盟约。

    所谓的重礼,其实就是一套亮闪闪的塑料发饰,辽国使臣得到后,肯定会让人快马加鞭送回辽国复命。

    同时,辽国境内也会有类似的昂贵饰品出现,马上成为贵族们竞相抢购的宝贝。

    两件事挨着一起说,群臣的关注点全被重礼两个字给吸引住了,倒是三个月后的御驾亲征,他们没多讨论。

    快散朝时,赵煦拿着令牌摆在了枢密院一把手曾布面前:

    “曾大学士,朕能信任你吗?”

    曾布知道,自己这次躲不过了,麻溜的发誓,坦诚收取过好处,克扣过军饷军械,不过他是主张收复西夏的,绝不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

    赵煦将他贬为吏部尚书,宰相章惇出任知枢密院一职,而之前的吏部尚书蔡京,则担任宰相一职。

    三人的官位调动一番,最擅长政治的蔡京负责政务,喜欢打仗的章惇负责军事,喜欢挑刺的曾布,担任官员调动升迁的吏部尚书。

    另外赐章惇一只不锈钢保温水杯,两瓶花露水,以示恩宠。

    宣布完这事儿,赵煦就宣布退朝,根本没给群臣反应的时间。

    朝臣们三三两两走出大殿,脑瓜子嗡嗡的……过去开朝会,每天都在兜圈子,大家围着一件事反复扯皮、弹劾、讨论、修改,没有十天半月别想有结果。

    但今天,从头到尾都是干货,信息量爆炸。

    新晋宰相蔡京面色如常的走在人群中,既没有一步登天的惊喜,也没有宰执朝堂的雀跃,脑子里全是今后怎么开展工作,查抄庄园的事,又该交给谁接手。

    李格非走过来,递给他一个蛋黄派:

    “这是仙长赐予照儿的,你垫巴一下肚子吧。”

    蔡京双手接过:

    “今晚我没法去你家看《亮剑》的第五集和第六集了,我要连夜起草各种文书,争取让我大宋繁荣的经济,成为对外征战的助力。”

    李格非说道:

    “等休沐日再去看也不迟,到时候给你看一整天,想看多少集就看多少集。”

    说完,李格非快步离去,他还要负责抓捕西夏使臣,然后押解到太庙门前斩首,再让刑部的匠人用石灰细细腌制起来,连夜送到前线。

    很快,西夏使臣被斩的消息就在汴梁城中传开了,一些读书人觉得不妥,有种道德崩坏之感,但百姓们却欢欣鼓舞。

    多少年了,大宋在外事方面,终于变得强硬起来了!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周易看着黑色记事本上新增的五钱功德,有些意外:

    【李格非怒斩西夏使臣,民心大振,功德+8】

    斩杀使臣,算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周易猜测应该是赵煦授意。

    这样也挺好,主战派的人数会极速增加,不管内心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都会变成嗷嗷叫的好战分子。

    士大夫的底线还是很灵活的,谁赢,他们就帮谁。

    正感慨时,院子里响起了霍去病的声音:

    “师尊何在?近日连日赶路,未来请安,还请师尊恕罪!”

    周易走出房间,霍去病手捧一卷竹简,躬身说道:

    “姨父派人给我传送一份诏令,想请仙长为刘据表弟赐下一些开蒙书籍……”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