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2章 指导开荒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又是七天时间过去,赵清虎成了老赵家最碍眼的人,不干活也就罢了,天天还吃不少。

    赵老头硬着头皮忍着,老李婆子每天骂骂咧咧。

    赵清虎反正是油盐不进,早上拿了窝窝头离开,晚上喝了糊糊回房。

    赵老头的心思他大概也看出来了,似乎是在等赵怀远父子二人从县城回来。

    农耕社会,古代王朝,春耕是最大的事情,县里面的童生试会在春耕之前出结果,赵怀远父子二人也会回来。

    村后面的竹林不小,但是,前后抓了十天,连蛇洞都被大郎几个刨了一遍,实在是找不到了,想要继续捕蛇,需要上石隆山。

    这段时间,赵清虎可谓是大赚一笔,也给赵大郎他们添置了不少东西。

    一只产奶的母羊,花了二两银子;还有两只猪崽子,数十只小鸭小鹅。

    粮食也买了不少,足够赵大郎他们吃到秋收。

    即便如此,他手中也有不少余钱。

    十两一个的银锭子有三个,五两的银锭子有二十一个,一两的银锭子也有十七个。

    这些加起来,足足一百五十二两。

    还有一些碎银子也值个一二两,都是买东西的时候,人给找零,用剪刀搅下来的碎银子,或是一钱或是两钱,或是五钱,不得不说,这些家伙手真的很熟,一剪刀下去,一点不差。

    碎银子也是能流通的,当然了,多了的话也可以去钱庄兑换成银锭子。

    清水镇虽然还算繁华,可镇上可没有钱庄,需要去县里面。

    铜板更多,堆起来足足一大堆,赵清虎晚上没事的时候还数了数,足足有四千六百七十六个大铜钱。

    十天时间,通过捕蛇,赵清虎不仅给赵大郎他们添置了大量工具、粮食,还挣下了将近一百六十两银子的巨款。

    这在绿竹村,只计算手中存银的话,他即便不是第一首富,也能排上前三。

    绿竹村有上百户人家,田地不少,寻常农家大部分资产都是土地,当然破家值万贯,家里面一件一件添置的东西也值不少。

    只要有十几亩田地,卖出去也是几十上百两银子。

    不过,农家的田地是立身根本,寻常时候根本没人会买卖田地。

    整个绿竹村,基本上都是差不多,没有地主。

    不过,村里面有五十多亩水田,是镇上王员外家的,村里面有几户田地少的,算半是自耕农,半是佃户吧,壮劳力少,开荒效率也不高,干脆一咬牙就租借了田地种植,一年要上交一半收成当租子。

    王员外算是心善的,毕竟,五成租子其中还有两成是要交税的,他出了田地,真正进自己口袋的只有三成。

    听闻,隔壁村也有佃户,收租要收走六成,佃户能赚取的很少。

    早上,赵清虎拿了窝窝头,离开老赵家后,转手就换成了肉包子。

    新家,篱笆已经扎了起来,密密麻麻,有一人高,用的都是竹子,能隔绝外面的视线。

    推门进去,赵大郎他们都在,一大家子坐在一起,正在喝精米、糙米混合的米粥,四个小的,则是全精米的粥,一人还有一小碗温热的羊奶。

    “爹|爷爷!”

    赵清虎点了点头,“这几天怎么样?”

    赵大郎笑了,“爹你放心,有了那些工具我们开荒的效率很高,已经开出了五亩田,开始蓄水了。”

    “嗯!”赵清虎点了点头,“按照这个速度,春耕前应该还能开出两三亩,回头我去看看。”

    说着又看向了大丫她们。

    “鸡鸭鹅,还有小猪仔咋样,养着它们不会累吧?”

    “爹你放心,我们不累的,而且大哥、大嫂给我们吃的好,吃得饱,每天还吃三餐,这几天我们都养胖了。”大丫道。

    二丫、三丫跟着点头。

    三个小丫头,每天任务也不轻啊,打猪草、挖野菜,甚至还主动去挖一些蚯蚓回来喂给小鸡小鸭。

    就等着小鸡长大,等母鸡下蛋,给弟弟妹妹,还有两个小侄子补一补呢。

    赵清虎招了招手,四个小的吃完了就蹬蹬蹬跑他面前来了。

    “爷爷,我吃的好饱,你看我小肚子。”

    大狗掀起了衣摆,露出了圆滚滚的肚子,不过才刚刚养回来一点点,还能见到小排骨。

    “乖孙子,日后咱们家饿着谁,也不能饿着我孙子。”

    提起这个,赵清虎又看向赵大郎。

    “回头你拿点东西去大爷爷家,让他给两个孩子取个大名,过年的时候让他们都上族谱。”

    赵大郎点头如捣蒜。

    原本这两个孩子,瘦瘦弱弱的,都担心养不活,只取了个贱名,没有大名。

    如今眼看着补了回来,脸上也有了血色,身上也开始有肉了,不会轻易夭折,也该是时候取个大名上族谱。

    等大家都吃好了,赵清虎跟着赵大郎他们去了开荒的地方。

    村长给他们划的开荒地在一处山坳里面,不是什么好地方,夏天来这里耕作,绝对要热死人。

    开垦好的水田 大大小小,一共有三块,加起来大概有五亩,已经开始蓄水了。

    赵清虎满意点了点头,随即抬手指了指一处地方。

    “这里你们平出来,长宽大概三十步就好,地势做高一些,别被水淹了!还有,这山坳蓄水不容易,你们再出点力气,挖一个小池塘,等梅雨季节来了能蓄一些水。”

    原主是干农活的好手,加上赵清虎脑海中现代的种植知识,知道种植水稻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大渊朝的农业并不发达,根本算不上精耕细作。

    赵清虎打算用育苗、插秧的办法,来提升水稻存活率,以此来增产。

    此外,选种也有讲究,等时候到了,他会一一交代给赵大郎。

    看了看两旁的山势,不是很陡峭,都是小山丘,若是能找到水源,这两旁的荒山完全能开垦成梯田种植。

    若是水源充足,开垦出来的梯田绝对是良田。

    此外,赵清虎让他们平出来的地方,可以用来堆肥。

    堆肥出来的有机肥,可比粪肥好多了,刚好用来养养地。

    可惜,堆肥需要的时间长,不能赶在春耕之前养这些开荒出来的水田。

    只能等栽种之后,等到水稻抽穗的时候肥一波,所以要准备不少。

    五个大小伙,开始用尖锄头开挖,侵蚀两旁的小山丘。

    赵清虎站在高处看了看,这个山坳不错,距离竹溪有些距离,即便是竹溪泛滥,水也到不了这里。

    不过,就是水源不好解决,只能挖池子筑坝,截留从山丘上流淌下来的雨水。

    若是雨水丰沛,自然能养育一季水稻,确保产量。

    若是雨水不丰,就需要人工帮着蓄水,把池子挖大挖深。

    “嗡嗡嗡---”

    就在此时,赵清虎耳边响起了细微的嗡鸣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