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单骑往天下 > 永定元年三月初六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酒家,想讨口酒喝。”刘年说,向余齐伸手。

    余齐点了点胸口内包压着的铜钱,望着刘年,眼神里明显是在说已所剩无几。刘年也回敬一个眼神,催促他赶快。

    “酒家,你点点,来一壶?”刘年递过钱去。

    “来了。”酒铺老板说。他是一位胡子白而稀疏的老年人,不算高但很强壮。当地民风淳朴,打抢实属常见,如若没有一身力气怕是在这无法施展拳脚。

    刘年心想指不定他案台下就是刀棍。

    “您虽穿粗布,却佩官刀,敢问是官兵?”酒家问。

    “正要前去泗台县就任。”刘年拍了拍自己腰间的刀。

    “是任何职?”

    “县尉。”

    “哪您怕是去不了了,大官。”

    “此话怎讲?”

    “泗台县几日前就已被收服,这两天内鲁军就要杀过来了。”

    “你不走?”

    “就快,午后就启身。”酒家又打了壶酒来,“再拿去喝吧,喝完掉头回去吧,大官。”

    “谢了。”刘年拿起往嘴里灌,又伸出手向余齐要钱。

    “别了,大官人。”酒家笑着拿起几个铜钱说,“这年头,这拿来也没多少用,我要回陇州耕地去了。”

    “这年头没哪是安宁的。”

    “实话。”

    “酒家要往哪边走?”

    “走夷山道。”酒家指向西北方。

    “正好同路,我们也要经过夷山。”

    “那您先行吧。”

    “不正好一起吗?”

    “大官,实话讲我们并不算熟识。”

    “了然。”刘年转过身上马,“还是谢过了!”

    余齐也跟着上马,但马比刘年的赤云瘦弱不少,跟在刘年身后很吃力。

    驶过夷山道,进入狗岭峡,离陇州便无多久路程。陇州历年来兵马强壮,一直是抵御北夷之险要,只是世事浮沉,如今天下大乱,北疆反倒成了逍遥地。刘年自没想好要到陇州来图何事,只知李重玄将军驻守陇州三十余年,若能得其赏识,于府中谋得差事,此生便有了报国保民之用途。

    只不过是些念想,如今只留有姓名,连官印都无人授予,草草从岭中被贬至此,与其流民别无二样。

    “官人,我们得在此歇息。”余齐说,他从不管刘年往哪走,只要多嘴便是一拳头,他的职责只要照顾好自己的主人,做好侍从本分。

    “行,到前山林里落脚。”刘年策马往前奔走。

    夜晚月圆,林子里光亮充足,刘年似乎能瞥见远处若隐若现的几处影子。待到再靠近些,马蹄之声便入耳来。刘年抓住刀柄,用手拍了拍熟睡的余齐,等他睁开眼,刘年示意他往自己身后挪。

    马蹄踩踏碎叶的声音越靠近,山林里的回响越模糊,那几个影子的轮廓就越清晰。是带甲的骑兵,三个人三匹马,看样子是在小范围内巡视,本营应该不远。

    其中一人拿着长槊慢悠悠地先行靠近刘年,其他两位仍保持一定距离。刘年不敢松懈,握紧刀柄,尽管刘年看出是本朝装备。

    那人像唤狗一样对刘年嘬嘬两声,接着说,“不像平头老百姓。”

    “我是岭中来的,本应到奉北省信州泗台县任职,但其已被敌寇攻破,无处可去而到游走至此,想去陇州投靠亲戚。”

    “京城来的?做大官的?”

    “县尉微职。”

    “八品的官都不做了?”

    “实在无处可去。”

    “不回京城?”那人问。

    “兄弟,朝中有变,回不去了。”

    “现在是哪个皇帝了?”

    “还姓卫。”刘年说完,他笑了,纵身下马,摘掉头盔到刘年面前,把槊扔在地上。

    “你身上有酒气,还有酒吗?”那人盯着刘年的壶说。

    “还有半壶。”刘年解下递给那人。

    那人接过后转身示意身后两位过来。

    “喝吧,喝吧。”他先把酒给那二人喝,转过头对刘年说,“叫什么名字,官人。”

    “刘年,壮士是?。”

    “我姓宋,家里行三,宋田三。”他说完接过剩下的酒喝完。

    “在此地当兵?”

    “已有十年多,好像是太观五年募兵到陇州,现在当个副队正。”

    “本家兄刘宪曾就是李重玄将军下做过都尉。”

    “陇州府军都尉?官人家很富贵啊。”

    “不值一提,如今仅剩我与老母二人,父兄皆战死。”

    “壮士!”

    “我明日启程到陇州府,哪条路能更近些。”

    “顺着明早太阳走十来里路就是金峰县,往金峰县西门出,再走三十里路就到了。”

    “谢兄弟。”刘年放下戒心往地上坐,“烤会儿火?”

    “不必了,还有事在身,若以后在陇州有机会,要和你来会会。”

    “恭候。”刘年说。

    宋田三转身捡起长槊,头盔别在腰间,一翻身上马,气力十足,刘年这才感觉到此人身壮。余二人早已先行上马往林子外踏去,宋田三也紧随其后。

    次日早,余齐把刘年晃醒,手里拿着他的刀。刘年睁开眼,余齐便去到树旁解下缰绳,把马往里牵。

    “官人,太阳已出。”余齐说。

    “刀给我。”刘年说完,余齐递过刀。

    “官人,天气有些阴凉,保不准午后要有雨。”

    “走吧。雨不雨不重要。”

    刘年骑上赤云,并没有因为余齐瘦弱的老马而放缓速度,清脆的马蹄声踏着落叶在小道上越来越快。

    金峰县离得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城池周围,二人并未选择进城,而是随着城墙绕道到东城门,随后沿着西门土道前去。

    此番前行有所不同,每过约五里就有一个团的兵马驻扎,时不时就有两三骑奔驰而过。

    “看样子陇州要乱,官人。”

    “陇州不会乱,常设兵马才是应对天下动荡之上策。”

    “我是说有人要攻陇州了。”

    “两边都有可能,岭中想取,信,周,鲁,梁几国也想要。”

    “朝廷现在才不敢。”

    “的确,鲁梁定已连下两省,泗台县一个奉北最内里的地界都已被攻占,奉北已破,定北危急。”刘年说,便更加快速度。

    两人引起几名兵卒注意,到道上示意刘年二人停下。刘年照做,他勒停马,迅速翻下,牵马迎向前来的六个人。六人仅着胸甲,五人腰间别有杖锤,别着雁翎刀的一人率先上前询问,“何事至此啊?”

    “本是奉北省泗台县的县尉,城被寇破,现来投奔陇州。”

    “叫什么名字?”

    “刘年,家兄刘宪曾任陇州府军都尉。”

    “刘都尉的兄弟?”

    “你与我兄长相识?”

    “我是府军三团校尉张潜,与你家兄何止认识!”

    “那可太有缘了。”

    “来!”校尉叫他往不远处营帐内去。

    “你先坐坐,我叫上点酒来。”校尉说。

    “不必如此。”

    “何如此客气?”

    “只是…”

    “我弟和我皆在刘都尉手下任职,刘都尉待我仁厚,对其家人,这点接待还是应该有的。”

    “那谢过校尉款待了。”刘年说,“敢问此离陇州府城不远了吧。”

    “不远了,去往何事?”

    “想投靠李重玄将军。”

    “御使常年来忙于定北省诸事,我等怕难见上。”校尉说,“但我听闻御使可能要到金峰山前营去巡视,不久应该要经过此处。”

    “今日?”

    “正是,兄弟不妨暂行歇息,好酒与你供上!待御使大驾至,定叫你!”

    “那太谢过张校尉了!”刘年说。

    校尉起身向帐外走去说,“我先去安排手下巡视,待酒上来,兄弟就先喝着,勿要拘礼!”

    “谢校尉!”

    等到校尉走出,刘年二人感觉帐内安静不少,甚至感觉帐外也突然安静下来。刘年与余齐相互对视,见帐内打整得异常整洁,可见这营帐是要撤去了。二人闷不作声,不一会儿,帐外便有人走动,刘年紧盯帐门。

    一人进帐内来,胡子黑而茂密,眼神锋利,手臂显得异常很粗壮。

    “我是你就赶紧走了。”胡子男先开口。

    “这是?”

    “那张潜与你兄有仇,你兄弟俩长得还真像,快走!”

    刘年示意余齐赶紧起身,二人跟着胡子男就往外走,走进树林打算绕过这一段路。刘年二人就跟着胡子男走,走了好一阵子,他这才放缓脚步。

    “刘都尉虽兵略见拙,却为人宽厚,治下有方。”胡子男靠到一棵树前转过身对刘年说,“张浮与他关系很好,一年前在桃山一战中,张浮是为了救刘都尉突围才死的,但刘都尉突围后已身负重伤,没多久也离世了。”

    “张浮是他弟?”刘年问。

    “对。”

    “我定会去好好祭拜他。”

    “他连坟都没有,荒尸于桃山下。”

    “那我就去桃山祭拜。”

    “桃山在陇州外,信国内。”

    “总有一日的。”刘年说,“你呢?”

    “我原是府军一团旗手,三年前安平一战后受你兄提拔,做了他的别将。”

    “你也是壮士!如今任何职?”

    “三团的一旅帅。”

    “这是?”

    “桃山一战,刘都尉手下皆降一等。”

    “桃山不是因埋伏而败吗?”

    “败就是败了。”

    刘年没有再说话,等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你叫什么名字,兄弟。”

    “安士姚,字封雄。”

    “封雄兄,此恩定当相报!”

    “去府城吧,不远了,以后再请你报答,再会!”

    刘年拜别安士姚,不时往回看。二人不敢回去要马,匆忙至此,只好步行进府城中。行数里路便到陇州府武定门前,二人踏进,刘年出示官刀而得以与余齐通行。刘年不知张潜所说是否属实,不知李重玄将军是否真要前往金峰山。现在只有铁着脸问路到天武军节制使府衙去。

    府衙挨着北门,与天武军大营仅隔一墙。府衙外未设卡,仅五名兵卒把守,且未着甲。刘年只身解刀上前。

    “何事?”两名兵卒迅速围上前,手抓紧了刀柄。

    “我是奉北省泗台县县尉,前来拜见李御使。”刘年微低头说。

    “没听说过。”一名兵卒说,“况且奉北省过来,莫不是奸细?”

    说罢,两名兵卒伸出手对刘年搜身。

    “我是府军都尉刘宪之弟。”刘年无奈地说。

    “这位是皇帝长子。”一名兵卒拍着另一名的肩膀说。

    “他有官刀,穿得也不差,万一真是?”另一面停下搜身。

    “谁能证明?”

    “御使定能证明我与刘都尉关系,或其七品以上官员也能辨认。”刘年说。

    “我们可请不动那些官人们。”两兵卒笑道。

    “我真有要事。”

    “那自己就等吧,等哪个官人出来识你。”兵卒后退到府门台阶前。

    “看样子你的身份也不是一直好使。”余齐说。

    “闭嘴,到都尉府衙去试试。”刘年说完就掉头往回走去。

    一路问了两三人才走到都尉衙署门前。在此情况就要好上不少了。

    把守的兵卒愣了一会儿才开口,“有何事?”

    “我是已故刘都尉之地刘年。”刘年说。

    “的确很像啊。”兵卒说,“我去禀报许都尉。”

    另一边的兵卒问:“官人来此是见许都尉?”

    “正是的。”

    “请官人稍待。”

    等了有一阵,刘年二人才见那兵卒从内而出通报刘年从正门进府衙。

    二人跟着兵卒往里院走,穿过抄手回廊转到二进院又从偏门到三进院内。刘年看得见有好几位穿常服的官员来回穿插院内。刘年跟着兵卒到三进院的正堂门前,兵卒示意余齐止步,刘年就让他先待在院内,独自进到正堂。

    堂上正坐的绯红官服就是许敬忠,陇州府军都尉,两侧还有三位官员。几人见刘年进来,都紧锁眉头,仔细打量着他。

    “果然是刘喜全。”许敬忠说,“右眼旁有痣,招风耳。”

    旁边其他官员也点头表示承认。

    “许都尉。”刘年称呼道。

    “来,坐。”许敬忠示意刘年坐到一侧,刘年照做。

    “喜全怎么想起到这儿?”

    “许都尉与我仅在京城有过一面之缘,却能记住我,实属我荣幸。”

    “哪里的话。”许敬忠说完,示意一侍从端茶给刘年。

    “许都尉,我此行本是从京城到奉北任职泗台县县尉,却已失守,想着生逢乱世,攻伐乃常事,又想到家兄也罹难于此乱世,便想要转道至此祭拜家兄。”

    “尊兄是个好官啊,也是好友,墓在从北门出三里外的小湖边,明日我可亲领你去。”许都尉说道,“今日就在本衙好生歇息,我与你也有话说。”

    “感激不尽!”刘年起身做辑。

    “喜全可跟这侍从到旁院暂息,待我忙完手中事务,叫上好酒来找你。”许敬忠说完,挥手示意侍从。

    待刘年出门后,两侧官员相视一笑,其中许敬忠手下长史开口说:“都尉,此人定是来投奔。”

    兵曹参军说:“手里也无点孝敬,前来便刘宪名头。”

    “暂不议此事,刘都尉之名望于军中甚盛,好生招待刘年,总没坏处。”许敬忠说,“况且此人我于京城时见过,时任兵部库部司郎中,他私自上书给中书张相,其刘昭部下于兵部弄权渎职,其后我便离京至此接任都尉,我就知这其中与刘都尉之死有关联,不久前张相被废,如今就被贬到那边陲小县任县尉,还没了着落。”

    其余几人发了笑,许敬忠便锁紧眉头,盯着几人,几人又严肃起来。

    “能不惧权贵,看似圣贤的一句话,几人又能做到?”许敬忠说,“刘昭那何许人?刘年还和他能算是本家,都敢去…”许敬忠顿了顿继续说,“此人忠勇啊。”

    “都尉,如今凡是个官都知道天命已…”长史没说完,许敬忠便示意其住嘴。

    “不管是如何,此人都有勇无谋。”兵曹参军说。

    刘年喝了口茶,又看了眼窗外。天色渐暗,虫鸣已起,余齐也打起哈欠。刘年把刀放在床上,自己坐到窗前椅子上。他正焦灼于如何向许敬忠开口索要一官半职,先在陇州安定下来。

    傍晚的风刚刚吹进窗内,一位侍从也随之进门来,从手里盒子端出三盘小菜和两壶酒,又迅速退下。紧接着许敬忠也进到屋内来。

    “快坐,喜全兄。”许敬忠微笑上前。

    余齐见状出门而去。

    “都尉,您先请。”

    两人一同坐下,刘年赶忙端酒倒在许敬忠杯里。

    “喜全兄,此次前来不止祭拜家兄吧?”

    “都尉慧眼如炬,喜全此次来也是为能求报国之法,如今天下动荡,四下灾荒,大丈夫不可独善其身。”

    “怕是连独善其身也难吧?”

    “都尉所言极是。”刘年举起酒敬对方。

    两人吃掉一杯酒。

    “都尉,我直言,妄想此行能留于都尉身边侍奉,尽微薄之力。”

    “喜全,我陇州虽处边疆,但有天险可守,亦有良田可耕,其府库充盈,省内安定,兵甲充足,实难寻有无人之位。”

    “喜全明白。”刘年自饮一杯,一干而尽。

    许敬忠的眼神如刃,打量着刘年。

    “但,喜全,我衙下仍有一团校尉其骄奢淫逸,实在不得我心,你看。”

    “我别无他求,都尉能赏赐一官半职便是我之荣幸。”刘年说罢又饮下一杯。

    刘年脸微微泛红,但其内心依然坚韧,

    “好啊,喜全,只是如今这是怎么了?”许敬忠也喝下一杯,心中有些不忍,他死死盯着微微低着头的刘年,竟生有些厌恶。

    “明日我派人送来官服和甲胄,路途艰辛,早生歇息吧。”许敬忠说完便起身。

    刘年连忙送至门外。

    “去好好休息吧。”许敬忠说完就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