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臣儿弘历,领谕谢恩!”弘历于香案后行了大礼后,就令人给了陈士顺一份赏银。
陈士顺未敢仗着自己是皇后亲信而在弘历面前摆架子,而是非常恭敬地在弘历面前叩谢了一番。
王公大臣们见此,皆惊叹不已。
“皇后娘娘是真的厚爱弘历呀!”
“是啊,要不然也不会让自己侄女做了弘历的侧福晋!”
“听闻皇后娘娘在还是四福晋时,就深谙当今皇上的心意,如今看来,既然皇后都如此厚待四爷,说明圣意也是真的很看重四爷!”
……
而在弘历回来说“失陪”时,许多同辈乃至长一辈的闲散宗室也笑容更加谄媚起来。
毕竟,弘历是连皇后都非常看重的养子,甚至连陈士顺这种中宫身边总管太监都在弘历面前非常卑微,他们又怎么不对弘历又多几分讨好之味呢。
因为,说不准今日的一份讨好,就能在将来弘历登基后得到一份差事,一份爵位。
大清的宗室制度决定了许多王公大臣也不得不变得世故一些。
即便在宴席开始时,发生了一些磕磕碰碰的事,这些王公大臣们也都没一个敢闹事,皆平和的很,而避免因为破坏气氛而得罪上弘历。
不少更是开始后悔送的贺礼不够重。
但弘历对这些王公大臣还是皆很客气。
无论是有权的还是没权的,该尽的礼数也都尽到了礼数。
即便是还没有爵位的老十五允禑和老二十允祎,弘历也笑容可掬地满口儿喊着十五叔和二十叔,安排专门的包衣奴才给两人及时添上自己珍藏的好茶。
这让允禑和允祎乃至其他王公大臣,都对弘历赞赏有加,说他即便是宠冠大清的皇子,但没有丝毫骄纵轻狂之气。
而这些讨论以及弘历的表现,很快也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
这让雍正非常高兴,且在皇后面前说:“看来,朕没白赏雍王府给他。”
皇后也微微一笑说:“他这也是孝心所致,不想让您为他烦心。”
雍正听后点了点头,而吩咐道:“传旨,赐皇四子宝亲王弘历银一万两,赐内务府包衣李煦一族为其王府包衣伺候!”
弘历没想到他会因此得到雍正厚赏,而他倒也的确希望雍正能够多把精力放在新政上。
但他对待这些王公大臣也不只有平和与谦恭,在暗地里也没有放松对这些人的堤防。
他现在有了自己的王府,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亲王属官。
亲王属官中,最重要的乃是长史和司仪长。
这里面,长史总管王府所有事务,一般由旗人担任,运气好的话,一般会升任副都统。
司仪长则负责王府的文书、礼仪和档案之类事务,也一般由旗人担任,乃从四品。
等到清末,为避溥仪的讳,司仪长便改成了司礼长。
而弘历的第一任亲王府长史竟是隆科多之子玉柱。
至于他的司仪长,则成了熹贵妃侄子伊通阿。
本来已经被革职的玉柱,如今能够被起复为他的王府长史,自然与隆科多如今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了弘历有关,也就使得弘历很放心的用隆科多的这个儿子。
但弘历没敢用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
这是因为隆科多偏宠李四儿,使得岳兴阿生母受到了隆科多的不公平对待,这让岳兴阿对隆科多非常不满。
父子俩人与仇人无异。
历史上,岳兴阿甚至主动揭发隆科多罪过。
所以,弘历如果用岳兴阿,那岳兴阿很可能为了报复隆科多,连他这位四阿哥的利益也不顾。
至于伊通阿。
弘历让他当司仪长,自然也因为他是自己的亲表兄。
毕竟,王府文书、档案这些是很容易涉及到他这个宝亲王的隐私与机密的。
所以,弘历也只有用与自己政治利益一致的人管文书、档案才放心。
伊通阿只要脑子正常,就知道效忠他是他家族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乔迁之前,为做好款待诸王公福晋来自己王府庆贺之事,弘历还特地将自己这两位属官叫到了平安居。
平安居位于王府东书院内,这里原是雍正当皇子时的休闲之所。
按清朝震钧所著的《天咫偶闻》记载:“宫之东为书院,乃昔之山池,入门为平安居、如意室,石假山环之。”
东书院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就是贝勒及福晋读书阅典、赏花观月之所。
现在,弘历成了这昔日雍王府的主人。
这平安居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休闲之所。
在玉柱和伊通阿来见他时,弘历就正在平安居水池边的栏杆处,往水池里撒着饵料,引得一众锦鲤纷纷上跳。
弘历也在这些锦鲤上跳时,对玉柱吩咐说:
“明日你以长史身份多去向来贺喜的王公大臣们敬酒寒暄,争取多听到他们一些在我不在的情况下所谈内容,记住要紧的,然后告诉我。”
“嗻!”
接着。
弘历又对伊通阿吩咐说:“你就跟着我,也把我与诸王公大臣们说话的内容记录在案。”
“嗻!”
于是,弘历虽然明面上对来向自己祝贺乔迁之喜的王公大臣们谦恭有礼,但实际上,早就暗地里安排人记录和观察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而这些王公大臣们,在两三杯酒下肚后,不少人倒也真的口无遮拦起来。
除了聊一些男女那点事外,很多都习惯性的开启了键政模式。
但大多还知道分寸,没敢涉及太敏感的政治话题。
这里面,尤其是关于最近要与罗刹国议定边界的事,被不少王公大臣提起。
但因为弘历通过《京师新报》揭露罗刹国现状,甚至让拉古金斯基这个罗刹国使臣亲自披露与贬低罗刹国的缘故。
所以,许多王公大臣们已经不再主张退让,乃至有激进者,还叫嚣应该以战争威胁罗刹国,让其出更多土地才好。
不过,这也让企图借罗刹国的威胁,让朝廷停止改革开发边地,让利让权于官绅的一些王公大臣因此更加不满。
他们没想到《京师新报》会把舆论引导成这个样子。
汉军正白旗出身的兵部尚书黄国材,就在几杯酒下肚后,对因进京朝觐也来弘历这里的江宁织造曹兆页提起《京师新报》来:
“这《京师新报》有反贼在上面大肆抹黑本朝宗室贵戚,然朝廷却不严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黄国材这么一说,正过来给黄国材碰杯寒暄的玉柱,为此好奇问道:“大司寇,竟有这事?”
与此同时,曹兆页也很好奇的看向了黄国材。
“当然!”
“我说的反贼就是惠清居士!”
“你们没发现吗,此人最爱抨击宗室贵戚,而他的惠清之名,实则是废清之意,欲废掉我大清,重立朱明也!”
“所以,此人才会一个劲的抨击我大清宗室贵戚!”
“为的就是,让天下人认为,我大清皇族气运已不久矣!”
黄国材说后,曹兆页点了点头:“有点道理!”
为此,黄国材就建言道:“不如,一起上折子反映此事,没准会是大功一件!”
知道大清皇帝喜欢整文字狱的曹兆页听后越发来劲:“这样的话,没准我曹家就不用补亏空了!”
玉柱在一旁听后没多久,就让弘历知道了这事。
文字狱整到了雍正自己头上?
弘历为此感到好笑。
但他还是把曹兆页传了来:“听玉柱说,你打算和黄国材一起参奏惠清居士是反贼?”
“奴才不敢满四爷,奴才是有这个打算!”
曹兆页惊讶片刻后就回答了起来。
弘历道:“你们曹家现在已经是我的包衣,为此,我也不能不管你们曹家的死活,所以,你不能参与这事,否则要是惹上抄家之祸,别怪我没提醒你!”
“这能有什么抄家之祸?”
“主子明鉴,惠清居士针对我大清皇族各种污言秽语,明显是有意废清而复明也!”
曹兆页是真不想放过这个通过举报文字狱立功而免补亏空的机会,也就在弘历面前解释了起来。
弘历看了曹兆页一眼,知道这福彭的堂舅,在地方当江南王太久,明显没把自己这个年轻主子瞧得上眼,以为比自己更懂朝政,才继续跟自己争辩。
为此。
弘历也没再多言,只冷笑:“那你别后悔!”
“主子放心,如果万岁爷真因此怪罪奴才,奴才绝不攀扯主子,说是主子指使!”
而曹兆页只以为弘历不让他参奏此事,是怕受他牵连,也就很仗义地回答道。
弘历则只是呵呵一笑,便挥手让曹兆页退了下去。
曹兆页便真的在离京前,与黄国材一起上奏弹劾惠清居士,而欲在大清再次掀起文字狱。
对于他们这些官僚而言,自然知道在大清,皇帝很喜欢整文字狱,而自己这些大臣也很容易靠抓文字狱成为皇帝心腹。
但这次,他们的确是整了个乌龙。
看见自己被打成反贼的雍正,在收到他们的奏折时,就宣见了他们,而冷冷问道:
“你们原来也是老八一党,说吧,你们在老八那里得了多少恩典,要这么维护他?”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