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18章 圣火昭昭,圣光耀耀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翌日清晨,天清寺的晨钟在薄雾中回荡。

    陆北顾在斋堂用过简单的素斋,怀揣着张方平写给欧阳修的那封推荐信,心中思考着。

    “虽然有推荐信,但欧阳修位高名重,更兼主持《新唐书》编修,公务繁忙我这般无名小卒贸然持信登门,纵使门房通传,恐也难得一见,反显唐突。”

    “况且,青松社虽由祖印禅师引我入社,毕竟未曾亲见欧阳修,情分尚浅,还是需得一个相熟之人引荐方为稳妥。”

    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曾巩的面容。

    曾巩乃欧阳修得意门生,关系亲近,由他引见,最为合宜。

    主意已定,陆北顾便不再犹豫。

    他小心收好推荐信,利用上午的时间,准备前往太平兴国寺寻曾巩。

    昨天走了五六公里就气喘,让他深以为耻。

    在这年头,医疗条件不行,那就更得加强身体锻炼,如此一来才能免疫力更强,争取活的更久。

    所以陆北顾决定今天还是步行前往,顺便锻炼一下心肺能力。

    出了天清寺,深秋的朝阳已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辨明方向,沿着昨日的路径向西再向北,进入内城。

    进了朱雀门,过了汴河上的“州桥”之后,内城里官轿、马车络绎,公人吏员步履匆匆穿行其间,平民百姓反而不多。

    不过,在向西经过兴国寺桥之后,气氛又是一变。

    周遭的宗教气息明显浓郁了很多,内城西南角,是各种观、庙、寺的聚集区,这片区域的北面,就是陆北顾昨天去的御史台、开封府、中书省那片官衙聚集区。

    而空气中除了惯常的炊烟、燃香、牲畜粪便等味道,还隐隐飘荡着一股陌生的,令人略感辛辣的味道。

    陆北顾抽动了一下鼻子,被前方一处迥异于释道宫观的建筑吸引了过去,那里就是味道的来源。

    那建筑位于斜穿内城南部的汴河北岸,整体规模不大,但形制奇特。

    门墙不高,却非中原常见的朱红或青灰,而是用赭石色的砖石垒砌,显得古朴厚重。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镶嵌着一个巨大的、线条简洁却充满力量的浮雕图案,正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的形态并非写实,而是以一种抽象、升腾的线条构成,散发着一种原始而炽烈的神秘感。

    门额上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两个古朴的大字。

    ——“祆庙”。

    门侧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奉敕建祠”的字样,显示着它是有着朝廷背书的。

    “祆庙?”陆北顾心中一动。

    他翻阅过一些杂记,知晓这“祆”字,指的是来自波斯的古老宗教祆教,又称拜火教,其信徒奉火为至圣光明之象征,也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原型。

    没想到在东京城内,竟真有祆教庙宇。

    庙门半开,里面似乎正在进行某种仪式。

    不同于佛寺的梵音悠扬或道观的清静无声,从门内传出的是一种节奏独特、音调略显高亢的吟诵声,伴随着某种清脆的金属敲击乐音。

    陆北顾按捺不住好奇,放慢脚步,装作路过,向门内瞥了一眼。

    只见神庙中央,果然设有一座石砌的方形火坛,坛中赤焰升腾,跳跃不息,成为整个空间的绝对焦点。

    坛前,一位身着素白长袍、头戴奇特高帽的老者,正高举双手,面对圣火虔诚地吟唱着古老的祷词,声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沧桑感。

    “祖尔.胡姆巴尔萨姆枝.”

    隐约间,捕捉到了一些祷词中反复出现的音节,不过他听不太懂。

    陆北顾不由自主地心想道:“不如‘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喵喵喵喵’来的通俗易懂,这袄教不跟佛教一样入乡随俗的话,恐怕是难以广泛传播了。”

    素白长袍老者身前,另有几位同样白袍的助手,手持形制奇特的铃杵法器,随着祷词的节奏轻轻摇晃、敲击,发出清越的声响。

    庭院四周,稀稀落落站着一些信徒。

    男子多裹头巾,女子则披着色彩鲜艳的纱丽,神情肃穆,双手交迭于胸前,目光紧紧追随着祭司的动作和那跳跃的圣火。

    他们其中有不少汉人,但也有人面容轮廓深邃,鼻梁高挺,明显带有西域胡人的特征。

    其中有一人,从侧后方看去,竟是有点眼熟,但陆北顾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略带悲怆的氛围,与他们身上鲜艳的服饰形成奇特的对比。

    火焰的光芒跳跃在信徒们虔诚的脸上,也映照着这座异域神庙的墙壁,墙壁上似乎还绘有一些关于光明与黑暗、善神与恶神斗争的壁画。

    这一幕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神秘色彩。

    而因为站位关系,此时袄庙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背对着陆北顾的,唯有素白长袍老者面对着庙门方向。

    在察觉到了素白长袍老者投过来的目光后,路过此地的陆北顾不再久留,加快脚步离开了。

    “万国辐辏,果然名不虚传。”他心中暗叹,“连这等远西之地的宗教亦能在开封城得一席之地,奉敕建祠,烟火不绝。”

    这也让他对开封“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经过了此地,没走多远,就到了太平兴国寺。

    这座寺庙,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把重建后的龙兴寺改名而来的,寺内有译经院,特意请了不少高僧来从事经典翻译,后又成立了印经院,从事经典刻版印行,正处于平安时代的日本留学僧经常参访此寺。

    当然了,大宋可不止这一座太平兴国寺,车神很慷慨,太平兴国三年就将‘太平兴国’之寺额,敕赐予天下无名之寺,多达数十座,因此各地都有同名寺庙,只是开封的这座最出名而已。

    而此寺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比清幽的天清寺热闹得多,寺内殿宇重重,僧人众多,前来礼佛的香客亦是络绎不绝。

    陆北顾向知客僧打听曾巩兄弟的住处。

    曾巩在这里挺有名的,或者说,他二十年前其实就已经名动开封了。

    因此对于有文人朋友来找曾巩,知客僧并不意外,很快便指引他来到寺院深处一处相对僻静的僧寮院落,说道:“曾家几人都暂住在这里。”

    陆北顾轻叩门扉,开口道。

    “子固兄,陆北顾来访。”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