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7章 旬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此后数日,陆北顾皆是每日早起,在学舍院外晨读。

    晨露未晞时,他的低声诵读声便伴着鸟鸣在院落中回荡。

    这般勤勉渐渐传开,引得几个学子也加入晨读,倒成了县学一景,甚至连县学的学正对此事都有所耳闻。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前去会食所用早餐的学正在路上驻足细听,发现是陆北顾的声音,声调虽低,但字字铿锵,似是读出了金石之音。

    他记得这个学子,寒食节之前的策论考试上大放异彩,不过其余诸科都差的厉害,如今听这诵读,却已颇有章法......若不是足够熟悉,是做不到这么毫无磕绊一口气顺下来的。

    学正捋须沉吟,转道向里行去。

    晨光中,陆北顾正捧着书卷踱步,他读得专注,连衣袂被竹枝勾住都未察觉。

    直到听见清嗓声,才惊觉学正已立在三步之外,老头的青布衣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荡。

    “学生见过学正。”

    学正拿过了陆北顾手上的书,瞥见竹纸边沿密密麻麻的记号,大抵是用来练习帖经的。

    他不动声色地翻开《为政》篇,突然发问:“‘视其所以’章,何解?”

    陆北顾略一思索,答道:“夫子教人观人之法,观其所为,察其所由,安其所乐,则人心无所隐。”

    学正点了点头,不全是死记硬背,与月前那个只会照本宣科的后生判若两人。

    随后,他又考校了几个问题。

    不单单是《论语》里需要默背的内容,还有《春秋》和《礼记》里关于经义的理解,但很明显,虽然陆北顾的《论语》已经背的越来越熟练了,《春秋》相关内容也多有了解,但对于《礼记》却还生疏的很。

    “你近日读了哪些注疏?”学正突然问道。

    陆北顾如实把他读的几本书告知于对方。

    “光是读《礼记正义》不够,正统归正统,跟现在的考试内容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学正伸手按住他肩膀,老头感受到麻布下嶙峋的肩骨,说道:“方悫所著的《礼记精义》怕是来不及细读了......这样,你稍后到我这里来,拿三卷《礼记举隅》去读,若是自己有闲暇,也可去书店买《礼记墨义要览》看看。”

    “是,多谢学正。”

    老头摆摆手,自顾自地走了。

    至于刚才所说的《礼记精义》,是一个大部头的备考书,总共有五十卷之多,内容主要是摘录《礼记》篇章,附以历代注疏精要,并附“墨义题解”,大抵就是模拟考试题型大全的意思,完全可以理解成类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存在。

    这个大部头在如今的仁宗朝多次重刻,被国子监和太学列为考试重点推荐书目,没几个月全身心投入,根本啃不下来,所以眼下时间紧张的陆北顾是不用考虑的。

    而《礼记举隅》则是其简化版,摘录的都是重点常考篇章,然后给相应的墨义答题模板,属于抓重点的速成之法,很适合突击提高成绩。

    当然了,这种好东西,在市面上卖的极贵就是了。

    至于所谓《礼记墨义要览》,内容则更高级一些,卖的也更贵一些,其实就是历年省试墨义真题集注,一般都是赴京赶考的举人才会买来考进士用,他现在倒是用不上。

    陆北顾重新打开了《论语》,书页正好停在《述而》篇。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他摇了摇头,忘记吃饭还不至于,他得准备去会食所用早餐了......复习帖经所用的《论语》,除了晨读,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他才挤出来时间看,剩下的时间,则大多都用在了复习墨义所必须下工夫的、纷繁浩杂的《春秋》《礼记》上。

    至于诗赋,说实话,他还没时间准备呢,希望去成都府路上休息的时候能有空看看相关的书籍。

    吃完早餐以后,一上午过去。

    当刺眼的阳光穿透窗纸时,陆北顾已在案前坐了整整两个时辰。

    从学正那里借来的《礼记举隅》的纸页被他翻得有点起了毛边,“啪”的一声,轻合上卷册,陆北顾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窗外传来学子们喧嚷,他这才惊觉......该去书堂了。

    今日正是旬测的日子,案几已摆成单人独座。

    刚赶来的陆北顾坐下来没多久,学正就带着几个老师捧着考卷进来。

    “帖经四十条,墨义二十问。”

    学正将黄麻纸卷分发给前排学子:“午时初刻收卷,可以提前交卷。”

    旬测属于小测试,用意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所以学生们对此重视程度并不高,考的多了就有种例行公事的麻木感。

    陆北顾展开考卷,墨香扑面而来。

    首题便是《论语·八佾》的填空。

    “子曰:‘《____》____,哀而不____’。”

    这属于白给题,他每日晨读《论语》,虽然不说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但是连冷僻的《乡党》篇现在都考不住他了,这种随便答。

    连答了四十条帖经,里面倒是确实有两三条比较刁钻的,让还没来得及把《论语》背到滚瓜烂熟地步的陆北顾,有些拿捏不准自己答得是否完全正确。

    不过整体而言,90%以上的正确率是能保证的,这跟此前的水平相比肯定是天差地别。

    当然了,同样是考帖经,县试帖经的难度,跟州试也压根比不了就是了,而这部分通常而言对于顶尖选手来讲也拉不开多少分。

    到了墨义部分,开头的《春秋》题就让陆北顾笔尖悬停了下来。

    “僖公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书法如何?”

    陆北顾想了想,写下了“天子不言出,此言出者,讥王无德也”的答案,随后笔锋一转,又补上“虽失位,犹在境内”的别解。

    二十问的墨义考下来,虽说没有到满头大汗的程度,但确实也是比之考《论语》填空的帖经要令人头疼得多。

    “呼......”

    把卷子交上去,陆北顾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检验他这十来天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因为有标准答案,在场的判卷老师也有好几个,所以判卷速度非常快,基本上交上去没多久就判出来了。

    没等多久,就开始公布排名和成绩。

    对于各人都是什么水平,其实大家心里早就有数,所以听到何聪等人照旧名列前茅的时候,没人惊讶。

    但是当一个名字突然挤进前十的时候,书堂内却是一阵诧异。

    “——陆北顾,帖经乙上,墨义乙下,列第九!”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