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第358章,《新三国》的气质变化!李轩开始接手的变化!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江文和江武,同为演员,但命运就不太相同。

    和江文的攀高跃迁相比。

    江武的成就虽然不错,但总体就还是原地踏步的。

    纵观整个娱乐圈的发展历程,他们的发展都很不错,但实际上,两兄弟之间的成就,差距就很明显。

    虽然兄弟感情不错,但这种差距,还是会影响还是会有一种,江武自己都不想承认,但绝对存在的。

    嫉妒。

    当这种嫉妒的感情出现的时候。

    不能控制的出现的时候.

    他者就会成为宣泄口。

    江文一直喜欢看好的李轩,就是这个宣泄口。

    江文对李轩的喜欢,到了江武都有点嫉妒了。

    很是嫉妒。

    “嗯。”江文顿了顿调侃道:“怎么说呢,就算是我,我的理智也觉得,这一次的《新三国》就是一次收视之作,一个收视率也许能够问鼎【年度】的历史大作,但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我的感情和直觉,就让我相信,李轩他也许能问鼎,能去到更高的位置。”

    “直觉.也许你演戏拍戏的时候可以,但在这种时候,是要靠客观事实的,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直觉去推动。”

    这其实也是江武嫉妒的点子。

    当他累死累活的去钻研琢磨提高自己的时候。

    自己的这位好兄弟,却只需要到处采风,和女子风流,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实力推进。

    这种天赋就是嫉妒的根源。

    “我看你还是想一想怎么帮你这位小兄弟吧,这一次一切的不足,都会被推到他的头上,不管咱们圈子那位姓高的愿不愿意,但当圈子内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推动宣发资源去搞事,那不是也是了,话语权就是这样的东西。”

    优缺点都很明显。

    有点甩在高欣欣的身上。

    而缺点甩在李轩的身上。

    就是最完美的算盘.

    最完美的算盘.

    此时无言。

    只是,舆论,还在发酵之中。

    因为刘备太苦逼了,虽然曹操作为绝对的主角,无论是笔墨浓度还是篇幅,都是实打实的高,实打实的多而在《三国演义》的原著里,他也是实打实的凄惨。

    江文和江武就觉得,这个跟着高欣欣拍戏的‘准视帝’,就有一种可怜兮兮的感觉在里面了。

    从三英斗吕布之后,刘备的队伍子就斗在倒霉,到吕布之祸,家属被俘,到败走官渡,关羽被擒,投靠刘表.

    一直在颠沛流离,不是被赶走就是在被赶走的路上。

    刘和伟在演倒霉蛋方面,还真有那么点特点在里面。

    “那种憋闷委屈的倒霉蛋感觉,他演的是相当的出彩.”

    此时就连江武都不由得的调侃道:“他应该去演贾老师的《天注定》剧本的他的剧本就缺这种倒霉蛋气质的人。”

    “你不是去演了?”

    “我不是倒霉蛋?”

    江文和江武相顾无言

    此时,播放就还在继续但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接下来的‘三顾茅庐’就很重要了,这一场戏。

    是刘备人生的转折,是他生命意义的改变,在遇到了诸葛亮之后,他的倒霉蛋生涯,才迎来转机,才真正的成为了曹操口中,天下英雄唯曹与尔的那个大耳贼。

    对于剧组来说

    而通过下一集预告,明天开始,导演名单上已经没了高欣欣,也就是说,从三顾茅庐开始,就正式是李轩主导的部分。

    从那个‘霸,谋,强,劲’的高欣欣,切到了李轩的风格节点,而在这个风格节点开始的时候,京圈的舆论已经开始了

    “关系户,弃了。”

    “中影空降的导演,听说家里有通天的关系,屌的不行,后面的质量不行全都是他的祸。”

    “唉,可惜了,还算是【不错】的作品,要被一个年轻人弄到【烂】了,演诸葛孔明的经典角色,还要导演这么大一个剧组,他就是再天才,从娘胎里开始当导演,也不行吧.十八年导演经验,十八年演艺经验.这太抽象了。”

    “其实我也觉得他做的太烂了,要号召起来,不能让这个蹭热度的能手去蹭《南京!南京》的作品,他这个表现,百分之百就是想要蹭我们《可可西里》陆传君的作品.”

    “为什么叫陆传君?”

    “能拍出《可可西里》这样作品的君子,我们用陆传君子称呼,但这样有点拗口,不如叫陆传君。”

    “要不叫陆君怎么样?”

    “感觉像鬼子”

    媒体门户,微博,豆网,特别的豆网,就更加以贬低李轩为主了并非从作品出发,而是从‘血统’方面,阐述高贵血统的陆传对李轩这种泥腿子的碾压.

    嗯,虽然刘亦妃也看不懂,为什么电影作品会和血统拉扯上关系。

    但豆网的某些讨论组就是推崇这一点,而且看起来都是真心的,对于血统上更高贵的人,她们就更推崇,而无视客观事实。

    微博的话,一看就是京圈的‘兵’在出动刘亦妃也知道的,这些‘兵’之前疯狂宣发《功夫之王》的时候,她也看到了.一看就是京圈的金钱优势在作祟。

    “慕强,但是不喜欢一步一个脚印自己上来的豆网是不错,但某些地方就真有够不知所谓的。”

    在刘亦妃旁边的高媛媛就很是不屑于这一点.她也拍完《新世界》回来了。

    《新三国》虽然不是她的心头好,但意识就告诉高媛媛——这个男人正是需要支持的时候,精神上的支持她也就来了。

    用自己的当时,去陪李轩去看电视作品的落地。

    《新三国》一直以来

    可似乎就有人捷足先登了,一直在这里陪着他.

    高媛媛就看着旁边的刘亦妃,表情还是有些复杂的,对于这个.‘捷足先登’的人..

    她总是,那么快到来

    而此时的李轩,则正在主导着电影的宣发,明年开年,就要宣发《隐入尘烟》还有《南京照相馆》,这两部电影,和《南京!南京》还有《功夫之王》同期上映.算是开年后的一波大戏.

    这一波,才是在《新三国》之后的大肉菜,为了接下来拿奖而奠定的两部大戏。

    拿奖,横扫。

    至于第七代导演的魁首就是拦在前面档期的人。

    一个,两个年轻一代,注定只有一个人,能成为‘魁首’的位置。

    因为第一的位置,只有一个人,而自己一定需要这个‘第一’。

    无论是第七代,还是往后的继续往前杀,往上杀,想要往上爬,任何争夺位置的人都是天然的阻碍,从任何角度,任何思想去出发,都是有冲突的。

    而《新三国》的意义,也在于拿奖,收视率,聚拢金钱,同时,也是能——打开知名度的作品。

    就像刘阿姨说的,如果自己能够在这里发挥优秀,对自己来说,就算是《漫长的季节》证明了惊艳才能,而《新三国》不崩的话,就能证明自己对大型企划的掌控能力,说明自己是有能力掌握大剧组,让一群强横的演员都‘服从’的片场领袖,虽然刘阿姨对此没有太多的信心,但总归来说这就是她所认为,自己能在这企划里得到的东西。

    镀金履历——但目前来看,很容易镀金不成镀了一层锈

    只是,李轩不这么觉得。

    很多人都将三国演义的企划当成一个大型历史企划,这一点,李轩是承认的,确实,这就属于一个大型且有强度的企划一个收视率的吸睛利器。

    只能说,对于业内,都是这样的想法,但对于李轩来说,《新三国》就有着更大的意义,一个在之前思考过的,比之存在的,更大的.意义。

    很多人就少看了三国题材的影响力。

    作为历史题材,他就是少见的能‘输出’的影响东西。

    不过,这也只是猜想,这种东西,还是需要验证过,才能知道的。

    至少要播完国内这一轮,看看‘成色’如何。

    此时魏明也来找到李轩,七七八八的东西他都联系好了,电影院,院线,宣发。

    “明年年后上映,两部电影作品韩总帮了我们很多。”

    可以说,现在的韩平就真的是一种要投资李轩的心态来做事情了。

    “所以,得有价值,才能打出统战价值来,不然的话,别人就还是看在第三者的面子上,才愿意给予你一些机会,那其实意义就并不大。”

    李轩此时就调侃,就目前而言,倒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和道理.

    某种意义上来说,圈子这个东西也不是全糟粕,以血脉,亲情,意志,维系起来的团体,就更纯粹。

    当然,在排外这件事上,也更纯粹就是了

    韩平的投入和投资,香江那边的《新世界》,一切都在运转起来,只等成绩能够面世的一刻。

    “嗯电视快开始了。”

    此时,魏明也不再说电影的事情。

    《新三国》已经开始了,片头曲还是那个片头曲,但是导演那一段,已经变成了‘李轩’,也就是从三顾茅庐这一段,这一话开始,就是李轩的场子了

    验证的时候到了.

    而李轩,也认真的看着接下来,孔明的——命运。

    身心代入其中。

    旁边的高媛媛和刘亦妃都看着李轩。

    “他真的很神奇。”高媛媛就小声的说道。

    一般来说吧,人们在看自己扮演的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失却’感,这种失却的感觉,原自于已知。

    因为在已知的状态下,对于作品的剧情就没了太多的好奇心,当失去好奇心的时候,作品的感觉,阅读的体验就不会深刻。

    就会减少观感。

    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奇妙的副作用吧。

    但只有李轩,他就算在观影已知自己的作品,也会用最认真的姿态去应对。

    仿佛对他来说,已经经历过拍摄的一件事情,还是能提起十二分的观影兴趣。

    也许就是这种热忱的认识。

    才是他能够有问鼎巅峰资格的关键要素。

    一种能让人产生憧憬的致命吸引力。

    随着那一声大梦谁先觉,生平我自知。

    青烟渺渺,三顾茅庐的英雄们终于看到了那位孔明。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挫败之后。

    他们终于知道,自己这里就缺少一位智商的担当。

    遇到中年危机之后,他们就需要一位。

    智者。

    一个能用智慧去带领他们走向正确道路的智者。

    孔明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至少刘玄德是这么觉得。

    甚至,观众都有些“怒”了。

    赶紧的,别拖延了,赶紧的,来救一救刘备这个可怜人吧。

    这个一路被人从头追到尾的倒霉蛋儿。

    光是看着他那憋屈的样子。

    就想要帮他们一把。

    就是不谈人物塑造。

    蜀国的人也是有一定的人气的。

    这就是历史基础带来的优势,有着无与伦比的基础人气,等有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就算不演出来也会有人期待。

    而当孔明出来的时候。

    那种慵懒那种自得,仿佛一切都在尘世之外,不急不缓。

    节奏很慢。

    但又有点出尘如仙之感觉。

    这个气质就很对味。

    至少从形貌气质上来看,李轩的形象表现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那种不紧不慢的慵懒,就十分的有智者的智慧感觉,也就是在这里,感受到了刘备集团的诚意之后,他才选择出山。

    本来应该如此,剧情在这里就中规中矩。

    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惊喜。

    甚至就连江武也只是意外了一下.从形象上来看,他还确实有点意外的合适。

    那种英俊的慵懒。

    确实似足了孔明先生。

    但此时此刻。

    剧情本来就该这么不批不还的发展。

    接下来就应该是孔明被刘备的真诚所打动,才决定辅佐这个诚意十足的主公,然后就是一曲隆中对一拍即合。

    共同去朝着霸业前进是承接这部作品的气质。

    但从这里。

    所谓的中规中矩就发生了变化。

    刘备露出了悲悯的眼神。

    悲天悯人。

    仁德之君。

    从这里开始。

    孔明不再是因为“诚意”。

    而是因为“道路”。

    因为刘备所走的仁德之君王的道路。

    你争霸天下。

    是为了救天下。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