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随着最新一期的《祖国纪事》的发售,除了明面上的杂志的销量增长以外,一股不容小觑的浪潮也开始在圣彼得堡内激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奥楚蔑洛夫’这个名字,去形容那些他们讨厌并且有变色龙这样的倾向的人。就如同当初果戈理的《死魂灵》一经问世,人们便用“泼留希金”这个名字取代了吝啬鬼一样。
这往往是文学当中最经典的角色才能有的待遇,一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夏洛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巴尔扎克的葛朗台等等等等。
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别人眼中,无疑就意味着米哈伊尔竟然能以现在的年纪,创造出一个足以载入俄国文学史的角色,搞得文化界里的一些人也是连连直呼上帝啊。
只是这样的话,那肯定是一件好事,这无疑再次让米哈伊尔这个名字进入到了很多人的心中,但是与此同时,当然也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
就比如有一次米哈伊尔刚从帕纳耶夫家出来,正在大街上遛弯消食的时候,就突然看见一伙衣着体面的年轻人走过,关键是他们走就走吧,在路过一位巡警的时候,大抵是他们有过什么过节,于是当即就有年轻人看向了这位巡警,然后一脸蔑视地说道:
“奥楚蔑洛夫!”
本来正在消食的米哈伊尔:“???”
我造!年轻人能不能讲点礼貌?!
而且你骂也不一定要这样骂吧?
直接来一句‘我操你妈’不爽吗?
如果这位巡警听不懂也就罢了,那无非就是觉得莫名其妙,根本不把这些年轻人的话给放心上。
但岂料这位巡警当场就红温了,张嘴就骂道:“操你妈你才是奥楚蔑洛夫!你全家都是奥楚蔑洛夫!”
挥挥手上的东西跟这群年轻人示威了一下后,这位巡警的温度依旧没降下来,于是就在那里反复说道:“上帝啊!现在的这些淫棍一样的作家到底都在写些什么啊!他们怎么敢如此侮辱别人的名声!就应该把他们通通关到牢里,让他们的文章都见鬼去吧!”
米哈伊尔:“………”
首先我真的不是淫棍,其次骂你的人是他们,跟作家们关系不太大,最后就是我得溜了.........
压了压帽子,米哈伊尔不动声色地向前走去。
不过除此之外,米哈伊尔倒是也见过那么几位巡警听这篇小说听得乐呵呵的,一边聚在一起大笑一边跟旁边的人说道:“嘿!写这种文章的家伙一定是一个机灵鬼!我喜欢他的幽默!不过他最好别被我们的局长斯坦尼斯拉夫逮到,否则他一定会让他后悔的!”
米哈伊尔:“………”
作品行为请不要上升本人嗷!
说归说,闹归闹,真要讲的话,米哈伊尔不算太在意这种事,毕竟他身边的人目前都是干这种狠活的,他身处其中,倒是还显得没那么突出。
别人先不说,就说涅克拉索夫的话,他准备放在《彼得堡文集》里的那首叫作《在路上》的诗,描述的就是劳动者和被凌辱的妇女的悲惨遭遇,并由此揭示着农奴制下农民们的痛苦生活。
在此前,由于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俄国从未出版过如此尖锐抨击农奴制的作品,而别林斯基当初在听完涅克拉索夫朗诵这首诗后,当即就拥抱了他,然后眼含热泪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灵感应该就是来源于涅克拉索夫的亲身经历以及成长的环境,因为涅克拉索夫他爸就是属于那种畜生地主,什么不像人事就专门干什么,并且常常在喝醉酒之后殴打他跟他的母亲。
总之,米哈伊尔的心态确实就是:“算了,干就干了吧,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屠格涅夫.........他们都干了。”
而除开这两件小事以外,在《变色龙》发表后,米哈伊尔依旧按照往常的惯例,挑了一个大家都稍微有点空的时间,将自己的小说念给他们听。
自从最开始给他们念了两篇后,公寓里的很多人都对米哈伊尔的小说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用他们的话说就是:
“米哈伊尔,听你的小说就知道了,你果然还是那个穷大学生,压根不能像那些贵族老爷们写得那么难懂!不过说真的,你的小说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小说。”
“行行好吧米哈伊尔,等我在的时候你再念吧。虽然我不识字,但却总感觉你念过的那些东西在我的脑子里回响,不再听听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亲爱的米哈伊尔,你写的是很好,但是就没有轻松幽默一点的故事吗?你简直让我快把眼睛都给哭瞎了!”
..........
关于最后一点,上次的《穷人》虽然仍然摆脱不了沉痛的底色,但总归是一篇结局比较温暖的小说,而在米哈伊尔将这篇小说念给他们听后,不知道是不是米哈伊尔的错觉,总感觉那段时间公寓里的氛围都好上了许多,似乎人人都为自己正在做好事而感到自豪。
就连威严的房东帕甫洛芙娜,那段时间也是难得大方了许多,尽管她常常为此感到心疼..........
而今天的话,又到了不定期开展的米哈伊尔朗读会的日子,差不多就是在午饭过后,公寓内忙忙碌碌的众人都短暂地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
老实说,场面当然不够肃穆,该吃饭的还在吃饭,该收拾小孩的在收拾小孩,有的太太会一边做针线活一边抬头听上一阵,还有的小孩压根就坐不住,好奇地听上一会儿后就有可能溜之大吉。
而当米哈伊尔的朗诵结束后,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太漂亮的话,更谈不上来上一些艺术术语来对米哈伊尔念的小说进行一番点评或者说一说特别的感想,最多就是嚷嚷一句‘写得真不错啊米哈伊尔’。
但米哈伊尔还挺喜欢这种混乱中又有着一丝秩序的氛围。
或许比在帕纳耶夫家的聚会还要更喜欢一点。
总之,当一切准备就绪,在米哈伊尔开口的那一刻,原本有些混乱的场合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孩子们被父母按在那里动弹不得,只是略带懵懂地看着那个被大家围着的那个人。
做针线活的太太手上的动作虽然不停,但是耳朵已经竖了起来,而那些说着粗话和俏皮话的先生们,此时此刻也是难得的在没有喝晕的情况下,安静地听上一会儿小说。
阳光透过狭小的窗户照在了米哈伊尔的身上,顺着他的声音向四周播撒而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